大菱鮃(Scophthalmus maximus)又稱多寶魚(音譯自英文名Turbot),屬於底棲海水比目魚類,原產於歐洲,其自然分布於大西洋東北部,北起冰島,南至摩洛哥附近的歐洲沿海,是歐洲著名的海水養殖良種和國際市場公認的高價值食用魚類之一。
1992 年由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黃海水產研究所引進我國,使工廠化養魚迅速掀起高潮,發展成為我國第四次海水養殖產業化浪潮中的引領者。
大菱鮃適應低水溫生活,喜集群攝食,餌料轉化率高,性格溫順,易馴化,適合集約化養殖,其優良的生物學特性使其成為難得的養殖優良品種。大菱鮃肌肉豐厚白嫩,骨刺少,內臟團小,出肉率高,鰭邊和皮下含有豐富的膠質,口感良好,風味獨特,深受消費者喜愛,已成為我國重要的海水養殖對象。
2019年產量8萬噸,年產值逾40億元,成為我國北方海水養殖的支柱產業。目前,我國北方沿海已形成了以大菱鮃為主導品種的鮃鰈類工廠化養殖產業,使我國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大菱鮃生產國和消費國。
一、大菱鮃的形態與生物學特徵
形態特徵
大菱鮃兩眼位於頭部左側,身體呈扁平狀,外形呈菱形又近似圓形。有眼側(背面)體色較深,呈棕褐色,具咖啡色和黑色點狀色素,相間排列組成的花紋清晰可見,會隨環境或生理狀況的變化而變更底色的深淺。背部有少量角質鱗分布,觸摸時略感粗糙。無眼側(腹面)光滑無鱗,呈白色。口大,吻短,口裂前上位,斜裂較大。上下頜對稱,較發達,上頜骨較短,下頜骨稍長並向前伸。頭長為頜長的2.0~2.3倍。頜齒細而彎曲,呈帶狀排列,左右側同樣發達,無犬齒,犁骨具齒。背、臀、尾鰭均很發達,並有軟鰭膜相連,大部分鰭條末端分支。腹鰭小而不與臀鰭相連,鰭條軟而彎曲,無眼側的第1鰭條與有眼側第2或第3鰭條相對應。胸鰭不發達,有眼側微長,中部的鰭條分支。背鰭式57—71;臀鰭式43—52;尾鰭式20—22;胸鰭式8—10。大菱鮃整個鰭邊和皮下含有豐富的膠質,尤其腹鰭基部特別豐富,口感細軟清香,具有特殊風味。其全身除中軸骨外無小刺。身體中部肉厚,內臟團小,出肉率高。體長與體高之比為1:0.9;全長與全高之比為1:0.82。大菱鮃生長速度快,個體較大,自然群體中最大的超過1.0m,重量達40kg,通常個體為0.4~0.5m,5~6kg。適應低水溫生活和生長是大菱鮃的突出特點之一。它能短期耐受0~30℃的極端水溫。1齡魚的生活水溫為3~23℃,2齡以上對高溫的適應性有逐年下降之勢,長期處於23℃以上的水溫條件下將影響成活率,但對於低溫水體(0~3℃),只要管理適宜,並不會構成生命威脅。實踐證明:3~4℃仍可正常生活,10~15cm的大規格魚種,在5℃的水溫條件下仍可保持較積極的攝食狀態。在集約化養殖條件下要求水質清潔,透明度大;pH7.6~8.2;對光照的要求不高,60~600 lx即可;能耐低氧(3~4mg/L);適鹽性較大,範圍在12~40之間。大菱鮃對不良環境的耐受力較強;喜集群生活;互相多層擠壓一起,除頭部外,重疊面積超過60%,對其生長、生活無妨。大菱鮃喜集群攝食,飼料利用率和轉化率都很高,適於集約化養殖,所以是適應北方沿海工廠化養殖的一種理想良種。
攝食習性
大菱鮃在自然界營底棲生活,魚苗轉入底棲生活後,主要攝食低等生物區系中的小型甲殼類。從第一年年底開始,大菱鮃魚種相對大量攝食魚類和褐蝦。成魚僅攝食硬骨魚類和頭足類(軟體動物)。
人工育苗期採用的餌料系列為「輪蟲—滷蟲幼體—微顆粒配合飼料」。大菱鮃從幼魚開始到整個養成期,極易接受配合飼料,人工撒投的顆粒配合飼料一接觸水面,魚群便會立即躍起取食,而且連續多次,直至飽食為止。大菱鮃對飼料的轉化率很高,飼料係數達1.2:1,甚至高達1:1。大菱鮃的性格溫順,牙齒不如牙鮃鋒利,幾乎沒有「爭鬥」和「蠶食」現象。
繁殖習性
大菱鮃屬於一年一個繁殖周期,在同一繁殖周期內可以分批產卵。產卵量與雌魚個體大小密切相關,平均每公斤體重可產卵100萬粒。野生雌性大菱鮃3齡性成熟,體重2~3 kg,體長40cm左右;雄魚2齡性成熟,體重1~2 kg,體長30~35 cm。自然繁殖季節5~8月份。養殖親魚性成熟年齡一般可以提早一年。
大菱鮃親魚對光照和溫度很敏感,可以利用光、溫調控方法,誘導和控制親魚在年周期內的任何一個月份產卵。大菱鮃親魚在人工條件下一般不能自行排卵受精,繁殖盛期偶有成熟卵自行排出體外,但絕大多數為未受精卵,所以至今人工繁殖培育魚苗仍依賴於人工採卵受精。
二、大菱鮃的養殖模式
國內外大菱鮃養殖模式分為:室外開放式流水養殖、海面網箱養殖、室內開放式流水養殖和室內封閉式循環流水養殖四種。
初期大菱鮃主要採用三種養殖模式養魚,一是採用過濾自然海水,冬季升溫,夏季降溫的方式,但這種方式能耗大。第二種方式是利用深井海水養殖大菱鮃,整個養殖主要使用深井海水,夏季抽取自然海水,用井水調高溫,使全年的養殖水溫保持在11.3-20℃,養殖13個月體重可達1000g左右,養殖17個月體重可達2000g。深井海水具有調溫,防止汙染,保持優良水質,節約能源等作用。第三模式為採用網箱養殖,主要在我國福建沿海,在秋末冬初,海水溫度在20℃左右,將全長10cm左右、體重30g左右的大菱鮃,進行網箱養殖,亦帶了良好的經濟效益。海水網箱養殖是一種很好的流水養殖方式,水中溶解氧高,病害少,網箱養殖試驗可以為大菱鮃養殖提供另一條途徑,並通過網箱養殖,開闢了「南北接力」、「海陸接力」的養殖格局。
循環水養殖是水產養殖諸多模式中工業化程度最高的一種,與流水養殖模式相比,可節水90%以上,節地高達99%,而且通過汙水處理還可以實現節能減排、環境友好型生產,代表了未來海水魚類養殖的發展方向。從21世紀初開始,在科技部、農業部等國家部委、地方主管部門和國家鮃鰈類產業技術體系的連續資助下,我國以大菱鮃為代表的海水魚類循環水養殖,在工藝流程、鍵設備、及水質在線檢測與報警關鍵技術等方面都取得長足進步,先後在山東、天津、河北、和遼寧等省市,構建了多套大菱鮃封閉式循環水養殖系統,養殖效果良好。
三、大菱鮃新品種培育
目前, 利用大規模家系選育和分子標記輔助育種技術培育出的快速生長品系、高成活率品系和耐高溫新品系, 並通過對快速生長品系和高成活率品系進行系間雜交制種,培育出大菱鮃新品種「多寶1號」, 2014 年通過了全國水產原種和良種審定委員會的審定( 農業部第2242號公告, 品種登記號:GS-02-001-2014)。該品種具有生長快、成活率高的優點, 適宜在我國沿海人工可控的海水水體或地下井水水體中養殖。
大菱鮃新品種「多寶1號」
黃海水產研究所在對大菱鮃進行品系間制種的同時, 還開展了大菱鮃群體間雜交育種研究,選取法國、智利、英國、丹麥和西班牙等國家的大菱鮃親魚,通過種內系列雜交實驗(丹麥♀×法國♂)選育出生長速度快、出苗率和養殖存活率高的大菱鮃新品種「丹法鮃」(農業部第1563 號公告, 品種登記號: GS-02-001-2010)。「丹法鮃」苗種培育階段的出苗率平均達到30%以上,高於國內現有品種的生產水平,白化率低於4%;相同條件下測試對比,收穫體重比對照組平均提高24%以上,養殖存活率平均提高18%以上。
大菱鮃新品種「丹法鮃」
四、大菱鮃的營養價值
大菱鮃的肌肉豐厚白嫩、骨刺少、內臟團小、出肉率高,魚肉煮熟後不老,口感爽滑清香,營養組成豐富全面,配比合理,蛋白質含量高,魚肉中所含人體必需胺基酸既齊全又平衡良好,其中精氨酸和賴氨酸含量很高,對兒童智力發育有促進作用。尤其是鰭邊和皮下含有豐富的膠原蛋白,具有很好的滋潤皮膚和美容作用,經常食用可以滋補強身,在延緩衰老、心腦保健、提高人體免疫力等方面都有很好的保健作用,是一種十分理想的海洋魚類食品。
清蒸多寶魚
大菱鮃肌肉含有豐富的不飽和脂肪酸,其脂肪酸組成主要以不飽和脂肪酸(UFA)為主,佔脂肪酸總量的64.22%,多不飽和脂肪酸(PUFA)含量也達到22%,具有極高的營養價值。大菱鮃所含的不飽和脂肪酸具有降血脂、降血壓、抑制血小板聚集、提高生物流動態活性、抗腫瘤、消炎和免疫調節等多種功效,尤其能顯著降低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生率。據分析,大菱鮃的腦、眼和肌肉中DHA和EPA(腦黃金)含量也很高,不僅有利於降低血漿中的三酸甘油脂、LDL膽固醇的水平,而且有助於血液抗凝和消除乳糜狀殘留微粒在血管壁上的堆積,對防止血栓形成、預防心腦血管硬化、延緩衰老、潤膚、消炎和抗癌等均有良好作用。此外,還含有維生素A、B、C、D、E等多種維生素和鉀、鈉、鈣、鎂、鐵、錳、銅、鋅等多種礦物元素及粘多糖等有益於人體健康的微量成分。這些營養物質的含量均高於畜禽和淡水魚類,而且易被人體所吸收,所以是理想的營養、保健和美容食品。
多寶魚片
國家海水魚產業技術體系煙臺綜合試驗站依託單位為煙臺開發區天源水產有限公司。公司建有國家級水產良種場,是全國多所水產重點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產學研合作基地。良種場是2000年農業部批覆掛牌的國家級水產良種場,擁有10000平米的育苗水體,30000平米的陸基工廠化海水魚類養殖車間。現保有大菱鮃、牙鮃等鮃鰈類親本種群8000尾、黑鯛、許氏平鮋、綠鰭馬面魨等遊泳性海水魚類親本10000餘尾,年生產海水魚類苗種1500萬尾。良種場堅持與科研機構緊密合作,是雷霽霖院士所創建的「溫室大棚+深井海水工廠化養成模式」最早的實踐單位之一,是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大菱鮃的引進和苗種生產技術的研究」成果的第二完成單位。良種場堅持開展良種保存及選育工作,僅大菱鮃就建立了來自英國、法國、丹麥和挪威4個不同地理種群的親本,有效降低近交帶來的種質退化。2014年選育的大菱鮃新品種「多寶1號」通過審批,比普通大菱鮃平均體重和成活率分別提高36%和25%,主要經濟性狀遺傳穩定性達到90.0%以上。公司註冊了「蓬萊閣」商標,2015年被評為山東省著名商標。2019年響應農業農村部推進以大菱鮃為先導示範養殖品種的「無抗」養殖模式建立,開展了大菱鮃弧菌病和愛德華氏菌疫苗聯合免疫接種應用技術開發和生產應用示範,聯合免疫接種大菱鮃5萬尾,聯合接種免疫後,病害發生率降至5%以下,基本實現了大菱鮃養成期「無抗」養殖,為今後全面建立以疫苗為核心的「無抗」健康養殖新模式提供了示範樣本。推廣示範免疫大菱鮃苗種20萬尾。說明:以上內容由國家海水魚產業技術體系大菱鮃種質資源與品種改良崗位科學家中國水產科學研究員黃海水產研究所研究員馬愛軍團隊提供資料。養好一條魚,管理是關鍵。
羅博飛智慧海洋雲平臺可用於養殖全過程管理,平臺涵蓋了從養殖監控數據、養殖視頻、養殖品種數量、投餵管理、養殖設備管理、加工管理、倉儲管理、物流管理等功能,同時具有魚類智能識別、魚群數量監控等拓展功能,實現智慧養殖。平臺可滿足大中型養殖規模企業使用。羅博飛郵箱:info@qdlbf.com
羅博飛官網:http://www.qdlbf.com
羅博飛聯繫電話:0532-67722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