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美尼亞、卡拉巴赫八日遊,感受基督教的歷史魅力(上)

2021-01-20 騰訊網

來這裡找旅行發騷友

亞美尼亞、卡拉巴赫八日遊

亞美尼亞是歷史最悠久的傳統基督教國家。亞美尼亞有豐富的旅遊資源,其中最重要的是各類古代建築。公元303年建立的埃奇米阿津教堂是世界上最早的基督教教堂之一,茲瓦爾特諾茨教堂博物館和格加爾德修道院也是遊客必到的地方。

亞美尼亞、卡拉巴赫八日遊參考景點

Day1:葉里溫共和廣場——亞美尼亞國際畫廊——亞美尼亞歷史博物館——亞美尼亞種族滅絕紀念館——卡菲斯揚美術館——葉里溫階梯

Day2:茲瓦爾特諾茨教堂遺址——聖Hripsime教堂(聖裡西梅教堂)——Cathedral of Echmiadzin /Mayr Tachar 埃奇米亞津大教堂

Day3:霍爾維拉普(Khor Virap 深坑修道院)

Day4:Geghard修道院——Garni神廟

葉里溫共和廣場

共和國廣場,是葉里溫的市中心,原名列寧廣場。廣場周邊也是亞美尼亞國家核心建築集中區:東北角是亞美尼亞中央政府合署辦公區以及總理府;稍遠有Vernisage周末跳蚤市場。

大部分建築都以當地盛產的紅、粉、白各色巖石建造,粉紅色為主色調。亞美尼亞國慶閱兵也在這個廣場舉行。

亞美尼亞種族滅絕紀念館

位於葉里溫市西南的Tsitsernakaberd「燕堡」丘上的亞美尼亞種族滅絕紀念館,建於1965年,當年是亞美尼亞發生種族大屠殺50周年。雖然紀念館不大,但是其中展示的內容涉及很廣泛,包括種族滅絕前奧斯曼帝國內的亞美尼亞人狀況、滅絕行動本身,以及當時的各國的反映和歷史影響。

卡菲斯揚美術館

亞美尼亞首都葉里溫的一座美術館,由卡菲斯揚基金會運營。卡菲斯揚美術館位於葉里溫市中心地區,以其的階梯形噴泉而聞名。美術館的創始人是傑拉德·L·卡菲斯揚美術館。美術館開業於2009年11月,在提供多種展覽的同時也舉辦講座、演唱會等活動,開館以來每年均有超過一萬人參觀。

葉里溫階梯

葉里溫階梯設計於1971年,在1980年完工。葉里溫階梯的外表有多座雕塑及噴泉,登上階梯頂部後可一覽葉里溫市區景觀。葉里溫階梯的內部則作為卡菲斯揚美術館使用。

聖Hripsime教堂(聖裡西梅教堂)

教堂是亞美尼亞瓦加爾沙帕特市的一座七世紀亞美尼亞使徒教堂。它是該國現存最古老的教堂之一。教堂由Catholicos Komitas建造,以取代公元395年由Catholicos Sahak the Great建造的原始陵墓,其中包含教堂所獻給的殉道聖徒Hripsime的遺骸。

霍爾維拉普

位於亞美尼亞阿拉拉特平原的一座修道院,靠近土耳其國境。在亞美尼亞宗教史上擁有重要地位,經歷過多次重建。現在霍爾維拉普是亞美尼亞遊客最多的朝聖地之一。

Geghard修道院

eghard意為「聖矛」,指的是傳說中耶穌上十字架以前,羅馬士兵用來刺過耶穌身體的矛。這座修道院創建很早,修建目的就是為了收藏「聖矛」的一部分。

不過現存的巖中修道院建築年代是公元13世紀,修建者是亞美尼亞的大貴族Zakarian和Proshian家族。修道院全部建築都是從山巖中開鑿出來的,空間利用非常巧妙。

Garni神廟

廟始建於公元1世紀,羅馬皇帝尼祿,亞美尼亞國王Tiridates一世時代。元建築在1679年的地震中被毀,今天遊客看到的是蘇聯勃列日涅夫時代考古學界復原的,在復原中,使用了很多散落在原地的建築構件。

相關焦點

  • 亞美尼亞、卡拉巴赫八日遊,感受基督教的歷史魅力(下)
    來這裡找旅行發騷友 亞美尼亞、卡拉巴赫八日遊 亞美尼亞、卡拉巴赫八日遊參考景點: Day5:Hayravank Monastery
  • 亞美尼亞和亞塞拜然,又在卡拉巴赫打起來了
    同車的多位海外亞美尼亞人,即便不存在任何傷痛記憶,也能眾口一詞的將「亡國陰謀論」清楚講給我,「土耳其國父阿塔圖爾克雖然成功建立起一個世俗的穆斯林社會,但就是想抹掉亞美尼亞,以便實現一個從希臘色雷斯到中國新疆的、有著豐富石油儲備的泛突厥帝國,基督教亞美尼亞無疑是這條大通道上的絆腳石。而亞塞拜然原本不過是伊朗北部的一個區,後來他們卻在如今的伊朗擁有百萬人口。
  • 亞美尼亞人向位於納戈爾諾-卡拉巴赫的教堂道別
    根據2020年納戈爾諾-卡拉巴赫戰爭的停火協議,修道院所在的克爾巴賈爾區交給亞塞拜然,亞美尼亞人須在數天內進行撤離。納戈爾諾-卡拉巴赫是位於南高加索地區的一小塊山區內陸地區,位於亞美尼亞和亞塞拜然之間,南部與伊朗接壤。蘇聯解體後,這塊以亞美尼亞人為多數人口的地區依然是兩個前蘇聯加盟共和國之間的爭議領土。
  • 亞美尼亞地圖上的納戈爾諾-卡拉巴赫
    隨著9月27日衝突爆發,納戈爾諾-卡拉巴赫成為受到全世界關注的熱點地區。 這兩天,本來在俄羅斯斡旋下,亞美尼亞和亞塞拜然已經同意自周六中午起在納卡地區停火。結果協議生效沒幾分鐘,就又出現衝突,兩邊相互指責對方違反協議。
  • 憂傷的大提琴|亞美尼亞,歷史上第一個以基督教立國1720年的國家
    這片廢墟所在地原來是一座亞美尼亞卡拉巴赫的舒沙鎮「聖救主基督主教座堂」,也稱Ghazanchetsots主教座堂,曾經是世界上最大的亞美尼亞教堂之一。當下正值亞美尼亞和亞塞拜然戰爭衝突期間,10月8日這座教堂遭到炮擊,變成了現在的樣子。而此前,它的內部十分精美。
  • 土耳其繼續向卡拉巴赫挺進,普京向亞美尼亞發出的信號
    據稱,土耳其軍隊將駐紮在俄羅斯開放的觀察點:駐紮在卡拉巴赫的八個地區。北區有11個觀察哨,南區有12個。土耳其媒體稱兩國可能是「伊德利卜模式」,由俄羅斯和土耳其共同巡邏維持。值得注意的是,在俄羅斯調解下,亞塞拜然和亞美尼亞之間籤署的停火協議中沒有提到土耳其軍隊駐紮在卡拉巴赫。
  • 葡萄酒的誕生地,諾亞方舟的停靠地,第一個基督教國家—亞美尼亞
    納戈爾諾-卡拉巴赫地圖目前,亞美尼亞與鄰國亞塞拜然之間存在納戈爾諾-卡拉巴赫的領土爭議問題,也因亞美尼亞大屠殺的歷史認知問題與土耳其之間有外交上的爭議,但近年已透過元首互訪等方式逐漸修復關係亞美尼亞美女亞美尼亞是歷史最悠久的傳統基督教國家。自中世紀以來,由於亞美尼亞人仍然堅持信仰基督教,則不斷受到周邊伊斯蘭教徒的迫害和屠殺。
  • 走進神秘的外高加索 喬治亞、亞美尼亞和卡拉巴赫攻略篇
    亞塞拜然則一廂情願地認為納卡屬於自己,人家的電子籤證上還有一個問題:「你是否去過納戈爾諾-卡拉巴赫地區?」據說你如果選擇了「Yes」會得不到阿國籤證。人家法律上還規定,如果你去了納卡,就算拿到阿國籤證也不讓你入境,甚至,有時候去過亞美尼亞再進入亞塞拜然,同樣有籤證入境也是盤問你半天,有不讓入境風險。所以納卡是另紙籤證,自己可以選擇是否貼在護照上,這也是國際上通行的爭議地區的籤證方式。
  • 探尋世界上的第一個基督教國家,在亞美尼亞感受歷史遺產的風華
    1/孤陋寡聞的我,來到亞美尼亞才知道它是世界上第一個基督教國家。 先稍微介紹下亞美尼亞本土基督教。一般遊客接觸到的亞美尼亞本土基督教組織既不從屬於羅馬天主教廷,也不屬於東正教教會,更不屬於新教。
  • 歷史上第一個基督教國家,是亞美尼亞
    亞美尼亞處處獨特,氣質高貴,它僅有2.98萬平方公裡,296.92萬人口,卻有很多廟宇、寺院、教堂。哈格帕特修道院和薩那欣修道院,還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亞美尼亞是最古老的國家之一,自古重視文化藝術,公元301年,宣布基督教為亞美尼亞國教,這是世界上第一個基督教國家。多年來,亞美尼亞的基督徒一直遭受迫害,首先波斯人、阿拉伯人,然後是土耳其人,再然後是蘇聯。將納卡地區劃給亞塞拜然的就是蘇聯。亞美尼亞歷史上的疆域很大,因為被周邊強敵欺負,現在的疆域很小。
  • 卡拉巴赫衝突再起,亞美尼亞人圍堵俄軍基地
    上述兩個地點所處的嘉德魯茨基區已在亞美尼亞戰敗後轉交給亞塞拜然政府,兩個定居點事實上可被算作是「心屬」亞美尼亞的飛地。衝突爆發後,亞美尼亞政府的態度非常明確,他們認為俄羅斯應該頂上去。帕希尼揚總理的秘書馬涅·格沃科良強調,俄羅斯維和部隊應該應對亞塞拜然發起的新一輪侵略。俄羅斯完全明白今天(12號)發生了什麼,亞美尼亞政府已經在口頭上和筆頭上向俄羅斯軍人發出呼籲。
  • 納戈爾諾-卡拉巴赫:亞美尼亞和亞塞拜然達成停火協議
    到目前為止,在衝突中已有數千人流離失所 亞美尼亞和亞塞拜然已達成協議,在有爭議的納戈爾諾-卡拉巴赫地區的衝突中達成臨時停火。 納戈爾諾-卡拉巴赫(Nagorno-Karabakh)雖然是亞塞拜然的正式組成部分,但由亞美尼亞人經營。 前兩個蘇維埃共和國互相譴責最近爆發的暴力事件-這是幾十年來最嚴重的一次。
  • ...亞美尼亞_軍事|亞塞拜然_軍事|土耳其_軍事|納戈爾諾-卡拉巴赫|...
    據南方陣線報導,11月30日晚,亞塞拜然軍隊開始進入納戈爾諾-卡拉巴赫地區的拉欽地區,這是在這場戰場中亞美尼亞被迫「割讓」的第三塊土地。作為亞美尼亞與亞塞拜然之間在11月9日達成的停火協議的一部分,該地區正在轉移給亞塞拜然部隊。
  • 亞美尼亞:歷史上首個基督教國家,為何命途多舛?
    而亞美尼亞在提格蘭二世統治下,於公元前95年至65年之間,國力亦曾盛極一時,版圖復蓋現今土耳其東部大片土地。這是亞美尼亞人至今仍津津樂道的一段歷史,每個大城市都有一條提格蘭大道,以緬懷昔日的光輝歲月。亞美尼亞最古老的埃奇米阿津主教座堂公元301年,波斯第三帝國崛起,亞美尼亞國王梯裡達底三世受基督教教士啟發,加上不想國民受伊朗拜火教影響,決定將基督教定為國教,成為歷史上第一個基督教國家。
  • 卡拉巴赫衝突再起,亞美尼亞人圍堵俄軍基地,批評俄羅斯袖手旁觀
    俄羅斯完全明白今天(12號)發生了什麼,亞美尼亞政府已經在口頭上和筆頭上向俄羅斯軍人發出呼籲。不過,由於俄羅斯方面遲遲未能介入衝突,亞美尼亞人已經以自己的方式展開行動。葉里溫媒體透露,卡拉巴赫首府斯捷潘納克特的當地居民已經聚集在俄羅斯維和部隊的軍事基地附近,他們發起集會,要求俄軍解釋,為什麼亞塞拜然進攻時,維和部隊選擇袖手旁觀、無所作為。
  • 世界上第一個基督教國家:亞美尼亞
    兩國此前均為蘇聯加盟國,蘇聯解體後,亞塞拜然和亞美尼亞為爭奪納卡爆發戰爭。1994年,亞塞拜然和亞美尼亞就全面停火達成協議,但兩國一直因納卡問題處於敵對狀態,兩國之間的武裝衝突時有發生。亞美尼亞小史亞美尼亞,是一個位於亞洲與歐洲交界處的外高加索地區。
  • 千年悲歌之國,觸手可及的神話 --外高加索四國(喬治亞、阿布哈茲、亞美尼亞、卡拉巴赫)18天遊記
    這就是為什麼亞美尼亞境內觸目皆是巖石的原因。亞美尼亞人是外(南)高加索的古老民族,諾亞的後代,曾先後被波斯和馬其頓帝國統治,在亞歷山大大帝死後,亞美尼亞趁機獨立。公元301年,亞美尼亞國王特拉達三世定基督教為國教,使亞美尼亞成為世界上第一個基督教國家,公元451年,亞美尼亞交會拒絕接受羅馬教廷確認基督人神兩性的教義,堅持奉行一性論,並單獨組成了基督教的一個教會—亞美尼亞教會。
  • 亞美尼亞遊記
    依靠一個虔誠的基督教婦女的暗中接濟,聖格裡高利活了下來,而囚禁他的Trdat三世受到的上天的懲罰患上了瘋病。後來聖格裡高不計前嫌治好了Trdat三世的瘋病,於是國王痛改前非,轉變信仰,並且帶領全國人民皈依基督教,由此聖格裡高成為亞美尼亞基督教會的第一任大主教,亞美尼亞成為世界上第一個信仰基督教的國家。
  • 亞美尼亞和亞塞拜然的愛恨情仇
    自9月27日以來,亞美尼亞和亞塞拜然在納戈爾諾-卡拉巴赫地區(簡稱納卡地區)武裝衝突不斷,人員傷亡不斷激增。亞美尼亞聲稱遭受亞塞拜然侵略,亞塞拜然認為亞美尼亞襲擊了境內平民,所以出動軍隊解放被亞美尼亞佔領的領土。雙方的爭議焦點在於納戈爾諾-卡拉巴赫地區(簡稱納卡地區)的主權歸屬,今天我們從歷史角度來看兩國的愛恨情仇。
  • 戰爭失敗,土耳其馬上向卡拉巴赫移民,亞美尼亞無力做出收復領土
    根據據敘利亞方面報導,土耳其政府已將數十個阿拉伯和土庫曼家庭,從其在敘利亞東北部控制的地區轉移到納戈爾諾-卡拉巴赫,「將他們安置在撤出亞美尼亞部隊的地區,以實現該地區的人口變化」。土耳其「人口攻勢」的目的是很容易理解的:在亞美尼亞東部,西北部製造包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