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臺北2月2日電(記者章利新、劉斐)越臨近春節,臺北的街頭就越顯冷清。相比之下,迪化街、南門市場、花市等傳統市場卻日趨熱鬧。買年貨、備年菜、購鮮花,成為很多臺北市民年前的「大事」。
迪化街:老街新年味
說到年貨大街,臺北人自然想起迪化街。自1月19日開市以來,這條老街打扮一新,入口處豎起醒目的豬造型,紅燈從街頭掛到街尾。跟著人潮逛街,原本10分鐘能走完的路要擠上半小時才能走完。
迪化街是全臺第一個年貨大街,每年很多人來這裡感受年味。臺北迪化街商圈發展促進會理事長徐慶棋告訴記者,今年因為趕上天氣不錯,人潮比去年明顯增加,最近的周末人流量達近10萬,非常熱鬧。
2月2日,人們在臺北花市採購鮮花。新華社記者李響攝
在年貨大街,凡過年必備的各式食材、糖果、糕餅等,應景的年節布置用品,都一應俱全。「臺灣人過年選食材或送禮,都講究好彩頭,這裡賣得最好的是鮑魚和香菇。」徐慶棋說,年菜當中,臺北人一向偏愛「佛跳牆」,裡面有乾貝、鮑魚、米粉等,都可以在這裡採購。
從清末至今,迪化街一直是臺北大稻埕商圈的核心,是南北貨、中藥和布匹批發商集中地,如今也是臺北市保存最完整的歷史老街。
近年來,隨著商業形態的改變,年貨大街不再是採買年貨的唯一選擇,迪化街也開始嘗試轉型。今年年貨大街特別設立「地方創生年貨展」,「小藝埕」「民藝埕」「合藝埕」等系列街屋,全部保留給臺灣各地的本土優質食品工藝品,也吸引了不少年輕人的目光。
在永樂市場門口,很多年輕人還排隊玩起了「打年獸」的遊戲。三隻「年獸豬」憨態可掬,分別是挑嘴的「吃吃獸」、愛八卦的「嘴嘴獸」、不想動的「懶懶獸」。遊戲參與者只要掃碼就可以透過AR科技,與三隻「年獸豬」遊戲互動,或拍照留念。
「引入文創商鋪和新創意,是今年的最大亮點。年貨大街創辦已有20多個年頭,老街運作的形態也希望從過去的採買年貨,轉變成街區商家結合創意與資源,為在地商圈帶來更多新意。」徐慶棋說。
南門市場:傳承「家鄉味道」
在臺北南門市場,大樓外的街道上早已擺滿攤位,各色熟食腊味、糕點堅果、瓜菜米麵,無不提醒著人們「要過年啦」。
南門市場是臺北人採買年貨及南北雜貨的老字號市場,自搬遷到現址已36年。每逢過年時節,許多人都會到這裡尋找兒時記憶中的味道。然而,南門市場所在大樓將迎來拆遷重建,今年將是臺北人最後一次在舊大樓內採買年貨。
「重建的日子裡會搬到附近的中繼市場,3年後裝修完了會再搬回來。」在南門市場一樓經營大連食品行的蔡宜縉說。
2月2日,市民在臺北花市採購鮮花。新華社記者李響攝
這家店在此已有19年歷史,位於南門市場入口處,湖南辣腸、江浙香腸、金華火腿等招牌下掛滿了大陸各地腊味美食。蔡宜縉說,在南門市場,江浙、湖南和廣東三處地方的食品最多最好,而這裡的很多味道都是從眷村出來的。「儘管現在食材和製作都是在地的,但手藝和味道卻是大陸傳來的。」
數米開外就是這家店的乾果蜜餞分店,但從人流中走過去卻頗費一番力氣。據店員介紹,臺灣人過年一定會買些乾果蜜餞放在家裡,最熱銷的就是腰果、杏仁果、核桃等堅果,而年菜食材賣得最好的是乾貝和烏魚子。
南門市場最熱鬧的就是一樓的熟食和南北貨,在狹窄的過道兩側,滿是湖州粽子、上海糕點、南京板鴨、福州魚丸等「家鄉的味道」。在有40年歷史的隆記南京板鴨店前,一隻只燻雞、桂花鹽水鴨就掛在窗口。店員說,每到過年前,生意都特別好,除了鹽水鴨和燻雞外,各種牛筋、牛肚、燒肉、烤麩等熟食也很受顧客喜歡。
「我的祖籍是浙江,從小就吃媽媽做的江浙菜。她過世後,每年春節我還是會來買一些老家的食材,準備年夜飯用。」拎著一袋金華火腿的趙女士說,「媽媽菜」的味道還要傳下去。
臺北花市:無花不喜氣
蝴蝶蘭意味著「福來」,菊花象徵大吉大利,長壽花代表健康……春節臨近,很多臺北市民都會到花市購買應景花卉,為過年增添喜氣。
臺北花市已有30多年歷史,也是全臺最大的花卉市場,成交量佔全臺的一半左右。上午10點不到,長假裡的臺北街頭人車稀少,但花市內外已經人潮湧動。
花市入口今年特地裝飾出「花卉福滿門」,主要由金豬吉祥和祥獅獻瑞元素構成,再加上「珠豬引金福、春花百朵開」的對聯以及大紅燈籠、花卉圖案,濃濃的年味撲面而來。
2月2日,市民在臺北花市採購鮮花。新華社記者李響攝
花市內,200多家鮮花攤位一早就忙碌起來,插花的插花,交易的交易,運貨的運貨……主角當然還是花:盆栽的金桔樹上掛著元寶、財神、魚等金色裝飾品;各色蝴蝶蘭被放置在各種造型的花盆裡,交相輝映;成排的鳳梨花把花市過道都變成了賞花處……
「蝴蝶蘭、長壽花、鳳梨花、金桔樹及百合等,都是我們過年比較偏愛的花卉品種。」負責臺北花市企劃工作的陳晉廷告訴記者,年前逛花市是一種習俗,即使不買花,很多人也會來這裡賞賞花、沾沾喜氣,「有越走越發(花)的意思」。
據介紹,今年受到暖冬影響,多數花卉都盛產,平均每天到貨量比平常多出10%。為應對春節前夕大量採購花卉的需求,臺北花市自1月31日凌晨起至2月4日除夕中午12點,連續108小時營業;另外,花市每天加派100人,幫助攤商卸貨。
「過年家裡沒有鮮花,總覺得少點什麼。我會把長壽花養幾天,再送給長輩,祝他們健康長壽。」在拿著鮮花往外走的人流中,黃女士抱著兩盆長壽花,邊走邊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