鞭牛士報導 2月6日,北京市場監管局發布疫情期間餐飲企業防控指引,明確禁止餐飲企業承辦群體性聚餐活動,外出聚餐暫時成了一種奢望。
事實上,在此項規定出臺前,各大餐飲龍頭早已宣布暫停營業--海底撈中國境內的550家門店處於歇業狀態,西貝也有400家門店「熄火」,外婆家則臨時關停了全國200多家門店。
想吃頓大餐越來越難了,宅在家裡成了普通人最穩妥的選擇。然而,對便利蜂物流司機王長安來說,宅在家裡卻成了一種奢望。為了讓北京市民能在家門口吃上新鮮、可口的便利店美食,他每天要在工廠和門店之間往返駕車300多公裡。
跑的多,是因為任務重。由於各地疫情防控措施日趨嚴格,很多同事不得不延期返崗,王長安義無反顧的扛起重擔,每天連續工作超過10個小時,才能保證門店熱餐供應不斷貨。
近兩周,便利蜂在北京地區每天供應的熱餐高達10萬份,數萬戶家庭在王長安們的努力下不出遠門就可以吃上新鮮、熱乎的飯菜。據便利蜂執行董事薛恩遠透露,在疫情防控期間便利蜂有數千名員工放棄與家人團圓的機會,堅持奮戰在便民服務一線。
孫暢是便利蜂生鮮檢測實驗室的檢測員,她的工作是把公司採購的每一批次蔬菜、水果全部送到第三方實驗室進行抽檢。只有在農殘、重金屬等各項指標完全合格後,這些生鮮產品才會被送到鮮食工廠和各個門店。
春節期間,一直合作的第三方實驗室告知,由於部分員工無法按時到崗,檢測能力會受到較大影響。聽到這個消息,孫暢急了,因為公司的規定是必須做到100%全批次檢測。她連夜打電話給合作方,在連續「騷擾」兩天後,對方最終同意動員現有員工加班檢測,一起撐過這段非常時期。
檢測工作非常繁瑣,剛開始孫暢並不太理解有什麼必要做全批次檢測,大多數餐飲零售企業也根本沒有這個流程。做得久了,孫暢才體會到,她和品控部的同事是便利蜂的第一道防線。這道防線扎牢了,消費者的食品安全才能得到最大程度的保障,公司的發展才能長治久安。經過對這次疫情的思考,孫暢更加堅定的相信便利蜂「食品安全第一」的理念是對的。
和孫暢一樣,剛滿20歲的東北姑娘祝任萍也在這個特殊的春節有了不一樣的體會。大年初六,正在店裡忙碌的她收到了一封特別的信。
打開信封那一刻,熱淚瞬間湧上了祝任萍的眼眶。原來,這是附近紫郡府居委會送來的感謝信。為疫情站崗值守的他們在信中寫到,「認真、熱情的祝任萍讓居委會按時吃上了熱餐、熱飯,她熱情的服務、笑起來美麗的眼睛,讓我們在寒冬中感受到家一般的溫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