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地上新建的「南京老城南」又稱老門東,真老城南在哪?往西看!

2020-12-12 穗城記

立春剛過,南京武定門就掛上了秦淮燈會的大紅對聯。又是一年賞燈時,夫子廟、秦淮河、老門東張燈結彩人頭攢動的」南都繁華圖「馬上就要展開。站在中華門甕城最高處俯瞰中華東門那頭,只見白牆黑瓦的長樂渡連著老門東的建築群,氣象萬千。這時要是有導遊在耳邊來一句」最南京的是城南,最城南的是門東「,初來乍到的遊客想不信也難。

現在的老門東

我第一次登上中華門甕城時看到的老門東可不是現在的樣子。那是在2012年6月,中午的日頭比較烈,在中華門最高處的大平臺上往東看,一片荒地被太陽烤著;往西看,前面的鐵門擋住了人,告示」此段城牆尚未開放「。不過不用走過去,也能看清西邊一大片上了年頭的民房。相對於荒地,還是老民房有點看頭。

2012年的門東

那時我哪能預見到中華東門那頭的荒地要被開發成南京夫子廟秦淮風光帶的重要組成部分?更想不到不去看它會被人說」來南京都不到老門東,那你白來了「。

2012年的門西

兩年後我去門東逛了一圈。」那片荒地「發展成了兩大塊,一塊是號稱」復刻明代街巷肌理「的別墅區長樂渡,另一塊是還沒竣工的老門東。而中華西門那頭還是老樣子。城牆上俯瞰,仍是一大片低矮的民房。所幸西段城牆已經打通了,可以一直走到集慶門。我就往那邊走去。早春天氣,清楚地看見門西一樹一樹玉蘭花開,淺白的花色映著門西民房」叢中「的青磚馬頭牆,或最普通的紅瓦屋頂老虎窗,頓生」老房子也有春天「之感。

門西的春天

體驗這片舊房子群的最好方式卻不是在中華門上俯看,而是騎車在其中隨便逛。它是個大八卦陣,有無數走法,遇見驚喜細節的順序永遠不一樣。

我喜歡門西巷子的名字,比如中山南路以東的」釣魚臺「、」糖坊廊「、」煤灰堆「,過了中山南路往西,還有個巷子名字更絕——「同鄉共井」。據說,」同鄉「指的是西晉末年五胡亂華時期從北方南渡的一百餘萬官民,共的井原是東晉名相王導所建,用來鞭策鄉親父老們同舟共濟,在江南。井附近還有紀念謝安的謝公祠。簡直是」一條老巷子,半部六朝史「。

我更喜歡門西的生活氣息。巷子裡總有老人曬太陽擇菜話家常,空中總有隨風飄揚的被單衣服,百花巷裡貼著牆布滿大小鳥籠和喳喳鳥叫。春天花開了,人去曬衣服時會經過自家門口的一叢芳菲。偶爾遇到一兩座門口有」南京市文物保護單位「牌子的老房子(如」吳家帳房「),站在門口總能看到裡面有人走動。走累了,就在糖坊廊61號河房的山牆旁邊歇一會。它是門西難得的無人居住的老房子。清代建築,省級文保。靜靜瞻仰它一會也好。

糖坊廊61號河房

我特別羨慕一位南京同事。她說:「我就是在門西長大的,爬城牆大的。」而我騎著單車在門西的街巷八卦陣裡轉悠時,容易讓人誤以為是老南京。其實,我有一次掉頭差點撞到城牆上去……那時,又一次羨慕門西爬城牆長大的孩子。現在,有喜歡走小巷的朋友來到南京,我總建議他們去門西。而對大名鼎鼎的老門東,我卻說:」在中華門城牆上看看,感受一下磅礴氣勢就夠了。「

門西,才是最後的南京老城南。不是老門東商業一條街!

相關焦點

  • 城南記憶:「我是南京人哎,老城南」
    但是有個地方的人,往往還會加一句「我是南京人哎,老城南」,這還真是獨有的。南京這麼多區老城南這種優越感是從何而來的呢?明代朱元璋定都南京,把45平方千米的老城分為3部分:西北軍營,東部皇宮,南部居住,因此老城的南部以夫子廟為核心,東西至城牆,南至中華門,北至白下路,稱為「老城南」。包括南捕廳、牛市、門東、門西等著名地區。
  • 我愛拍南京——老城南之門西
    門西位於中華門西側,故名&34;。走進門西隨著城市的發展,高樓大廈越來越多,門西還保留著幾十年前的面貌以前大戶人家幾進門的院落雖破舊但格局還在,傳統的曬醃菜、曬香腸的習慣還保留,即使外來的租戶在這裡也很快地融入了老南京的生活中。南京地處南北交界,自古以來就是南來北往,南京的包容、博大也在這裡得到了最真實的體現。
  • 在飲馬巷,遇見舌尖上的老城南
    老城南,對於南京人而言,是一段抹不掉的回憶,因為那裡有生活最本真的模樣。老門東、老門西,是它的兩個組成部分。現在的年輕人或是外地人,對於南京過去的了解,幾乎都是從老門東而來,卻鮮有人知道老門西。但其實,這兩地兒隔著並不遠,僅一街的距離。而然,正是這麼一隔,卻隔出了兩個世界。路東,復刻成歷史模樣的景區,商賈雲集、遊人如織;路西,則是一派生活氣的景象,幽深的巷子、挨家挨戶的人家。
  • 在飲馬巷,遇見老城南
    老城南,對於南京人而言,是一段抹不掉的回憶,因為那裡有生活最本真的模樣。老門東、老門西,是它的兩個組成部分。
  • 南京老城南好玩的絕不止老門東夫子廟!
    提起南京的老城南,大家最先想到的應該就是老門東、夫子廟,秦淮河還有明城牆。儘管那裡旅遊資源豐富,但是,去遊玩過的人都有同樣的感覺,那就是無論到了哪個景區,都是走馬觀花,很難停留下來細細品味其中的歷史底蘊。
  • 南京的老門東,能感受到老城南的風情,體驗「慢生活」好地方!
    夫子廟是南京最受歡迎的景點之一,也是南京的代表性景點,不過如果去南京玩,當地一些會玩的人推薦你去老門東,很有情調。那麼,老門東和夫子廟有什麼不同的體驗呢?喜歡南京,因為這座城市給人留下了太多深刻的記憶。
  • 左有老門西右有老門東,老南京味道來了…
    將來鳴羊街一帶將成為和老門東一樣的傳統文化展示街區,不僅有傳統文化展示,還能看到老城南古民居群。 1 好事多磨 終獲批 3 未來,這裡將和老門東一樣好玩
  • 南京老城南旅遊攻略
    是南京歷史最為悠久,文化沉澱最為厚重的地區之一;是南京本地文化的發源地,是南京歷史文化之魂;想了解南京,尋根究源,必到南京老城南;2500多年的歷史,讓這裡的空氣都充滿了古風古韻古情懷東起雨花橋北城牆根秦淮河邊,西至中華門東側。閒暇無事,在東幹長巷公園散步,一邊是秦淮河河水悠悠流淌,訴說著千年心事,一邊是滄桑古城牆高聳,堅守著自己的領土。一剛一柔,一靜一動,不知不覺就會讓你沉浸於南京古城的歷史文化當中。
  • 【魅力江蘇】老門東,重拾金陵記憶(下)
    心之最,城之南;最城南,是門東。秦淮河是打開江南的一把鑰匙,老城南是古都南京的根本,而門東則是老城南最深處的經脈和靈魂。她不僅複製了南京的城市風貌、延續了六朝古都的歷史文化,更是留住了老城南的古老記憶,散發著市井文化的獨有味道。而當你細細品味和慢慢咀嚼這一南京老味道的時候,又仿佛所有的南京經典和城南舊事全都呈現在你的眼前。
  • 南京老門東,再現了老城南傳統古民居風貌,夜色下盡顯古香古色
    中華門以東,中華門在古時是南京京城的南門,由此而得名「門東」,中華門以西即為「門西」,如今我們所說的老門東特指的是老門東歷史文化街區,總佔地約1050畝,歷史上即為夫子廟的核心功能區之一,如今也是國家5A級旅遊景區夫子廟的重要組成部分。
  • 南京遊學丨江南仲秋,行走南京老城南(9.26)
    如今,一門、一路之隔,已成兩個世界。老門東歷經開發復建,成為著名景點。老門西則愈顯低調,在似水流年中,靜靜訴說著老南京的市井聲色。揀選老門西和太平南路上多個最值得一看的文化地標,備好南京當地特色美食,只為你的到來。
  • 南京宣布:老門東擴張計劃,啟動!
    老門東,一個展現南京市井傳統風貌的地方,一個南京對外展示歷史文化的窗口。 截至目前,老門東已經開街7年,其既保留了大量歷史建築和文物保護建築,又在原有基礎上打造了「一院兩館」,同時又引入一些別有韻味的現代休閒文娛,目前已經打造成了南京一張非常典型的名片。
  • 南京老門東,總有屬於你的光陰故事
    烏衣巷處在南京的城南,東西至明城牆,南至中華門,北至白下路,城南是南京居民最密集的地區,也是歷史最悠久的地區,如今被稱為「老城南」,而「老城南才是最南京」的地方,其中老門東則是老城南最具代表性的地方。南京的老門東,市井裡染盡了六朝的煙火氣,布衣將相都曾在這裡共寫過千古文章。
  • 漫步老門東 體味最南京
    前來老門東觀燈夜遊的遊客絡繹不絕。 新華報業視覺中心記者萬程鵬攝老門東裡的「城南舊影」照相館。全長300米的箍桶巷裡,扎堆了一大批「南京味道」的藝文展演、民俗工藝、特色小吃、創意零售。信步街區,巷口的「樹德堂」雜貨鋪幫你尋找童年記憶,「城南舊影」照相館翻拍一張老照片;你可以在問渠茶館泡上一杯茶,聽聽南京白局,也可以在「吳記老鍋底」涮頓火鍋,欣賞城南夜色,食娛購玩,樣樣俱全。
  • 南京著名的歷史街區,毗鄰夫子廟,再現了南京老城南傳統民居風貌
    以東而得名,街區北起長樂路、南至明城牆、西起中華門、東至江寧路,總佔地約70萬平方米,在歷史上這裡就是夫子廟的核心區域之一,即老城南,昔日的這裡為南京傳統民居聚集地,許多的世家大族除了居住在夫子廟秦淮河一帶,這裡也多有分布。
  • 世界上,只有一個南京,而南京只有一個老城南
    這裡的烏衣巷就位於南京的城南。世界只有一個南京,南京只有一個老城南。它是六朝古都的魂,是這座城市的根,是任何複製品永遠都無法替代的文化遺產。東西至明城牆,南至中華門,北至白下路,城南是南京居民最密集的地區,也是歷史最悠久的地區,如今被稱為「老城南」。
  • 中華門,老城南-南京的皇城根
    登臨送目,只見城牆下的護城河緩緩東流,城牆上的老磚青苔斑駁,600年的歷史積澱在這裡默不作聲地陳列,南京城的煙雨在你眼前展開——山川形勝,已非疇昔。,哪能有這兒濃呢?「真香」。再往前走,就到集慶門的地界了。
  • 南京老城南 武定門內外不同的世界 是否由你熟悉的街景?
    合二為一,才是武定門的全景,那是老城南留在這裡的最後一瞥。,不是南京人常陪外地朋友打卡的步行街,而是一整片正在消失的真·老門東。相比釣魚臺和老門西鄰裡之間的相互應和,這裡雖同為老城南,卻是一片被熱鬧包圍的孤島
  • 【魅力江蘇】老門東,重拾金陵記憶(上)
    「最金陵是城南,最城南是門東。」門東,是南京老城南的古地名,也是南京歷史文化遺存的主體所在。南京城南,以中華門為界,門以西叫門西,以東叫門東,因其歷史悠久,故稱「老門東」。在這裡,「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不值一提,「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是歷史規律,而「郎騎竹馬來,繞床弄青梅」才是人們津津樂道的永恆話題,千年傳承的獨特建築和市井文化才是真正的南京味道。
  • 【魅力江蘇】老門東,重拾金陵記憶(上)
    「最金陵是城南,最城南是門東。」門東,是南京老城南的古地名,也是南京歷史文化遺存的主體所在。南京城南,以中華門為界,門以西叫門西,以東叫門東,因其歷史悠久,故稱「老門東」。早在三國時期,內秦淮河南岸的門東地區就有民居村落在此集聚。東晉時期,更是成為諸如王導、謝安那樣名人雅士和商賈大戶的薈萃之地。明朝以後,包括門東在內的城南地區,逐漸演變為南京最重要的商貿、手工業集散地和以貧民居住為主的功能區域,形成了具有獨特韻味的南京城市風貌。中華門東,剪子巷由西向東筆直延伸。巷南,是一片開闊地,一道圍牆內,幾間老屋形影孤單,被黛色新牆包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