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柬埔寨遊記》高棉的微笑

2021-01-15 知識的理論

這裡曾是一個王朝的花樣年華。流逝的時光,消失的緣分,即便再去發現尋找,也是無可追憶的了......

(Banteay Seri berried in deep forest 紅色的女王宮廢墟)

柬埔寨上下五千年的歷史可以簡單到只剩古高棉的文明和紅色高棉的殘酷。一個留下了吳哥窟,一個留下了地雷。讓它迅速出名的是電影 「古墓麗影」(Lara Croft: Tomb Raider) 。只見蘿拉同學身穿白背心腳蹬大軍靴,扎著麻花辮,在一片廢墟光影中摘一朵白茉莉驀然回首,一個深深的樹窟窿裡飛出幾隻白粉蝶......

(塔布隆寺這個滄桑的樹洞前也曾站過直男的女神安吉麗卡 朱莉)

柬埔寨(Cambodia )與泰國越南寮國接壤,信印度教。著名的吳哥窟(Angkor Wat)位於西北部的暹粒省(Siem Reap)。公元10世紀建大城,13世紀吳哥王朝達到鼎盛,元朝商人周達觀曾把它的繁榮寫在了《真臘風土記》裡。14世紀被泰族入侵打敗徹底衰落,吳哥城也漸漸消失在深深的叢林裡。直到1861年,法國探險家亨利穆奧(Henri Mouhot) 根據達觀書記的記錄,重新發現了它的存在。

想去吳哥窟好多年,終於帶著一堆拖鞋和美元從上海直飛暹粒了。深夜從機場坐車到酒店,一路上都是烏泱泱的蚊子,黑洞洞的叢林和星星點點的燈光,一下子就有了興致。

入住在法國佬的吳哥艾美酒店,一大清早的Le Meridien Angkor,庭院裡透出了明亮的東南亞綠。

吳哥大城實際是一片很大的區域,離暹粒市區大約6公裡。內環旅遊線(small circuit)就是沿著下圖左下形狀像個抽水馬桶立面的小圈,吳哥窟(Angkor Wat) - 塔布籠寺(Ta Prohm)- 巴戎(Bayon)神廟 - 巴肯山(Phnom Bakheng)。

幸福的我一出門就熱一個跟頭,砌牆一樣塗上的防曬霜10秒鐘融化成奶油蛋糕。暹粒最好的季節是4月份,不過通常旱季要持續到5月底,氣溫33-36度。

Yellow Bus從旅行社接上一車的10個國際生,土生土長的導遊Kim一口流利的英語,自帶主角光環。買了3天62美刀的票過了檢查站,我們初見吳哥窟是從東門進去,穿過一條靜靜的護城河(mout)。

林深鳥鳴,大樹參天。

先去河邊樹蔭下聽Kim講宗教和歷史,一直搞不清爽印度教的我們被他五分鐘速成了......

用GOD代表印度教三大神:

Generator,創造者梵天(Brahma),開天闢地創造一切,在泰國被尊為「四面佛」。

Operator,執行者毗溼奴(Vishnu),是秩序維護者,愛打架。

Destroy,毀滅者溼婆(Siva),是印度教最厲害的神,住在西藏岡仁波齊山騎神牛,在柬埔寨民間信者甚眾。

聽完故事我感覺這三位大神沒一個是省油的燈,以至於沒有文字留下的柬埔寨歷史大多是信仰不同打打殺殺的畫面,宮殿和神廟經常被毀,直到國王闍耶跋摩七世轉信佛教。

一邊聽講,一邊注意到在離我們不到100米的地方,就是不加修飾的古高棉的斷垣殘壁了。像所有第一眼看到的人那樣,我們統統倒抽了一口涼氣。導遊臉上有不言而語的驕傲。

早上的太陽斜斜地覆蓋在一片殘垣廢壁上,說不出的驚豔。

迴廊裡流光溢彩。

遠遠的走向吳哥寺。

這就是柬埔寨國旗上的建築了,1992年註冊的世界文化遺產,是世界最大的宗教寺廟群,是代替了文字流傳下來的古高棉歷史。

Wat是高塔的意思,建造高塔是為了表示對神的敬意,並不開放給民眾,國王和僧侶們除了祭祀膜拜也不會居住。

佛像大都殘破了,仍然有很多不能再恢復的建築殘基和石塊。

遊人漸漸多起來,要上塔得排隊。入口居然有專人在檢查著裝,背心,背心裙,人字拖,不到膝蓋的裙子短褲統統淘汰。眼看著前方兩位金髮美女苦求半天沒有過關。

拖著花裙子的我是手腳並用的,臺階到鼻尖絕對小於45度。一邊戰戰兢兢向上爬,一邊擔心我那逃過檢查的大拖鞋會突然掉下去砸在大和尚的腦袋上......

居高看整個的吳哥城被包圍在了一片鬱鬱蔥蔥的森林裡。

午飯是導遊帶著我們在附近的一個飯店自費吃的,完全是村子裡的風味,乾淨好吃。同學們圍了一張桌子,用各國英語聊的很開心。結果我邊上的一對看上去二十的波蘭小甜蜜還是高三學生,趁畢業來結伴看世界。他們住的青年旅社在山裡,8美元一晚,而且自豪的說是兩個人8塊錢!(兩個人...)只是有蚊子...(只是...),住了一個星期了.. 準備再去越南...... 眾人在震驚之餘也敬佩倆熊孩子的父母,這心真夠大。

然後去塔布隆寺(Ta Prohm),入口處有高大的喬木和古老的廟宇共生。

牆上春樹??

在一條矮矮的通道裡有著名的樹中佛面(Buda face inside root)。看到了嗎?

看到了嗎?

看到了嗎?

到處是很美的雕刻,雖然大多殘缺不全。

百忙之中偷拍一下波蘭小甜蜜。

塔布隆之後是巴戎神廟,temple of faces指的就是這裡了。

遠遠的看去是一堆石頭,費力爬上三層平臺,是一堆堆很好看的石頭。

這樣的人面塔共有48座圍繞著中心佛塔。每一座寶塔上四面佛像原型是當時的國王闍耶跋摩七世本人。這位國王在柬埔寨的歷史裡佔據著非常重要的地位,他發展生產改善生活,改信佛教平息紛爭。然而盛世的安逸之後是無力無心抵抗外族侵略,他去世之後國家開始走下坡,一代王朝就此滅亡,只餘「高棉的微笑」不朽。

第二天一早約了突突車(Tuktuk)去看吳哥日出。天還麻麻黑的時候吳哥寺門口和國王的池塘前站滿了靜靜等候的遊人。

太陽沒有出來的時候,全世界都像個夢,太陽慢慢出來了,只有吳哥像個夢……

5點15分

5點25分

5點30分

5點40分

5點50分

這一天是沿著吳哥城東北的外圈遊覽的,線路是Pre Rup - East Nebon - Ta Som - Neak Pean - Banteay Seri - Preah Khan。看著看著就分不清地方了,相似的塔相似的們,相似的雕像,相似的石頭相似的樹... ...

Pre Rup(比粒寺)是以前火葬國王的寺廟,臺階非常高......

Neak Pean是十世紀建的公立醫院。傳說當時全民醫保來者不拒,但是神醫看病不給藥,只有四個聖池裡的神水。Neak是龍的意思,但不知哪位大神更準確地翻譯成了「涅槃宮」......

聖劍寺Prasat Thnom是一個比較神奇的地方......

廟內的高牆上有孔洞,沒有記載是做什麼的,千古之謎。

不記得在哪個寺廟入口窄窄的臺階上,一個少年在很用心的畫畫。佛像,臉孔,寺廟,叢林...... 千篇一律的題材在他的筆下有了靈性。黑白水墨的吳哥寺前緩緩而行的象隊,僧侶的一抹桔黃。棕色的佛面閉著雙眼,代替微笑的是悲憫和瞭然的表情。

那幅暗金色的叢林遠遠的有寺廟的金頂,像是逝去的時光映照在星球遲暮的回憶裡......這些畫活生生的是要和人說話啊...... 我呆呆在一邊無語地看了好長時間 ,這個娃娃不是平凡的工匠,是有天賦的藝術家。

女王宮(Banteay Seri 斑蒂斯蕾)比較遠在遊覽線的外圍。它建於十世紀,精美的雕刻據說出於女工之手。

豔麗的紅色巖石藏在濃密的綠色叢林裡。

第三天就是閒逛了。

對吳哥城的修復是國際性的項目,幾乎處處看到政府和國際組織對有計劃地恢復和持續的保護。

巴肯山(Bakheng)離吳哥窟很近,高67米(不是670),是最高峰... ...兵家必爭之制高點... ...西邊是West Baray,東南方是吳哥寺,北方可見泰柬邊界。

終於站在高崗上遠眺,那個小黃球不是月亮就是吳哥寺門前的熱氣球。

山上有巴肯寺(Phnom Bakheng)的遺蹟。

只看日出沒有看日落的我結束了三天的吳哥行。

記得問過一個3次到吳哥5次到的瑞士達人為什麼?他想了三秒居然說:「Because it WAS there!" 等自己真的來過了,才理解了這個加重的WAS。

在一個西方人的眼裡,這個文明是存在過的,強烈而神秘,豔麗而繁雜;它的毀滅是漫長而痛苦的無法恢復,然而即使殘破了,還是充滿了力量和尊嚴。

在一個東方人的眼裡,吳哥的微笑是變幻莫測的,是笑著經歷苦難和思考,是笑著找到寬恕和結局......

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堂而已。

相關焦點

  • 柬埔寨遊記——高棉的微笑
    高棉的微笑,在柬埔寨暹粒,吳哥城裡面的巴戎寺中,那裡有很多個佛像,具體多少我也記不得了,佛像為典型高棉人面容,個個面帶笑容,據導遊說是建造巴戎寺的神王闍耶跋摩七世的面容。佛像臉帶安詳的微笑,每個笑臉都不一樣,我們都在找那個最美的微笑,這就是令吳哥窟蜚聲世界的「高棉的微笑」。
  • 柬埔寨吳哥巴戎寺——高棉的微笑
    巴戎寺位於柬埔寨暹粒大吳哥城的正中央,擁有著名的「高棉的微笑」,建於12世紀末或13世紀初,是大乘佛教國王賈巴爾曼七世(Jayavarman VII)的代表性寺廟,坐落於賈亞瓦曼首都吳哥的中心。正門上去有兩面長長的牆圍繞著廟宇,雕刻著11000多尊雕像,生動地描繪了柬埔寨人豐富的日常生活和高棉人與佔巴之間的戰爭
  • 高棉的微笑——柬埔寨
    ——高棉即柬埔寨,因80%的居民為高棉人,故稱。●吳哥古蹟吳哥古蹟,是柬埔寨民族的象徵,被譽為東方四大奇蹟之一。現存吳哥古蹟主要包括吳哥王城(大吳哥)和吳哥窟(小吳哥)。在公元9世紀至15世紀時,吳哥曾是柬埔寨的王都。吳哥始建於公元802年,完成1201年,前後歷時400年。
  • 高棉的微笑,巴戎寺(柬埔寨遊記01)
    柬埔寨吳哥窟的巴戎寺坐落於吳哥通王城之中心點,其迴廊東西長160公尺、南北長140公尺;迴廊上方原本皆有木造之屋頂,但由於年代久遠,目前只剩下斷垣殘壁及巨大之石柱供後人憑弔。49座佛塔均為巨大的四面佛雕像,佛像為典型高棉人面容,據說是建造巴戎寺的神王闍耶跋摩七世的面容。佛像臉帶安詳的微笑,這就是令吳哥窟蜚聲世界的「高棉的微笑」。穿行在眾多佛塔間,身處任何一個角落,都會感覺佛像在微笑的看著你。巴戎寺一般安排在小圈的遊覽範圍,也是吳哥窟遊覽中比較讓人震撼的一處景觀。
  • 柬埔寨吳哥巴戎寺-高棉人的微笑
    巴戎寺分為三層,下兩層為方形,廊壁上刻有古代社會浮雕和神話傳說;頂層為圓形,讓人感覺仿佛置身於一個由四尊佛像組成的迷宮中,充滿了意味深長的微笑佛像。在正門上,有兩道長牆圍繞著寺廟,雕刻了11000多尊雕像,生動地描繪了柬埔寨人豐富的日常生活和高棉與詹巴之間的戰爭。頂部54塔樓上有四張肖像臉,代表著國王無處不在,這些平靜、神秘、高興或美麗微笑被稱為「東南亞蒙娜麗莎」。這些微笑也被解讀為高棉人面對來世的微笑的象徵,不管他們經歷了什麼苦難,弘揚一種樂觀積極的精神。
  • 柬埔寨吳哥巴戎寺——高棉的微笑
    巴戎寺位於柬埔寨暹粒大吳哥城的正中央,擁有著名的「高棉的微笑」,建於12世紀末或13世紀初,是大乘佛教國王賈巴爾曼七世(Jayavarman VII)的代表性寺廟,坐落於賈亞瓦曼首都吳哥的中心。巴戎寺共分三層,下兩層為正方形,廊壁上雕刻著古代社會百態和神話傳說的浮雕;頂層為圓形,令人宛如置身於四面佛的迷宮中,到處是帶著意味深長的微笑的佛像。正門上去有兩面長長的牆圍繞著廟宇,雕刻著11000多尊雕像,生動地描繪了柬埔寨人豐富的日常生活和高棉人與佔巴之間的戰爭。
  • 高棉的微笑歷久彌新
    初到金邊,記者感受最強烈的,是那聞名已久卻蘊意豐富的高棉微笑,如同這個國家溼熱的空氣一樣撲面而來。  在這裡,高棉微笑是綠色的。膚色暗黑、寬鼻翼、大眼睛的高棉居民對身邊經過的人不由自主地露出溫暖的微笑,目光中透出謙和與寬容。但是,據常常往來中南半島的朋友說,多年前高棉人的表情不是這樣的。我相信他的感覺。這是一個飽經創傷的國度。自從創造了吳哥文明的吳哥王朝結束後,柬埔寨便陷入了接連不斷的戰亂和苦難。先是失去了下柬埔寨地區,丟掉了這塊富庶的湄公河三角洲後,被法國宣布為保護國,成為了殖民地。二戰期間又被日軍佔領數年。
  • 夏日旅行柬埔寨,微笑的高棉,春風滿面
    柬埔寨是世界上最大的一座廟宇城市,柬埔寨的吳哥城裡面有49座四面佛,各個面帶微笑的好像高棉人的容貌,這就是享譽世界的微笑的高棉。微笑的高棉位於柬埔寨的西北方,是以前舊時代的王朝留下來保存最完美,雕刻最精細的國寶級別建築,是整個柬埔寨古蹟當中,最精華的部分,被譽為古代東方的四大奇蹟之一。
  • 世園會柬埔寨園:再現吳哥窟「高棉的微笑」
    在毗鄰生活體驗館的柬埔寨展園,獨特的柬式建築外觀吸引了許多遊客。展園工作人員告訴記者,開園三天,約有2萬人前來參觀。柬埔寨展園的大門仿製位於柬埔寨首都金邊的國家博物館大門而建,展示了柬埔寨傳統建築的風格。與其他展園相比,柬埔寨展園的陳設相對簡單,工作人員介紹,柬埔寨人民生活簡單,心態平和,展示體現了柬埔寨的文化特色。
  • 柬埔寨暹粒遊記,千年等一回,高棉的微笑,穿越千年的守候
    他後來在叢林中染病身亡了,他的遊記被整理出版為《暹羅柬埔寨寮國諸王國旅行記》(Travels in the Central Parts of Indo-China , Cambodia, and Laos),在法國出版後,轟動了世界,人們不相信熱帶雨林中有這樣一個建築物,大量法國人來到吳哥窟。
  • 高棉的微笑(出國遊記)
    公元九世紀到十五世紀是高棉王國都城。最盛時人口達數十萬。吳哥古都始建於公元九世紀,十三世紀建成。為9~15世紀高棉(柬埔寨)王國的都城,故址在今柬埔寨西北部,現代城鎮暹粒以北6公裡處。它最聞名於世的古蹟是吳哥窟,這是蘇耶跋摩二世(1113~約1150年在位)在12世紀建造的一組廟宇群,和以吳哥通王城著稱的由闍耶跋摩七世在1200年左右建造的一組廟群。
  • 印象柬埔寨~高棉的微笑
    終於去了嚮往已久的柬埔寨,熱帶的陽光照亮巴戎寺的浮雕,穿透吳哥寺的迴廊,撫摸崩密列的荒煙蔓草。美,最終歸於廢墟,但文明不會消失。無論遊客是否信仰印度教或佛教,會否欣賞建築藝術,高棉的微笑都能予人以感動,這也許就是它的偉大。 ​
  • 古代東方的四大奇蹟吳哥窟、高棉的微笑巴戎寺,探索神秘的柬埔寨
    在公元1431年,泰國人入侵高棉,逼迫高棉人離開他們的家鄉,使得吳哥窟隱沒與熱帶雨林中。後來植物學家亨利進入暹粒尋找標本,才讓吳哥窟重見天日。讓我們領略人類的智慧,堪稱「神跡」的建築。吳哥窟是高棉古典建築藝術的高峰,它結合了高棉寺廟建築學的兩個基本的布局:祭壇和迴廊。祭壇由三層長方形有迴廊環繞須彌臺組成,一層比一層高,象徵印度神話中位於世界中心的須彌山。
  • 柬埔寨吳哥巴戎寺-高棉人的微笑
    巴戎寺分為三層,下兩層為方形,廊壁上刻有古代社會浮雕和神話傳說;頂層為圓形,讓人感覺仿佛置身於一個由四尊佛像組成的迷宮中,充滿了意味深長的微笑佛像。在正門上,有兩道長牆圍繞著寺廟,雕刻了11000多尊雕像,生動地描繪了柬埔寨人豐富的日常生活和高棉與詹巴之間的戰爭。頂部54塔樓上有四張肖像臉,代表著國王無處不在,這些平靜、神秘、高興或美麗微笑被稱為「東南亞蒙娜麗莎」。這些微笑也被解讀為高棉人面對來世的微笑的象徵,不管他們經歷了什麼苦難,弘揚一種樂觀積極的精神。
  • 微笑的高棉
    放眼望去,在大吳哥的南城門上,四面雕刻有吳哥王朝全盛時期加耶拔摩七世國王兩個嘴角上翹,面帶微笑的面容,人們習慣把這樣的微笑稱之為高棉的微笑。        進入大吳哥,兩座大廟呈現在遊人的眼前。巴戎廟和巴本宮是這裡的主要建築,是完全用石頭建造起來的像假山一樣的廟宇。
  • 高棉的微笑—柬埔寨的「吳哥窟」,人生一定要去一次的地方!
    對於柬埔寨並沒有過多的了解,以往認知裡的它是一個貧窮落後,戰爭不斷國家,也是歷史悠久的文明古國。柬埔寨有舉世聞名的「吳哥窟」,它是世界七大奇蹟之一,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古建築群,它以高棉獨特的建築風格,一直默默地矗立在這塊炎熱潮溼的土地上,滋養著這裡一代又一代高棉人,如果你來到這裡,將可以看到柬埔寨這個國家的歷史與現在。
  • 高棉的微笑歷久彌新
    初到金邊,記者感受最強烈的,是那聞名已久卻蘊意豐富的高棉微笑,如同這個國家溼熱的空氣一樣撲面而來。  在這裡,高棉微笑是綠色的。膚色暗黑、寬鼻翼、大眼睛的高棉居民對身邊經過的人不由自主地露出溫暖的微笑,目光中透出謙和與寬容。但是,據常常往來中南半島的朋友說,多年前高棉人的表情不是這樣的。我相信他的感覺。這是一個飽經創傷的國度。自從創造了吳哥文明的吳哥王朝結束後,柬埔寨便陷入了接連不斷的戰亂和苦難。先是失去了下柬埔寨地區,丟掉了這塊富庶的湄公河三角洲後,被法國宣布為保護國,成為了殖民地。二戰期間又被日軍佔領數年。
  • 中國大媽的微笑PK高棉的微笑,誰美?遊柬埔寨之(二)
    也許你會說,那怎麼能跟舉世文明的高棉的微笑相提並論呢?但她們臉上那種生動、活潑、熱情洋溢的表情,那種詮釋了對生命的全部熱愛的幸福笑臉,確實更加鮮活美好。在這個特定的時空,姐姐們的笑容與高棉的微笑形成強烈的對比。飄揚的絲巾、揮舞的草帽讓這個沉寂千年的古城少了一些悲情的色彩,多了些許喜慶的氛圍。
  • 柬埔寨||吳哥窟,高棉的微笑,尋找失落的時光
    離開胡志明,我們坐車前往暹粒,過關的時候,在關口的房子就能看出兩個國家的貧富程度,下車蓋章過關,手續倒是很快,會不會是因為和柬埔寨是好朋友的關係呢。想當年,柬埔寨的西哈努克親王在北京住了那麼多年,把北京都當做自己的第二故鄉了。
  • 行攝柬埔寨:畫說高棉的微笑 (文字陸續更新中)
    柬埔寨王國(Kingdom of Cambodia),通稱柬埔寨,舊稱高棉,位於中南半島西南部。 柬埔寨建國於公元1世紀下半葉,歷經扶南、真臘、吳哥等時期。9世紀—14世紀吳哥王朝為鼎盛時期,國力強盛,文化發達,創造了舉世聞名的吳哥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