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縣太石鄉:「四個一」戰脫貧攻堅促鄉村振興

2020-12-26 瀟湘晨報

緊盯「一號任務」 抓好「一件脫貧攻堅要緊事」

該鄉始終堅持把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和改善人居環境作為打贏脫貧攻堅戰的一項重要工作來抓。近年來,新修李山、董灣、寺溝、河口、何灣5座黨群服務中心,實施危房改造26戶,完成易地扶貧搬遷12戶,新建衛生室8座,通過實施美麗鄉村和貧困村環境整治項目,硬化村內巷道28000平方米;實施完成人飲工程2處,受益群眾2826人;堅持「繡花式」扶貧,著力提高群眾脫貧的穩定性,三年來共退出董灣、李山、寺溝、雍壩、河口、何灣、鞏山、陽山8個貧困村,累計脫貧337戶1378人,貧困發生率下降至0.6%以下。完成了寺溝、董灣、李山、陽山4村美麗鄉村新建任務以及何灣、水口、鞏山、柑柏4個村美麗鄉村提升任務,今年實施的河口、雍壩2村美麗鄉村建設項目已進入到尾聲;累計硬化農戶庭院620餘戶,新建便民廣場10餘處4440平方米,修建花架、廊亭7座;綠化空地12400平方米,栽植綠化樹9100餘株,修建石坎護坡3000餘方,安全防護欄2540米,安裝太陽能路燈310盞,極大地改善了農戶居住、出行、醫療條件,大幅度提升了村級整體風貌,為實現群眾高質量脫貧打下了堅實基礎。

著眼鄉村振興 打造「一條西漢水風情線」

從2018年開始,該鄉堅持以實施生態文明風情線建設、優化沿江經濟帶營商環境為切入點,加強沿江生態保護和綜合開發。先後栽種馬蓮、孔雀金盞等花草50裡,栽植紫槐行道樹5400餘株,移栽紅楓、櫻花、金竹等觀賞苗木近3000株,建成「太石福地」「犀牛望月」「犁鏵廣場」「吃水不忘挖井人」等景觀節點15處,打造了「50裡生態文明風情線」;2020年,圍繞新時代文明實踐工作要求,以黨建為引領,以「講太石故事、品太石風物、看太石發展、感黨的恩情」為主線,以服務群眾為宗旨,以提升全鄉文明指數為目標,持續深入落實「黨建+」工作理念,積極挖掘整理地域特色文化,宣揚優秀傳統文化,在「50裡生態文明風情線」基礎上,通過「上下聯動、整合資源、群眾參與」的方式,創新打造了「黨建+新時代文明實踐+優秀傳統文化」體驗長廊,先後整理了犀牛江、義軍首領閆二、茶馬古道、犁鏵鑄造、烈士楊鳳岐、剪紙、十二生肖、戲劇臉譜、羊皮扇鼓等地域文化資源,並圍繞其特色打造了既有古典氣息、又含現代元素的民宿大門、文化牆、政治園、犀江映月、五彩輪胎、革命烈士紀念亭、刻字石碑等20餘處文化景觀節點,全景展示了太石鄉豐厚的文化底蘊和歷史沉澱,顯著提升了全鄉文明程度,提高了新時代文明實踐工作層次,彰顯了廣大幹群奮發有為、銳意進取的精神風貌。

圍繞產業興鄉 做強「一條全新產業帶」

堅持把產業扶貧作為推動脫貧攻堅,增加貧困人口經濟收入的有力抓手,大力推進全鄉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及提質增效。三年來,積極推行「黨建+富民產業」的發展模式,深度落實縣委、縣政府「產業扶貧」決策部署,確立打造沿江產業帶工作思路,以「政府主導、企業組織、貧困戶參與」為模式建成康縣太石鄉李家山木耳種植基地1處,其中發展大棚木耳30畝60萬袋、地栽木耳20畝40萬袋,解決富裕勞動力就業崗位200餘個,人均增收1500元;發展沿江水果觀光採摘園200畝、片區油菜經濟田共1200餘畝,打造寺水流域核桃產業種植示範園2300畝;根據《康縣產業扶貧獎補政策》,發展扶持中藥材1000畝,花椒1200餘畝,中蜂800餘箱;逐步形成了以種養殖產業為主導、以農耕體驗為主的沿江產業體系。

聚焦生態文明 落實「一項河長制」

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建立「江河塘溝」水域生態環境綜合治理體系,靠實河長制工作責任,設立總河長1人,副總河長1人,總督察1人,各級河長共10名,構建了鄉鎮主抓、村社落實、社會參與的河長制責任落實體系;加強對西漢水流域太石鄉段亂佔、亂採、亂堆、亂建等河道「四亂」突出問題整治,先後開展縣、鄉聯合綜合執法行動3次,鄉級綜合執法行動15次,依法關停拆除砂場15處;全鄉累計發動黨員群眾2000餘人次,出動機械50餘臺次,清理西漢水太石段以及兩條支流河道垃圾淤泥3萬餘方,徹底改善了河道水生態環境;加強河灘地治理和河道整治,復墾土地500餘畝,覆土23500餘方。同時,從沿江村莊農戶庭院改造、房屋加固維修、巷道硬化等基礎設施方面著手,著力推進沿江李山、鞏山、何灣、柑柏、水口、雍壩、河口等10村美麗鄉村建設,並實行常態化環境綜合整治,提升江岸環境風貌,實現了河暢、水清、岸綠、景美的目標。

通訊員 溫正平 黃培軍

【來源:中國甘肅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康縣太石鄉:發展大黃產業助民致富
    中國甘肅網6月8日訊(通訊員 安維東 溫正平)近年來,康縣太石鄉搶抓精準扶貧、美麗鄉村建設歷史機遇,在大力改善村容村貌、人居環境的同時,充分挖掘資源稟賦,引導村民發展大黃種植產業,走出了適合當地實際的脫貧增收之路。
  • 康縣太石鄉|攻堅克難,全力推進創城工作向縱深發展
    自創建全國文明城市攻堅決勝動員大會召開以來,康縣太石鄉認真貫徹落實縣委、縣政府關於「創城」工作各項決策部署,全面貫徹落實縣委書記李廷俊在創城攻堅決勝動員大會上的講話精神,緊盯「創城」工作目標任務,對標對表,深入結合脫貧攻堅、美麗鄉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環境衛生綜合整治等重點工作,進一步務實舉措
  • 康縣太石鄉:美麗鄉村建設成效顯著
    柑柏村作為美麗鄉村建設點,鄉黨委、政府高度重視,積極謀劃,採取多種措施,全力打造生態宜居美麗鄉村。  為了確保柑柏村美麗鄉村建設工作順利開展,按照「合理規劃、分步實施、典型示範、穩步推進」的原則,鄉黨委、政府按照縣委1號文件上美麗鄉村建設實施意見的要求,制定了太石鄉2019年美麗鄉村建設實施方案,對美麗鄉村建設工作提出了具體要求,細化項目,量化目標,為科學實施規劃奠定了基礎。
  • 甘肅康縣太石鄉:新時代文明實踐文化長廊為美麗鄉村塑形鑄魂
    今年以來,甘肅康縣太石鄉圍繞新時代文明實踐工作要求,以「講太石故事、品太石風物、看太石發展、感黨的恩情」為主線,以提升全鄉文明指數為目標,持續深入落實「黨建+」工作理念,通過「上下聯動、整合資源、群眾參與」的方式,創新打造了「黨建+新時代文明實踐+優秀傳統文化」體驗長廊,提振了精氣神,極大地激發了幹部群眾幹事創業的內生動力。
  • 康縣太石鄉:「訂單辣椒」種植忙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近日,康縣太石鄉西漢水沿岸栽植訂單辣椒一片繁忙場面
  • 平順縣陽高鄉:堅持黨建引領脫貧攻堅促鄉村振興
    近年來,陽高鄉在平順縣委、縣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堅持「圍繞脫貧攻堅抓黨建,抓好黨建促鄉村振興」的發展思路,依託濁漳河自然風光、傳統古村落、大紅袍花椒之鄉等資源優勢,把黨的組織優勢轉化為脫貧攻堅的強勁動力,推動基層黨建與鄉村旅遊、特色產業深度融合,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戰略打下了堅實的組織基礎。
  • 嚴金明: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序推進的三大關鍵
    以下是嚴金明發言: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收官之戰意義非凡2020年11月23日是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收官之戰具有裡程碑意義的一天,貴州省宣布剩餘的9個貧困縣退出貧困縣序列,至此,我國832個貧困縣全部脫貧。在脫貧攻堅收官之戰的基礎上大力推進鄉村振興黨的十九大報告明確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重大歷史任務,是新時代「三農」工作的總抓手。毫無疑問,鄉村振興戰略是綱領性的、戰略性的,因此對脫貧的鄉村而言,需要針對當前脫貧鄉村主要矛盾轉變的事實,進一步加深對鄉村振興戰略的了解。
  • 隴南康縣:美麗鄉村建設為鄉村振興增動力添活力
    新華網蘭州3月6日電鄉村振興,最直觀的變化在哪裡?村村美麗,群眾住的環境跟城裡小區一樣好了,產業帶動村民腰包鼓了,日子更有奔頭了,獲得感、幸福感越來越強了。  日前,康縣正式脫貧「摘帽」,在邁進小康的路上完美地跨出了堅實的一大步。
  • 方城縣券橋鎮:推進全域黨建助脫貧奔小康促振興
    河南方城訊(段守毅 王炳中)今年以來,河南省南陽市方城縣券橋鎮按照市委、縣委部署要求,以打贏脫貧攻堅收官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推進鄉村振興戰略實施為目標,在不改變現有脫貧攻堅組織力量和組織結構的基礎上,成立了脫貧攻堅聯合黨委、5個專項聯合黨支部、37個聯合黨支部、89個黨小組,覆蓋市
  • 周口太康縣板橋鎮:鞏固脫貧攻堅成果 推進鄉村振興建設
    周口太康縣板橋鎮:鞏固脫貧攻堅成果 推進鄉村振興建設來源:消費日報網消費日報網訊(陳科舉)12月11日上午,消費日報網中國城市頻道,河南電視臺民生頻道等中央、省級多家媒體到太康縣板橋鎮後席村就脫貧攻堅定點扶貧工作進行採訪
  • 廣東韶關抓黨建促脫貧攻堅見實效,鄉村振興蹄疾步穩
    黨建引領下,韶關新農村建設漸入佳境。 靈潭村是韶關市抓黨建促脫貧攻堅的一個縮影。近年來,韶關全面貫徹落實「努力把基層黨組織鍛造得更加堅強有力」的要求,把加強基層黨建與推進脫貧攻堅、基層治理和鄉村振興結合起來,堅持黨的建設和脫貧攻堅兩融合、兩促進,收到了實實在在的成效,全市基層黨組織建設全面進步,脫貧攻堅成效明顯。2016年,韶關脫貧攻堅工作在全省考核中位居前列;2017年,韶關被中央媒體評為「十佳精準扶貧創新城市」。
  • 雙橋集鎮祝橋村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
    雙橋集鎮祝橋村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
  • 夯實脫貧攻堅成果紮實推進鄉村振興戰略
    此次研討班發揚理論聯繫實際的馬克思主義學風,以提高學員素質和能力為目標,為進一步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堅持問題導向,以總結工作經驗、鞏固脫貧成果、實現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為目的,確保扶貧工作務實、脫貧過程紮實、脫貧結果真實,將「民亦勞止,汔可小康」的憧憬變為現實。
  • 康縣太石鄉:農民長技能 增收有希望
    康縣太石鄉:農民長技能 增收有希望 20-10-30 16:48
  • 鞏固脫貧攻堅成果,推動鄉村振興的政策思考及建議
    2020 年 3 月,習近平總書記在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座談會上強調,「要多措並舉鞏固成果」「要保持現有幫扶政策總體穩定,扶上馬送一程」。文章通過梳理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發展重大戰略的基本邏輯,分析新階段鞏固脫貧攻堅成果的難點與重點,探討鞏固脫貧攻堅成果主要思路和關鍵內容,提出鞏固脫貧攻堅成果促進鄉村振興針對性策略,為 2020 年後扶貧開發和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提供政策參考。
  • 圍繞「五個振興」推進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專訪全國...
    2020年,全市11個貧困縣全部摘帽、1023個貧困村全部退出、累計減貧192萬人,貧困發生率由2011年底的26.71%降至0.37%。贛州推進脫貧攻堅有哪些經驗做法?如何將全面脫貧與鄉村振興有效結合?全國人大代表、江西省贛州市委副書記、市長曾文明做客新華網2020全國兩會特別訪談,與網友交流。
  • 康縣:美麗鄉村催生「美麗經濟」
    近年來,康縣從實際出發,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發展理念,堅持不懈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建設美麗鄉村、發展生態富民產業,探索走出了貧困山區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結合推進的高質量發展路徑,美麗鄉村也正在催生「美麗經濟」。
  • 推進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
    將脫貧攻堅納入鄉村振興戰略記者:為何要提出「做好同鄉村振興的有效銜接」?如何理解其內涵?高強:近幾年,中央反覆強調要推進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這既是基於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形勢的重大判斷,也是對於如何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的戰略指引。
  • 滁州市定遠縣「六個鞏固」推進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
    近年來,滁州市定遠縣全面貫徹落實中央和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以脫貧攻堅工作統攬全縣農業農村經濟社會發展全局,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為主導方向,立足縣情,順勢而為,有力推進規劃、項目、政策、投入、措施等方面有效轉變,在保障圓滿攻堅、順利脫貧的同時,不斷夯實鄉村振興基礎,實現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的有效銜接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元江鄉村展新顏:從脫貧攻堅邁向鄉村振興!
    自從脫貧攻堅的戰鬥在元江這片熱土上打響,一場亙古未有之事業正在開創:截至2018年底,該縣與全市同步實現提前2年完成脫貧攻堅目標任務,全縣6074戶建檔立卡戶24284人已全部脫貧,貧困發生率由2016年的8.57%下降至2018的0.27%。進入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收官之年,元江縣吹響了鄉村振興號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