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臺成為全球最有價值百大品牌之一,是中國食品飲料領域唯一上榜品牌。圖片來源:網絡
一面是業績高飛猛進,一面是茅臺人事的不斷調動,頻繁的人事變動能否有助茅臺抓住白酒行業回暖的機會?
據酒業家報導,茅臺近日內部舉行的幹部思想教育會上,到會了52名即將履新的骨幹成員,他們平均年齡41歲,大學本科以上學歷佔75%,來自之前茅臺對生產系統進行幹部提拔任用和交流的調整,提任包括部門正職級人員、部門副職級人員和平級調動人員。
而下一步茅臺集團還將對子公司及機關、後勤系統幹部進行選拔和調整,這場人事變動還將持續。
茅臺集團黨委書記李保芳公開講話稱,此次調任後,茅臺的青年員工將佔整個集團公司員工的70%。
茅臺的人事變動其實從2015年起。2015年7月,茅臺曾一口氣提拔多名副總經理,要達到2015年底有12位副總經理的規模,此次提任被行業內評價為任性之舉。
據《證券日報》報導,2015年新增的多名副總經理年齡在43歲-47歲之間,學歷均為本科及以上學歷,從財務到質量、技術、生產、銷售等環節的人才均有涵蓋。為了面對以袁仁國為首的茅臺高管團隊即將退休的狀況,集中提拔一批骨幹人員可為茅臺管理層輪換或調整做儲備。
今年1月5日,茅臺董事長袁仁國出任貴州省第十二屆人民代表大會財政經濟委員會副主任委員,這次調任一度讓茅臺董事長將換人的傳言甚囂塵上,雖然最後證實袁仁國仍保留茅臺董事長一職,但茅臺的換帥風波也就此引發。
今年2月初,五名茅臺的監事、董事及高級管理人員遞交辭職報告,其中包含兩名副總經理。6月9日,茅臺副總經理袁明權因病將停止履職,做內退處理。
儘管茅臺在2月份的人事變動中就回應過,此次變動的幾位高管,一部分是到齡退休,一部分是工作調動,屬於正常的人事交接。
不可否認的是,作為中國最大的白酒企業,茅臺的一舉一動都會引來外界關注。茅臺股價從2015年160元的低點上升到最新475元。在今年4月,茅臺股票市值已經超越帝亞吉歐成為全球烈性酒市值最高企業。
而人事上的變動,無疑關係到茅臺將如何抓住白酒行業回暖的機會。
在歷經持續三年的低迷之後,茅臺重回買方市場。2016年茅臺白酒銷量漲幅超過30%,帶動營業收入增長近20%,已近400億體量。營業利潤更是高達243億,超過收入的60%。茅臺董事會也因此制定了2.6萬噸供給只增不減,營業收入增長15%,拓展中端產品市場等一系列目標。
經銷商不再為賣酒的事情發愁,但從今年年初起,茅臺飛天系列持續缺貨,經銷商捂貨惜售,價格高漲等問題也困擾著茅臺集團。
2012年的市場波動經歷告訴茅臺,虛高之後必然就是價格的急速下滑。當時的茅臺價格在飆升至2000多元一瓶後急速下滑至最低時的八九百元一瓶,茅臺集團董事長袁仁國曾稱「這是一個深刻的教訓,值得認真反思。」
為了穩住價格,茅臺嚴控出廠價的同時使出史上最嚴厲手段治理市場亂象,雲南、重慶、貴州等多地經銷商被通報批評、扣除合同量乃至就地取締。但效果並不理想,缺貨,價格浮動的問題仍未解決。這意味著經銷商出於短期利益的漲價衝動和茅臺謀求長期穩定發展之間的矛盾仍未解決。
在茅臺主品牌供應量受限的前提下,茅臺同時還要向年輕市場、中端市場擴張。
今年6月,茅臺提出旗下葡萄酒目標3至5年內躋身全國前三,但茅臺旗下經營葡萄酒的昌黎葡萄酒業有限公司2002年已經成立,至今仍然只是第二陣營。
近期主打女性市場的悠蜜藍莓酒通過對熱門劇集的植入暫時獲得不錯的宣傳效果,但要推陳出新,持續吸引年輕人注意也並不容易。
隨著行業回暖,茅臺已經擺脫低迷,但對於想要保持穩定增長的茅臺來說,人事調整恐還將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