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迪羅」已漸行漸遠。作為繼2008年颱風「鳳凰」 之後,深入內陸影響範圍最廣的颱風,「蘇迪羅」給我國11個省(直轄市)造成不同程度的影響,浙閩蘇臺等地受災嚴重。
一、第13號颱風「蘇迪羅」概況及風雨實況分析
今年第13號颱風「蘇迪羅」7月30日在西北太平洋上生成,8月3日發展成超強颱風(65米/秒,17級以上),8日4時40分「蘇迪羅」在臺灣省花蓮縣沿海登陸(48米/秒,15級,強颱風級),8日22時10分在福建省莆田市秀嶼區沿海再次登陸(38米/秒,13級,颱風級)。之後,「蘇迪羅」深入內陸,先後經過江西、安徽、江蘇,於11日上午進入黃海(見圖1)。
圖1 第1513號颱風「蘇迪羅」移動路徑圖(7月30日-8月11日)
「蘇迪羅」深入內陸影響範圍廣,帶來的風雨強度特別大,其殘餘勢力與冷空氣結合導致暴雨強度再次增強。
深入內陸影響範圍廣,共有11個省(直轄市)受到影響。「蘇迪羅」影響範圍涉及臺灣、廣東、福建、浙江、上海、江西、湖南、湖北、河南、安徽、江蘇等11個省(直轄市),是今年以來影響我國範圍最廣的颱風。此次颱風暴雨主要發生在華東區域,臺灣島除外,50毫米以上的覆蓋面積有43.8萬平方公裡,100毫米以上的覆蓋面積有18.5萬平方公裡,250毫米以上有3.3萬平方公裡,500毫米以上1716平方公裡(浙江省762.7平方公裡,佔44%)。
風雨強度特別大,浙南多地降雨超百年一遇。受「蘇迪羅」影響,7日8時至11日8時,浙江、福建、江西北部和東部、安徽中南部、江蘇中南部等地累計降雨100毫米以上,其中浙江東部和南部、福建東北部、江蘇中部、江西北部局地350~600毫米,浙江溫州局地650~806毫米(見圖2);據分析,浙江泰順、文成、平陽等縣日降水量普遍達300到500毫米,為100至120年一遇。期間,福建、浙江、江西、安徽南部及江蘇南部均出現8~9級大風,福建東部沿海、浙江中南部沿海出現10~13級陣風,福建莆田至霞浦沿海14~15級(見圖3),莆田局地達53米/秒(16級)。
另外,7日0時至9日8時,臺灣大部降雨200~400毫米,南部和北部部分地區500~700毫米,新北、宜蘭、高雄局地800~1300毫米;臺灣中北部出現10~14級陣風,基隆彭佳嶼、臺東蘭嶼、臺中梧棲出現16級陣風,蘇澳陣風達17級以上。
「蘇迪羅」殘餘勢力與冷空氣結合導致暴雨強度再次增強。「蘇迪羅」9日晚上在江西境內減弱為低氣壓,進入安徽後,其強度進一步減弱,10日17時中央氣象臺對其停止編號。9日至11日,受「蘇迪羅」減弱的低氣壓和北方弱冷空氣的共同影響,安徽中南部、江蘇中南部出現大暴雨,局部特大暴雨。上述地區累計降雨量100~240毫米,安徽霍山局地和江蘇中部達300~467毫米。
圖2 「蘇迪羅」降雨量實況圖(8月7日08時至11日8時)
圖3 「蘇迪羅」最大陣風實況圖(8月8日08時至9日06時)
二、「蘇迪羅」重創浙閩蘇臺
(一)福建浙江江蘇及臺灣等地遭受重創
颱風「蘇迪羅」給浙江、福建、江蘇、臺灣等地造成嚴重影響,部分機場關閉、高鐵動車停運、高速公路封閉,福州、溫州等地內澇嚴重,部分地區供電、交通、通信中斷;江蘇有多條河流超警戒水位,南京、揚州、鹽城等多個市縣被淹。據民政部統計,截至8月11日7時統計,福建、浙江、江西、安徽等4省有565.5萬人受災,26人死亡,7人失蹤;直接經濟損失138.4億元。其中,浙江溫州、湖州、紹興等7市37個縣(市、區)305.8萬人受災,14人死亡,直接經濟損失80.3億元。
另外,臺灣地區有10人死亡失蹤,超過400萬戶斷電,是1996年「賀伯」颱風停電戶數的1.4倍,創歷史紀錄;有336所學校受災,桃園市、新北市等地多處發生泥石流災害。
(二)「蘇迪羅」致浙江災害損失偏重原因分析
颱風「蘇迪羅」在福建登陸,卻重創浙江,主要原因有三個:一是「蘇迪羅」本身強度大、能量足;二是浙江省位於颱風主體的北部,處於風雨強度大的有利位置。颱風是逆時針旋轉的氣旋,當颱風移向我國東南沿海時,位於颱風中心北部的地方是向岸風(南部是離岸風),是風雨最強的部位;三是浙江南部地形的抬升作用,使颱風暴雨強度進一步增強。浙江南部有雁蕩山和仙霞嶺,這次暴雨中心恰好處於該區域,導致溫州地區的文成、平陽和泰順縣山洪、泥石流多發,災情最嚴重。
截至8月11日,今年以來在西北太平洋和南海共有14個颱風生成,比多年平均(10.8個)偏多3.2個,其中有4個颱風在我國登陸,比多年平均(3.2個)略偏多。預計8月中旬,在西北太平洋上將有2個左右的颱風生成,其中1個可能在20日前後影響我國東南沿海。
目前正值颱風活躍期,也是颱風登陸的集中時段,颱風強度大、影響重,導致的次生災害多發。中央氣象臺提醒沿海地區公眾密切關注氣象部門發布的天氣預報,做好颱風防禦工作。
(責任編輯:連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