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加達,又名椰城,是印度尼西亞首都,也是印尼第一大城市,是一座歷史悠久的文化名城。
印尼人對體育的熱愛聞名遐邇,羽毛球堪稱是他們的國球,在印尼國內受歡迎程度並不亞於中國的桌球。足球、籃球、田徑、摩託等其他運動,在這裡也有很多的愛好者。印尼和亞運會的緣分早在1962年舉辦第四屆亞運會的時候就已結下,如今時隔56年,亞運聖火再次回到印度尼西亞,再次回到雅加達。
2018年8月18日至9月2日,第18屆亞運會在這裡成功舉行。作為解放軍報社派往前方採訪的唯一一名記者,我在19天的時間內穿梭於雅加達這座城市的南北東西,每天在採訪、寫稿之餘,也在用眼去觀察這裡的生活,用心去感受這座城市。
雅加達,這是一座現代與落後並存、守舊與創新同在、熱情與笑容洋溢的城市。19天的生活和經歷,這裡志願者始終燦爛的笑容讓我難以忘懷,這裡的計程車司機認真而友善的舉動讓我記憶猶新,這裡的亞運賽事精彩紛呈讓我激情澎湃……儘管因為工作實在太忙,壓根沒有時間去看風景,但登上返回北京的飛機的一瞬間,我心裡仍然被這座城市的美好感動著,期待下一次能有機會來一場真正的奇妙之旅。
1
雅加達是一座獨特的城市,這裡是全世界聞名的「堵」城,交通擁堵程度比北京有過之而無不及,但交通事故卻極少發生,至少我在亞運會採訪期間一次也沒有看到過。因為交通實在太堵,摩託車就成了雅加達市民的最愛。
雅加達街頭,很難看到行人,自行車和電動車也難得一見,放眼望去除了汽車,就是摩託車,各種各樣的摩託車,眼花繚亂的摩託車。
摩託車,真的太多了。這是很多人來到印尼後的第一感覺。
從機場去酒店的路上,記者坐在計程車裡,紅綠燈前,一眼望不到頭的都是摩託車,在夜色的籠罩下,畫面感還不錯。記者拿出手機來拍照,計程車司機庫蘇馬笑著問我:「頭一次來印度尼西亞?呆上幾天,你就會習慣這些摩託車了。」
隨後的時間內,我果然見證了無數神奇的時刻—
馬路上,各種大功率的摩託車飛速而過,超越計程車、組委會的大巴簡直易如反掌。我經常坐在車裡,看著他們的尾燈一閃而過。
上下班高峰期,摩託車成群結隊地出現,密密麻麻如同螞蟻搬密集,一眼望不到盡頭。
紅綠燈路口,摩託車排隊裡三層外三層,將汽車完全淹沒在其中。綠燈亮起,那嗡嗡嗡的引擎聲,震耳欲聾,讓我有種置身F1方程式賽車場的錯覺。
摩託車,成為印尼人最重要的交通工具,一人一車已是基本配置。雅加達,完全是摩託車的世界,包括印尼總統都非常喜歡騎摩託車。在亞運會開幕式上,佐科總統親自開著摩託車奔赴現場,一路速度與激情大秀炫酷車技。這個非常印尼式的入場方式,也說明了摩託車在印尼的地位。
據悉,印尼每年可賣出600萬輛摩託車。僅雅加達地區,就有超過900萬輛各式各樣的摩託車。
儘管道路並不寬敞,但印尼的司機都很文明,並不會擠搶夾懟,造成險象環生。
在印尼網約車也非常普及,只要下載一個APP,註冊成功後,就可以隨時叫車,還可以打個「摩的」,帶你行走在雅加達街頭。
2
在國外採訪大型體育賽事,由於大強度、高密度、快節奏的特點,體育記者對於吃飯一般都沒什麼概念,基本都是隨便湊合幾口,或者先幹完活再深夜去找吃的,方便麵常常讓人垂涎欲滴。
亞運會期間,組委會很善意地在新聞中心為各國記者提供了茶點和小吃,這也成為眾多記者在工作間歇覓食的地方。雖然不是很豐富,但印尼組委會還是儘可能地提供了一些當地特色的餐飲。也正是通過新聞中心的這一角,讓我對印尼的飲食有了一個大概的印象。
如果是第一次來東南亞,你一定不習慣這裡的食物。鹹的很鹹,甜的很甜,鹹、甜、辣和各種香料混在一起,像是生活的五味雜陳,但慢慢地就能品嘗出箇中滋味了。或許正如生活一樣,日久才能見人心。
吃東南亞的美食是非常考驗想像力的,看似普通平常的食物在他們的加工下,如同包裹上無數的華彩。把它放進嘴裡,需要捕捉各種關於食物、調料的信息,是椰漿還是蜂蜜,是山奈還是肉桂,很難想像這麼多的香料最後居然能在一種食物上融合得那麼完美。
印度尼西亞炒飯,是我在新聞中心最喜愛的食物之一。炒飯,在當地稱作「Nasi Goreng」,在印尼十分有名。儘管都是炒飯,但和我們國內的做法並不相同。印尼炒飯是將事先蒸過的大米,配以肉和蔬菜一起用旺火炒熟,裡面還可以添加絞碎的雞蛋、牛肉粒、雞絲、蝦、青豆、洋蔥、青蔥,以及香甜醬油和辣椒醬的混合調味料。印尼人還喜歡炒好後在上面放點裝飾的食物,如番茄切片和黃瓜、炸蔥、蝦片等。來自印度的記者和我一樣,十分喜歡這個炒飯,每一次碰上炒飯都要多來一碗。
「雞肉麵」,是一種基本接近中國面的吃法,味道也相差無幾,很受中國記者的歡迎。其實,雞肉、魚肉在東南亞國家的葷菜中比重非常大,這一點在印尼尤甚。出國在外,能吃上這樣的接近中餐的面,感覺已經相當不錯了,寫稿都更有力氣哈。
印尼的咖啡遠近聞名。在印尼早上喝咖啡,就跟我們國人早餐喝牛奶一般尋常。很多人的早點是從喝咖啡開始的,新聞中心裡也不間斷提供咖啡。雖然我不是很愛喝,但還是嘗試了下,感覺還不錯,確實比我常喝的速溶咖啡要強一些。
溫飽問題,一直是體育記者出國在外採訪的大問題,畢竟吃不飽沒有力氣幹活,但比賽很緊張、賽程很繁忙,有時候真的沒有時間去吃飯,這一次必須要為印尼亞運會組委會的努力點個讚。
3
採訪一屆大型體育賽事,能否留下一些精彩回憶,也跟賽事本身的精彩程度有著莫大的關聯—
亞運會,這些年因為中國隊的一家獨大,對於國內的老百姓來說,關注度在下降是不爭的事實。這一次再加上日本隊部分項目選擇派年輕選手出戰,賽前更讓不少體育迷質疑亞運會的精彩程度。可16天的比賽中,我們一次又一次的感動,一次又一次的震撼,一次又一次的血脈噴張……儘管賽事已然落幕,但精彩永存大家心中。
文婷姐妹時隔8年,再次登上亞運會花樣遊泳的冠軍領獎臺。天賦、熱愛與有針對性的科學訓練,讓兩位即將32歲的媽媽向世界證明:她們有實力向更高的目標去衝刺。兩年後的東京奧運會,蔣文文和蔣婷婷仍將會全力衝金。
男子50米步槍三姿決賽中,我軍射手惠子程最後時刻上演超級逆轉。他一度落後第一名6環,後半段卻愈戰愈勇,驚險奪金。他賽後坦言:「前邊雖然落後不少,但我一直沒有放棄,因為我相信我自己可以。」
因為一句「你未痊癒,我不敢老」而感動世界的烏茲別克斯坦「媽媽級選手」丘索維金娜雖然已43歲,但仍然在亞運會女子體操的跳馬比賽中勇奪一枚寶貴的銀牌。她為救患病的兒子而努力抗爭歲月侵蝕的拼搏精神,令所有人觀之動容。
18歲的日本天才少女池江璃花子首次亞運之旅,就一鳴驚人斬獲6枚金牌,同時還6次打破亞運會紀錄,是本屆亞運會表現最搶眼的運動員。她身高1米70、臂展達到1米84,臂長對身高比超過108%,可以媲美菲爾普斯,絕對天賦異稟。在兩年後的東京奧運會上,池江璃花子有望在家門口一展才華。
令人敬佩的,還有韓國男足。他們賽前便誓言奪冠,最後果然眾志成城,在決賽中拼到加時賽,以2比1力克強敵日本隊,成功問鼎。韓國代表團雖然僅獲得49枚金牌,讓出仁川亞運會金牌總數第二的位置,但他們拿到了最被看重的一枚金牌。對於孫興民等球星來說,這枚金牌不僅意味著他們圓滿完成了參賽任務,還意味著他們不用為服兵役而中斷整個職業生涯。
更讓人意外的,是東道主的表現。本屆亞運會印尼選手的表現,大大出乎人們的意料。賽前印尼代表團原定目標是16金,結果收穫了31金,高居金牌榜第4位。印尼政府決定每枚金牌獎勵10萬美元,為此他們將要支付計劃外的150萬美元。印尼媒體戲稱:金牌拿太多,政府要破產。
2018年,雅加達亞運會已漸遠去。但是在亞運賽場上展現出來的體育精神,仍在感動著無數體育迷,當然也包括我們這些身在第一線的親歷者。
2022年,相約杭州。願所有追求夢想的人,都能夢想成真。如果不能,至少願你始終能保留一顆追夢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