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級加密貨幣公司已悄悄開始將其基礎設施問題外包給一家小型的隱形創業公司——Alchemy,這家總部位於舊金山的企業級分布式分類帳區塊鏈公司如今開始走出幕後,大範圍公開其技術基礎設施,幫助開發人員最終在比特幣或以太坊之上構建殺手級用例。
如果說作業系統的出現將計算機和軟體連接在一起,而瀏覽器將HTTP連接到Web應用程式,則Alchemy希望成為支持區塊鏈生態系統的橋梁。而正是這個中間層早就了Microsoft,Apple和Google等世界上最有價值的公司。
Alchemy如何運作?它以一種快速,可擴展的分布式架構取代了企業用來讀寫區塊鏈的節點。它還提供了用於加密貨幣連接軟體的分析,監視,警報,日誌記錄和調試工具。這家成立兩年的初創公司已經為數百家企業提供基礎設施,每周為200個國家/地區的100萬客戶提供服務,其中包括Augur,0x,Cryptokitties,Kyber和Opera瀏覽器等知名企業。
「目前,人們正在嘗試用鎬和鏟子建造摩天大樓。而我們就是要給他們建築設備,」 Alchemy聯合創始人兼執行長Nikil Viswanathan告訴我。 「這些都是區塊鏈目前不存在的。」
對於Alchemy來說,投資者正在排隊為他們送錢。Alchemy現在宣布已通過種子輪以及目前由Pantera Capital領投的A輪融資獲得1500萬美元資金,其他投資者還包括史丹福大學,Coinbase,三星,SignalFire,以及包括Charles Schwab,雅虎創始人楊致遠,LinkedIn創始人Reid Hoffman,Google董事長約翰·軒尼詩(John Hennessy)等天使投資人。
很少接受採訪的雅虎創始人楊致遠說,
「對於任何新技術,都需要開發人員基礎架構和工具來實現更廣泛的應用程式開發和採用。 我們已經在PC和網絡等以前的技術浪潮中看到了這種情況。 Alchemy正試圖在區塊鏈領域做同樣的事情。 他們有機會以一種有意義地方式加速整個區塊鏈行業的發展。」
從Down to Lunch到去中心化應用(Dapp)
儘管發展勢頭強勁,但Alchemy不想作出另一個無法兌現的,過分誇大的區塊鏈承諾。 Viswanathan宣稱:
「矽谷圈子裡有兩個虛榮指標:1、您籌集了多少資金;2、團隊中有多少人。 實際上,您希望在取得巨大成功的同時將兩者保持在最低水平。」
在早些年,Viswanathan,以及聯合創始人兼首席技術官Joe Lau已經在創業公司A聯賽中出了名。 在很短的時間內,他們開發的一種簡單的社交應用程式(用於通過表情符號查找好友是否可以出去玩)稱為Down to Lunch,並且應用程式排行榜中名列前茅,很快吸引了風投們上門拜訪。 然而突然間,有傳言他們的這個應用被綁架者利用來從事犯罪活動,這對史丹福大學計算機科學專業的畢業生很快遭受打擊,儘管他們稱這是有目的抹黑行為。
Alchemy 聯合創始人: Nikil Viswanathan(左)和Joe Lau(右)
不過,這二人是有韌性的,並利用了Viswanathan在Google,微軟和Facebook高管指導下的產品管理時間。 他曾坐在馬克·扎克伯格(Mark Zuckerberg)旁邊工作,並將微軟前CEO 史蒂夫·鮑爾默(Steve Ballmer)領到校園,還與谷歌創始人拉裡(Larry)和謝爾蓋(Sergey)一起開過會。 他的要點是:「您可以對世界產生巨大影響。 如果他們能做到,我們也能做到。」
因此,當加密貨幣在2017年迎來新時代時,他們就開始謀劃為「 Down to Lunch」打造繼任者,並且先行一步。通過分散節點來構建所有去中心化的東西,,他們發現了有機會創造一種比大學生社交應用更有潛力的事物。他們看到了抓住下一個計算平臺的橋梁層的機會——區塊鏈。
這二人從Down to Lunch借鑑的策略之一是允許任何Alchemy客戶直接與他們聯繫。他們實際上將電話號碼放在DTL中,以便時刻能夠聽到用戶反映的問題,但很快,他們每天都會收到來自該應用的數百萬用戶的約10,000條簡訊,這使Viswanathan的iMessage無法使用。
現在,Alchemy團隊(包括創始人)的大多數人都可以通過Telegram向客戶公開提供即時幫助。 Viswanathan說:「這不僅僅是良好的客戶支持。即使有來自投資者的新現金,包括斯坦福的StartX,Mayfield,Kenetic,Dreamers和湯普森·路透前執行長湯姆·格洛瑟(Tom Glocer)等投資者的新現金,他也不希望改變這種狀況。
Viswanathan和Lau因擁抱崇尚節儉的創業生活而在企業家圈中廣為人知,Lau曾經連續六天在辦公室裡工作,以確保「 Down to Lunch」火爆後一切順利。他們這艘船仍然很破爛,員工工作的時候要坐在紙板箱上,直到新的椅子送到他們新的辦公室。
這不是魔術,而是鍊金術(Alchemy)
「1972年。誰在使用計算機?只有計算機公司。到2019年,全世界都在使用計算機。 1992年,誰在使用網絡?只有網際網路公司。到2019年,全世界都在使用。那麼問題來了,2019年,誰在使用區塊鏈?」 Viswanathan解釋說。
這意味著與代碼糾纏的交易將無處不在地採用區塊鏈,而區塊鏈將變得如此普遍,我們甚至談論區塊鏈的方式都不相同。 沒有人說『我正在使用網際網路應用』,」 Viswanathan笑著說。
Alchemy的目標是實現區塊鏈同樣的目標。通常僅僅為了入門,企業必須花費數萬美元來建立和操作可以解釋和寫入區塊鏈的節點。這不僅速度慢,成本高,而且會消耗大量的工程資源。更糟糕的是,節點體系結構可能無法優雅地支持大規模擴展。當節點錯誤地使區塊號不同步時,跨伺服器的負載平衡(與Web應用程式的傳統情況一樣)會崩潰。區塊鏈應用運行緩慢且存在錯誤,或者完全崩潰。程式設計師整夜徹夜不停地四處救火。
Lau說,Alchemy使用了完全不同的去中心化架構。這樣就可以將不同類型的數據分離到特殊的數據存儲中,以實現更快,更可靠的訪問。結果是,使用較少的工程資源,就可以更輕鬆地在比特幣,以太坊和其他幣上構建應用程式。從這個意義上講,它就像一種區塊鏈版的Amazon AWS。
但是Alchemy也從Microsoft獲得啟發,提供了一系列用於管理去中心化應用程式的工具。這些功能包括用於跟蹤使用情況的分析,監視性能和可用性,在發生問題時向團隊發出警報,記錄日誌以追溯錯誤並進行調試以使應用程式再次正常運行。在傳統的網絡上,這將是多個初創公司的工作,但是由於區塊鏈使資料庫及其訪問方式標準化,因此Alchemy可以做到這一切,並且已經在構建更多工具。
「自從使用Alchemy之後,我們的團隊就可以將時間重新投入到為Augur構建新產品功能上,而我們本來無法做到的,」 Augur運營總監Tom Kysar說。 「我們過去在基礎設施問題上花費了大量時間,現在我們根本不用擔心。」這家預測市場初創公司寫道,Alchemy解決了98%的可靠性問題,並使用戶的應用程式加載速度提高了3倍。
加密貨幣交易所AirSwap放棄了它已經建立並開放原始碼以使用Alchemy的節點系統。另一位客戶說,它已經減少了25%的工程人員。當我查看以太坊創始人支持的Infura在基礎設施方面的最大競爭對手時,它在其網站上列出的大多數客戶現在實際上都在與Alchemy合作。
「Alchemy已悄然迅速成長為領先的基礎設施提供商。我們很高興看到Alchemy將如何推動加密生態系統發展。」 Coinbase營運長Emilie Choi說道。
另一個令人振奮的跡象?Alchemy已經放棄了收購興趣。 Viswanathan說:「對我們而言,以1億美元或10億美元的價格出售並不成功。」他們想賦予一代開發人員權力。
史丹福大學前總裁軒尼詩(Hennessy)說:「我一直密切參與那些塑造了像Google這樣的早期網際網路的公司。Alchemy在區塊鏈中所做的事情具有類似的變革潛力,並且Nikil和Joe具有深厚的技術背景和成熟的企業家往績記錄來實現這一目標。」Hennessy曾見證了計算機的興起。有人見過我們沒看到的東西真是太好了。」
在舊金山任務區的餐桌上,維斯瓦納森(Viswanathan)輕描淡寫地繪製了一個網格,以繪製開發人員平臺的歷史記錄。
在最初的時代,IBM低估了個人計算機(PC)的市場,允許Microsoft帶著Windows入場,向第三方軟體開發人員開放PC。在第二個時代,是瀏覽器,然後是行動作業系統,讓Apple和Google徵服了HTTP和我們最喜歡的應用程式之間的中間地帶。Alchemy認為,在Viswanathan對配備區塊鏈的第三時代的看法中,這是一個有利可圖的地方。他談到基礎架構層時說:「這就是創新周期旋轉並提高開發速度的原因。」
然而,真正的問題是時機。 Viswanathan承認:「最大的威脅是加密資產將如何迅速成為一個龐大的市場。」他說,Alchemy已經賺了很多錢,他們提供的工具和服務包起價就是數萬美元。但是它可能需要其技術來推動區塊鏈開發商飛輪發展,從而為服務於主流消費者的突破性成功提供動力,進而吸引更多的創作者進入該行業。
要說服開發商(尤其是老牌公司)將基礎設施的關鍵部分外包給Alchemy,對於專注於工程的初創公司而言可能很難。Alchemy也只是在上周聘請了第一位銷售人員來幫助推銷對區塊鏈效率感興趣的大型銀行和商業巨頭。加密狂熱者也可能不願意通過一個中央平臺來運行其去中心化應用程式。幸運的是,由於Alchemy支持從交易所,遊戲到金融再到將分布式帳本集成到傳統業務中的所有功能,因此只需要在區塊鏈上取勝就可以了。
許多創業公司已經在等待死亡。為什麼Alchemy會堅持不懈?這位創始人說,兌現承諾是一種責任感。 「我只是很幸運地生活在2019年,我們這個時代擁有技術,計算機和網際網路。在人類歷史上,過去20年之前,您不可能造出現在的任何東西,並有可能因此改善地球上每個人的生活,」Viswanathan說。
「這些技術變革每20至30年就會發生一次。如果這是一次大規模的技術變革,那麼我們就有機會在這個領域中建立一個真正的基礎公司。這與錢無關。」他笑著總結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