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趙本山在春晚舞臺上演完《火炬手》,一下臺就崩潰痛哭,上一個落淚的還是遠走央視如今又回歸的陳佩斯。兩人都是因為節目效果,趙本山說本子太差了,如果不是他和宋丹丹演就砸了……
宋丹丹說除非他們拘留我,給我判刑,不然我真的不想上春晚了,演完《火炬手》的她從此再未踏足春晚。
白雲是自己飄走了,黑土的離開,原因卻始終讓人看不真切。有人說是因為健康,演完《不差錢》,他開始咳血,2011年,他下臺就跪倒在後臺,徑直去醫務室吸氧。2012年春晚彩排,他最後一次出現在演播廳,最後因「身體原因」遺憾惜別舞臺。
這時候,趙本山已經失去了他的搭檔高秀敏,對方直到去世也沒跟他和解,還有他背後的男人何慶魁,也與他丟了聯繫,小弟範偉也與他漸行漸遠,一時間他好似「眾叛親離」,略顯失意。
3年之後,一部《同桌的你》宣告本山時代終結。這時候,大家開始懷念他在春晚的初次亮相,殊不知他上春晚也是幾番波折。
過了山海關,有事找本山
前文提到了趙本山堪稱鐵嶺苦兒流浪記的童年,彼時的他撒嬌耍寶,只為溫飽。從東北到苦兒到鐵嶺紅人,靠的是實力,但能去春晚,就多少有運氣的成分了。
1987年的春夏之交,一條消息在鐵嶺傳開,說著名相聲演員姜昆將帶領中國廣播說唱團來演出。那時的姜昆已經是紅遍全中國的相聲明星,代表作《虎口遐想》。
團裡還有李文華、馮鞏、李金鬥等二十餘位相聲界大腕,所以人群從四面八方湧向鐵嶺體育館。觀眾坐定,演出開始,但臺上臺下都傻眼。
按理說中國廣播說唱團在全國巡演,所到之處均是反響熱烈,笑聲一片。可到了鐵嶺那旮旯,姜昆的好活,就使不動了。眼看著臺上抖了好幾個包袱,臺下卻沒傳出一點笑聲,場面不是一般尷尬,到最後只有寥寥幾聲客套的乾笑。
姜昆以為是鐵嶺人不捧場,或者是自己的相聲遭遇「水土不服」,所以演出結束後,他咽不下這口氣,散場後堵著門,挨個兒詢問觀眾緣由。
結果遇到一愣頭小夥,人本來花錢買票圖一樂,沒樂反而被問為啥,他就憤而直言:「你們說的相聲,照俺們鐵嶺老瞎差遠了」。
這時候的姜昆是半信半疑的,誰能想到小小的鐵嶺,也能臥虎藏龍,於是他就決定會一會這「鐵嶺老瞎」。
幾天後,同樣的場館,「鐵嶺老瞎」趙本山讓他見識到了自己本事。臺上一場《瞎子觀燈》,臺下二十多位大腕笑得肚子疼,還笑趴在地上。
姜昆徹底被徵服,他本就是個愛才之人,還去後臺見了趙本山,問他要了一盤帶子,還讓他放心,自己鐵定把他推到春晚上,做不到的話,姜昆就跟他姓,叫趙昆?
即使有姜昆的推薦,趙本山也四次被央視拒絕,彼時的他只是沒文化的農民,類似於小丑的演員,所以不入央視法眼。
這裡還有個小插曲,1988年,趙本山當時在春晚哈爾濱分區,錄了一個《跳大神》連唱帶說的拉場戲,結果因為設備問題,錄音不合格,他節目被臨時取消。
還有一次他帶了十瓶茅臺酒,想送禮走走後門,結果到了北京卻找不到門路送出去,最後窩在賓館的他,一天一瓶,喝完回家,還告訴酒的贊助商團長,說十瓶酒全部送出去了,但人家還是不喜歡我們的節目。
就這樣兜兜轉轉三年,到了1990年,春晚的編導們正在商議節目,大家聊到趙本山,其實都不怎麼關注。
這時候,馮鞏恰好路過,又剛好拿著趙本山的帶子,當然很有可能是姜昆授意。節目組幾個人看過之後,當時的負責人,也是著名喜劇大師王景愚,也算是對同行惺惺相惜,隨即就欽定了他。
終於,小品《相親》登上央視舞臺,趙本山用一個守舊、沒見過世面的小市民形象打開了通向全世界的大門。其實他演的是他自己,因為他確實就是農村人進城的感覺,還在後臺找陳佩斯要籤名。
只能說趙本山趕上了好時候,彼時改革春風吹大地,往大城市走成了90年代的主旋律,他更像是除舊迎新的形象。所以出道即巔峰,他一舉拿下戲劇類第一名,隨後就成了春晚常客。
隨著他名氣越來越大,和妻子差距越來越明顯,而且兩人聚少離多,感情也就慢慢變淡。平凡的婚姻,最終還是走到了盡頭,1991年,兩人和平結束了長達12年的婚姻。
其實趙本山第一次向她提出離婚時,她哭了,好像早有預感,但也沒有蠻不講理。這一哭把趙本山嚇壞了,他怕葛淑珍想不開,還讓周圍人勸她。
但到了真正離婚那天,葛淑珍反而不吵不鬧,因為她知道這是一段再也挽救不回的婚姻,不如選擇徹底放手,也放過彼此。
離婚後,趙本山「淨身出戶」。他一次性給了葛淑珍25萬元的贍養費,這在當時是一筆不小的數目,但也很難彌補葛淑珍這些年的陪伴和付出。還有一輛夏利轎車和一套三室一廳商品房,看似仁至義盡的他,從此和葛淑珍大路朝天,各走一邊。
離婚後,35歲的趙本山和29歲的毛阿敏在《綜藝大觀》上唱起了情歌《溜溜的她》,不過這時候他身邊的她換成了小8歲的戲曲老師馬麗娟。
他在她的陪伴下繼續勇攀事業高峰,1992年,《我想有個家》更像是他的內心剖白,從《相親》到《我想有個家》更像是他兩段婚姻的總結,但《相親》源於他的初戀,所以葛淑珍自始至終在他的世界裡都是路人甲。
這時候他背後的男人何慶魁也陷在離婚風雲裡,他剛憑《包袱》拿下全國笑星一等獎,主演是高秀敏。因為何慶魁只願意為高秀敏寫劇本,所以高秀敏就和丈夫離了婚。
而何慶魁和妻子張豔茹卻離不斷,張豔茹和何慶魁也算相逢於微時,陪他走過大半生低谷。張豔茹崩潰大哭之後還是不離婚,還說他可以和高秀敏在一起,但自己不會同意離婚,她要守著這個家,也守著孩子們。
所以三個人糾纏的關係就一直這樣僵持沉默著,平靜又無奈。但渾身都是戲的高秀敏確實讓何慶魁成功了,兩個一個寫一個演,事業上互相成就,名氣越來越大,甚至被趙本山相中,第一次合作《輔導》。
當時的趙本山早已不可同日而語,出場費從1000塊,漲到10萬塊,但他不滿足決定繼續擴張,本山藝術開發公司應運而生,開闢了致富新天地。
這時候的趙本山已然成為別人的貴人,但他卻不能逆天改命,這年冬夜,他的兒子趙鐵蛋沒能挺過去,14歲便夭折,也是那一年他缺席了春晚,彩排的還是《兒子大了》。而高秀敏憑藉何慶魁寫的《密碼》,首登春晚。
但他迎來了新的「兒子」範偉,兩人的恩怨就此開始。彼時的範偉確實演他「兒子」,從相聲轉小品的範偉的春晚成名路確實很坎坷,兩人第一次在春晚上合作亮相的《牛大叔提幹》也是一波三折,最後上了反響平平。
而範偉角色不出彩,連著三年都不紅,有腳本的原因,也受限於他的演技。當時的他出門很希望被人認出來,就連在機場,都說自己是趙本山拍檔,結果沒人搭理。
這時候出現了一個轉機,1997年,《紅高粱模特隊》編劇有事,就臨時拉何慶魁改編,結果改成經典。但何慶魁可以幫趙本山寫劇本,前提是帶上高秀敏一塊演。
所以從《拜年》開始,《賣拐》、《賣車》、《心病》、《送水工》……一部部經典,讓趙本山、範偉、高秀敏成了春晚大名鼎鼎的「鐵三角」,風光無限。
但天下沒有不散的宴席,在看似堅不可摧的「鐵三角」背後,其實也有利益的糾紛。比如有一年,趙本山和範偉去四川演出了7場,趙本山當時拿了42萬,只分給範偉7000,一場一千,就像趙本山沒成名前的待遇。
高秀敏為範偉鳴不平,說趙本山太黑了,就算給人零頭兩萬,也比七千好啊。但趙本山覺得範偉是在自己這裡成名,就不應該想著在自己這裡掙錢,而且自己的本事也被範偉偷了個乾淨,如果他成名了就應該去別處掙錢。
結果範偉真的到了別處掙錢,還成了影帝。高秀敏也和趙本山不歡而散,帶走了何慶魁。
2005年,高秀敏突發心臟病去世,被連根拔起的不只是何慶魁的世界,還有「鐵三角」。
這時候的趙本山已經年近半百,好像攀到了山頂,有人說「過了山海關,有事找本山」。他已經到達了巔峰,接下來無論怎麼走,都是下坡路。更何況高處不勝寒,有人說他的離開是因為央視導演哈文在後臺與他吵架。
坊間傳聞,彼時因為劇本改動問題,兩人鬧得不可開交,甚至爭鋒相對。哈文覺得趙本山劇本有幾處地方要改,但趙本山覺得她根本就不懂小品,氣不過的哈文就說有本事別再登春晚,當然這小孩子過家家的話也不可全信。
但趙本山就像當初對央視說「NO」的陳佩斯一樣,再也沒出現在春晚,不管他怎麼表決心。
離開春晚後的趙本山,手握名氣人脈和資產,從千禧年開始,趙本山就已經從喜劇大師,蛻變成了一個企業大師,建立屬於自己的「本山帝國」。
後來的他招了趙家班108將,在拜師大會上齊刷刷給他跪下,輩分小的都得叫他爹。對標好萊塢,建成劉老根大舞臺,還推行「綠色二人轉」,他的女徒弟乾女兒們更是耀眼。
但這時候官媒卻下場批評,一時間他又在風口浪尖,這個「東北教父」最終又何去何從?請看東北往事丨膨脹的本山,買兩億私人飛機,還扇馮小剛大耳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