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留學生一批批來東海岸的各個大學求學,但是卻很少有人選擇留下。沒有人才,東海岸的發展就更為迷茫。
NO.135
風青末/文
東岸無大港
—
校/捕風者 畫/一條人文主義狗 圖/地緣谷
「橋頭堡」以及「橋頭堡戰略」,是近年來比較火熱的話題之一。橋頭堡是陸橋經濟中的一個重要概念,指的是一個同時具有海運(港口)和內陸運輸(鐵路,內河航運)設施與優勢的地點,一個可以融合國際運輸中心、信息中心、金融中心為一體的國際商貿中心。
上海港
﹀
舉例來說,上海的發展就得益於內接長江航道,外接東海太平洋,還有鐵路樞紐作為依託。而東海之濱的連雲港,也向著「亞歐大陸橋頭堡」的定位而努力。
放眼世界,美東有紐約,美西有洛杉磯和舊金山,歐洲則有鹿特丹。加拿大穩居北美大陸北部,幅員遼闊,西臨太平洋,東接大西洋,北部有群島一直延伸到北極深處。
美國主要港口分布
﹀
鹿特丹港
﹀
黯淡的東海岸
加拿大西海岸的溫哥華,氣候宜人,經濟發達,久負盛名。溫哥華就是加拿大西海岸的橋頭堡,連接一望無際的太平洋和廣闊的內陸腹地。然而加拿大東海岸似乎太過於低調,沒什麼著名的城市,沒什麼較為悠久歷史。
哈利法克斯(簡稱哈法,英文Halifax)是加拿大東海岸最大的城市,位於新斯科舍省,被譽為「東海岸明珠」。2019年,哈法的常駐人口只有41萬,加上以留學生為主的暫住人口,也不過50萬。
哈利法克斯
﹀
放眼整個加東海岸,除了人口少,經濟形勢更是可憐,充斥著衰敗的漁業(紐芬蘭漁場),加拿大全境第一高的稅率(15%),幾乎是加拿大最低的薪資(平均時薪$11.50)。那麼,同樣是連接海洋和腹地,為什麼東海岸就沒有像溫哥華一樣的大城市;同樣是歐洲移民者最先登陸的地點,為什麼紐約就佔盡天時地利?
加拿大東海岸省份人口分布
﹀
東海岸並不差
其實哈法的硬體條件並不差。這裡是世界第二大自然深水港口,得益於較為溫暖的氣候,該港口終年不凍,大型貨櫃運輸船舶可以隨時停靠。同時,港口碼頭和鐵路相連,這條橫亙加拿大全境的鐵路,可以將物資運往內陸。哈法的機場是國際機場,常年開通通往美國,英國,冰島等歐洲各國的航線,自然成為了加拿大東海岸最大城市。
其實除了哈法,加東幾個海洋省的硬體條件都不錯,紐芬蘭有世界著名的漁場,愛德華王子島是久負盛名的旅行目的地,但為何沒有一個城市可以稱得上加拿大東海岸的「橋頭堡」呢?
直達經濟腹地
聖勞倫斯河帶走了一切
這和著名的聖勞倫斯河有關,聖勞倫斯河的上遊是美國和加拿大的界河,全長3056公裡,經過安大略湖之後,聖勞倫斯河在蒙特婁西部與渥太華河匯流,途徑三河市,到魁北克市,河道變寬,驟然開闊,最終在紐芬蘭西部的聖勞倫斯灣注入大西洋。
聖勞倫斯河及五大湖流域
﹀
聖勞倫斯河水量充沛,水質含泥沙量較少,為內河航運提供了極大的便利。除了便利的自然條件,1959年以來,加拿大政府致力於河道的修建和整治,修建一系列攔河壩、水庫、水道和船閘,開闢深水航道,這之後,遠洋貨輪可從河流入海口上溯回加拿大內地和美國中西部港口。
運河開通後,給加拿大創造了大量的經濟效益。加拿大的穀物,鐵礦,都可以經由運河抵達美國或者世界市場。
由於貫通美國和加拿大的經濟重心,並且連通大西洋對岸發達的西歐,聖勞倫斯河航線成為了世界上最繁忙的國際貿易路線之一。河流兩岸集中了魁北克省80%的人口和幾乎所有的工業,具有重要的經濟和戰略地位。多倫多,渥太華,蒙特婁,魁北克城,加拿大幾大城市都坐落在這一水系周圍。
蒙特婁
﹀
聖勞倫斯河航道是怎麼受到工業和市場如此青睞的?這得益於它相對廉價的航運成本、緊鄰經濟腹地的位置優勢以及沿岸完善的港口基礎設施。一般來說,航運特別適用於大宗貨物的運輸,相比於公路和鐵路,平均運費低,特別適用於聖勞倫斯河運輸的鐵礦,穀物等貨物。
同時,河流兩岸有加拿大諸多大城市,人口集中,經濟腹地廣大,經濟活力高,貨物需求量大。最後,經濟發展帶動了基礎設施建設的需求,河道兩岸的港口設施非常完善。近年來,不只是貨櫃船散貨船,還有大批遊輪可以通過聖勞倫斯河進入五大湖水域,給沿岸城市帶來了新的發展契機。
五大湖流域最大城市芝加哥
﹀
有了如此優越的運河,進往五大湖工業區的商船為何還要停靠在加拿大冰冷的東海岸呢。
緩慢的陸上列車
除此之外,緩慢的鐵路與公路運輸也是加拿大東海岸難以騰飛的關鍵因素。
哈利法克斯是加拿大國家鐵路網(CN)東海岸起點,直接聯運碼頭。可是加拿大的鐵路運輸實在是太慢了,從哈法到蒙特婁,1200公裡,客運需要26小時,公路運輸需要13個小時,而飛機只要1小時30分鐘。
加拿大東部鐵路公路分布
﹀
當然,哈法的碼頭還可以承接公路聯運,卡車直接去碼頭拉著貨櫃轉運,走國家公路。可問題是,加拿大的高速也不敢恭維。首先,哈法的高速,即使是國家高速,也只有雙向四車道,而且高速穿城而過,早晚高峰經常堵車,造成了極大的時間浪費。其次,雖然加拿大高速不收費,但是由於加拿大人工工資和道路養護費用很高,相比於聖勞倫斯河的航運,更多人選擇了後者。
經濟發展緩慢的直接後果就是城市活力低,工作機會少,這就是為什麼留學生一批批來東海岸的各個大學求學,但是卻很少有人選擇留下。沒有人才,東海岸的發展就更為迷茫。
東海岸未來可期
近年來,加拿大對於環境保護的呼聲日益高漲,聖勞倫斯河航運業受到了不小的衝擊,因為河道中船舶的影響,很多水生生物瀕臨滅絕。北大西洋露脊鯨在世界範圍內只有大約500條,而他們的主要棲息地和遷徙路線,正好在聖勞倫斯河航運業繁忙的夏季,每年總有鯨魚與船舶相撞而死的事故發生。
北大西洋露脊鯨
﹀
加拿大漁業和海洋部 (Fisheries and Oceans Canada )的研究顯示,船舶撞擊和漁網糾纏是鯨魚的兩大主要死因,最為有效的保護措施就是降低船舶的航速。
然而船舶航速降低會帶來很多負面影響,比如延遲船舶的到港時間,降低航道效率。但是政府部門已經下決心保護鯨魚的生命健康,從而下達了嚴格的「限速令」。雖然大多數的航運企業表示理解,也願意配合,但是自身的經濟利益無疑受到了損害。
哈法顯然看到了這個契機,如今,哈法市政府將致力於港口建設,協調鐵路。哈法市政府在2019年宣布政府終於和國家鐵路達成協議,開始重新建設、改造高速和港口,以及它們與鐵路網相連的部分。相信完善後的公路網,可以更好的承擔多式聯運的任務,從而推動東海岸經濟的發展。
哈利法克斯及新斯科舍省鐵路公路分布
﹀
新斯科舍省政府還在力爭開通哈法直航中國的民航航班,爭取更多的留學生和遊客來東海岸訪學和遊玩。同時,哈法正在打造國際郵輪旅遊中心。2019年的夏天,來自歐洲美國的豪華遊輪,帶領著世界各地的遊客,感受加東迷人的風土人情。
與此同時,加拿大東海岸的漁業也在復興當中。加拿大龍蝦雖然不像澳洲龍蝦那麼有名,但是哈法的龍蝦和大名鼎鼎的波士頓龍蝦原本就是一家人,學名都是美洲螯龍蝦(American lobster),而且東海岸的產量其實比美國的還要高。哈法還沒有機場的時候,當地漁民就將打撈起來的龍蝦全部運輸到波士頓再銷往全球。
加拿大東海岸西迪亞克巨型龍蝦雕塑
﹀
由於哈法地處北大西洋冷水海域,各類海產品生長緩慢,肉質也更加豐滿。除了龍蝦以外,哈法的海參產品早已成為了遊客的首選。跨境電商平臺的崛起,也為東海岸的海產品打開了出路。2017年,加拿大龍蝦就通過天貓生鮮進入了中國消費者的視野。
大力發展航運業,完善公路鐵路運輸網,推動海鮮走向世界市場,歡迎世界遊客和留學生,諸多開放友好的政策,或許在不遠的將來,加拿大東海岸也能出現橋頭堡。
參考資料
百度百科詞條 . 橋頭堡
加拿大零售委員會(Retail Council of Canada)
維基百科詞條 . 聖勞倫斯河
加拿大國際廣播(RCI)
* 本文由作者提供,不代表地緣谷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