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大漠黃沙的粗獷,也有清泉的柔情——鳴沙山

2020-08-20 凌雲旅行攻略君

敦煌的美,猶如它的名字悠遠而綿長。

在這個塞北小城,擁有的不僅僅是歷史,還有沙漠以及那一 汪清泉。所以來敦煌 ,除了必去的莫高窟外,鳴沙山月牙泉也是不能錯過的。

在敦煌以南6公裡處,有一座奇特的山,據說沙粒有紅、黃、綠、黑、白五色組成,細軟滑圓。人若從山上下滑,腳下的沙子會有響聲,爬過沙山的腳印,第二天痕跡全無,這就是鳴沙山。

我們選擇傍晚時分進去鳴沙山景區,進入景區,一幅壯觀的畫面映入眼帘,長長的駱駝載著遊客,在遼闊的沙漠中蜿蜒前進,一眼望去看不到盡頭,這是我看過最壯觀的駱駝隊伍了。

來到鳴沙山,怎能不享受一下騎駱駝的樂趣。這還是我第一次騎駱駝,感覺駱駝還是很溫順的,不用害怕會傷到你。在廣闊無邊的沙漠裡,長長的駱駝隊伍是大漠裡一道靚麗的風景線。在駝背上,聽駝鈴聲聲,享受著在大漠裡屬於自己的時光。

說到鳴沙山,就不得不提與之相伴的月牙泉,月牙泉在鳴沙山群峰環繞的一塊綠色盆地中,因形似一輪彎月而得名。月牙泉被鳴沙山包圍,卻沒有被流沙覆蓋,始終碧波蕩漾,清澈見底,它的神奇之處在於流沙永遠無法填滿清泉。

隨著騎行的駱駝隊伍我們來到了月牙泉旁。到了月牙泉,想看月牙泉的全貌就要爬上山頂。本想著赤足登上鳴沙山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可才剛爬一會,便覺得氣喘,腳下的沙子也嗚嗚作響,這才發現,在沙漠中爬山絕非易事,腳蹬在鬆軟的沙子裡,根本使不上勁。好在景區方面還是想得挺周到的,設計了一個鑲嵌在沙中的登山雲梯,有了它,爬山就變得容易多了。

站在鳴沙山上,俯瞰月牙泉,那彎月般的一泓清泉,就像一個妙齡少女,溫存地依偎在鳴沙山的懷抱中。

相比鳴沙山的粗獷,月牙泉則顯得更加的柔情。據說月牙泉自漢朝起即被譽為「 敦煌 八景」之一,有「沙漠第一泉」之稱,所以到鳴沙山,必來月牙泉。

坐在沙山頂上,望著月牙泉,望著綿延不絕的沙丘,終於體會到詩句裡的「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裡的蒼涼、遼闊和無垠。在 敦煌 ,日落的時間總是很晚,直到晚上9點才會消失在地平線,所以總是羨慕敦煌 的夏日時光是那麼的漫長有趣。

鳴沙山,月牙泉,沙不涉泉,沙泉共生,相依相偎了千百載的悠悠歲月。聽說過這樣一句話「鳴沙山洗性,月牙泉洗心」,可以給人不一樣的享受。我想這是因為鳴沙山的呵護,月牙泉的相伴,才有了如此讓人心動的姿態。

在鳴沙山,除了欣賞到大漠黃沙的粗獷和清泉的柔情外,在沙漠露營也是一個超棒的享受。月牙泉景區在前山,露營在後山,我們來到 敦煌 的第一天就安排在沙漠露營,這是值得珍惜及懷念的一次沙漠露營。

我們選的露營基地200元/人的費用,包含吃喝玩樂,裡面有滑沙、沙漠摩託等遊玩項目。一大群人的火鍋晚餐,還有幽默的主持人超會搞氣氛,篝火晚會之後大家搭帳篷睡覺,氣氛很好。

不過這次讓我最難忘的是躺在沙漠裡看星星,在沙漠裡等日出。我們生活的城市很難看到這麼一大片星空,所以當工作人員說可以帶我們去遠一點的地方看星星的時候,我們立馬就報名了。靜靜的躺在柔軟的沙子上,睜大眼睛看著眼前的璀璨星空。就這樣在星空下任由時間流過,每分每秒都閃著微光。沙漠的銀河特別閃亮,黑夜讓每顆星星都像是發光一樣,流星也划過天際,那一刻感覺整個沙漠星空都是自己的。

早晨5點半,露營的人兒開始陸陸續續起來了,把東西收拾後就開始登上沙山頂上,等一場唯美的日出。看日出的人兒,在山頂上自覺排成長長的隊伍,或坐或站,面向太陽升起的地方,靜靜的等待日出。

早晨6點的光線,打在望不盡邊際的沙丘上,每一分鐘都在奇妙變化。只是這次的日出是來得有點慢,天空慢慢開始泛白變亮,苦苦等待到7點一刻,那一輪紅日還沒躍上地平線,我們卻要趕著露營基地最後一班車出去了,所以這一次沙漠看日出還是帶著遺憾離開了。

深夜裡遙望星空,晨曦裡等待日出,每一秒的感覺都不一樣。在這裡,成全了我想要的沙漠露營,星空,以及還沒看完的日出...

【tips】

1、鳴沙山門票:110元/人,騎駱駝100元/人(到達月牙泉可以選擇騎駱駝或是徒步的方式,騎駱駝的時間約40分鐘左右)

2、沙漠露營基地:五色沙露營基地,200元/人費用,含吃喝玩樂(有些額外項目需要收費遊玩前先了解清楚)


2020如果你想走青甘環線、甘南線、川西線、川藏線、阿里線、青藏線、可可西裡線路就關注凌雲,與凌雲一起出發、遇見、一程旅行!

相關焦點

  • 敦煌夢千年,茫茫大漠裡的繾綣柔情
    一夢千年,茫茫大漠裡的繾綣柔情誰的夢夢了千年拋開了塵世紛擾忘卻了人世輪迴靜坐俯瞰眾生眾生的喜怒哀樂你盡收眼底是大漠深情的眼淚月牙泉?還是鳴沙山夜以繼日的歌聲打動著你?敦煌一座神奇而又美麗的城市茫茫大漠黃沙戈壁
  • 私藏在大漠中的一灣碧水,被譽為「塞外風光一絕」
    「那年我月牙泉邊走過,從此以後魂兒繞夢牽」,猶如這句走心的歌詞,打從月牙泉歸來,鳴沙山大漠中那一灣新月般的碧水2006年邂逅「塞上明珠」寧夏沙湖,那沙環碧湖、湖傍黃沙、水沙相依的湖光沙色,瞬間驚豔了雙眼,讓我百般迷戀。旅友說,與此媲美且更富詩情畫意的沙漠景觀,唯有敦煌的鳴沙山月牙泉了。自此,傳說中的月牙泉便成了我的期盼,我的掛念。日出日落,花開花謝,歷經10多個春花秋月,我終於來到了鳴沙山下,月牙泉邊。
  • 大自然的愛情故事——鳴沙山和月牙泉
    敦煌的鳴沙山身處浩瀚無垠的塔克拉瑪幹大沙漠邊緣。站在烈日下仰望鳴沙山,你會感到這裡的沙丘、沙梁、沙峰都是有生命的。黃雲萬裡動風色,白波九道流雪山……」這樣的沛然粗獷自然要衝擊出一種狂放的熾熱。我們到敦煌時正好是中午,吃了午飯後就迫不及待想去鳴沙山,沒想接待我們的當地朋友一笑說:「先回房間好好休息,正午時分,是我們這裡日照最強的時候,你們南方人根本招架不了這種暴曬,就連我們當地人也要避開這個時間外出。」所以直到下午4點以後,我們才去了鳴沙山和月牙泉。
  • 鳴沙山與月牙泉|西北旅行日記(9)
    我在寧夏的沙坡頭有過騎行駱駝的經歷,便極力勸說膽小的女同學們體驗一次騎駱駝的感覺。最終在我的「駝影、沙山、日出」拍照一定很美的誘惑下,好幾位女生騎上了駝背。駝隊是五隻為一組,前邊一隻有人牽領。浩蕩逶迤的駝隊,朝向東方,向鳴沙山進發了。
  • 難忘大漠黃沙?甘肅敦煌的鳴沙山月牙泉風景獨好!
    沒去過沙漠之前,心中對沙漠的印象還停留在「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描述的場景裡,去了甘肅的鳴沙山,才知道詩裡描述的僅僅是冰山一角,因為去到沙漠感受黃沙飛舞本身就是壯美。漫長歲月中歷經古今,沙卻一直沒有填滿,於是近年來有科學家猜想,可能是豐富的地下潛流不斷地補給使供水量能保持天然的平衡。
  • 把我留在敦煌吧,我要以大漠黃沙為伴
    敦煌鳴沙山,天下最柔軟的一張大床,你歡笑、你流淚、你狂奔、你低泣、你沉默,一切隨你。輕輕柔柔的風瞬間吹散你所有的煩惱和不快,你輕鬆、你釋然,無邊的黃沙輕輕地把你的內心淨化。人們不約而同,從天南地北向敦煌而來,奔鳴沙山而來。
  • 世間果真有那守望千年的愛戀嗎?當然有,那便是鳴沙山與月牙泉!
    漫漫黃沙「就在天的那邊很遠很遠有美麗的月牙泉,她是天的鏡子沙漠的眼……」一曲《月牙泉》從山頭緩緩飄來,煩惱不在,憂愁遠遊,悠揚婉轉的旋律為寂靜的大漠增添了一抹別樣的色彩。走進敦煌市,一眼望去,雄偉壯麗的群山環繞著一片永不乾涸的清泉,此山便為鳴沙山。鳴沙山位於敦煌市南6公裡的鳴沙山北麓,因沙子會發出嗚嗚的響聲而得名,也喚作沙鳴山。沙峰此起彼伏,金光燦燦,宛如一座座金山。每年的大風時節,風呼嘯而過,沙子滑落滾動,無數的沙粒在空中飛舞,不斷的發出響聲,似在哭泣,它被認為是一種奇特的卻在世界上普遍存在的自然現象。
  • 鳴沙山與月牙泉,存在3000年的奇蹟,泉水不枯、沙子會發出聲音
    沙漠,一直是人們心生嚮往的地方,人們嚮往三毛筆下的撒哈拉,人們嚮往那片廣闊的天地,然而撒哈拉太遠,國內的沙漠也是一個不錯的去除,而位於敦煌的鳴沙山便是國內數一數二的沙漠景點,而吸引全國各地遊客不遠千裡來到這裡不僅僅是因為沙漠。
  • 夢幻鳴沙山,神奇月牙泉,在大漠浩渺金黃中感受江南水韻
    到敦煌旅遊,位於城南5公裡的國家級重點旅遊風景名勝區鳴沙山和月牙泉通常是必去的景點。它處於庫姆塔格沙漠邊緣,為中國四大鳴沙山之一。與莫高窟滿滿的知識內涵相比,這裡更多的是別樣的大漠風情。鳴沙山已經形成3000多年,而鳴沙的記載也由來已久。東漢《辛氏三秦記》、魏晉《西河舊事》都有記載。唐朝由於民族間的進一步融合, 文字記載更多。鳴沙山、沙峰起伏,山「如虯龍蜿蜒」,金光燦燦,宛如一座金山。鳴沙山曾被稱為「沙角山」。鳴沙山有兩個奇特之處:人若從山頂下滑,腳下的沙子會嗚嗚作響;白天人們爬沙 山留下的腳印,第二天竟會痕跡全無。
  • 沙漠第一泉,刮強風也不會被黃沙掩蓋,幾千年不乾涸
    水在沙漠上是非常稀缺的,但是在敦煌的鳴沙山有一個小湖泊,遇到強風都不會被黃沙掩蓋,並且2000年不乾涸。沙漠中的這個小湖泊叫月牙泉,位於甘肅省敦煌市鳴沙山腳下,月牙泉古稱沙井,俗名藥泉,南北長100米,東西寬約25米,平均深度2米,因為形狀像一彎新月,因此得名月牙泉,有「沙漠第一泉」之稱。
  • 來敦煌,尋找大漠盡頭的風與月
    敦煌有大漠、有戈壁、有半山佛窟、千載古道,還有那一排排的胡楊。走在鳴沙山下,沙子十分細軟,一步一揚沙。黃沙與藍天相映,色彩變得簡單,心也隨之靜了下來。,卻能看到沙漠與清泉相伴相守。月牙泉倚著鳴沙山,就像一位西域姑娘依偎在情郎的懷抱裡。
  • 莫高窟與鳴沙山和月牙泉之景
    莫高窟與鳴沙山和月牙泉之景。西晉後期,敦煌已是佛教聖域,「村鎢接屬, 多有塔寺」,各處香火繁旺。 隨著佛教的不斷興盛和寺廟的大肆營建,因地制宜開鑿石窟勢在必行。到唐代時,敦煌及其鄰近的瓜沙州已分布有「宜龕千餘」,其中規模最大、內容最豐富的,就是莫高窟。
  • 鳴沙山下大漠溼地白鷺起舞
    鳴沙山下大漠溼地白鷺起舞10月上旬,鳴沙山下大片水域吸引了大批的白鷺、白天鵝、鸕鷀、鷗鳥前來嬉戲、覓食。近年來,甘肅敦煌在鳴沙山下利用戈壁荒灘新修佔地117萬平方米的12個補水、滲水場,形成連片的大漠溼地保護區,既有效補充了著名風景區月牙泉的水源,又改善了鳴沙山下的大漠周邊環境,該工程為敦煌水資源合理利用與生態保護綜合規劃八大工程之一。
  • 塞外風光絕—沙嶺睛鳴,鳴沙山
    這首生動的詠景詩,是唐代詩人對敦煌鳴沙山奇觀的描述。鳴沙山自古就以璀璨、傳神的自然奇觀吸引著人們。西漢時就有鳴沙山好似演奏鐘鼓管弦音樂的記載:「山有鳴沙之異,水有懸泉之神。」《舊唐書·地理志》載鳴沙山「天氣晴朗時,沙鳴聞於城內」。《敦煌錄》載鳴沙山「盛夏自鳴,人馬踐之,聲振數十裡,風俗端午,城中子女皆躋高峰,一齊蹙下,其沙吼聲如雷」。
  • 大漠風情的鳴沙山月牙泉,一生不能錯過的景點,實在太美了
    所有的風景裡,沙漠是凝結最多情緒的景致,大漠孤煙,西風烈馬,一個人站在荒蕪的大漠裡,你會想起誰呢?撒哈拉大沙漠很遠,但鳴沙山卻很近,今天我們就來說說這裡。鳴沙山是國家級重點旅遊風景名勝區,位於祖國的西北部,是絲綢之路上神奇瑰麗的甘肅旅遊景點,地處甘肅省敦煌市南郊七公路處,因沙動成響而得名。山為流沙積成,沙分紅、黃、綠、白、黑五色。沙壟相銜,盤桓迴環。
  • 甘肅敦煌鳴沙山千人「逐」大漠夕陽
    甘肅敦煌鳴沙山千人「逐」大漠夕陽 (2/4) "← →"翻頁
  • 甘肅敦煌鳴沙山、月牙泉遊記
    我來到鳴沙山腳下的月牙泉邊,滿懷喜悅地觀賞這神奇的景色。四周是高高的沙山,中間有一個形似月牙的小湖,因其形彎曲如新月而得名,自古有「沙漠第一泉」之美譽。清泉一彎,漣漪淡蕩,碧如翡翠,秀如柳眉。輕風起時,微波乍興。泉邊,蘆葦茂密,飛沙輕鳴。月牙泉泉水清涼澄明,甘甜如飴,在沙山的懷抱中嫻靜地躺了幾幹年,輕夢一般。
  • 絲綢之路訪敦煌——日落鳴沙山,月映月牙泉
    山坳一泓碧水形如彎月,如翡翠般鑲嵌在鳴沙山群峰環繞的一塊綠色盆地中,金子似的沙丘與碧玉般的泉水相映成趣,這就是月牙泉。水火歷來不能相容,沙漠清泉難以共存,可是月牙泉就能像謎一般生長在黃沙之中。「月牙曉澈」為敦煌八景之一。月牙泉亦被稱為天下沙漠第一泉。這塊石碑也是不少遊客不遠萬裡來此一遊的打卡地。
  • 大漠敦煌:鳴沙山下悄然興起沙療熱
    七月底八月初,正是暑期敦煌大漠天氣最熱的時段,甘肅敦煌鳴沙山下卻出現一排排前來體驗沙療的人群,有遠道而來的遊客,也有當地的市民。他們都是慕名來到敦煌市五色沙療中心戶外基地,體驗沙療、祛除病痛。遠道而來的遊客和敦煌當地市民正在鳴沙山體驗沙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