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借史上最嚴「限塑令」炒作 丹化科技四連板後「地天板」又上演

2020-12-16 金融界

來源:證券日報網

本報記者 施露

伴隨著可降解塑料概念在二級市場大火,丹化科技在11月30日至12月3日的4個交易日實現了4個漲停板。據統計,最近一個月以來,丹化科技股價在二級市場漲幅超過70%。

12月3日晚,丹化科技繼2日晚發布交易異常波動公告後,再度發布交易風險提示公告,稱公司目前的PGA項目處於研發和試驗階段,仍存在較大的不確定性。

「丹化(科技)此前因生產經營較困難,幾度籌劃重組,但最後均以失敗告終,去年全年和今年前三季度公司業績也處於虧損狀態,面對這樣的績差股,普通投資者不要被漲停板迷惑了,這種脫離基本面的4連板不適合追高。」上海某私募基金經理對《證券日報》記者稱。

慘澹經營股價脫離基本面

11月30日至12月3日,丹化科技已連續四日漲停。

12月4日開盤,丹化科技一度下跌超過9%逼近跌停。然而10點20分左右,該股又快速反彈,一度逼近漲停,呈現地天板走勢,最高振幅達20%。

而後接近午盤,丹化科技打開漲停板,截至收盤報4.3元/股,漲幅1.42%,成交額7.16億元。

12月2日晚間,丹化科技發布股票交易異常波動公告稱,公司的可降解塑料聚乙醇酸(PGA)項目目前仍處於中試階段,尚未達到大規模工業化生產的要求,提請投資者注意投資風險。公告中顯示:「今年前11個月,公司試產的可降解塑料產品的銷售額約600萬元,佔公司營業收入的比重很小。」

12月3日晚間,丹化科技再度發布交易風險提示公告,稱公司目前的PGA項目處於研發和試驗階段,目前對外銷售的產品主要為下遊試驗應用,後續還需對產品質量、穩定性,以及工業化放大的技術問題進行論證,所需時間較長,公司的PGA項目及下遊應用未來能否大規模工業化生產仍存在較大的不確定性。

據《證券日報》記者統計,自11月2日以來,丹化科技股價累計上漲逾70%。然而,公司近三年業績卻不盡人意。2018年,丹化科技勉強扛住虧損,微盈利0.02億元;2019年,全年淨利潤虧損4.33億元;此前發布的2020年三季報顯示,今年前三季度淨利潤虧損2.27億元。

或借史上最嚴「限塑令」炒作

丹化科技被瘋狂炒作,或許源於史上最嚴「限塑令」的出臺。

11月30日,商務部發布《商務領域一次性塑料製品使用、回收報告辦法》文件,鼓勵環保替代產品供應商依據該辦法規定報告可降解塑料原料、可降解塑料製品以及其他環保替代產品的生產和銷售情況。

另外,按照國家發改委和生態環境部聯合發布的《關於進一步加強塑料汙染治理的意見》,2021年1月1日起,直轄市、省會等地區的商超、藥店以及餐飲打包外賣服務等領域將率先禁塑。12月1日,《海南經濟特區禁止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製品規定》率先實施。目前,海口的大型超市一次性塑料餐具吸管已下架,取而代之的是全生物降解的替代產品。

除海南外,12月1日,《武漢市進一步加強塑料汙染治理的實施方案》出爐。《方案》規定,到2020年底,全市重點區域、重點領域禁止不可降解塑料購物袋和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餐具等部分塑料製品的銷售和使用。

與此同時,可降解塑料概念板塊個股受到資金炒作。瑞豐高材、聯創股份等多隻個股表現水漲船高。其中,丹化科技成了炙手可熱的人氣股,連續多日漲停。

對於可降解塑料行業發展概況和未來趨勢,國信證券指出,目前全球可降解塑料需求穩步增長,2018年達到36萬噸,HIS預測到2023年全球需求將增加至55萬噸,5年平均增幅達9%。2018年,國內生物降解塑料需求7萬噸,行業規模約54.4億元,2016至2018年需求量增速均保持在20%以上。國內生物降解塑料需求空間巨大,根據測算,一次性餐具、一次性塑膠袋、農用地膜和包裝用塑料薄膜四大重點應用領域合計約有1017萬噸的潛在需求空間。雖然需求規模較大,但全球生物降解塑料滲透率普遍在3%以下,中國的滲透率僅為0.62%。

公開資料顯示,目前PLA和PBAT是目前最具前景的可降解塑料品種,可降解塑料根據源主要分為生物基和石油基塑料,其中生物基的聚乳酸(PLA)和石油基的聚(己二酸丁二醇酯-co-對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AT)是典型的完全降解塑料,塑料的抗衝、拉伸和彈性性能幾乎沒有短板,並且國內技術成熟度較高,是目前最具前景的可降解塑料品種。

對此,東吳證券在研報中稱,自2017年我國開始禁止進口「洋垃圾」開始,限塑力度顯著加大,2020年1月發改委聯合生態部發布《關於進一步加強塑料汙染治理的意見》,限制使用一次性塑料製品。但與此同時,可降解塑料較高的生產成本,我國可降解塑料仍處於行業導入期。

(編輯 上官夢露)

相關焦點

  • 丹化科技也想上演「地天板」散戶:騙我當「炮灰」嗎?
    丹化科技(600844)今日一度走出地天板,早盤封跌停後強勢拉升,上午10:21封住漲停,可惜好景不長,僅僅維持了14分鐘,股票就炸板了,截至收盤,漲幅1.42%,成交額近7.2億,換手率高達26%。近日丹化科技因為搭上了可降解塑料概念的春風,股價四天四板,今天再度上演地天板,漲幅也是驚人。三連板時其公告稱,前11個月試產的可降解塑料產品銷售額佔營收比重很小。四連板時,其再提示風險稱,PGA項目仍處於中試階段,尚未達到大規模工業化生產要求。
  • 合肥史上最嚴 「限塑令」來了!
    北極星固廢網訊:合肥史上最嚴「限塑令」來了,年底起,合肥市建成區商場、超市、書店、外賣打包,禁用不可降解塑膠袋,餐飲行業禁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吸管,星級賓館、酒店不主動提供一次性塑料用品......目前,合肥史上最嚴「限塑令」已基本敲定【關鍵詞】生產▲禁止生產和銷售一次性發泡塑料餐具新版「限塑令」要求,禁止生產和銷售厚度小於0.025毫米的超薄塑料購物袋、厚度小於0.01毫米的聚乙烯農用地膜;禁止以醫療廢物為原料製造塑料製品。
  • 最嚴禁塑令倒計時!千億風口下龍頭二次狂飆
    「史上最嚴限塑令」之下,受益的板塊不少。除了我們之前分析的白卡紙,更直接受益的就是可降解塑料。政策風口下,可降解塑料大概率成為長期趨勢。【事件爆發點】商務部發布重磅文件,「禁塑令」再升級!「限塑令」最早是從2007年開始,滿打滿算到今年已經是第十三個年頭。而今年註定是不平凡的一年,對於塑料製品行業也是如此。「限塑令」變成了「禁塑令」。
  • 泰國最嚴的限塑令出臺,去711不給塑膠袋,看泰國民眾如何應對?
    從2020年1月1日起,泰國發布史上最嚴限塑令:所有大型商場、超市及便利店將停止發放和使用塑膠袋,其中包括泰國7-11、尚泰百貨、The Mall百貨、福聯超市、特易購蓮花、羅賓森百貨、全家、屈臣氏、Big C Supercenter Plc等知名的零售百貨或超市。
  • 泰國史上最嚴「限塑令」來了 於是泰國人購物變成了這樣……
    來源:央視網2020年1月1日起,泰國開始實行史上最嚴格的「限塑令」,一夜之間,泰國從一個排名世界前列的「塑膠袋消耗大國」,變成了限制使用塑膠袋最嚴格的國家。各種容器輪番上陣,把「限塑令」玩兒成了全民行為藝術。(國廣記者 李敏)
  • 最嚴限塑令來襲 可降解塑料與紙業輪番漲價 多家上市公司瞅準機會...
    來源:證券時報·e公司時隔十二年,限塑令捲土重來。相比上一輪限塑令在執行過程中或多或少地被打了折扣,新版限塑令還未正式實施就被冠以了「史上最嚴」的稱號。今年初,國家發改委與生態環境部發布限塑令要求,並明確了直轄市、省會城市、計劃單列城市需在今年底前應完成的限塑任務,限塑範圍包括這些城市建成區的商場、超市、藥店、書店等場所以及餐飲打包外賣服務和各類展會活動等。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已有20餘個省份相繼發布了「地方版」限塑令,為「史上最嚴」做出註解。
  • 限塑令倒計時!記者實探商超餐飲動向,除了可降解塑料,這個板塊也受益
    限塑令倒計時!、禁塑任務只有不到一個月,更加嚴格的限塑令已經在路上。本辦法自發布之日起三十日後施行。北京、上海、海南等多地都加快了推進限塑令執行的腳步。隨著限塑令的推進,可降解塑料概念大漲。由於紙袋、紙杯為一次性塑料製品的重要替代物,造紙板塊也受益。12月3日,紅星新聞記者走訪成都多家商場超市、餐飲門店,並採訪了限塑令涉及的重點行業企業,了解塑料使用大戶們的現狀和應對計劃。
  • 最嚴「限塑令」來襲,利好這8隻概念股,金髮科技一年上漲2倍多
    「限塑令」進一步升級。國家發改委等9部門日前聯合印發通知,自明年起,直轄市、省會城市、計劃單列市城市建成區的商場、超市等場所,將禁止使用不可降解塑料購物袋。同時,全國禁止使用一次性塑料棉籤、一次性發泡塑料餐具。
  • 泰國最嚴限塑令:超市不再提供塑膠袋,然後購物畫風變這樣
    眾所周知,塑膠袋很難分解,極大的影響了生態環境,所以很多國家實施了「限塑令」,目的就是為了限制和減少塑膠袋的使用,遏制「白色汙染」。而近日泰國開啟了史上最嚴「限塑令」,從2020年1月1日起開始嚴格限制塑膠袋的使用。
  • 最嚴「限塑令」來了,你準備好了嗎?
    ○剛剛購物結束的一位市民用眾多塑膠袋把商品帶回家  今年底,合肥市建成區商超、外賣打包,禁用不可降解塑膠袋;餐飲禁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吸管;星級賓館、酒店不主動提供一次性塑料用品……最近,合肥史上最嚴「限塑令
  • 最嚴"限塑令"實施情況如何?農貿市場"照舊"
    2021年1月1日起,西安開始實施最嚴格的「限塑令」,目前使用情況怎麼樣?記者用兩天時間調查走訪了我市幾家大型超市、農貿市場、藥店、餐飲業,發現各大超市、藥店均已全面推出了環保可降解塑料購物袋,然而農貿市場和餐飲企業卻仍然繼續使用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購物袋。
  • 丹化科技(600844)"可降解塑料"仍在中試 銷售額僅600萬
    12月2日晚間,股價已連續三個漲停的丹化科技(600844)發布股票交易異常波動公告時稱,公司的可降解塑料聚乙醇酸(PGA)項目目前仍處於中試階段,尚未達到大規模工業化生產的要求,提請投資者注意投資風險。
  • 合肥最嚴「限塑令」來了,你準備好了嗎?
    今年底,合肥市建成區商超、外賣打包,禁用不可降解塑膠袋;餐飲禁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吸管;星級賓館、酒店不主動提供一次性塑料用品……最近,合肥史上最嚴「限塑令」基本敲定。記者多日走訪調查發現,目前,合肥市不少連鎖超市、知名茶飲店已經準備好了。您準備好了嗎?
  • 高小微:最嚴限塑令來了 哈爾濱準備好了嗎
    最嚴限塑令來了從2021年1月起,國內多地開始執行「最嚴限塑令」,包括商場、超市、藥店等場所,以及餐飲打包外賣服務和各類商品展銷會活動,禁止使用不可降解塑膠袋,集貿市場規範和限制使用不可降解塑膠袋;餐飲行業禁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吸管等。
  • 連續14個跌停後,仁東控股上演「地天板」
    仁東控股:魔幻「地天板」「最強絞肉機」仁東控股按下暫停鍵,出現魔幻一幕:在連續跌停14個交易日後,仁東控股上演「地天板」行情,開盤後第三分鐘湧入巨量買單,股價瞬間從跌停拉至漲停,最後以15.14元/股收盤封死漲停,市值為84.77億元。抄底與逃出資金湧動,全天交易活躍,成交金額為33.03億元,換手率高達44.58%。
  • 最嚴限塑令來了,四家協會倡議禁用一次性發泡餐具
    最嚴限塑令已經到來。到今年底,國內將全面禁用不可降解塑料購物袋等,並淘汰相關發泡塑料餐具。餓了麼方面表示,這些替代性餐具採用了紙張、麵粉、黃油、冰糖、牛奶和水進行調配,分為麥香、抹茶、紫薯3種口味,可儲存10個月,丟棄後1周內即可降解。事實上,在限塑令之下,不少餐飲企業已經在盡力減少塑料吸管等產品的使用。
  • 有「最強限塑令」更需最強替代品
    該《方案》也被媒體解讀為成都版的「史上最強限塑令」(據12月18日《成都商報》)。  <br/><br/>  其實,早在2008年6月1日,我國的「國家版限塑令」就已經開始實行,按照「限塑令」規定,「從2008年6月1日起,在全國範圍內禁止生產、銷售、使用厚度小於0.025毫米的塑料購物袋」。
  • 「史上最強限塑令」來了!你準備好了嗎?
    原標題:「史上最強限塑令」來了!你準備好了嗎?   今年1月19日,國家發展改革委、生態環境部發布的《關於進一步加強塑料汙染治理的意見》被稱為「史上最強限塑令」。   此前,北京、上海、海南、江蘇、雲南、廣東、河南、西安等多地都加快了推進限塑令執行的腳步,出臺了升級版的禁塑地方法規。
  • 青島最嚴「限塑令」年底生效,商超、市場、快遞等「用塑大戶」開始...
    > &nbsp&nbsp&nbsp&nbsp到今年年底,重點城市的商場、超市、餐飲外賣等區域率先禁止使用不可降解塑膠袋;禁止生產和銷售一次性發泡塑料餐具,重點城市餐飲堂食禁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餐具;全國餐飲業禁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吸管 今年1月,國家發展改革委、生態環境部發布《關於進一步加強塑料汙染治理的意見》,被稱為「史上最嚴限塑令
  • 地天板後又見天地板,章盟主一億大幹妖股
    有人可能說是因為市場短線情緒不好才開那麼低,比如丹化科技直接被按跌停。其實這裡認為恰恰相反,正是鄭州煤電嚴重低於預期才導致資金按丹化科技,而且競價最後一分鐘丹化科技跌得最猛的時候,資金反而在搶鄭州煤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