島民們在進入古城前,必須先喝下具有鎮靜作用的飲料,並進行特殊祈禱,然後才可以謙遜、小心地低著頭,在這些石頭建築前慢慢通過。
島民們相信,南馬都爾是由一位法力無邊的魔法師建成的,他為南馬都爾提供了大量巨石,並使用魔法,讓巨石從採石場「飛」至建築工地。
這些古墓的構造之謎,由世襲的酋長一代一代地口頭傳下來,他們嚴守秘密,不向外人洩露,否則就將遭到詛咒的懲罰,死亡會降臨到他們的頭上。
在廣袤的太平洋上,隱藏著許多鮮為人知的神秘之地,它們屢屢成為世人探索的目的地。除了人們已經熟悉的復活節島及其巨石像之外,位於密克羅尼西亞聯邦的主島——波納佩島上的南馬都爾島城遺蹟,也有著千年未解之謎。
南馬都爾,在當地語言中意為「環繞群島的宇宙」,但因為這座古城被建造在水上,因此又被稱為「太平洋上的威尼斯」。不過,這個島城更因為建造之謎和古墓的詛咒,而與復活節島及其巨石像齊名,成為世界上最神秘的地區之一。
在波納佩島的東岸,當你乘坐獨木舟,小心翼翼地沿著周圍水域前行,南馬都爾的遺蹟就在前方不遠處,靜靜地依偎在層層珊瑚礁上,守護著千年秘密……
從波納佩島到南馬都爾 走進迷霧重重的珊瑚島城
波納佩島位於太平洋的西南部,全年高溫多雨。島上的納納拉卡山、寧阿尼山等山的峰頂,終年籠罩在雲霧之中。一天之內的任何時候,這座島嶼總有部分地區處在陰雨的天氣裡,即使與眾多雨量充沛的熱帶島嶼相比,波納佩島的降雨量也多得超乎尋常,而正是因為多雨,使得島上的植物瘋長。
整座島嶼被各種花草、樹木覆滿:島嶼四周以及外海的珊瑚礁淺灘上,遍布著紅樹林;南馬都爾古城的周圍,生長著紅色根莖的五梨跤;古城建築物的內部,長著高大的麵包樹和結著巨大果實的野藪木……一旦暴風雨來襲,南馬都爾就如同蒸氣室,這就使得樹木以驚人的速度成長,如果不定期修剪,放任它們生長數個月,南馬都爾就會被熱帶植物完全吞沒。
對大自然的敬畏,形成了波納佩島居民獨特的宗教信仰。當地居民崇拜精靈,他們相信精靈們生活在山嶽、森林、海洋之中,守護著整座島嶼的和諧與安寧。而島上的大酋長家族,則被視為精靈的化身,受到島民們的頂禮膜拜。為了向精靈及其化身祈福,當地居民除了時常進貢魚、芋頭、水果等物品之外,每當新居或集會場所落成,島民們也不忘祈禱,因為根據當地的傳統,在使用土地前後,島民們要先徵得精靈們的同意。而諸如南馬都爾這一類巨大的建築物,則被島民們視為精靈的化身——大酋長家族世代相傳的領地。
從波納佩島東海岸乘船下水,船隻穿過雜草叢生的運河,再鑽入遮天蔽日的紅樹林,空氣越來越潮溼,讓人感覺呼吸困難。但此時千萬要集中注意力,以免錯過一個「井」字形的入口,這個入口通往遺址群中最大,也是地位最高的建築物——「南特瓦西」神殿。
對于波納佩人而言,這座巨大神殿是歷代大酋長起居的特殊場所,進入者必須先喝下一種具有鎮靜作用的飲料,這種飲料用胡椒科植物「卡瓦胡椒」之根榨出,據說飲用後,人會變得異常安靜。飲過之後,島民們需要進行完整的祈禱儀式,才可以謙遜、小心地低著頭,在這些石頭建築前慢慢通過。
神殿規模驚人,由4000多立方米的珊瑚礁底座和1300立方米的玄武巖建築構成。神殿四周均是高達8米的城牆,城牆由一塊塊五邊形玄武巖壘就。西城牆的外側與珊瑚礁相連,從淺灘一直延伸到大海深處。天氣晴好時,可以在水下看到5根巨型石柱,每一根石柱約需5人才能合抱,各柱之間間隔10米,看上去頗為壯觀。柱子表面被珊瑚、貝類等附著生物覆蓋,無法確認原形。在當地人眼裡,這座深入海中的神殿是傳說中的龍宮之城,是人人崇拜的聖地。
這座建築年代不詳的古代巨型建築,就這樣安臥在小島上,直到600年前,葡萄牙航海家佩德羅·費爾南德斯作為第一個外來者踏上小島,發現了這座「海洋神殿」,從此打破了島上的寧靜。在隨後的幾百年裡,原住民與殖民者的戰爭、原生宗教與基督教的衝突、德國軍艦的炮擊、日本軍隊的佔領,一一在波納佩島上演,直到二戰結束後,波納佩島成為美國託管領土,才終於恢復了平靜。
神秘古城建造之謎 魔法師的傑作?
由於南馬都爾遺蹟過於龐大而古怪,不少人質疑,古代的技術水平根本不足以建造如此宏偉的建築。這樣的質疑,吸引了不少人前往波納佩島,力圖解開南馬都爾的建造之謎。
理論派人士進行過這樣的計算:南馬都爾的整個建築群使用了大約100萬根玄武巖石柱,假設這些石柱的原材料都是從該島北岸的採石場開鑿的,經過加工之後再用筏子運到建築地點,以每天動用1000名精壯勞力從事這項工作來算,光是採石就需要655年,將所有石料加工成五邊形或六邊形的稜柱,則需要200至300年,而運送到目的地並最終完成建築,總共需要1550年時間。
即便這些看起來不著邊際的數字是真實的,也有兩個確鑿的理由可以推翻以上假設。一方面,根據波納佩島現有的人口數2.5萬人推算,古代建造神殿時的人口應該還不到現在的1/10,也就是說,1000名精壯勞力實際上等同於當時該島的全部勞動力。而為了生存,一部分人必須去從事農業和漁業生產,這樣就使得建造古城所需的勞動力減少了很多。另一方面,根據對南馬都爾遺蹟進行的年代測定顯示,其建造時間約為距今800年前。因此即便島民不眠不休地建造,也難以完成如此大規模的建造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