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行走刀尖、緝毒戰果叫響全國 最怕的卻是…

2020-12-14 雲南網

  原標題:刀尖行走,換來的是一個個叫響全國的緝毒戰果

  「吃這碗飯,就得這麼幹」

  數據來源:《2018年中國毒品形勢報告》

  國家禁毒辦發布的《2018年中國毒品形勢報告》指出,過去一年,一些地方毒品問題嚴重的狀況得到扭轉。這背後有無數緝毒幹警不畏艱險、在刀尖上勇往直前,有禁毒志願者的義務宣講、細心援助,也有大數據等技術助力、精準查緝,社會各界齊抓共管,凝結起打擊毒品犯罪的合力。

  打贏禁毒人民戰爭,一刻都不容懈怠。本版將目光投向那些奮鬥在禁毒一線的英雄,講講他們的故事。

  ——編者

  壓箱底的軍功章,他從不敢告訴自己的另一半

  數不清的榮譽證書塞滿了雲南省保山市公安局禁毒支隊副支隊長張德超辦公室的抽屜。壓箱底的,是「一等功」獎章。「一直就放這,從來不敢帶回家。」禁毒30年,作為極罕見的活著的「一等功」緝毒警察,張德超每次立功,背後都是一個驚心動魄的故事。

  2003年2月初,張德超和禁毒支隊民警荷槍實彈開展抓捕,就在毒販打開手榴彈蓋、準備拉響之際,張德超沒絲毫猶豫,猛地撲向毒販將其緊緊抱住。

  膽量並非與生俱來。1989年剛參加禁毒工作,張德超第一次打入販毒集團內部時,也曾緊張得手心流汗。是一個個案件的積累,讓他有了底氣。「案件辦得多了,面對死亡就習慣了。」

  刀尖行走,換來的是一個個叫響全國的緝毒戰果。可張德超淡定得仿佛在講別人的故事。他說:「我們吃這碗飯,就得這麼幹。」

  張德超極少害怕,可說起家人,他卻用了「不敢」。為了不讓家人擔心,他從不向家人提及工作。獎章從不帶回家,因為他知道,獎章帶給家人的不是喜悅,而是擔心。

  「掛彩不算啥,別忘了咱可是警察!」

  幾乎每個一線緝毒警都有「臥底」「潛伏」的經歷。

  2014年,普洱市公安局禁毒支隊一大隊副大隊長吳凱為了摸排案情,化裝成商人、遊客、村民行走在崇山峻岭之間。一晃半月,終於在一個邊境小寨發現了犯罪嫌疑人,案件偵破回到家時,吳凱已經長出絡腮鬍子。

  有次抓捕行動,一名毒販眼看逃跑無路,瘋狂叫囂「撞死一個就夠本!」吳凱主動叫喊吸引毒販的車輛撞向自己,在相對的一剎那閃身避開,回身用棍猛擊車窗,其他戰友迅速撲進車內製服了毒販,吳凱卻被車輛的衝擊力彈飛了出去,身上多處擦傷。

  2018年3月,曲靖市羅平縣公安局禁毒大隊民警蔣春華對犯罪嫌疑人抓捕時,嫌疑車輛拒絕接受檢查,伺機逃跑,蔣春華當機立斷,用甩棍狠狠將駕駛室的車窗玻璃砸爛,縱身一躍,把整個身子從砸爛的車窗扔進去,才將犯罪車輛攔停下來。等到完成抓捕,蔣春華雙臂、肚子上的衣服全是血。「掛彩不算啥,別忘了咱可是警察!」玉溪市華寧縣公安局副局長陳偉說,其實警察們最怕的是傳染上疾病。一次,控制住犯罪嫌疑人後,他發現左手全是犯罪嫌疑人的血,自己手指也破了一處。一查才知道,犯罪嫌疑人確是愛滋病感染者。慶幸的是,持續藥物治療後,陳偉沒有被感染。

  煉就火眼金睛,數據都在腦子裡

  12年來參與偵破毒品案件260餘起,抓獲犯罪嫌疑人1200多名,繳獲毒品5000餘公斤……這是80後緝毒警察吳凱的禁毒成績單。

  成績背後,是吳凱的「火眼金睛」:憑藉繳獲的一串鑰匙,吳凱就判明了車型、找到了車輛。

  「研究破獲的案件,發現案件特點和共同點,再進行歸納整理。當面對新的案件、新的毒販時,用腦中的『大數據』過一遍,心裡就有數了。」別人佩服吳凱的眼力,吳凱卻將其歸功於數據分析。

  大數據,同樣來自海量的群眾信息。

  「剛才有兩名外地男子向我問路,還諮詢哪裡有賣摩託車的,其中一個人背著黑色雙肩包,另一個人帶著黑色行李箱。」今年3月12日,勐捧邊境檢查站站長欒維建接到村民打來的電話後,立即在該站建立的微信「三級網格」平臺發布了可疑人員信息。靠著村民舉報,兩人很快被抓獲。欒維建說:「在邊境緝毒一線,村村是哨所、戶戶是哨樓、人人是哨兵,群眾與公安幹警共同織就一張緝毒網。」(記者 楊文明)

相關焦點

  • 雲南警方緝毒畫面首次曝光!毒販拉響了手雷……
    凌晨兩點,毒販拉響了手雷......抓捕現場突然「砰」的一聲。「誰開槍了?」槍戰、搏鬥、爆炸、追擊......近日,雲南警方首次公開真實的緝毒現場,見證那些抓捕毒販的驚險時刻。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06:42公安系統中,緝毒警察的犧牲比例是其他警種的4.9倍,受傷率更高達10倍,他們每一次出警都面臨著生死考驗。
  • 中緬邊境緝毒女警:刀尖上盛放的奪目青春
    中緬邊境緝毒女警:刀尖上盛放的奪目青春 2016年5月1日下午兩點,緝毒偵查員王可欣的家庭聚會剛開始,電話就響了,目標在遮放鎮附近出現。外勤箱子提回家,還沒有打開,她立即又拎著出門了。「家人最怕聽到的就是我跟他們說『我要出去一下』。」王可欣說。還有一次,一名女性毒販在審訊過程中突然毒癮發作,毒癮導致的癲癇讓她顫抖不止。
  • 雲南德宏女子緝毒隊刀尖上上演生死追擊
    雲南德宏女子緝毒隊刀尖上上演生死追擊 2020-06-29 07:1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緝毒警察:用身體遮擋黑暗的勇敢者
    和那些吸毒明星、吸毒的公眾人物相比,他們才是值得我們敬仰、支持的「超級偶像」。我們又何嘗知道,差不多每天都有一名緝毒警察命喪緝毒路上,最小的18歲,最大的60歲。雖然近年來,警方為緝毒警察配備了芳綸防彈衣等裝備。
  • 人民日報:雲南德宏有支女子緝毒隊 刀尖上跳舞的「霸王花」
    她們就是芒市邊防大隊偵查隊「女子偵查組」,這是全國邊防系統中第一支以緝毒為主要任務的女子偵查組。憑藉著細膩、耐心與勇氣,女子偵查組屢破大案。2015年6月女子偵查組成立後,先後破獲毒品案件98起,抓獲毒品犯罪嫌疑人106人,繳獲毒品300餘公斤。有人形容緝毒警察是站在刀尖上跳舞的職業。巾幗不讓鬚眉,這群姑娘們,用自己的忠誠與奉獻,綻放成最美的「霸王花」。
  • 【2020沙公力量看緝毒】刀尖上的鐵軍!披星戴月的沙公緝毒人!
    【2020沙公力量看緝毒】刀尖上的鐵軍!披星戴月的沙公緝毒人!緝毒執法有成效在近幾年毒品犯罪「嚴打」的高壓態勢下,轄區毒品交易市場呈現日漸萎縮的現狀,作為禁毒主力軍,緝毒大隊對標對表,主動出擊,迎難而上、自我加壓,多措並舉,深入開展「淨邊2020」「禁毒2020兩打兩控」「拔釘追逃」專項行動,堅定與毒品違法犯罪絕戰決勝的決心。
  • 刀尖上的鏗鏘玫瑰 雲南德宏女子緝毒隊上演生死追擊
    她們耐心柔韌,對抗毒販屢破大案;她們忠誠奉獻,行走刀尖守護家園,她們是雲南省德宏邊境管理支隊芒市邊境管理大隊女子偵查組。6月27日,記者從雲南省公安廳獲悉,自2015年6月成立以來,女子偵查組共查獲毒品案件150餘起,抓獲犯罪嫌疑人160餘人,繳獲各類毒品420餘千克,榮立集體三等功1次,其組員榮立個人二等功1次、個人三等功12次,被譽為「刀尖上綻放的鏗鏘玫瑰」。女子緝毒隊執勤現場。
  • 緝毒女警臥底11年:最怕被逼吸毒
    王雲榮:我們向老緝毒警請教學習,他們叫我們多去戒毒所,多和吸毒人員接觸。了解吸毒群體的行規、黑話等等。著裝上,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比方吸食K粉、搖頭丸的人,一般都喜歡進娛樂場所,我會買吊帶裙、超短裙,打扮得豔麗一點。如果和大毒販接觸,穿衣打扮也要符合身份,戴個什麼樣的項鍊、戒指,都有講究。
  • 剝皮、拆骨、妻兒慘死...緝毒警付出的代價,是吸毒者幾輩子也還不...
    有一種職業,隱藏著驚險片的所有要素:槍戰、臥底、恐懼、終身殘疾、被殺、家人慘死……  但為了一方淨土,一片光明、安寧與和平,他們行駛著最危險、最孤獨的使命。他們,就是最勇敢、最孤獨的英雄  — — 緝 毒 警 。
  • 24次臥底販毒團夥 新中國成立來首個犧牲緝毒警就在雲南
    雲南網訊(記者 趙崗)從事緝毒工作5年,先後24次打入販毒團夥內部臥底,在最後一次與毒販周旋時,已掌握犯罪證據的他亮明警察身份後和對方展開殊死搏鬥,不幸壯烈犧牲,年僅25歲,成為新中國成立以來犧牲的第一位緝毒民警,他就是雲南省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硯山縣公安局緝毒民警陳建軍。
  • 走近雲南緝毒警:"被槍指著腦袋?我也忘了有多少次"
    雲南省臨滄市緝毒警察在檢查嫌疑車輛。  龔正新攝 在雲南,有這樣一群緝毒警。毒品、臥底、槍枝、抓捕,這是他們生活的關鍵詞。通常,毒品交易的單位是克,這裡,緝毒警察查緝的單位是千克甚至噸。死亡威脅、利益誘惑,他們如刀尖上的舞者,底色不改,雷霆緝毒。死亡、臥底、槍戰,就在他們的生活裡在臨滄市公安局禁毒支隊自偵線索的破案記錄裡,副局長高明出現了很多次,由他獲取線索偵辦的案件650起。
  • 中緬邊境線上的緝毒玫瑰:危險時心裡曾擬過遺書
    跟蹤、設伏、偵查、抓捕……作為一支特殊的「女子偵查組」,自2015年6月組建以來,屢破大案,至今共查獲毒品案件118起,抓獲毒品犯罪嫌疑人123名,繳獲各類毒品320餘公斤,先後榮立集體三等功1次,個人二等功1人次,個人三等功12人次,被譽為「刀尖上綻放的鏗鏘玫瑰」。
  • 冬季執行號角響 清晨獵賴戰果豐
    冬季執行號角響 清晨獵賴戰果豐 2020-12-09 18:1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刀尖上跳舞的「霸王花」
    有人形容緝毒警察是站在刀尖上跳舞的職業。巾幗不讓鬚眉,這群姑娘們,用自己的忠誠與奉獻,綻放成最美的霸王花。鍾欣 攝這是莎莎第一次執行抓捕任務,而為了這一天,她從入隊第一天起,就成為訓練場上對自己要求最嚴格的隊員之一。「抓捕的過程隨時都有可能發生意外,要想讓隊友對自己有信心,必須要做到一絲不苟。」莎莎說。
  • 雲南德宏有個女子偵查組:刀尖上綻放的鏗鏘玫瑰
    跟蹤、設伏、偵查、抓捕……作為一支特殊的「女子偵查組」,自2015年6月組建以來,屢破大案,至今共查獲毒品案件118起,抓獲毒品犯罪嫌疑人123名,繳獲各類毒品320餘公斤,先後榮立集體三等功1次,個人二等功1人次,個人三等功12人次,被譽為「刀尖上綻放的鏗鏘玫瑰」。
  • 最悲壯的緝毒警,死前被凌虐不寒而慄,涉毒之人不能被原諒
    我們身處一方淨土,一片光明與安寧,背後卻是無數的,在邊疆與內陸冒著生命危險與毒販玩命的緝毒警察換回來的結果。很多人可能不知道,緝毒警為我們付出了什麼!2016年數據,362名緝毒警察執行任務時犧牲,也就是說,幾乎每天要犧牲一名緝毒警。其中年齡最大的68歲,而最小的僅18歲。緝毒警察的平均壽命是41歲,比全國人均壽命低32.5歲。
  • 全國緝毒英雄變成毒梟 被捕後親述蛻變歷程(圖)
    接貨人「紅紅」、「華哥」並未按約定時間出現,李學軍的手機倒是不停地響,電話都是接貨人打來的,狡猾的他們想確認一下,長途旅程中兩毒販是否已被公安「拿下」。一番考查後,當接貨人判定李學軍確實沒事後,通知他乘計程車到唐家墩揚子江賓館門口接頭。  夜色中,李學軍如約乘計程車來到賓館門前,計程車副駕駛位置上坐著刑警劉小中,李學軍下車等候接頭。
  • 是他們,把黑暗擋在你看不到的地方:致敬雲南十大禁毒英雄
    是無數禁毒民警的付出與犧牲一直以來雲南省毒品犯罪形勢十分嚴峻呈現高發態勢禁毒工作任重而道遠雲南是全國禁毒的前沿陣地用鮮血與毒販殊死相搏用生命捍衛群眾身體健康、家庭幸福美滿在「6.26」國際禁毒日到來之際雲南省公安廳經過網絡評選和媒體投票推出雲南公安「十大禁毒英雄」▽他們在禁毒戰線的最前沿
  • 揭秘雲南緝毒警察:與毒販槍戰是家常便飯(圖)
    30年來,他們所面對的毒販,武器日漸精良,這支警隊已有360多人因傷躺進醫院,40多人犧牲。他們生活裡,有著驚險片的所有要素:槍戰、臥底、恐懼、終身殘疾……緝毒警必須毅力頑強,臥底時才不會說夢話、洩露身份;記憶力要強,必須記得毒販集團每一個細節,否則無法形成調查報告。緝毒警面對的形勢依舊嚴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