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成績怎樣,我都是支持北京首鋼的球迷中的一份子,我不會覺得那些因為成績而支持球隊的球迷有什麼不好,但是作為我個人而言,既然已經追隨了這支球隊,就不會因為成績而對球隊爆發自己的負能量。
或者,平心而論,作為球迷,我什麼決策都做不了,除非我有買下球隊的能力,否則,我只能坐在看臺上、電視機前,為我支持的球隊加油!
在對陣廣東之前,我並沒有認為本場比賽北京首鋼會贏球,客觀來說,以現在球隊的狀況而言,如果我們能夠戰勝廣東隊,可以算是爆冷,爆冷總是小概率事件,球隊的陣容、球員狀態與戰術磨合,讓我實在是樂觀不起來。
說實在的,在觀看比賽的過程中,我還真是有一個階段「欣喜」了一下,雖然我們幾乎所有時間都是比分落後,但是本場比賽和以前的場次比起來,好像不是那麼雜亂無章了,也似乎有了一些「戰術」的影子。
有一些人會拿單外援、雙外援說事兒,但是就我本人的態度,我既不會覺得上賽季的比賽我們雙外援賺了便宜,也不會認為這場比賽我們單外援吃了虧。陣容以及人員儲備本來就是漫長賽季中比賽的一部分,我們的每一個出場陣容組合,代表的都是參加CBA比賽的北京首鋼。
從本場比賽來看,球員在場上的分工更加明確了,吉布森、方碩、翟曉川這三名絕對主力發揮出了自己應當發揮的水平,範子銘度過了賽季初期的陌生感,最近也開始有了屬於自己的表現,但是,說實話,本場比賽當中,「能看的」也就是這四名球員而已。籃球比賽是團隊項目,還是需要更多的球員能夠擔起本該承擔的責任。
除非北京首鋼這個賽季真的放棄進入季後賽,否則我是不大讚同在這樣低落的比賽士氣中給楊阿力這樣的年輕球員太大壓力的。讓年輕球員多打肯定是好事兒,但是如果總是處在一個輸球的氛圍裡,對年輕人的心理成長未必都是正向的影響。但是,不用太多的比賽時間,不用讓年輕人承擔太多的責任壓力,充分地輪換難道不是必要的嗎?
朱彥西、王驍輝……本來都是有三分能力的球員,王驍輝對對手小外援的防守也曾經一度是我們依賴的「屏障」之一,但是本賽季呢?如果有足夠好的輪換,可以讓朱西、小輝兒保持自己的最佳體能狀態,在他們出場的時間裡面會不會表現的更好呢?
雖然很不情願,但是我真的認為目前的北京首鋼在陣容的選擇上面必須要有一些取捨了,有一些場次我們可以鍛鍊磨合新人、打法,但是如果目標是季後賽,那麼有一些場次是必須拿下的,在對比賽場次以及出場陣容的選擇方面,如果一直像現在這樣下去,不僅該輸的比賽贏不了,就連有可能爭勝的比賽恐怕也就不知道怎麼就輸掉了。
輸球不可怕,北京首鋼還有過更差的成績呢,但是如果輸了這麼多場球還不知道自己為什麼輸,問題就嚴重了。到底是陣容問題、戰術問題、磨合問題、比賽態度問題……,無論是俱樂部、教練、球員,這個時候是一個必須統一認知的時候了,否則,只會慢慢地把自己熬死,慢慢地把奪冠那三年積攢起來的人氣熬沒了。
說到戰術的話,我認為北京首鋼目前並不是「炮轟」,因為我們在籃板球方面並沒有任何優勢。在觀看電視直播的時候,聽得出解說嘉賓笑得很是無奈——帕亞加尼的戰術真的過時了嗎?到底還要試錯到什麼時候?——沒有盡頭的等待,其實是最磨人的。
支持北京首鋼,並不是那種激情狂熱的信仰,而是一種平平淡淡的習慣。吃過晚飯,打開電視,看著北京首鋼或者北京國安的比賽,感覺兩個小時的時間真的是過得很快……。希望球隊能夠通過勝利帶給我更多的快樂,而且,支持自己支持的,本身就是一種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