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百度地圖發布《2020年第一季度中國城市活力研究報告》(以下簡稱《報告》),該報告由百度地圖慧眼團隊聯合中國銀聯大數據產品團隊、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中規院(北京)規劃設計公司、同濟大學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編寫,基於對百度地圖開放平臺海量位置大數據、銀聯消費大數據等挖掘計算,系統研究並描繪了2020年第一季度的全國城市人口活力、消費活力、流動強度,及北京市復工復產的基本特徵與未來發展趨勢。《報告》數據顯示,2020Q1全國總體遷徙規模較去年農曆同期下降40%,北京復工水平4月底有望超7成。
全國總體遷徙規模較去年下降四成 廣州為復工期遷入遷出城市第一
據《報告》城市人口活力研究數據可知,受疫情和春運影響,2020年Q1期間的全國總體遷徙規模較去年農曆同期下降40%。全國遷徙規模指數以1月21日為分界點,由春運返鄉期(1月1日-1月21日)的快速增長態勢,轉向疫情嚴控期(1月22日-2月9日)的斷崖式下降,下降幅度為去年同期的58%。進入有序復工期(2月10日-3月31日),全國人口遷徙趨勢徘徊一周後方才逐步上升,並於3月31日接近去年同期水平。
(2020Q1全國總體遷徙趨勢)
在春運返鄉期(1月1日-1月21日),十大熱門遷入遷出城市均為一線及新一線城市,北京位列十大熱門遷入城市榜首,廣州為熱門遷出城市第一。在有序復工期,排名前十城市的遷入比例大於遷出比例,廣州則躍居熱門遷入遷出城市第一名。與此同時,隨著疫情得到緩解,全國復工指數也在逐步上升,由2月10日的35.72%提升至3月31日的76.48%。其中,上海的復工指數一直在北、上、廣、深四個一線城市中領先。
(返鄉期十大遷入遷出城市)
(有序復工期十大遷入遷出城市)
(全國&一線城市線下復工節奏)
城內出行強度與線下消費趨勢一致 復工復產促進消費活力回升
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不僅阻礙了人們出行的步伐,同樣影響了城市及多個行業的消費活力。中國銀聯大數據產品團隊與百度地圖慧眼聯合推出「城市消費活力研究報告」,通過對全國/城市/行業總體消費規模與去年同期的對比,反映消費能力的恢復程度。
從消費趨勢看,消費活力在第七周達到最低值,而後隨疫情好轉而逐漸回暖,且復工復產階段的城內出行強度增長趨勢與線下消費趨勢一致。由此可見,在復工復產的有序推進下,城市運行與市民生活逐漸恢復常態。
(2020Q1全國消費活力趨勢)
從全國及「衣食住行」相關行業的總體消費活力看,2020年第一季度餐飲行業消費活力高於全國平均消費活力,而零售、房地產、汽車行業均低於全國平均水平。同時一些受疫情影響較小的城市仍保持了相對較高的活力,在全國37個主要城市中,蘭州位居消費活力指數榜單首位,其次是拉薩、長春和濟南。
(2020Q1全國37城消費活力榜單)
沿海經濟帶流動聯繫強 北上廣深為區域協作重要樞紐
為進一步探究我國城鎮化發展水平與區域協作關係、輔助疫情後各城市協同恢復與治理,百度地圖慧眼聯合同濟大學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發布城市「流動性」研究報告,結合2020年1月春節前夕百度地圖遷徙大數據,對城市「流動性」 (規模與廣度)進行排序,初步反映全國各城市在區域協作關係中的重要程度。
通過對全國除港澳臺外,31個省級行政單元及各城市於2019與2020年的流動聯繫規模指數計算可知,2019年排名前30的城市流動聯繫規模低於2020年,意味著年初春節期間的流動聯繫與去年相比更為緊密。其中,廣東省的流動聯繫規模在兩年間均為全國最高,北京、上海、廣州、深圳都保持在流動聯繫規模指數排名的前四位。可見超大城市在全國區域協助關係中發揮著無可替代的核心作用。
(2019與2020省份流動聯繫規模)
(2019與2020城市流動聯繫規模)
從城市流出與流入聯繫規模看,春節前時段中近40%的流出人口主要集中於人口流出前30位城市,而流入人口前30位城市的流入規模僅為總流動規模的20%,即主要人口流出城市更為集中,而人口流入城市則相對分散。在城市流出與流入聯繫廣度中,流出廣度較高的城市多為一線城市及長三角、珠三角城市群內核心城市,流入廣度較高的則主要涵蓋中西部勞務輸出省份的省會城市。據此可知,具有優勢地理位置的製造業、工業發達區,有更大的勞動力需求,即具備更強的人口流動吸引力。
(2020城市流出與流入聯繫規模)
(2020城市流出與流入聯繫廣度)
區域復工人數與經濟總量成正比 北京復工水平預計4月底超7成
「一手抓經濟、一手抓防控」是當下各地政府新階段的重要工作內容,為助力各政府部門平衡好復工復產與科學防疫的關係,百度地圖慧眼攜手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中規院(北京)規劃設計公司基於百度地圖慧眼人口大數據,詳細描繪當下北京復產復工的基本特徵,協助政府有計劃、有步驟地為經濟生產做好規劃指引。
據悉,北京復工情況整體呈現集中集聚的趨勢,區縣經濟總量越大,復工人數增幅越大。其中,城六區及各新城中心城區增長最為明顯,朝陽、海澱兩區復工增幅人數佔比最多。通勤距離同樣影響復工程度,中近距離通勤人群更傾向直接返回工作崗位,復工比例較高。遠距離通勤人群則更多選擇遠程辦公的方式復工。
隨著經濟的進一步恢復,北京市的金融街、三裡屯、望京等經濟繁榮區將成為未來1個月的復工重點區域,4月底北京復工水平預計將攀升至73.9%。
該報告系統呈現今年第一季度疫情前後的人口流動、經濟發展趨勢變遷、區域復工,成為研判疫情影響、制定合理防控與復工舉措的重要參考依據。
作為時空大數據服務專家,百度地圖慧眼一直致力於利用時空大數據及人工智慧技術探索大數據在各個行業的應用價值,目前已在城市規劃、政府管理、零售選址、商業地產、人口統計、廣告投放等多個領域與多家合作夥伴有深入落地合作。為公眾、政府、各行各業提供從宏觀到微觀的人、地、物研究,助力城市運作效率提升,促進城市持續向好發展。
特別提醒:本網內容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並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若本網有任何內容侵犯您的權益,請及時聯繫我們,本站將會在24小時內處理完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