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是茶的故鄉,制茶、飲茶已有幾千年歷史,名品薈萃。中國茶文化源遠流長,萌芽於三國兩晉時期,興於唐,盛於宋。茶道基於儒家的治世機緣,倚於佛家的淡泊出世的節操,洋溢著道家羽化升天的爛漫思想;因此,飲茶不僅是一種健康的生活方式,更是人的內在精神與文化境界的升華。
天台是茶葉之鄉,早在秦朝桐柏一帶就有以茶治病的傳說,而有文字記載最早則在三國吳赤烏元年(238)道士葛玄「植茶之圃已上華頂」,距今已有一千七百多年的歷史。天成職業技術學校根基於茶葉之鄉,發展茶藝專業,培訓茶藝人才,發掘茶文化的精神內涵,不遺餘力地推廣茶文化。
7月26日上午,天成職技校茶藝培訓學員在九九回歸林舉辦了一場無我茶會。本次活動秉承無我茶會的七點精神:無尊卑之心,無報償之心,無好惡之心,無流派與地域之分,有求精進之心,沒有指揮與司儀,遵守公共約定,培養團體默契,體現團體律動。
九九回歸林毗鄰國清景區,綠樹成蔭,風清氣爽,是個養身靜氣,陶冶性情的極佳之地。旭日東升、陽光明媚,七點之前,學員們已經擺好茶具,一張鋪墊(坐墊)、一把茶壺(蓋碗)、一個公道杯、四隻品茗杯,簡潔而莊重。在茶人眼中,天人合一,物化靜虛,茶葉和茶具也融為一體,如高山,若流水。
七點鐘,茶會正式開始,學員們正襟危坐,凝神靜氣,看茶投茶,天台雲霧茶久負盛名,正可謂「茶香高山雲霧質,水甜幽泉霜當魂」。洗茶,水清味甘,「味美者甘泉,氣氛者香泉」,甘泉少許入杯,以溼潤茶葉,吸水後開始慢慢膨脹的茶葉,有如春筍破土,楊柳吐綠。泡茶,冰清玉潔的嫩芽似松染雪花,在杯中翻滾,有如雪浪噴珠,又似江中漫天白雪飛舞,而綠色點染其中,蘊含著無窮的生命氣象。敬茶,奉左鄰三位茶友,已泡好的茶,清香四溢,等待著客人品嘗,雙手捧杯,奉上的不僅是一杯茶,更是一份情誼。品茶,佳銘在手,在風清氣爽的回歸林,在這怡人境界,清香四溢,品飲著回歸大自然的閒悠,使人怡然自樂,心曠神怡。天台山美麗的山水孕育的佳茗,淵遠的文化蘊含的茶道,有如「天台八景」一樣,讓人迷戀而沉醉。
七點三十分,琴聲如天籟,彈奏於林木之間,幽幽古琴,深沉清雅。撫琴者身心合而為一,全神貫注,沉浸於古老而悠遠的境界,神遊於天地之間,而聽琴者則如痴如醉。此時,全體學員已物我兩忘,沉醉於這天造地設的人間佳境。
七點五十分,茶會活動結束,眾人收拾茶具,但琴音仍繞耳旁,茶香還在唇間飄散。無我茶會雖已結束,但是他所傳遞的茶道精神與文化境界,將深藏於學員內心。中國茶道的四諦為「和、靜、怡、真」:「和」是中國茶道哲學思想的核心,是茶道的靈魂。「靜」是中國茶道修習的不二法門。「怡」是中國茶道修習實踐中的心靈感受。「真」是中國茶道終極追求。經過此次茶會活動,大家對茶道真諦的理解與領會更進了一層。
此次茶會活動為天成的學員提供一個展示的平臺,陶冶性情,品味人生。同時這次活動也是一個很好的宣傳方式,讓更多的人知道茶藝、了解茶藝並且喜歡上茶藝。更重要的是此次茶會活動積極弘揚傳統文化,將把茶文化的精髓傳遞開來,領悟茶道所創設的獨到的精神境界,感悟中國茶文化永恆的魅力。
政府定點,免費培訓:2014,改變,馬上開始!我們相約天成,分享快樂;一起為成功加油,為幸福加分!
關注我們的方法:
1、點擊微信朋友們→添加朋友→搜號碼→輸入tcpxzx→關注;
2、 點擊本文右上角按鈕後,選擇「查看公眾帳號」→關注;
3、 直接用微信掃一掃二維碼:
如果你覺得有幫助,請點擊右上角分享到朋友圈,贈人玫瑰,手有餘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