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天鵝是獲得過第83屆奧斯卡金像獎的著名電影,早就聽說這部電影充滿著壓抑與掙扎,競爭與突破,終於在今天懷著忐忑的心情看完了這部電影,以下是關於觀影后的幾點感受,想分享給大家,個人觀點,僅供參考:
1、 開頭的夢境對於劇情來說意味著什麼?
開頭的片段是女主人公妮娜做的一個關於白天鵝被黑魔王擒住,而整部畫面又只充斥著黑與白兩種顏色,意味著現在還是脆弱敏感的白天鵝的妮娜,在內心深處壓抑了一隻想要釋放想要叛逆的黑天鵝。
而在進入夢境的更早片段中,有一陣陰森詭異的笑聲,仿佛意味著女主人公雙重人格的彰顯,並終將釋放出黑天鵝的一面。
2、 片段中的各種細節意味著什麼?
包括顏色、裝飾、女主人公身上的抓痕和時隱時現的傷口
女主人公一身粉嫩搭配白衣,而與之相對的莉莉和貝絲便是一身黑衣裝扮,意味著的白天鵝和黑天鵝的定位,而在女主人公對於角色的渴望,一步步蛻變成黑天鵝的過程中,服飾的顏色也完成由粉白變至灰色直至黑色的轉變。
而女主人公初始的絨毛圍巾以及後來撇棄的毛絨玩偶,仿佛意味著她白天鵝般稚嫩的羽翼,而當選天鵝皇后後圍巾再不復出現玩偶也於後來一併扔去,說明女主人公逐步遞進,走進了黑天鵝的角色裡。
妮娜身上的抓痕,在電影開篇結束之後,妮娜發現身上莫名多了抓痕,從此刻開始,意味著妮娜體內具有黑天鵝的能量。而後期託馬斯發現了妮娜體內的這份能量,選取妮娜作為天鵝皇后。妮娜身上的抓痕越來越頻繁,因為妮娜不知道自己具備黑天鵝的潛質,但內心又極度渴望完成黑天鵝的蛻變,所以糾結掙扎,直到在她的幻想中出現了抓痕裡湧現出黑天鵝的羽毛,便已知此刻的妮娜完成了黑天鵝的蛻變,只等最後的契機。
而妮娜身上接二連三的傷口,意味著妮娜從白天鵝完成黑天鵝的蛻變過程中,總是需要經歷鮮血和傷口的洗滌。
3、 母親對於妮娜意味著什麼?
從影片中的各個角度都可以看到母親對妮娜的控制欲和畸形的愛。在妮娜落選天鵝皇后母親雖然安慰女兒,但言語間也是在告知女兒她不夠優秀,聯繫母親年輕時離開芭蕾舞臺的原因和經過,可知道她並沒有達到天鵝皇后那樣的一個高度。所以她希望女兒成功,可又因為不甘的情緒,不希望女兒成功。
在女兒被通知入選天鵝皇后後,母親準備了一個超大的奶油蛋糕,而女兒練習芭蕾必須保持身材,可知母親真正的想法;以及最後知道女兒真正要去扮演這個角色時,又將門進行反鎖阻攔女兒,諸多場景,皆可體現。
但同時母親對於妮娜的愛也是複雜的,她也是真的愛妮娜,我個人理解並不覺得她有多麼嫉妒自己的女兒,她只不過是有些許不甘。大家可能看過很多影評,而其中最會被忽略的一點,就是影片中沒有關於妮娜父親的隻言片語,所以如果真的只是為了控制和嫉妒,那麼為什麼要含辛茹苦將自己的女兒養大,不能因為她強勢的愛就否決了這位母親對於女兒所有的付出。
當然不可否認的是,她確實是導致妮娜成為黑天鵝的關鍵人物,而正是因為有了母親這樣的控制和壓抑,所以才會導致妮娜想叛逆想逃脫現狀的情況。
電影的最後母親看到了臺上栩栩如生的黑天鵝,而母女眼神交匯的那一刻,我看到了母親的眼神中,有羨慕有激動,但是更多的也會有安慰吧,自己未完成的夢想,女兒實現了。
4、 託馬斯,貝絲和莉莉,對於妮娜意味著什麼?
毫無疑問,託馬斯絕對是妮娜蛻變成黑天鵝的導火索,是她看到了妮娜潛意識裡關於黑天鵝的潛質,也是他一步一步誘惑誘導妮娜。而他的行為以及話語可能會讓觀影人員略感不適,誤認為他是一個花心好色的潛規則上司,但其實這便是藝術的魅力,在託馬斯的眼裡,妮娜更像是一部作品,而打造這部作品最好的方法就是,通過任何手段來激發他的潛力。而他的引誘便是最好的方法,讓妮娜自我改造出最大的魅力。
貝絲第一次出場是在自己的化妝間砸了一個底朝天,而作為上一個天鵝皇后的代表,她在妮娜的眼中就是完美的形象,羨慕這段妮娜有在後來去醫院還口紅時口述過。所以妮娜去了貝絲的化妝間偷走了口紅,意味著她想成為像貝絲一樣的天鵝皇后,亦或是成為像貝絲一樣的黑天鵝。而在後來她成為天鵝皇后後,貝絲出了很嚴重的車禍,失去了舞者的雙腿,妮娜因為內疚前去探望,看到的貝絲的場景讓她恐懼害怕,她擔心現在的貝絲就是將來的她。
所以輪到了莉莉出場,從一開始莉莉就被託馬斯誇讚黑天鵝跳的很好,所以妮娜也從內心羨慕著莉莉,她希望成為莉莉那樣的人,但是同樣她也把莉莉當成了假想敵,無時無刻不覺得莉莉想要取代她,尤其是從莉莉帶她去過酒吧之後,他便一直出現的幻象莉莉是在害他進而至替代他的假象,所以她去和託馬斯說莉莉要替代她,也告訴貝絲她理解了當時被替代的感受。都是因為她的心裡已經已經開始扭曲,進入到黑天鵝的欲望和幻想中。
5、 影片中的白天鵝和黑天鵝意味著什麼?
白天鵝也好黑天鵝也罷,並無絕對的褒貶之意,白天鵝代表的也不是至善至美,黑天鵝代表的更不是邪惡象徵。只是代表著妮娜當下的一個性格特徵。
如果說白天鵝意味著敏感脆弱,聽話乖巧,意味著優雅孤獨、又壓抑保守,那麼黑天鵝便是意味著衝破一切束縛,不掩飾不壓抑自己的欲望,和著追求極致與完美的渴望。
6、 影片中諸多幻象意味著什麼?
意味著女主精神分裂。
在影片一開始,妮娜在地鐵上看到的那個一襲黑衣,性感魅力的女子便是妮娜心中隱藏的另一個希望成為的自己。而此時的她並不自知。
而出現在她幻境中的傷口,以及浴池中恍惚落下的血跡,都是意味著在妮娜幻境中她的涅槃和重生,只不過這個過程很掙扎煎熬,所以必須要經歷鮮血的灌溉和洗滌。
而時不時出現在妮娜鏡面裡的另一個自己,都意味著代表著黑天鵝的那個自己蠢蠢欲動,想要從壓抑中掙脫出來。
而在後來妮娜的幻境中出現了母親屋內畫的諷刺言語,帶莉莉回房間的想法及行為,假想莉莉和託馬斯發生的關係,以及看到貝絲自殘後刀卻握在自己的手裡。等等一系列,都意味著妮娜在蛻變的過程中所經歷的心路歷程。
從她開始撕掉母親的畫開始,意味著她開始反抗母親。而和莉莉外出以及幻想中把莉莉帶回家並發生了一系列關係,說明妮娜此方面的意識開始甦醒。而後期暴露出來給莉莉又讓她感到羞恥,同時她開始把莉莉當成了假想敵,並且覺得莉莉有意接近託馬斯,進而達到替代她成為天鵝皇后的位置,所以才會在腦海中湧現託馬斯和莉莉發生關係的一幕。
於此去找到貝絲,歸還之前偷走的口紅,向貝絲闡述了她內心的想法,卻又看到貝絲拿著刀子劃向自己的臉,而奔向電梯口的瞬間,卻發現刀子在自己的手裡,說明妮娜對於眼前一切的恐懼,以及對自己成為天鵝皇后的擔心,怕成為第二個貝絲。
7、 影片帶給我們什麼啟示?
首先從正向方面講,敢於突破壓抑和束縛,追求本我,是對自己的一種負責,而對待潛力的極致開發,也是對於天賦的一種負責。但從負面角度來說,任何一種追求和責任是有原則的,而不是過度縱慾,要把握好一個尺度。
同時,也要在追求的同時給予自己一定的空間,不要使精神過於緊繃,以至於在完美主義的路上不甘回頭,可以要求自己盡善盡美,但也要適時給精神和心態放個假。
而且在影片中開頭妮娜曾經還因為他人曾在背後議論貝絲而為其辯解,後來卻也因為過度懷疑莉莉去找了託馬斯,所以說通過這個方面也是希望自勉,對萬事萬物保持平常心,不要變成自己曾經討厭的那種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