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人民日報海外網消息,臺灣前行政機構負責人郝柏村於2020年3月30日去世,享年102歲。去年4月2日,郝柏村因身體不適被緊急送醫。作為一名親歷抗戰的老兵,郝柏村是一名堅持抗戰和反臺獨的人士。
郝柏村是江蘇鹽城郝榮村人,1919年8月8日出生,這位在臺灣地區叱吒風雲的政治人物,歷任臺灣地區「陸軍總司令」「參謀總長」「國防部長」「行政院長」、國民黨副主席等黨政軍要職,授陸軍一級上將軍銜。
1919年8月8日,郝柏村出生於江蘇鹽城的一戶殷實之家。剛滿6歲,父親就將他送入當地私塾讀書。1935年,郝柏村考取南京中央陸軍軍官學校12期,該校的前身是黃埔軍校。隨著抗戰爆發,前線軍官損失巨大,這批學員不得不提前畢業。
上前線前,他們獲準回鄉探親,人人都知道,這很可能是與家人的最後一面。19歲的郝柏村帶著父母和妹妹來到縣城照相館,拍了生平第一張全家福照片,結果也成了最後一張。這張照片一直陪伴著他,從大陸到臺灣。
投身抗戰前線後,他先後參加過1938年的廣州戰役、1939年的皖南戰役,後來又前往印度蘭姆伽接受軍事訓練。在廣州戰役中,郝柏村頭部被彈片擊中,至今彈片還沒有取出。
郝柏村一生堅定反對臺獨,被臺灣地區媒體譽為「反獨大將」。臺灣地區前領導人陳水扁上臺後,他拒絕了「資政」一職,要求當局承認「九二共識」。
郝柏村曾仿效南宋詩人陸遊,作詩一首:「保臺反獨絕非空,但悲不見中華同,兩岸和平統一日,家祭毋忘告乃翁。」。
進入新世紀以來,郝柏村把精力放在抗戰研究上。2001年7月,他帶領20多位臺灣地區老兵赴廣西桂林參訪,在海峽兩岸引起巨大反響。2014年他重走華北、華中、華南抗戰路線。2014年7月,郝柏村受邀前往「七七事變」爆發地盧溝橋,參觀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接受媒體專訪時,還清唱起《義勇軍進行曲》。
2015年,抗戰勝利70周年時,郝柏村率領部分臺灣地區老兵進行了一次「重返抗日戰場」之行,出版發行了《郝柏村重返抗日戰場》一書。2017年10月再度踏上了大陸土地,重走了淞滬會戰、南京保衛戰、臺兒莊戰役等路線。
郝柏村曾表示,抗戰的歷史真相是中華文化最寶貴、最有價值的部分,中華民族世世代代都應知道抗戰對中華民族復興、以及中國今天在國際地位的影響。
2019年8月8日是郝柏村的百歲壽誕。當天,歷時10年、由他撰寫的25萬字《郝柏村回憶錄》在臺北發布。在書中,他寫道:「臺灣人無論血統、語言、文字、風俗習慣,都是正統的中華民族一部分,孔廟、關公及媽姐,都是臺灣人崇敬的信仰中心,亦如大陸各民族。」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張九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