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最「窮」國家,在中國有難捐了4萬,中國用實際行動給予回報
不知道大家是否還記得2008年汶川大地震帶給我們的痛苦,這場大地震在一瞬間奪走了6萬多人的生命,很多人甚至連逃跑的機會都沒有就被壓在了廢墟下面,當年這個消息傳出來以後,我們全國人民都很牽掛和擔憂,各個地方的人們都發起了捐款,有的人甚至趕赴一線災區參與救援,當時小編還只是一個初中生,但我也盡了自己的一點綿薄之力給災區。今天我們要說的同樣也是一位只盡了「綿薄之力」的國家。
汶川大地震受到了國際上很多國家的援助和慰問,其中有一個叫莫三比克的國家捐助了我們4萬元,可能很多小夥伴都會疑問,4萬塊對於一個國家來說也太少了,還真的只是一點「綿薄之力」啊,難道就只是想混個好名聲?
答案其實不是,首先我們來了解一下莫三比克這個國家,莫三比克位於非洲南部,領土面積79萬平方公裡,人口3050萬,人均GDP490美元,約合3430元,它被聯合國列為世界最不發達國家和重債窮國,在非洲乃至全世界都是最窮的國家之一。而且這個國家的經濟主要以農業為主,一旦遭受自然災害經濟就會受到重創,所以此國的經濟一直都很不穩定。
但就是這麼一個窮國,卻在汶川大地震的時候出手相助了4萬人民幣,這點錢對於其他國家甚至對於個人來說都不算多,但是對於莫三比克來說,真的可以算是分量十足了。我們中國也非常感謝莫三比克的相助,後來我們用實際行動給予了回報。
自中莫建交以來,我們就支援並且幫助建造了經濟住房、國家體育場、2所農村學校、農業技術示範中心等34個成套項目、農業技術合作等22個技術合作項目,另外還接收了571名莫三比克的留學生。其中最值得一提的是馬普託大橋,這是一座建在莫三比克首都馬普託的跨海大橋,全長3公裡,由中國承建,該大橋於2018年11月建成通車,它的建成大大方便了馬普託和對岸卡騰貝之間的交通,同時還促進了旅遊業、物流業等行業的發展。最後它在建設期間還給當地人創造了3788個就業崗位,為當地培養了5000多名技術工人,被譽為莫三比克最大的「培訓學校」。
這些都是莫三比克急缺的人才,他們學成以後還能繼續為國家的基建做出貢獻。總體來說,我們中國給予莫三比克的幫助還是非常大的,如果用句老百姓的話來理解,那就是「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我們做到了。
對此,你們有什麼想說的呢?
申明:本文由《校長科普說》原創,圖片來源於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