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科爾沁三大美人—大玉兒、小玉兒、海蘭珠三人是什麼關係?

2020-12-06 常棣tandy

我是棠棣,一枚歷史愛好者。歡迎大家【關注】我,一起談古論今,縱論天下大勢。君子一世,為學、交友而已!

皇太極的皇后哲哲是蒙古科爾沁貝勒莽古斯和科爾沁大妃之女,孝莊太后也就是大玉兒和宸妃海蘭珠的姑姑。而小玉兒歷史上查無此人。但是多爾袞先後娶了科爾沁兩位女子,先娶了科爾沁右翼貝勒圖美之子喇嘛什希之女,但是叫什麼歷史沒有交代。而後才娶了科爾沁大妃的小女兒而且此女與大玉兒、海蘭珠關係同父異母的姐妹。大玉兒、海蘭珠其母親為科爾沁次妃,多爾袞後娶的女子是科爾沁大妃的女兒。

一、科爾沁蒙古簡介

科爾沁蒙古地處漠南蒙古的東部,地域範圍大致相當於今遼寧省昌圖 ,法庫、彰武以北,吉林省四平、懷德、長嶺、白城以西,內蒙古自治區科左後旗、通遼、科左中旗、科右中旗及烏蘭浩特市以北一帶。清朝時,其四至為:東界扎賚特蒙古、西界扎魯特蒙古 南界盛京邊牆、北界索倫。該部共6旗,與其東部的扎賚特旗、郭爾羅斯兩旗、杜爾伯特旗共 10旗組成哲裡木盟。

科爾沁蒙古領主的始祖為成吉思汗二弟哈布圖哈薩爾,博爾濟吉特氏。清代,諸如科爾沁、扎賚特,郭爾羅斯、杜爾伯特、阿魯科爾沁、四子部落、茂明安,烏喇特、西套阿拉善、青海和碩特等部蒙古的領主,都是哈布圖哈薩爾的後裔。明朝洪熙年間,科爾沁蒙古的領主為哈布圖哈薩爾的十四世孫奎蒙克塔斯哈喇,該部為瓦喇(即額魯特,又稱衛拉特)蒙古所破,避居嫩江.因同族有阿魯科爾沁,乃號嫩科爾沁以相區別。

奎蒙克塔斯哈喇有子二人,長名博第達喇,號卓爾郭勒諾顏。次子名諾捫達喇,號噶勒濟皋諾顏。

博第達喇的9個兒子中,有5個兒子的後裔成為哲裡木盟下科爾沁、扎賚特,郭爾羅斯、杜爾伯特幾部蒙古各旗的領旗扎薩克。其中長子齊齊克,其子孫分領科爾沁右翼中旗、右翼前旗;次子納穆賽,其子孫分領科爾沁左翼中旗、左翼前旗、左翼後旗。科爾沁右翼後旗,則是由諾捫達喇的子孫承領。

二、科爾沁蒙古與清入關前的聯姻

科爾沁蒙古是最早歸附清政權並與努爾哈赤家族建立通婚關係的部落,此後至入關前的整個時期,與清政權的交往也最頻繁,聯姻人次最多,因而該部是當時與清政權關係最為密近的蒙古部落,在清入關前協助清政權統一東北、綏服漠南蒙古,徵服朝鮮以及對抗明王朝的戰爭中也發揮了重要作用。

明朝後期,科爾沁蒙古在漠南東部蒙古中是較強的部落。當時努爾哈赤崛起於建州,統一建州女真諸部,咄咄逼人,科爾沁蒙古因而成為最早與努爾哈赤的建州女真發生戰、和關係的蒙古部落,其間的聯姻,也隨著這種關係的發展而同步展開。

明萬曆二十一年(1593 年)九月,扈倫四部女真之一的葉赫部,意識到日益強大的建州女真對他們的威脅,於是聯合其他女真部落及蒙古科爾沁部,組成「九部聯軍」討伐建州女真。科爾沁部中參加此次戰役的是齊齊克之子翁果岱及其子奧巴,納穆賽之子莽古斯、明安兄弟二人。此役,九部聯軍大敗,科爾沁部諸首領落荒而逃,明安險些被俘。

科爾沁部自知不是努爾哈赤對手,遂於次年遣使進駝、馬表示友好。而努爾哈赤要繼續發展,也需要消除四鄰的敵對因素,或者化敵為友,取得他們的支持,科爾沁部便是其爭取的對象之一。萬曆四十年(1612 年),努爾哈赤主動向該部明安貝勒求婚,明安親送其女聘嫁努爾哈赤。這是滿族努爾哈赤家族與蒙古貴族的首次通婚,從此揭開了滿蒙聯姻的序幕。

此後至後金天命九年以前,與努爾哈赤家族往來、結姻的,主要是納穆賽一支,屬於科爾沁的左翼。萬曆四十二年(1614年),明安之兄莽古斯也送其女,嫁與努爾哈赤第八子皇太極,此女即後來的孝端皇后。次年正月,明安之弟孔果爾也送女嫁給努爾哈赤。這四年當中,納穆賽一支的莽古斯、明安,孔果爾兄弟二人,已各有一女出嫁努爾哈赤一家。

當時,科爾沁部正受到漠南蒙古最強大的察哈爾部的威脅,因而頻繁向努爾哈赤遣使貢物,自萬曆四十三年九月至後金天命十年,達十餘次之多,同時也伴隨著將本家族之女出嫁努爾哈赤家族。後金天命八年五月,孔果爾之女嫁與努爾哈赤第十二子阿濟格。

次年二月,後金與科爾沁部結成共同對付察哈爾蒙古的軍事同盟,五月,明安第四子桑噶爾寨便送其女與努爾哈赤第十四子多爾袞為妻。次年一月,莽古斯之子齋桑又將其女出嫁皇太極,由齋桑之子吳克善送妹至後金與皇太極成婚。當時後金尚以遼陽為都城,皇太極遠迎至瀋陽北岡。將至都城,努爾哈赤與諸子侄及他們的福晉又出城十裡外相迎,入城後大宴成婚。科爾沁部的這一出嫁女,便是後來誕育順治帝福臨,在入關後的清廷中有重要影響的孝莊皇太后。

後金天命後幾年科爾沁部與後金交往的,主要是奧巴。天命十年,察哈爾蒙古林丹汗糾合漠南的喀爾喀蒙古攻掠科爾沁部,奧巴遣使告急求援。努爾哈赤派兵擊退來犯之敵。次年玉丹,奧巴率本部眾臺吉至後金,努爾哈赤出城遠迎,隆重接待,以前曾許諾以女嫁奧巴,至是奧巴請婚,努爾哈赤遂將撫養宮中的侄孫女(舒爾哈齊子圖倫之女)許嫁,此女後稱肫哲公主,這是努爾哈赤家族第一次以女出嫁科爾沁蒙古。

次月,後金再次與奧巴盟誓互助,同時賜奧巴土謝圖汗號、奧巴弟布塔齊號扎薩克圖杜凌、奧巴族叔圖美號代達爾漢。這三人的牧地在科爾沁右翼,他們的子孫也成為後來科爾沁右翼三旗的扎薩克。

兩個月後,努爾哈赤病故,皇太極繼位。當時的後金形勢很不樂觀,此前不久,其父慘敗於明寧遠守將袁崇煥,天聰元年,皇太極再次攻明,又被袁崇煥打敗,於是幾次與明朝議和,以免腹背受敵,受到明與察哈爾蒙古的夾擊。

當時,受察哈爾蒙古欺凌的漠南蒙古其他各部也紛紛倒向後金,為後金擴大友軍聯合陣線提供了大好時機,於是頻繁與這些蒙古部落訂立聯盟,同時輔之以結姻來加強友好關係,與科爾沁部的聯姻,也是這一策略中的重要一環。

而科爾沁部出於自身安全的考慮,也需要與後金鞏固聯盟,對付察哈爾蒙古,與後金聯姻,也成為他們達到這一目的的手段。天命十一年十一月,皇太極繼位僅三個月,便將撫養宮中之格格(嶽託之女)許嫁其莊妃之兄滿珠習禮(齋桑之子),天聰二年正月出嫁。

翌月,與皇太極共同執政的大貝勒代善,又將其年方 3 歲的五女,許字奧巴弟布塔齊之子多爾濟,這是一樁娃娃親,成婚則是在 11 年之後的崇德四年八月。僅過幾個月,布達齊又將其女嫁與代善之子瓦克達。後金汗家娶蒙古酋長之女,都是由對方送來成婚,這次,皇太極特命瓦克達前往科爾沁迎娶,並命備厚禮,以黃傘、鼓樂等作迎親儀仗。

同年九月,該部噶漢又送一女(明安之女?)與皇太極幼弟正白旗主多鋒為妻,後金諸貝勒出京城郊迎,以後,八旗旗主依次宴之八日。出於自身安全的考慮,也需要與後金鞏固聯盟,對付察哈爾蒙古,與後金聯姻,也成為他們達到這一目的的手段。天命十一年十一月,皇太極繼位僅三個月,便將撫養宮中之格格(嶽託之女)許嫁其莊妃之兄滿珠習禮(齋桑之子),天聰二年正月出嫁。

翌月,與皇太極共同執政的大貝勒代善,又將其年方 3 歲的五女,許字奧巴弟布塔齊之子多爾濟,這是一樁娃娃親,成婚則是在 11 年之後的崇德四年八月。僅過幾個月,布達齊又將其女嫁與代善之子瓦克達。後金汗家娶蒙古酋長之女,都是由對方送來成婚,這次,皇太極特命瓦克達前往科爾沁迎娶,並命備厚禮,以黃傘、鼓樂等作迎親儀仗。同年九月,該部噶漢又送一女(明安之女?)與皇太極幼弟正白旗主多鋒為妻,後金諸貝勒出京城郊迎,以後,八旗旗主依次宴之八日。

噶漢歸時,後金送其甲冑、金銀器皿、錦緞「等物甚厚」。是天聰二年這一年間,雙方就有4次結親事件。次年九月,奧巴族叔圖美又送其女來嫁正紅旗主大貝勒代善,後金以禮迎至,設宴成婚。

科爾沁部倒向後金,且與後金密切交往,令察哈爾林丹汗大為光火,除出兵討伐,還以各種手段進行威脅。科爾沁的首領奧巴雖與後金聯盟,但對強大的察哈爾部的威逼仍有畏懼心理,因而在與後金的關係上態度曖昧,反不如本部的其他貝勒,對所娶的努爾哈赤侄孫女十分冷淡。皇太極大為惱火,遭人前去問罪,且態度十分強硬,奧巴急忙於天聰三年正月親自至後金謝罪。

同月,後金向已歸附的科爾沁、敖漢等五部蒙古頒布敕諭,令悉遵後金的制度政令,將這些部蒙古進一步緊系在自己的戰車之上。同年十月,奧巴汗率領本部的二十三個貝勒參加了後金的首次入關徵明之役。天聰六年,皇太極親統大軍徵察哈爾蒙古,調諸蒙古部落會師,各部出兵寡而不齊,且遲速不一,惟奧巴汗所率兵多,且「急馳來會」,受到皇太極嘉獎。此役後金大獲全勝。不料戰役剛剛結束,奧巴遽卒,令皇太極嘆惜不已。

奧巴死後,科爾沁部與後金交往比較密切而且頻繁的,是該部的左翼,尤其是左翼居中的莽古斯一支,這一支與皇太極汗家的密切交往及幾次高階層內的聯姻,進一步提高了該部在蒙古諸部中的地位,也為該部有清一代在整個蒙古中的顯赫地位,及作為重點聯姻的蒙古部落奠定了基礎。

其中引人注目的外交人物,是被稱為大嬤嬤或大妃的莽古斯之妻及她的兒媳——稱為小嬤或次妃的齋桑之妻,當時又被並稱為「科爾沁二妃」,她們都是皇太極的嶽母。科爾沁大妃,是皇太極中宮大福晉即後稱孝端文皇后的母親,次妃是皇太極莊妃的母親。齋桑與次妃的四子:長子吳克善、次子察罕、三子索諾木、四子滿珠習禮,以及他們的兒子,也都是清初與皇家有重要姻親關係的人物。

天聰七年四月,科爾沁大妃率次妃、孫吳克善、滿珠習禮及他們的妻子,以及察罕子綽爾濟、索諾木子齊塔特等來朝,當時皇太極正與諸貝勒及家眷們出獵,駐蹕養息牧(陽石木)河岸,聞訊後即率全族人渡河迎於五裡之外。皇太極幾次以隆重的盛宴接待兩位嶽母及其一行。

大妃此行,達成了兩樁婚事,一是將其女許配給皇太極幼弟正白旗主多鐸。二是向皇太極求婚,請將孝端皇后所生之第二女馬喀塔嫁與她家。當時皇太極共有五女,前三女為孝端皇后所生,後兩女為莊妃所生,長女剛剛出嫁敖漢部班第,第五女尚在襁褓。皇太極斟酌後,把莊妃所生第四女雅圖,許給了吳克善之子弼爾塔哈爾。這是一樁姑舅親,當時雅圖年方 5歲(虛歲,後記年齡皆虛歲,不另注),7年後的崇德六年正月才出嫁。也許是皇太極對此次隨行的齊塔特有了好感,5 年後的崇德三年十二月,又把孝端後所生的第三女(後稱端靖公主)許配與他。

天聰七年的九月,皇太極之兄貝勒阿巴泰的女兒,也嫁給了隨大妃同來的綽爾濟臺吉。這一年,科爾沁部與後金還有兩次結姻事件,一是右翼貝勒圖美之子喇嘛什希將女兒嫁給鑲白旗主多爾袞,另一件是翁那(或作翁諾依)的女兒出嫁正藍旗主德格類。天聰七年這1年間,科爾沁部蒙古與後金就有 5 次聯姻事件。

天聰八、九年兩年,科爾沁蒙古與後金又有幾次聯姻,其中較重要的是,天聰八年十月,次妃之女即皇太極莊妃的姐姐海滿珠也嫁給了皇太極,由次妃與她的兩個兒子吳克善和滿珠習禮親自送至盛京與皇太極成婚。次年十月,大妃又將她的另一個女兒許聘多爾袞,多爾袞於該月二十六日前往科爾沁。

一個多月後,大妃與額駙滿珠習禮、奇塔特等送該女至,孝端後出盛京五裡外迎娶,大宴入城。通過這兩次結姻,科爾沁大妃已是後金汗、八旗中的兩白旗主多爾袞與多鐸這三人的嶽母,而次妃則有兩個女兒同嫁後金汗皇太極,科爾沁這二妃在後金汗家的外戚中成為十分耀眼的尊貴人物。

僅過一個月,即天聰十年正月,科爾沁二妃再次來朝,這次是為孝端皇后的第二女即大妃的外孫女出嫁察哈爾蒙古林丹汗子額哲,特來慶賀。

三個月後,皇太極仿漢制稱帝,漠南蒙古十六部四十九貝勒則承認皇太極繼承蒙古可汗大統,並上其尊號為博克達車臣汗。皇太極以其皇家爵號大封蒙古諸貝勒,其中科爾沁蒙古共有5 人封王,右翼的巴達禮(奧巴之子)封為和碩土謝圖親王,布塔齊(奧巴之弟)封為多羅扎薩克圖郡王;左翼的吳克善封為和碩卓禮克圖親王,滿珠習禮封為多羅巴圖魯郡王,孔果爾封為多羅冰圖郡王。佔當時蒙古總受封王 9 人的一半以上。科爾沁部所以得到如此優渥的政治待遇,與他們較高的姻親外戚身分有很大關係。

該部另有兩個貝勒被封為鎮國公,一個是左翼的棟果爾,乃明安之子,一個是右翼的喇嘛什希,為圖美之子。皇太極稱帝後,還並建五宮后妃,這5 位后妃全部是蒙古貴族之女,其中又有3 位出自科爾沁部,為中宮皇后國君福晉(哲哲)、東宮宸妃大福晉(海滿珠)、西宮莊妃側福晉(孝莊太后)。以上王公、后妃的崇秩身分及他(她)們的人數比例,又顯示了科爾沁部在諸部蒙古乃至後金中的顯要地位。

綜計入關前,清廷與科爾沁部聯姻共達 33 次,佔入關前滿蒙聯姻總次數 84 次的 39%。其中出嫁該部 12 人,娶該部之女為 21 人。其中天聰七年以前娶的比例更大,為 11 人,佔當時聯姻 14 人次的 79%。此後的皇太極時期,嫁娶比例相差不大,娶稍多於嫁,為10:9。這與入關後嫁與該部的入數大大多於娶進大不相同。另外,人關前,清廷與科爾沁部的兩翼 6 旗都有婚姻關係,這一點與入關後集中於某旗某支系的情況也有很大差別。

(正文完)

如果有其他關於歷史領域的話題或觀點可以【關注】我私聊,也可以在下方評論區留言,第一時間回復。

相關焦點

  • 歷史上的大玉兒、小玉兒和海蘭珠三個人究竟是什麼關係
    結合文章題目,為大家解讀歷史上大玉兒、小玉兒和海蘭珠三個人究竟是什麼關係?滿蒙聯姻蒙古從元順帝北退以後,不斷向南騷擾,把明朝折騰得200多年不得安生。到了清朝,努爾哈赤和皇太極時代,就建立了滿蒙聯盟,他們宣稱明朝是他們共同的敵人,應該聯合起來進行報仇。皇太極在位時,就同科爾沁聯姻18次。
  • 大玉兒、小玉兒和海蘭珠的歷史原型是誰,她們之間是什麼關係
    大玉兒、小玉兒和海蘭珠三人都是影視劇中的人物。在影視劇中,這三人的關係是三姐妹,老大是海蘭珠,老二是大玉兒,老三是小玉兒。大玉兒和海蘭珠嫁給了皇太極,小玉兒則嫁給了多爾袞。但是在歷史上,除了海蘭珠的名字是真實的外,大玉兒和小玉兒的名字都是根據影視的需要而杜撰的。而且,小玉兒在歷史上是不存在的。
  • 山河戀美人無淚:多角戀的愛情故事,多爾袞愛到極致,卻是最慘
    Hello,大家好,今天我們為大家講述一部八角戀的電視劇《美人無淚》,這部劇中的愛情非常複雜,尤其是孝莊皇后的感情。起初,大玉兒掉入水中,一個身輕腳健的人從水中救出了她,大玉兒便對這位救命恩人一見鍾情。但在姑姑的婚禮上,她發現救命恩人竟是自己的姑父皇太極,這令大玉兒難受不已。
  • 「原創」歷史上多鐸很尊重海蘭珠
    電視劇裡面無論是誰演,多鐸都看海蘭珠不順眼,皇太極為了海蘭珠和八阿哥大赦天下,多鐸總是懟海蘭珠。但是我們查閱了歷史資料之後卻發現,眾親王裡面 多鐸和海蘭珠可以用關係好三個字來形容。不過也可能是豫親王繼福晉達哲和海蘭珠關係好所以愛屋及烏崇德六年海蘭珠重病皇太極趕回盛京,阿濟格,豪格 以及豪格的隨從何洛會都下場跳舞開起了戰地聯誼。多鐸沒有下場跳舞,海蘭珠病故多鐸快馬加鞭回盛京參加葬禮盔甲都沒回家卸就去祭拜。而多鐸的福晉和繼福晉也是準時參加了祭拜。
  • 姑侄三人共侍一夫,只有她一個人深受寵愛,原因是什麼?
    在皇太極在位的時候,跟歷史上幾乎所有的皇帝一樣,他們的後宮之中有許許多多的妃子,而在這些妃子中,就有六位出身於博爾濟吉特這個姓氏的女子,不僅如此還有三個人出身於同一個家族,她們是姑侄關係。這姑侄三人是哲哲皇后,宸妃海蘭珠還有莊妃,她們共同嫁給了皇太極,皇太極在經過一番爭鬥之後,成功成為了大汗,後來還成為了清朝的開國皇帝,這樣一個英雄人物,肯定會有魚多多妃子,而博爾濟吉特的這姑侄三人卻獲得了皇太極最多的愛。
  • 清朝大齡寵妃海蘭珠:一位曾讓皇太極三次連夜趕回皇宮的女人
    皇太極這位皇帝的一生,文治武功,稱得上是清朝皇帝中數一數二的存在,此外皇太極在歷史上的豐功偉績也頗為世人所欽佩和敬仰。然而俗話說得好,英雄難過美人關,連皇太極這位梟雄,都有自己難以跨越的美人關。海蘭珠劇照這一道橫在皇太極面前的美人關,便是海蘭珠。
  • 電視劇都是騙人的,皇太極與海蘭珠在劇中恩愛纏綿,史實卻很殘酷
    大導演於正繼《美人心計》、《美人天下》後,於2012年推出了第三部美人系列劇《山河戀美人無淚》,該劇主要講述的是孝莊文皇后一生的情海波瀾,但觀眾主要是被皇太極與海蘭珠之間那一段盪氣迴腸的傾世絕戀所打動。該劇主題曲的歌詞也悱惻感人:「願,此生能平天下,恩澤四海,然,心中 一燈孤寂,誰來點亮?
  • 皇太極娶姑侄三女,為何不愛孝莊獨愛海蘭珠?男人的小心思
    皇太極算是很有豔福的皇帝,他共有15個后妃,其中哲哲、孝莊和海蘭珠是姑侄關係,並且海蘭珠是皇太極的一生摯愛。公元1636年,皇太極在盛京登基稱皇帝,將國號定為大清,從此清王朝走進歷史舞臺。僅從被冊封后宮的順序上來看,可以發現在皇太極的心中,海蘭珠的地位非常高,僅次於皇后,而孝莊的地位就差得遠了,在五宮之中位居末位,雖然比剩餘的其他妃子要好很多,但是從姑侄三人的進宮順序來看,孝莊的地位確實低了不少。在中國歷史上,像皇太極這樣娶姑侄三人的現象還是比較少見的,也被人傳為一段佳話。
  • 皇太極為何不愛孝莊,獨愛曾嫁過人的海蘭珠呢,原因很簡單
    如果對清朝皇太極有所了解的話,我們會發現皇太極一生中最愛的妃子便是宸妃海蘭珠。然而在歷史上皇太極相對比較有名的妃子卻是孝莊大玉兒。孝莊不僅人長得漂亮,而且還比較有才幹。海蘭珠曾經還嫁過他人,嫁給皇太極可以說已經不是初婚。那麼為什麼皇太極不愛孝莊,卻愛曾嫁過人的海蘭珠。
  • 《山河戀之美人無淚》只記得韓棟的「多爾袞」與張檬的「海蘭珠」
    於正早期的作品無論是劇情、花色、造型大多雷同,但是收視率確實不錯,今天要講的這部《山河戀之美人無淚》是「美人系列」第三部,前兩部分別是《美人心計》與《美人天下》。除了韓棟飾演的多爾袞印象深刻,卻只記得張檬版海蘭珠的美,應該是張檬顏值的巔峰時刻了。一顰一笑是真正的美人無疑了,如歷史所記錄的那樣,她才是皇太極一生最愛的女人。後宮爭鬥最大的勝利者其實是海蘭珠,至於大玉兒,如她曾經的誓言那樣,丈夫不忠、兒女不孝,孤獨終老,即使成為了皇太后,也是無限後悔的一生。
  • 《蘇茉兒傳奇》馬丹旎詮釋海蘭珠愛情演技獲贊
    由青年演員馬丹旎參演的大型古裝電視劇《蘇茉兒傳奇》目前正在熱播,該劇自開播以來引起不俗反響,草原實景的拍攝和高度還原的服裝造型都大獲好評,劇情的發展亦持續高能。馬丹旎扮演的科爾沁格格海蘭珠,在多爾袞與蘇茉兒幫助下到了大金,入宮後在暗流湧動的後宮中頻掀波瀾。
  • 5個海蘭珠,唐藝昕版被吐槽,何賽飛版最經典,她就像海蘭珠本人
    5個海蘭珠,唐藝昕版被吐槽,何賽飛版最經典,她就像海蘭珠本人。一、荷花版吊足眾人胃口的《靈魂擺渡·黃泉》終於揭開神秘面紗,何花作為新鮮血液攜手原班人馬,共同開啟「靈擺系列」新篇章,引發熱議。不少觀眾在觀影后對影片給予高度評價。
  • 皇太極為什麼卻獨寵海蘭珠,而無視有才華的孝莊,海蘭珠有什麼好
    歷史可以不修飾,但可以有側重。好比比順治、康頤、雍正、乾隆一脈相承,承自孝莊。而做為皇太極的后妃,布木布泰(孝莊)只排第五,排第二的海蘭珠才是皇太極最寵愛的女人。可惜,海蘭珠所生的皇八子早夭了,海蘭珠也因此深受打擊,年紀輕輕的役了。海蘭珠死後,皇太極深受打擊,一直不能走出悲痛的陰影,在海蘭珠走了的兩年後也突發重疾而亡。清朝的皇帝,大多數都算得上是優秀的政治家,而且都是很重視感情的政治家。這一點在歷代的王朝中都是獨樹一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