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自然總是這樣,迷人得毫不費勁,冬天的貝加爾湖就是這樣,美的有點不像話。
△Photo by Kristina Makeeva
西伯利亞寒流一到,貝加爾湖就進入了夢幻的藍冰季。晶瑩剔透的藍冰、冰裂、氣泡冰以及浩瀚星空是貝加爾湖冬季的永恆主題。
△Photos by Kristina Makeeva
俄羅斯攝影師克裡斯蒂娜·馬凱娃(Kristina Makeeva)拍攝的這些照片讓我們見到一個清澈迷人的貝加爾湖,令人心生嚮往~~
△Photo by Kristina Makeeva
傳說蘇武曾經在此地(古時稱北海)牧羊十九年,孤身守望漢家氣節;契訶夫讚美它為「瑞士、頓河和芬蘭的神妙結合」;李健更是一曲悠揚,用空靈的歌聲傳遞了對它的愛戀。
△Photo by Kristina Makeeva
有人說,一生中至少要去兩次貝加爾湖,一次,為了中國的舊土北海,一次,為了冰雪交融的碧波藍湖。但不管怎樣,貝加爾湖是一處此生必定要去的純淨之地。
它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湖,也是地球上淡水儲量最大的湖。夏季的貝加爾湖,湖水清澈透明,透過水麵就像透過空氣一樣,溫柔碧綠的水色令人賞心悅目……
@baikalairtour.ins
「貝加爾湖」之名是英文「baykal」一詞的音譯,其名稱來自俄語「baukaji」,最初源自蒙古語,是由「saii」(富饒的)加「kyji」(湖泊)轉化而來。這片被譽為「西伯利亞明珠」的寶藏湖泊位於蒙古高原的北部邊緣,俄羅斯東西伯利亞南部。
由於未受第四紀大冰川覆蓋,至今湖中仍保留著公元前6500萬年-公元前230萬年期間的淡水動物,其中較為著名的就是貝加爾海豹、凹目白鮭、奧木爾魚等堪稱活化石的珍貴生物,因此才在蒙古語中被稱作「富饒的湖泊」。
每年12月,貝加爾湖開始結冰,大約1月中下旬完成冰封,之後的1-4月便是觀賞藍冰的最佳時間。
在冰封期,冰的厚度能達到有70 釐米到 2 米,且透明度驚人,在沒有雪覆蓋的淺水區甚至可以透過冰層看到湖底。
來貝加爾湖的人到達的第一站都是伊爾庫茨克(Irkutsk),這裡是最靠近貝加爾湖畔的城市,與中國沒有時差,北京飛行約3個小時即可抵達。然後從伊爾庫茨克坐車到貝加爾湖上的奧爾洪島。
奧爾洪島是貝加爾湖之行的重頭戲,最美、最純粹的藍冰就在這。
在奧爾洪島看藍冰一般分兩條線路:南線和北線。南線看冰裂紋和氣泡冰,北線看藍冰和吊墜冰。
△Photo by Kristina Makeeva
由於湖中的水生植物不斷釋放沼氣,當快上升至湖面時急劇降溫、迅速結冰,就會形成一串串唯美的氣泡冰。
每年三月,溫度開始回升,在風和陽光的作用下,冰面開始破裂,貝加爾湖便沉醉在清透的藍與纖陌縱橫的冰裂紋中~~
△Photo by Kristina Makeeva
奧爾洪島北線多巖石,海浪拍打巖石洞窟後,落下的瞬間凝結成的吊墜冰,既霸氣又驚豔。
晴好的天氣裡,當太陽慢慢下沉,高緯度粉色的天空美得讓人痴迷。
夜幕降臨,清澈的天空星河浩瀚,又會給你致命一擊,令人沉醉~~
@russia.traveling.ins
貝加爾湖的藍冰季值得用上所有的讚美之詞,滿足你藍色幻想的不只有湖面以上,還有湖面之下的「冰潛」。
貝加爾湖的能見度最深能達到四十米,水下的世界也並不乏味,搖曳的水生植物,成群的魚類交織成一個如夢似幻的藍色世界。
陽光會透過冰層,散開成隱約的藍光,湖水被照得透亮。上岸後喝一杯伏特加,身體很快回暖。
一切都是藍色的,可能你會覺得很無聊?可實際一點也不。乘坐冰上特色「小鋼炮」、氣墊船、狗拉雪橇、雪地摩託、俄式桑拿,還有滑雪,可以玩的項目很多。
但這裡的冰是有魔力的,置身其中你想做的,歸根結底其實只有一件事——拍照。
趴在冰面上,鑽到冰洞裡,爬到高處,以各種刁鑽的角度,無人機拍攝不失為最好的選擇!你會沉醉這片藍色的世界裡,玩的不亦樂乎。
△Photo by Kristina Makeeva
@lake_baikal.ins
寫在後面:
這裡算是西伯利亞各種冷空氣的老家地帶了,但真的沒有想像中冷,室外厚點的防風羽絨服絕對夠了,室內甚至會熱的冒汗。還有UGG什麼的不適合這裡,防水戶外雪靴才是正確選擇。
*部分圖片來源網絡,已標明出處,如有侵權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