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稱為是「鴨都」的南京,最出名的居然不是鴨子,而是蘿蔔

2020-12-16 醜怪耶哦

南京是一座有歷史文化底蘊的城市,曾經的它飽受滄桑,但如今的南京,已經用一個嶄新的面貌面向全世界,南京是一個讓人無法忘懷的地方,除了歷史緣由之外,南京的美食也是人們記住它的原因之一。大部分人都聽說過南京的「鹽水鴨」,歷來都有「沒有一隻鴨能活著逃出南京」的傳說。南京是讓鴨子們聞風喪膽的地方,不過話說回來。雖然在外人的記憶當中,南京人是「嗜鴨如命」的。但是只有地道的南京人才知道,跟蘿蔔相比,鴨子不值得一提,所以在南京流傳著這麼一句話,你居然不吃蘿蔔,你到底是不是南京人?

南京人最在意的居然是蘿蔔

其實南京是一個美食多樣化的城市,除了南京鹽水鴨之外,南京的牛肉貼鍋也很出名,曾經在電視節目《舌尖上的中國》當中有介紹過。南京還有讓人垂涎欲滴的蟹黃包,以及外地人聽了一臉懵的「燉生敲」。不過這些都是外地人眼中的南京美食,對於真正的南京人來說,蘿蔔才是他們的摯愛,家家戶戶可以不吃鴨,但絕對不能沒有蘿蔔!所以在南京人的心目當中,蘿蔔是南京美食界妥妥的C位!

蘿蔔是靈魂

蘿蔔的樣子並不出彩,由於生長在泥土當中,更不會被人們所注意,那麼這麼其貌不揚的蘿蔔,為什麼能討得南京人的歡心呢?其實大家都吃過蘿蔔,都知道蘿蔔的味道比較刺激,如果沒有食慾的話,來一口醃蘿蔔皮,我們的食慾立馬被開啟。而南京人對蘿蔔的愛是不分季節的,在不同的季節,南京人都會把蘿蔔吃出不一樣的花樣。就拿夏季來說,南京人喜歡吃楊花蘿蔔,

五月紅,專煲老鴨

楊花蘿蔔的做法也非常簡單,將小蘿蔔洗乾淨後把莖葉去掉,隨後像拍大蒜一樣將小蘿蔔拍扁,然後撒上一些糖和醋,攪拌均勻,一道美味可口且開胃的楊花蘿蔔就做好了。如果想要文藝一點,大家還可以在做好的楊花蘿蔔上撒上一點蔥花,紅和綠的搭配,看起來也比較養眼。南京有一種蘿蔔叫做五月紅,其實大家可以按字面意思理解,這種蘿蔔,會在五月份的時候成熟,而它的表皮是玫紅色的。南京人大多拿五月紅來煲湯,除此之外,五月紅飩鴨湯也非常美味。

青蘿蔔當水果賣

而等到天氣最熱的時候,南京人最愛吃的就是青皮蘿蔔。青皮蘿蔔的外表雖然看起來像是生的,但實際吃起來很清脆。甚至在南京的街頭,人們還會把青蘿蔔切成片,然後跟青橄欖一起售賣。這蘿蔔到了南京,變得越發不像蘿蔔了。其實青皮蘿蔔有兩種顏色,第一種是外皮比較青,內裡的顏色玫紅色的,第2種就是從裡到外都是青的。蘿蔔心呈現出玫紅色的青蘿蔔,被作家薛冰起名「心裡美」。其實這種誇讚並不誇張,當你把玫紅色芯的青皮蘿蔔一片片切下來放置好後會發現,這蘿蔔片美的跟畫一樣,讓人忍不住想要保護它,當作一個紀念品收藏。

秋冬時節,白蘿蔔一燒一炒

而到了秋季和冬季,南京人就開始吃白蘿蔔,白蘿蔔特別水靈,無論是用來炒菜還是用來煲湯,那味道叫一個鮮!在南京的鴨血粉絲湯店當中,有的店主會加入白蘿蔔片,很多人在秋冬的時候對白蘿蔔總會有異樣的情緒,所以能在鴨血粉絲中吃到白蘿蔔,可以說是比較驚喜的。南京人在製作白蘿蔔的時候有一道獨有的製作方法,那就是炒白蘿蔔。把白蘿蔔放入鍋中翻炒均勻,後加入適量的水。最後把化開的豬肉澆上去,立馬開大火烹煮片刻,隨後關火燜半分鐘,一揭開鍋,蘿蔔的鮮味立馬鑽進鼻腔當中,用筷子夾起一片蘿蔔放入口中,有一種入口即化的感覺,就算是沒有牙的老人,都能hold住這道美味。

在南京,蘿蔔除了當作主食之外還可以當作小吃,比如油炸蘿蔔絲餅(又稱油端子),油炸出來的蘿蔔絲餅帶著一點鹹香的味道,外表金燦燦的很好看,雖然剛出油鍋的蘿蔔絲餅有一些燙嘴,但止不住人們對它的喜愛,所以,油炸蘿蔔絲餅就是要趁熱吃才行。雖然蘿蔔的外表長得不太能入眼,但是蘿蔔確實是一個好東西。蘿蔔物美價廉,也不會受到階級的限制。它可以走入千家萬戶,用自己的鮮味制霸一方。

蘿蔔沒有那麼多花裡胡哨的套路,它用自己最純真的味道,給人們帶來最美好的回憶。雖然看起來些許木訥或者是比較憨,但蘿蔔確實憑實力受歡迎,所以大家來到南京後,不能只顧著吃鹽水鴨,也要來品嘗一下被萬千南京人寵愛的蘿蔔,看它能不能徵服你的心!

相關焦點

  • 「鴨都」南京第一狠菜,必須是蘿蔔!
    最知名的是餐桌上的鴨——「在南京,沒有一隻鴨子,能活著遊過長江」絕非虛言。這裡的每一隻鴨子都帶著被吃的宿命而出生。 ▲ 圖1:跑動的鴨仔,圖/公眾號「南京有個號」;圖2:等待南京人來「zan」的鹽水鴨,圖/圖蟲·創意除了鴨,這些南京美食也都見過大世面:
  • 南京為什麼會被稱為鴨都,因為鴨子這麼美味,南京人都愛吃呀
    關於南京人喜歡吃鴨子,網絡上早有戲謔:「沒有一隻鴨子能活著遊出南京」。充滿貴氣的古都金陵,如今因為對鴨子的狂熱而被稱為「鴨都」。南京人熱愛吃鴨,精於吃鴨,大事小事都要吃鴨,於是在國人心中,南京人x鴨子成為了一對牢牢鎖死的cp,鎖上的鑰匙也已經被南京人燉著鴨子吃掉了。
  • 南京人:沒有一隻鴨子能活著離開「鴨都」丨知味青年
    有一個南京朋友曾經調侃地說:沒有一隻鴨子,可以活著出南京城。可以看出,南京人有多麼喜歡鴨子,就如我們廣東的無雞不成宴,正因為如此為南京贏得了一個響亮的美稱——鴨都。總之,婚喪嫁娶喜怒哀樂陰晴圓缺都可以成為南京人吃鴨子的理由,就是這麼任性。如果你問南京人為啥要吃鴨子,南京人肯定會反問你,吃鴨子需要理由麼?
  • 聽說,沒有一隻鴨子能活著離開南京——南京旅遊美食「鴨味」推薦
    對於鹽水鴨居首,南京人恐怕不會有任何意見,但是如果是板鴨居首,南京本地人恐怕就要私下嗤笑了。馳名的南京板鴨到底如何,暫且按下不表,咱先說說作為「國菜」北京烤鴨「父輩」的南京烤鴨,或者說是:金陵片皮鴨。在北京久居的朋友可能都知道,北京烤鴨的源頭其實並不是馳名中外的「全聚德」,而是北京最早開在米市胡同的「便宜坊」烤鴨店。
  • 吃「鴨最多」的城市,不是北京也不是廣州,而是此「六朝古都」
    大地上到處都是豬、牛、羊、蝦、蟹、雞、鵝等動物。飛禽中,雞肉應該是我們吃得最多的,但鴨肉的味道也是別無選擇啊。提到最著名的「鴨子」,很多網友的第一反應可能不是北京烤鴨和廣州烤鴨,而是全國吃鴨子最多的城市,我想很多網友都會說是北京和廣州,的確,北京烤鴨和廣州烤鴨很有名,但問一問吃鴨子最多的城市,兩者是不同的,南京就是六朝古都了。
  • 城記|都說春江水暖先吃鴨,南京這座城市,就是要跟鴨子過不去
    南京小巷裡的鴨老闆小王一邊揮刀斬鴨,一邊嘀咕。鴨攤前的顧客們聽了,齊聲唏噓嗟嘆:「復讀又要花好多錢啊!」老王蕩開菜刀,拿起毛巾抹了一把臉,美滋滋地嚷:「錢不是問題!靠賣板鴨,我在老家蓋了兩棟房了!」「丫頭啃鴨頭,鴨頭鹹,丫頭嫌」——這是金陵的「小嘎夥」們熟悉的順口溜。每次吃鴨子,我都會把自己想像成順口溜裡那個難伺候的丫頭。
  • 吃「鴨」最多的城市,不是北京也不是廣州,而是此「六朝古都」
    不知有多少人吃扁肉和米飯,中國可食用的肉食種類很豐富,地上有豬,牛,羊,水裡遊泳的魚和蝦,蟹和天上飛的雞,鴨,鵝等,雞肉應該吃得最多,但它聞起來還是很香的,「說起最著名的鴨子,很多網友首先反應的不是北京,就是廣州的燒鴨,如果詢問全國食用鴨子最多的城市,很多網民會說:「是北京或廣州,
  • 南京無處不吃鴨,南京鴨無處不可吃
    要論做鴨,最厲害的,還是南京人。「鴨都」南京人認第二,誰也不敢認第一。鹽水鴨中最出名的還是桂花鴨,倒不是說鴨中多了桂花做輔料,而是每年八月桂花開時的鹽水鴨最肥美,色味俱佳,因此得名桂花鴨。南京的醬鴨尤以醬鴨頭出名,鴨頭早已在醬汁中浸潤多時,十分入味,細嫩的鴨腦和下顎細肉都軟化到一嗦即可入口。每一口下去都似乎能提煉出汁水,馥鬱鮮醇又香甜,回味都是芳香,能讓口中每一處味蕾都得到極致的享受。
  • 在南京,做鴨也太難了.
    要論做鴨,最厲害的,還是南京人。「鴨都」南京人認第二,誰也不敢認第一。老南京人的日常從早上的鴨油燒餅開始,到了中午吃一碗美滋滋的烤鴨湯,晚上去街頭巷尾的滷鴨店斬一隻鴨,夜宵也是鴨血粉絲湯來填飽肚子。南京的鴨子很苦惱,被金陵王氣加持過的它們,註定鴨生轟轟烈烈。除了「鴨界F4」的鹽水鴨、烤鴨、醬鴨、板鴨外,大量從鴨子身上衍生出來的美食也在南京的大街小巷裡生了根,每一種都是不一樣的風味。
  • 北京的鴨子,南京的鴨子,廈門的鴨子,哪一道是你的最愛
    雞鴨是我們常吃的肉類,也是我們最常吃的家禽肉,在過去的農村,很多人在家自己養幾隻鴨子,逢年過節就吃吃賣賣,農家養的雞鴨是最肥的,中國人喜歡鴨肉,做菜的方法也很多,每個地方都有特色的鴨肉烹飪方法,從北到南,這3隻中國有名的鴨子,你都吃過嗎?
  • 堪稱國內最愛吃鴨的城市之一,被譽為「鴨都」,卻不是北京
    堪稱國內最愛吃鴨的城市之一,被譽為「鴨都」,卻不是北京中國的飲食文化在外國人眼中堪稱是「王者」似乎已經沒有什麼不能吃了,外來物種小龍蝦、牛蛙等都被吃到需要人工養殖了,就連清道夫也已經有人研究出了吃法,河豚也難逃一劫。
  • 鴨有多種吃法,吃一次忘不掉的不是北京烤鴨,而是蓮花血鴨
    在做法上也大有不同,北京烤鴨在入爐之前要抹上蜜,在烤制;而南京烤鴨則是在鴨腔中塞滿香料和水,烤出來的鴨子滷香味十足。吃法也截然不同,南京烤鴨在吃的時候斬成塊,澆上香噴噴的滷汁,可謂醬料十足,吃一口整個身體都會被帶動。
  • 一年吃掉1億隻鴨子的城市,被稱為「鴨都」除了鴨毛皆被做成美食
    但是雞仍然是廣東人最愛的食材。對於雞有多達幾十種的料理方法:白斬、鹽焗、豉油、蔥油……,大概雞最好的歸宿就是在廣東廚房吧。廣州雖有著羊城之稱,實際廣州人卻不怎麼吃羊,雞才是粵菜之中最受寵的。那一說到鴨,你會想到哪座城市?
  • 渝菜酸蘿蔔老鴨湯,鴨子別砍成塊,整隻鴨子燉香軟酸爽
    酸蘿蔔老鴨湯冬天進補都愛吃大魚大肉,有一次在朋友家吃飯,燉了一鍋鴨子,頓時不不知道如何下筷子,直接動手吧好像又不太合適。整隻鴨子做的酸蘿蔔老鴨湯用筷子輕輕一夾,鴨肉全部都脫離骨頭,蘸著味碟吃,十分滿足……這種做法引起了小編的很大興趣,酸蘿蔔老鴨湯主材是鴨子和酸蘿蔔,鴨子要老,一般要一年以上,鴨子易於消化富含維生素
  • 深扒南京最瑪麗「蘇」的鴨
    南京人對鴨子愛的深沉嗜鴨之深而被稱為鴨都一千多年前,《白門食譜》記載:「金陵八月時期,鹽水鴨最著名,人人以為肉內有桂花香也。」說的就是肥而不膩,香鮮美味的鹽水鴨。因在桂花盛開時節製作,又有桂花鴨的美稱。明清時南京流傳「古書院,琉璃塔,玄色緞子,鹹板鴨」則說的是肉質細嫩緊密,長得像一塊板一樣的板鴨。到了今天,還有烤鴨、滷鴨等等。不僅僅是鴨肉,鴨的脖子,內臟都處理成各式美味,南京人簡直把鴨吃出花兒來。
  • 南京最愛的一道菜,不是烤鴨、鹽水鴨、滷鴨子,而是鴨血粉絲湯!
    #今日份美食#南京「鴨都」的名號響噹噹,豈是隨便說說而已?從全鴨到鴨零件,鴨子以各種形式展露在南京人的餐桌前。大到油潤多汁的烤鴨、鹹香緊緻的鹽水鴨,小到香酥帶辣的鴨頭、滷味十足的鴨翅,可以說,鴨子的每一部分在南京人眼裡都是寶。
  • 最愛吃鴨子的城市,一年吃掉2億隻,當地居民:無鴨不成席
    北京烤鴨在世界各地都有不錯的名氣,不過北京卻不合適最愛你吃鴨的城市,最愛吃鴨的城市要數南京,南京人民一年就可以吃掉2億隻鴨子,當地居民調侃:從來沒有鴨子可以活著走出南京。沒有一隻鴨子可以走出南京南京的制鴨技術早在1400多年前的南朝時期就有記載,南京關於鴨子的菜餚是聞名於全國的,除了最出名的金陵烤鴨外、還有南京板鴨、南京鹽水鴨、南京燒鴨、南京八寶珍珠鴨等等一系列有關鴨子的菜餚,並且每個菜餚都有屬於自己的味道和特色。
  • 南京與鴨不得不說的故事
    南京堪稱是我國鴨餚的發祥地與薈萃地,素有「無鴨不成席」之說,對鹽水鴨是貧富無岐,有錢人食之不認為賤;貧窮人家也吃的起。尋常居家,懶得動手或無暇進廚者,隨時隨處可以買到,「一盤鴨子一杯酒,一張小報拿在手,吃鴨看報兩不誤,飽了腸胃頭」幾乎成為民俗小景。南京人食鴨的歷史悠久,,在清代就住有很多回民,為此,食鴨之風可為南京最盛。江南水暖鴨肥,製作鴨饌,享有天然的優勢。
  • 南京「最美味」的一條街,不是獅子橋也不是夫子廟,而是這裡
    在你的印象裡,南京最出名的美食街是哪一條?獅子橋?夫子廟?事實上,這不是一條街,而是一個社區,叫鎖金村,被喻為金陵幸福第一街!鎖金村位於南京市玄武區,從一村到六村,僅僅2平方公裡的社區,就隱藏了各種深巷美食,只要你去走一走,總能發現不一樣的舌尖驚喜!
  • 舌尖上的南京:帶你吃遍「鴨都」
    以傳唱程度來說,北京烤鴨要比南京烤鴨有名的多,但真正被稱為「鴨都」的。卻只有南京一個地方。下面就讓我們來探索一下南京的鴨子吧!在南京有一句俗語——沒有一隻鴨子,可以活著出南京城。由此足以看出,南京人有多麼喜歡鴨子,也正因為如此為南京贏得了一個響亮的美稱——鴨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