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去少林寺問:朕也要下跪?方丈說了「8個字」,救了全寺人

2020-12-11 騰訊網

在中國歷史上有兩位平民皇帝:漢高祖劉邦和明太祖朱元璋。他們兩人都是貧農出生,後來通過不懈努力和拼搏,最後逆襲成為一國之君。

朱元璋原名叫朱重八,家裡原本就一貧如洗,又加上兄弟姐妹多,溫飽成了最大的問題。為了生計,他還是兒提時就只得給地主家放牛。

公元1343年,15歲的朱元璋遭遇人生第一坎:家鄉發生瘟疫,他的父親、母親、大哥在短短的半個月內都相繼去世。當時朱元璋窮的連給親人買棺材的錢都沒有,連塊墓地也找不到,鄰居劉繼祖看朱元璋可憐,就把一塊墓地給了朱元璋,朱元璋就這樣草草下葬了家人。

為了生計,朱元璋來到皇覺寺,想出家當和尚。方丈仔細的把朱元璋全身上下看了個遍,然後對朱元璋說一句石破天驚的話:「施主相貌奇特,以後必定是大富大貴之人,只是你跟佛祖有一定的緣分」。於是方丈就把朱元璋留了下來。

因為天災人禍,17歲的朱元璋在皇覺寺當和尚也不能維持生計了,於是只好隨眾師兄們離開寺廟,開始過了乞討的生活。

三年後,也就是公元1348年,朱元璋返回到了皇覺寺。在這三年的流浪生涯讓朱元璋內心產生了救天下萬民脫離水火之中的遠大抱負。

結果,正在這時,朱元璋兒時好的夥伴湯和寫了一封邀請信給他,從此改變了朱元璋的一生。

為了躲避官府的追殺,朱元璋投奔了郭子興的紅巾軍。

加入義軍後,朱元璋從最基層做起,但他憑著出眾的個人能力和超級無敵的膽識,深得郭子興的器重,提升他為自己的親衛隊長。再後來,郭子興把養女馬氏嫁給了朱元璋。

而朱元璋也不負眾望,後來接替郭子興成為紅巾軍的頭領,再後來,打敗陳友諒、張士誠兩大勁敵,又揮師北上,徹底推翻了元朝。從而建立了大明王朝。

洪武十年(公元1378年),朱元璋也許是因為在南京的宮殿呆悶了,便突然心血來潮地帶著隨從一起去嵩山少林寺參拜。

少林寺主持方丈聽說皇帝來了,自然下山來迎接,「陛下遠道而來,贖老衲接駕來遲」「不必多禮,免禮平身吧」朱元璋讓方丈頭前帶路來到了大雄寶殿。此時面對佛像,朱元璋燒了香,正想著跪下去求求佛祖保佑自己的江山,讓老朱家的江山能夠千秋萬代地傳下去。

然而,就在這時,他突然想到他現在是一國之君,真龍天子,真龍天子給佛祖下跪成何體統。

朱元璋為此猶豫不決,於是便問方丈:「朕需要下跪嗎?」

這是個很搗蛋的問題。方丈知道,他如果回答不好,不但自己難逃一劫,只怕整個寺廟都要遭殃。好在方丈是個頭腦靈便之人,他想了想,恭恭敬敬地說了8個字:「見在佛不拜過去佛。」

這裡面的「見」在古代也等同於現在的「現」。意思是說朱元璋現在貴為皇帝,是九五之尊,當是人佛,那有現在的佛跪拜過去佛的道理。朱元璋正不想磕頭呢,於是順坡下驢沒下跪,聽到後就非常高興,誇獎方丈有學問,是個得道高僧,並進行了重賞。

因方丈的機智應對,為少林寺化解一場災難,不僅保住了全寺和尚的性命,而且得到了重賞。這個故事因此也傳為佳話

當然,真正的「拜佛」典故的男主角其實並不是朱元璋,而是宋太祖趙匡胤,這件事被宋代著名的大文豪歐陽修記載在《歸田錄》裡面。

太祖幸相國寺,至佛像前燒香,問︰「當拜與不拜?」僧錄贊寧曰︰「不拜。」問其故。曰︰「見在佛不拜過去佛。」

趙匡胤聽了僧錄的回答,滿意地笑了。皇帝在世間主宰,如果去拜一個佛像,成何體統?據悉,後來歷朝歷代都形成了這樣的規矩,6個字:皇帝見佛不拜。

如果趙匡胤知道數百年後,這位乞丐和尚皇帝竟然將他老趙家丟掉的河山從元人的手裡給奪了回來,他寧願這樣的張冠李戴多戴幾回也心甘情願。

相關焦點

  • 朱元璋問少林寺方丈:朕需要跪嗎?方丈一句話救了全寺的性命
    導語:朱元璋問少林寺方丈: 朕需要跪嗎?方丈一句話救了全寺的性命中國歷史上,各朝各代的開國皇帝,仿佛有著一個共性,那就是出生地位都不怎麼好,而其中最為著名的,便應該是大明王朝的開國皇帝——明太祖朱元璋了,畢竟不是每一個皇帝都當過和尚又做過乞丐,深知民間疾苦,或許也正是因此,朱元璋在位期間,明朝勵精圖治,日益繁榮昌盛,為萬國來朝的盛世景象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 朱元璋到了少林寺問:朕也需要下跪嗎?方丈機智應答
    朱元璋從小出生在一家非常貧困的家庭,主要就是務農為生,經濟條件非常不好,在他還沒有成年的時候就父母雙亡了,家裡就只還剩下一個哥哥,兩人相依為命。當時兩人窮的連給父母下葬的錢都沒有,這還是地主的一個弟弟可憐這兄弟二人,才幫二人把父母安葬好。後來,朱元璋要出去闖蕩,便離開了哥哥,到了皇覺寺,削髮為僧。
  • 朱元璋祭拜佛祖,詢問方丈:朕也需要下跪?方丈機智回應8個字逃得一劫
    在我國歷史上總共有兩位平民皇帝,一位是劉邦一位是朱元璋,二人都是窮人出身,經過自己的努力後成為一國之君。在朱元璋建立明朝後,1378年也許朱元璋在皇宮中悶得慌,打算出來走走,帶著隨從們來到嵩山少林寺參拜。而少林寺方丈得知後自然趕忙前來迎接,帶著朱元璋來到了少林寺的大雄寶殿。
  • 朱元璋拜佛問方丈:朕需要下跪嗎?方丈一句話救全寺人性命
    眾所周知,朱元璋出身貧寒,是一個草根皇帝,但是朱元璋稱帝之後,他的各種手段,實在是太狠毒。朱元璋小時候生活非常貧苦,為了生存,他不僅給地主家放過牛,還當過和尚。因為瘟疫,他的雙親都走了,他和二哥連個棺材都買不起,最後還是鄰居幫助他們,這才將家人下葬,之後兩兄弟就分道揚鑣了。
  • 朱元璋去寺廟拜佛,問方丈:朕要跪嗎?方丈機智回應救回全寺性命
    有一次,朱元璋在外出的時候進入一座寺廟,他問了方丈一個問題,立刻就讓方丈感到了危險,那麼,朱元璋到底問了方丈怎樣一句話呢?朱元璋問方丈自己是否需要在佛前跪拜,面對這樣一個問題,方丈用非常機智的回答化解了這一次危機。
  • 朱元璋去寺廟祭拜,問:朕需要跪嗎?方丈八個字機智回答救了全寺
    朱元璋可謂是中國歷史上一位極具傳奇色彩的人物,他是為數不多的一位出身卑微做上王位的皇帝。朱元璋小時候家境貧寒,曾經為地主放過牛,做過乞丐,甚至還在寺廟裡出過家,當年朱元璋為了生計,不得不在寺廟出家,當了一名小僧。
  • 朱元璋到寺廟問:朕需要下跪嗎?方丈僅說8個字,挽救全寺人性命
    比起劉邦,朱元璋的背景似乎更慘:自己本來就是家裡的小兒子,因為一場意外才來到這個世界,最後在故鄉安徽鳳陽鬧饑荒的時候更是走投無路,與哥哥相約分離,各自去打拼,但是哥哥倒是可以在外面生存,朱元璋呢?他不行,他還太小,到外面去打拼根本就是死路一條。
  • 朱元璋登基後,進入寺廟問:咱拜佛需要跪嗎?方丈回答盡顯機智!
    朱元璋,濠州鍾離人,幼名重八,參加農民起義軍後改名元璋,字國瑞,元末農民起義軍首領,明朝開國皇帝(1368年—1398年在位),史稱明太祖,卓越的軍事家、戰略家、統帥。朱元璋幼時貧窮,曾為地主放牛。1344年,入皇覺寺,25歲時參加郭子興領導的紅巾軍反抗元朝,1356年被部下諸將奉為吳國公。同年,攻佔集慶路,將其改為應天府。
  • 男子自稱朱元璋轉世,讓全車人下跪接旨
    男子自稱朱元璋轉世,讓全車人下跪接旨男子自稱朱元璋轉世,讓全車人下跪接旨6月21日,K596次列車在運行過程中,一名男子突然大聲喧譁,稱自己是朱元璋轉世,讓全車人下跪接旨。你到西安去打聽打聽,寡人姓朱。乘警見無法將男子勸住,只好採取強制保護措施將他拉到休息間,而此時男子還是自稱為明朝皇帝朱元璋,乘警無奈用男子手機聯繫到了他的家人,男子家人表示:他平時就愛看一些玄幻的小說和影視劇,這次可能是在工作中壓力太大,精神方面出了問題。當列車到達西安戰時,乘警對男子進行教育後放他下車。網友熱評:明朝皇帝自稱「寡人」?
  • 我的恩師少林寺方丈----釋永信大和尚
    這是危及整個佛教界的事情!也是一種信仰的危機!維護釋永信大和尚的正面形象,也是維護佛教界的正面形象,這個事情已經不僅僅是少林弟子的責任,也是所有佛弟子的責任與使命了。祖師訓導:「若要佛法興,唯有僧贊僧!「
  • 嵩山「少林寺」這三個字是誰寫的?
    09-03 07:15:31 來源:清風明月逍遙客 少林寺是世界著名的佛教寺院,是漢傳佛教的禪宗祖庭,在中國佛教史上佔有重要地位,被譽為「天下第一名剎」。每個來到少林寺參觀的人,都會在山門前拍照留影,那麼山門牌匾上的「少林寺」三個字,到底是誰提筆寫的?
  • 方丈敬齋大和字一少林寺,是康熙御筆的少林寺
    彩繪鬥拱,朱門雕棟,氣宇軒昂的山門上方正書閃閃發光的三個大相傳康熙年間,少林寺剛剛改建完畢,唯有山門上的隨額一直沒有掛上去。方丈敬齋大和字一少林寺。這便是康熙御筆的「少林寺」。相傳康熙年間,少林寺剛剛改建完畢,唯有山上的匾額沒有掛上去。方丈敬齋大和尚,為了這塊傷透了腦筋,他曾經讓一些書法家來題寫,但是掛上去看著總是不滿意。
  • 「少林寺」這三個字的由來,是誰所寫?說出來你可能不信!
    少林寺有「天下第一名剎」這一美稱,那麼少林寺知名是如何而來的呢,寺門前的牌匾上的少林寺三個大字又是誰題寫的呢,小編說給大家聽之後,大家一定會感到十分驚訝。接下來小編就給大家具體介紹一下少林寺三字到底是誰題寫的。不少慕名而來的遊客都會現在寫有少林寺三字的牌匾前拍照留念,但是他們可能不會想這三個字到底是誰寫的。接下來小編就給大家科普一下少林寺這個三個字的由來吧。
  • 讀史筆記(30)|少林寺山門匾額上的「少林寺」三個字是誰寫的?
    眾生說/文說到少林寺,大家聽到最多的大都跟禪宗,跟功夫,跟寺內的建築有關,很少有人會注意到少林寺的山門,大都是在門口拍張照就直奔院內了。今天我們就給山門留些目光,說說它的獨特之處。據說,清康熙年間,少林寺山門修建完畢後,唯有山門上的匾額一直空著,少林寺方丈敬齋大和尚,為了這塊匾額,曾興師動眾,想讓朝廷題寫,但效果不佳。誰知後來,京城傳來聖旨,說康熙要來中嶽巡遊,要到少林寺,做好接駕準備。
  • 經18年奮鬥:1999年,釋永信升座少林寺方丈
    原指代佛傳法、續佛慧命之人,後乃被用來指稱各寺院之主持者或長老。此詞用在寺職稱謂時,又稱寺主或院主。住持和尚是僧眾們推選出來的,必須具有幾個條件:第一,是禪宗的得法弟子,要確有修持見地,足為大眾師範,而且形體端正,無有殘缺。第二,要德孚眾望,經諸山長老和其他寺院住持們贊助。
  • 朱元璋祭拜佛祖,問:朕要跪嗎?方丈回一句話,拯救全寺僧人
    朱元璋祭拜佛祖,問:朕要跪嗎?朱元璋回憶著那時的事。當年他哭著逃到寺廟裡,見到裡面的方丈就說他要做他的弟子。方丈本來不答應,因為此時的食物已經不多了,要是再收留他為弟子,寺廟的食物就更少了。不過,方丈見他十分可憐,就答應了。他頭髮被剃掉,露出光光的頭,原以為一生就在這裡了。
  • 少林寺方丈的戰鬥力有多猛
    「張鑫炎、徐克導演帶著劇組來到少林寺的時候,少林寺一片破敗,一共就十幾個和尚,9個是老人,靠28畝地過日子。」1980年嵩山少林寺下的玉米地靠拍攝《少林寺》才翻修了部分房子後,讓釋行正越來越明白:人不夠,重農這條路行不通,只能從商試試看。
  • 最牛少林僧,方丈允許他不守戒律,品行不端卻贏得全寺僧人的尊重
    正因為如此,少林才會贏得武林中人的尊敬,關鍵就在於他們守規矩,從不徇私,戒律面前人人平等,可以說這是少林在武林中的立身之本。但是我們今天要說的這位少林僧,卻素以不守規矩而著稱,更不把少林的清規戒律放在心上,所有少林戒律都和他的做人原則相違背,然而奇怪的是,他卻贏得了全寺僧人的尊敬。
  • 「少林寺」3個字是誰寫的?拼接,後人模仿,還是康熙親筆?
    少林寺是世界聞名的佛教寺廟,也是中國佛教的禪宗始祖。它在中國佛教史上佔有重要地位,每個來少林寺參觀的人都會在山門前拍照,那麼很多人都好奇是誰在牌匾上寫了「少林寺」三個字呢?第一、康熙書法中的字拼湊在一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