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局新展望丨2021:疫情助推旅遊業多元化發展

2021-01-12 騰訊網

圖片來源/新華社

開局新展望

(5)

■中國經濟時報記者 李曉紅

2020年突如其來的疫情,給旅遊業帶來了前所未有的衝擊。隨著我國疫情的有效防控,國內旅遊市場逐漸復甦,旅遊消費者也習慣了戴著口罩出行的旅遊新常態。

展望2021年,接受中國經濟時報記者採訪的業內人士認為,國內旅遊市場保持穩定復甦態勢有較高的確定性,旅遊消費開啟「內循環」模式。國際旅遊市場則要看2021年全球疫情演變情況。而對於旅遊企業而言,開始尋求多元化發展之路。

疫情防控常態化下 旅遊行業迎來新變化

「以國內旅遊大市場為基礎,國內旅遊經濟大循環的格局正在形成。」中國旅遊研究院副院長李仲廣告訴記者,文化和旅遊融合、數位化新技術、新基建產業政策等奠定了我國旅遊經濟供給側改革的新動能。

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旅遊科學學院院長谷慧敏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2020年疫情深刻影響了旅遊業的發展,也使旅遊業產生了一些新變化。一是國內旅遊消費升級,帶動旅遊產業由價格競爭向品質競爭變化;二是旅遊產業數位化轉型進一步加快;三是本地化休閒旅遊市場蓬勃興旺。新興的運動休閒、網紅文化打卡等將成為新增長點;四是消費者對旅行中的公共衛生安全、綠色生態等更加關注,對旅行交通工具的清潔消毒和防疫標準提出更高要求,進一步提升對旅遊供應鏈體系安全新的要求和高標準。五是疫情與地緣政治動蕩導致的國際旅遊短期下滑和內需牽引將給我國旅遊企業和品牌市場競爭提供窗口期;六是鄉村振興戰略實施會進一步促進農旅深度融合發展,傳統鄉村旅遊將從傳統小農經濟向集約化和品質化發展,進入新鄉村旅遊3.0時代。

馬蜂窩旅遊聯合創始人、CEO陳罡對疫情之後旅遊市場變化的判斷是重視旅遊安全,發掘小眾秘境和重視極致體驗。2021年,這些市場趨勢仍將得到延續。

2021年國內旅遊業增長強勁

「儘管旅遊業受到外生性的衝擊,但長期發展的內生動力仍然強勁。在防疫常態化下,2021年中國內需旅遊市場會更加健康理性和繁榮,通過本次危機浴火淬鍊生存下來的旅遊產業的韌性也會更加強勁。」谷慧敏表示。

景域驢媽媽集團副總裁任國才認為,受制於世界主要經濟體和中國周邊國家和地區經濟增長疲軟的影響,中國的入境旅遊在未來幾年內會很艱難,入境旅遊復甦和增長乏力;由於新冠肺炎疫情的不確定性,中國公民出境遊需求難以釋放,明後年出境遊復甦依然有較大困難。2019年,中國遊客在海外消費有2萬億元人民幣,受疫情影響及國際形勢變化,未來幾年,這個2萬億元境外旅遊消費將「出口轉內銷」,國內旅遊迎來難得的發展機遇——「旅遊內循環」,在國內新冠肺炎疫情控制總體穩定下,預計2021年國內旅遊將迎來V型反彈,產生新一波的旅遊增長。

同程旅遊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在新一輪信息化革命浪潮中,旅遊消費、旅遊產業的數位化將是大勢所趨,從基礎設施到具體的旅遊產品都能看到這些改變,服務的效率將有質的提升。此外,隨著旅遊消費的日益大眾化和多樣化,異地的旅遊觀光將被本地化的休閒消費取代,圍繞本地化的產業構建和產品創新將進一步激發消費需求的釋放,從而創造更多新的機會。

李仲廣認為,旅遊消費是綜合性消費和最終消費,旅遊業的發展有利於激發國內消費需求,促進國內經濟大循環。

旅遊企業向多元化發展

2020年,旅遊企業全年業績預計以虧損為主,虧損局面或將延續至2021年上半年。對於謀求自救的旅企而言,開始尋求多元化發展之路。

馬蜂窩旅遊研究中心負責人馮饒告訴記者,後疫情時代,旅遊企業一邊艱難求存,一邊被迫轉型。受疫情影響,出境遊業務幾乎歸零的情況下,出境遊商家將境外的優質產品思維帶回國內,傳統包機、包船、包車的資源型供應商重新審視資源,設計產品,重視服務質量、品牌建設和產品創新,以適應新的市場需求。這對旅遊業的中長期發展也是一件好事。

「傳統旅遊企業要向數位化發展,線上企業和數位化平臺要向內容創造和消費場景轉型,線上線下互動,共同促進智慧旅遊發展。」李仲廣表示。

任國才介紹,疫情之下,驢媽媽旅遊網果斷轉型,一方面加快旅遊產品轉變,拓展銷售產品品類,另一方面加快旅遊營銷轉變,主動擁抱旅遊直播。

在馮饒看來,遊客的需求始終是「玩得好」。隨著旅遊業態的不斷發展和主流客群的代際變化,人們對「玩得好」的核心定義逐步從「抵達」轉向「深度體驗」,年輕遊客的個性化需求,呈現出規模化發展的趨勢。對於整個旅遊供應鏈來說,如何快速深刻地理解這些時刻處於變化中的消費需求,如何通過優化資源配置和創新產品設計來滿足人們不同的旅行夢想,是目前產業鏈的關鍵任務。

監 制丨王忠宏 王 輝 王 彧

主 編丨毛晶慧 編 輯丨谷 雲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

相關焦點

  • 開局新展望⑤丨2021:疫情助推旅遊業多元化發展
    圖片來源/新華社開局新展望(5)■中國經濟時報記者 李曉紅2020年突如其來的疫情,給旅遊業帶來了前所未有的衝擊。隨著我國疫情的有效防控,國內旅遊市場逐漸復甦,旅遊消費者也習慣了戴著口罩出行的旅遊新常態。
  • 2021:疫情助推旅遊業多元化發展
    開局新展望(5)本報記者 李曉紅2020年突如其來的疫情,給旅遊業帶來了前所未有的衝擊。隨著我國疫情的有效防控,國內旅遊市場逐漸復甦,旅遊消費者也習慣了戴著口罩出行的旅遊新常態。展望2021年,接受中國經濟時報記者採訪的業內人士認為,國內旅遊市場保持穩定復甦態勢有較高的確定性,旅遊消費開啟「內循環」模式。國際旅遊市場則要看2021年全球疫情演變情況。而對於旅遊企業而言,開始尋求多元化發展之路。疫情防控常態化下 旅遊行業迎來新變化「以國內旅遊大市場為基礎,國內旅遊經濟大循環的格局正在形成。」
  • 2021旅遊業開局成「死局」,旅行社如何慘烈求生?
    疫情的沒完沒了,國內遊的反反覆覆,讓2021年的旅遊業開局不利,再次遭遇暫停和退訂危機,今年的困境似乎比去年來著更早一些,旅遊業再受重創復甦陷入「拉鋸戰」...... 02 3萬家旅行社還能撐多久?
  • 澳門2021年經濟發展展望:抓住機遇 迎難而進
    實施「嚴防嚴控,不惜代價」的防疫政策,撥出補貼、推出經濟援助措施,逐步推進區域合作……剛剛過去的一年,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團結各界抗疫情、穩經濟、護民生,通過疫情「大考」,展現經濟復甦底氣。展望2021年,澳門將迎難而進,加快實現澳門經濟復甦,借力改革和創新,促進經濟適度多元可持續發展,推進「一國兩制」成功實踐。
  • 開局新展望⑦丨理性應對「漲聲」 人民幣匯率彈性或將加大
    多方「共振」助推走升  回顧2020年,人民幣匯率呈現先貶後升的走勢。受疫情衝擊影響,2020年1月至5月,人民幣匯率震蕩貶值,並在5月一度貶值至7.17附近。但隨著5月底,我國新冠肺炎疫情得到全面控制,經濟全面復甦,人民幣持續走升。從2020年5月29日到2021年1月,人民幣漲幅近10%,反彈幅度超7000點。
  • 《甘肅文化旅遊業發展報告(2021)》藍皮書發布
    人民網蘭州1月12日電(黃帆)近日,2021年度《甘肅藍皮書》成果發布會在甘肅省蘭州市舉行,會上發布的《甘肅文化旅遊業發展報告(2021)》藍皮書引人矚目。《甘肅文化旅遊業發展報告(2021)》是甘肅省文化和旅遊廳與甘肅省社會科學院合作編研的甘肅文化旅遊業發展年度報告。
  • 2020~2021年香港旅遊業發展分析與展望
    2020年,反修例風波未平,新冠肺炎疫情持續反覆,香港旅遊業情況不容樂觀。(一)雪上加霜2020年1月新冠肺炎疫情開始大規模暴發,香港特區政府從2月初起不斷收緊邊境管制,關閉除香港國際機場、深圳灣口岸和港珠澳大橋口岸以外的所有入境口岸,並對入境旅客實行為期14天的隔離檢疫。
  • 外媒:疫情後 中國國內旅遊業迅速回暖 助推中國經濟增長
    《華爾街日報》近日發表題為《免稅熱潮助推中國旅遊業股票大漲》的文章。文章指出,雖然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國際旅遊,但中國國內旅遊熱度有所回升,中國旅遊業迅速回暖,並促進中國經濟第二季度恢復增長。△ 《華爾街日報》報導截圖文章指出,今年中國旅遊集團中免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上漲143%,助推中證旅遊主題指數上漲19%,該指數相關股票主要涉及景區、旅行社和酒店等業務。文章分析稱,中國旅遊業股票的持續走高既得益於投資者對中國國內旅遊業市場的信心,又因為中國新實施的免稅優惠政策吸引了更多的遊客消費。彭博社7月29日一篇報導同樣關注到這一點。
  • 「後疫情時代」的共振復甦——2021年中國經濟展望
    展望2021年,中國經濟雖仍有可能受到疫情擾動,但由於我國在疫情防控方面已積累較多經驗,足以避免類似於歐美的二次暴發情形,在相對正常的社會環境下,內外需將會同步向好,從而推動經濟繼續沿著復甦路徑回升,不過,在基數作用下,全年將呈現前高后低局面。
  • 2021年展望
    1 2021 年經濟總體展望 1、經濟增長目標預期將維持在9.5%左右,節奏上逐季回落,由首季20.1%回落至5.6%。整個經濟呈現出復甦見頂的特徵。
  • 擁抱新未來:The Year Ahead展望2021峰會今日開幕
    李劍、範榮靖上午9時許,李劍與範榮靖以風趣的語言、犀利的觀點為The Year Ahead展望2021峰會奉上了別具一格的開場。《商業周刊/中文版》事業群出版人、現代傳播集團執行董事李劍回溯了《商業周刊/中文版》以及展望峰會的發展歷史,分享過往所取得的成績:「《商業周刊/中文版》發展到現在已有1200多萬APP用戶、200多萬社交用戶、40萬雜誌發行
  • 九方智投2021投資展望:新周期,新機遇
    2020年12月8日,九方智投發布了2021年投資策略展望。九方認為,2021年我國十四五規劃開局,疊加全球經濟步入溫和復甦周期,A股投資格局持續改善。順周期、科技創新、新消費等板塊將帶來較好的投資機遇。
  • ②|2021年開局,105億元,北投集團新籤合同額亮眼
    ②|2021年開局,105億元,北投集團新籤合同額亮眼 2021-01-05 11:4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深度丨2021年度財政政策展望
    2020年以來,新冠肺炎疫情給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帶來嚴重衝擊,為更好應對疫情對經濟的衝擊,我國密集出臺了一系列宏觀調控政策,加大逆周期調節力度,全力支持疫情防控和經濟復甦。財政政策方面,先後宣布減稅降費、擴大預算赤字、發行抗疫國債、增發專項債等一系列政策措施託底經濟,全力做好「六穩」「六保」。
  • 2021年,疫情防控常態下,中國旅遊業如何發展?
    2021年,疫情防控常態下,中國旅遊業向何處去? 歷經疫情洗鍊,旅遊業的韌性已經在重建期和復甦期被驗證。2021年中國旅遊業向何處去?疫情防控常態下,旅遊業如何發展?
  • 2021旅遊業展望,歇菜還是硬扛?環球影城東京奧運郵輪還有旅行社
    2020年終於過去了,記得我在2020年初曾經預測了旅遊行業的整體情況,雖然預測了還算準確,但是沒有意料到這次的病毒如此的頑強,以至於到2021年了還沒有結束甚至還有重頭再來的可能。所以今年我對整個旅遊行業的展望或許不會像去年那樣預測的那麼直接了。
  • 「新·思考」疫情對旅遊業的影響及促成旅遊業變革的一些啟示
    (2)優化了旅遊環境,採取了提升旅遊業發展水平措施旅遊業通過SARS防治工作,全面提升了旅遊行業的衛生質量和管理水平,旅遊行業在力爭創造一個清潔、衛生、安全、誠信和遊客放心的旅遊環境。(3)旅遊企業開始集團化發展、多元化經營,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旅遊業的抗風險能力和總體競爭力。
  • 展望2021 世界對中國經濟有信心
    展望2021 世界對中國經濟有信心 2020年12月20日 14:33:00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路透社12月17日報導稱,武漢夜經濟的復甦讓人們看到後疫情時代的生活方式,在全球許多城市都受到新冠疫情復燃的影響時,這是難以想像的場景。
  • 年終特稿丨澳門2020年回顧與展望:一臺大戲已開鑼
    在全力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背景下,特區政府團結各界穩經濟、護民生,充分發揮「一國兩制」優勢,積極參與粵澳合作,主動融入粵港澳大灣區和國家發展大局,在經濟適度多元方面邁出新步伐。在這座中國南海之濱的小城,一場奮進、轉型、發展的大戲已經開鑼。
  • 「安」然開局 旅遊業新年迎「開門紅」
    元旦假期告一段落,2021年正式拉開序幕。在剛剛過去的小長假中,旅遊市場出遊防疫兩不誤。在堅持不放鬆、提高警惕,繼續緊抓疫情防控工作,保障遊客安全出行同時,各地也迎來了新一年「紅紅火火」的新開局。隨著疫情防控的常態化,國內遊在不斷恢復中,同時考慮到疫情的預計持續時間,出入境遊仍將受到較大影響,短期內行業內企業經營壓力仍然較大,2020年旅遊企業全年業績預計以虧損為主,虧損局面或將延續至2021年上半年。  近萬億出境遊消費需求回流,正在為國內旅遊市場帶來全新的發展機遇,並加速推進旅行社旅遊產品品質化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