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古論今話貴州-8 青巖古鎮

2020-10-19 青松he
青巖古鎮,貴州四大古鎮之一,位於貴陽市南郊,建於明洪武十年(1378年),原為軍事要塞 。古鎮內設計精巧、工藝精湛的明清古建築交錯密布,寺廟、樓閣畫棟雕梁、飛角重簷相間。鎮人文薈萃,有歷史名人周漁璜、清末狀元趙以炯(貴州歷史上第一個文狀元)。鎮內有近代史上震驚中外的青巖教案遺址、趙狀元府第、平剛先生故居、紅軍長徵作戰指揮部等歷史文物。周恩來的父親、鄧穎超的母親、李克農等革命前輩及其家屬均在青巖秘密居住過。青巖古鎮還是抗戰期間浙江大學的西遷辦學點之一。
青巖古鎮始建於明洪武十一年(公元1378年),因明朝屯兵而建鎮,以青色的巖石而得名,是一座因軍事城防演化而來的山地兵城,素有貴陽「南大門」之稱。
青巖古鎮 一景  2018.9攝
2005年9月青巖古鎮景區被建設部、國家文物局公布為第二批中國歷史文化名鎮 。2013年在頂峰國際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與傳承旅遊規劃項目中被譽為中國最具魅力小鎮之一。2010年青巖古鎮榮獲中華詩詞學會授予的「中華詩詞之鄉」榮譽稱號,率先成為了全國的詩詞之鄉。2016年被住建部列為首批中國特色小鎮。  2017年2月25日,評為國家5A級旅遊景區。
 
 青巖古鎮 一景  2018.9攝
 青巖古鎮 一景  2018.9攝

青巖古鎮 一景  2018.9攝
青巖古鎮有著深厚歷史背景的建築。爬上鎮邊一側不算太高的山坡可以鳥瞰小鎮的全景,小鎮並不是建造在一個平面上而是建造在高低不平的山坡面上,從高處望去,整個小鎮的格局給人一種在別的古鎮中難以看到的立體美感。青巖古鎮中除了眾多的寺廟,竟然還保留著一座基督堂和一座天主堂,多種宗教和諧共處,形成其獨特風格。
  



 青巖古鎮 一景  2018.9攝
 
 青巖古鎮 一景  2018.9攝
 青巖古鎮 一景  2018.9攝
 青巖古鎮 一景  2018.9攝



小古鎮裡,古建築比比皆是,除以上八牌坊外,還有九寺:龍泉、慈雲、觀音、朝陽、迎祥(又名鬥閣)、壽佛、圓通、鳳凰、蓮花;有八廟:藥五、黑禪、川主、雷祖、財神、孫臏、東嶽;有五閣:奎光、文昌雲龍、三宮、玉皇;有二祠:班麟貴土司祠、趙國澍祠;有趙狀元(以炯)府、青巖書院、萬壽宮、水星樓。還有一世界珍稀樹木「青巖冷杉」;有神仙、黃龍、花山、璇宮四溶洞;有三疊系的古生物化石山。



 青巖古鎮 一景  2018.9攝
背街
背街是青巖最具特色的一條石巷,路面的青石板經過幾百年的衝刷、磨礪,已光可鑑人,如鏡面般泛著青黑的光芒,給街巷帶來一種獨特的時空感與神秘感。街邊都是層層片石壘起的院牆,路窄而幽靜,沿山勢起伏,是攝影的絕佳地點。背街附近也是景點比較集中的地方。



 青巖古鎮 一景  2018.9攝
青巖古鎮 一景  2018.9攝  原為軍事要塞 古鎮內設計精巧、工藝精湛的明清古建築交錯密布,寺廟、樓閣畫棟雕梁、飛角重簷相間


                      青松he 2018.9.9

相關焦點

  • 青巖古鎮:被列為國家5A級旅遊景區,青巖鎮是貴州四大古鎮之一!
    古鎮的主街已經被各式小吃和特產店鋪佔據了,分支幹道上的民房倒是值得參觀一下,多是青巖重簷懸山式民居。背街是青巖最具特色的一條石巷,路面的青石板經過幾百年的衝刷、磨礪,已光可鑑人,如鏡面般泛著青黑的光芒,給街巷帶來一種獨特的時空感與神秘感。街邊都是層層片石壘起的院牆,路窄而幽靜,沿山勢起伏,是攝影的絕佳地點。
  • 貴陽青巖古鎮,建於明朝的貴州四大古鎮之一,狀元豬蹄是當地美食
    青巖古鎮,位於貴州省貴陽市南郊,貴州四大古鎮之一。這個古鎮建於明洪武十年(1378年),原為軍事要塞 。我很早就想去青巖古鎮,因為早就聽說那裡有許多保留完好的設計精巧、工藝精湛的明清古建築;都說那裡街道交錯密布,寺廟、樓閣畫棟雕梁、飛角重簷相間……古鎮裡面人文景點眾多,鎮內有近代史上震驚中外的青巖教案遺址、趙狀元府第、平剛先生故居、紅軍長徵作戰指揮部等歷史文物。青巖古鎮還是抗戰期間浙江大學的西遷辦學點之一。所以,我一直想去看看青巖古鎮是什麼樣的。
  • 中國十大古鎮,青巖古鎮,了解貴州的重要窗口,非常值得你去遊玩
    青巖古鎮青巖古鎮,是大多數人了解貴州的重要窗口,古鎮當地的文化傳統以及歷史進程,都有著濃濃的地方風味,依山傍水的青巖古鎮,也就成為了貴州的一大好去處。青巖古鎮歷史並沒有很悠久,明代建立的他,至今也才六百多年的歷史,但這卻並不影響青巖古鎮對貴州來說的重要性,讓我們走進青巖古鎮,了解一下這個有著「貴陽南大門」之稱的軍事前衛。
  • 詩詞/點絳唇.青巖古鎮
    點絳唇.青巖古鎮畫棟雕梁,飛簷重角明清古。錯交密布,懸壁開門戶。薈萃人文,尋府觀祠處,迎客語。酒杯頻舉,醉臥青巖路。註:府指清末狀元趙以炯(貴州歷史上第一個文狀元)府邸祠有二祠:班麟貴祠、趙國澍祠青巖古鎮,貴州四大古鎮之一,位於貴州省貴陽市南郊,建於明洪武十年(1378年),原為軍事要塞 。
  • 黔遊貴州,青巖古鎮
    貴州四大古鎮之一的青巖古鎮貴州科舉取士簡表看完這兩處書香之地,咱去青巖古鎮的幾大古牌坊看一看,這也是你我不該錯過的一道歷史人文景觀。慈雲寺如今被用作宣傳貴州民俗風情的一處展示基地。青巖古鎮不像其他古鎮那樣建在平坦之地,站在古城牆的最高處,把依山而建的青巖古鎮再欣賞一遍,這將是你結束青巖古鎮之旅的最佳方式!
  • 饒昌東:貴州青巖「古鎮文化輕騎兵」退而不休播種文化
    、貴州省經濟與法制建設促進會、貴州省素質教育學會、貴州省中小茶企業聯合會、貴州省新媒體研究院等20餘家單位支持,貴陽青巖古鎮狀元村(貴州大學生文創園)承辦的狀元村首屆貴州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基地揭牌儀式上。
  • 貴陽市花溪區青巖古鎮點亮夜經濟
    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羅亮亮臨近年底,歲暮天寒,夜幕下的貴陽市花溪區青巖古鎮燈火通明,冒著熱氣的餐飲店為這裡增添了煙火氣息。「想吃點滷豬腳,就約著好友開車過來了。」家住雲巖區的唐思琦和朋友周五下班後相約來到青巖古鎮,為的就是吃一頓這裡久負盛名的美食。
  • 貴州特色美食青巖豬腳——青巖印象土缽菜
    貴州特色美食青巖豬腳——青巖印象土缽菜 青巖古鎮 貴州四大古鎮之一 明清時期精緻蜿蜒的胡同和建築 古韻悠悠
  • 尋鎮貴州貴陽 | 青巖古鎮,老街舊巷青石板路,兼帶少數民族風情
    貴陽青巖古鎮,名列貴州四大古鎮之一。這是一個別有風味的古鎮,洋溢著濃濃的少數民族的風情。未去青巖,腦海中已經有青巖的樣子,那古老的定廣門和城牆,吸引著我去青巖;那電影《尋槍》的拍攝地吸引著我去青巖;那貴州第一個文狀元趙以炯的故鄉吸引著我去青巖。
  • ——貴州青巖古鎮路途雜感!
    對於青巖古鎮我之前是不知道的,之所以知道還是一個偶然。那是去年年末在貴陽機場等去溫州的航班,我去轉悠,看著買菸酒的地方,有一款煙,名字叫做——「初見」。我讓那的小姐姐把煙拿出來讓我看看,那時那裡的兩個小姐姐說這款煙不好買,也不好拿了,說她們只剩兩三包了。我就產生了好奇心,我讓她們拿給我看看。
  • 青巖古鎮,貴州最有名的四大古鎮之一
    青巖古鎮,貴州最有名的四大古鎮之一,青巖古鎮建成至今也有642年的歷史了,青巖古鎮內的古建築眾多,而且還保留著大量名人的故居,包括貴州第一個文狀元趙以炯,周總理的父親,鄧穎超的母親、李克農等這些人都曾經在這裡待過。
  • 貴州八個最值得一遊的古鎮,只有青巖收取10元門票,其他都免費
    貴州在歷史上的開發很晚,因此歷史底蘊相對其他省區也相對不足。從明朝開始,貴州才開始結束蠻荒的狀態,成為漢地十八省之一。明清時期的開發,使得貴州的經濟、文化得到飛速的進步,許多新興的城鎮在貴州的河流沿岸、交通要道上興起。由於貴州地理位置偏遠,許多古鎮得到了保存。
  • 逃不脫的貴州青巖美食
    品嘗青巖古鎮的美食吧。首先,想大家隆重推薦青巖滷豬腳。滷豬腳,又名狀元蹄。相傳清朝時期,貴州青巖趙以炯,為上京赴考,常溫功課至深夜。一日,忽覺肚中飢餓,便信步走到北門街一夜市食攤,點上兩盤滷豬腳作消夜,食後對其味讚不絕口。攤主上前道:「賀喜少爺」。趙問:「何來之喜?」。
  • 貴州京劇院「雲戲聚」五一專場亮相青巖古鎮
    「戰役攻堅國粹行,皮黃聲聲入青巖」。為深入貫徹落實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聯合印發的《關於實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的意見》精神,貴陽市旅文投集團貴州京劇院在青巖古鎮古戲臺吹響復工演出號角。「雲戲聚」京劇五一專場演出現場貴州京劇院服從疫情防控大局,既是必要、也是擔當,及時地調整創作生產與演出的頻率,通過網際網路平臺於線上復工,以網絡播出方式舉辦「貴州京劇院戲聚星期五『雲戲聚』京劇五一專場演出」活動,通過在青巖古鎮古戲臺的現場錄製,於新聞媒體、知名網絡平臺、微信公眾號等方式播出,讓觀眾體驗在線藝術欣賞,為抗疫攻堅貢獻力量
  • 亂世之中的「桃花源」——青巖古鎮
    青巖鎮祠宇林立,建有九寺、八廟、八牌坊、五閣、三洞、二祠、一院、一宮、一府等建築,城門內外原有8座牌坊,現存3座。青巖萬壽宮青巖萬壽宮,位於青巖古鎮西街3號。清康熙年間建,嘉慶三年(1798年)重修,最早並不是一座道觀,而是江西會館,為南來北往的商賈之所,後來改造為道觀。
  • 青巖古鎮~貴州古鎮推薦~古鎮愛好者心頭好(✪▽✪)
    前言:貴州貴陽這座城市,給你的第一印象是什麼?我不知道其他人,但是給我的第一印象確實青巖古鎮嘛,抱著這種想法,一定要去看看我的夢中古鎮。:青巖古鎮,貴州四大古鎮之一,位於貴州省貴陽市南郊,建於明洪武十年(1378年),原為軍事要塞 。
  • 貴州青巖古鎮,穿越時光,意韻悠長
    是貴州四大古鎮之一,位於貴州省貴陽市南郊。古鎮始建於明洪武年間,比貴州建省還早22年。可以說,這個有600多年歷史的古鎮濃縮了整個貴州發展變遷的歷程。洪武六年,中央王朝為控制西南邊陲而置貴州衛指揮使司。青巖位於廣西入貴陽門戶的主驛道中段,於雙獅峰下駐軍建屯,史稱「青巖屯」。
  • 從青巖古鎮,看600年前軍旅烽煙,看茶馬古道商賈的「財不露白」
    文|說遊君2019即將過去,2020年即將到來,跨年可以用旅遊犒勞自己,那麼跨年去哪裡呢,今天推薦一個時間選擇上非常充裕的貴州貴陽青巖古鎮。很多人到貴州旅遊,似乎都只是將貴陽作為一個中轉站,並未把貴陽作為重點旅遊之地,其實貴陽南郊、約距市中心29公裡的青巖古鎮就是值得細細品鑑的一個地方。青巖古鎮,因鎮內有青色的巖石而得名。
  • 走過青巖古鎮——品味邊地的明清漢韻
    丁酉歲末,駕車前往貴州,中途在黃果樹稍作停留,恰逢枯水期,領略不到瀑布的壯觀和氣勢,遺憾之餘,一路直奔青巖古鎮,到了青巖,已是下午八點。在定廣門前湖邊客棧開了間景觀房,稍稍洗漱,來到客棧對面的城南舊事餐館,點了一些滷豬腳、糕粑稀飯、米豆腐之類的青巖美食,細細的品味。
  • 尋找不可錯過的青巖美食!|古鎮|貴陽|小豆腐|花溪區|貴州|青巖
    青巖建於明洪武十年(1378年)一個名副其實的「資深」古鎮當地貴陽人叫它青「ai(二聲)」古鎮因為離市區不是特別遠所以也成為當地人周末玩樂的不二之選這裡原為軍事要塞在600多年的歷史長河裡這裡發生著天翻地覆的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