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變暖今年早7到10天 北京昨日高溫近20℃創新高

2021-01-10 北晚新視覺網

2017年3月12日訊,昨天,京城最高氣溫升至19.9℃,創下了今年氣溫新高,暖如初夏。不過,今天就有一股冷空氣抵京,受此影響,京城將颳起四五級北風,最高氣溫跌至13℃。季節交替,天氣多變,大家要注意適當增減衣物,謹防著涼。

京城最高氣溫升至19.9℃,創下了今年氣溫新高,暖如初夏  劉航/攝

昨天一早,京城天空陰沉,沒有了太陽的照耀,氣溫感覺並沒有多高。實際上,上午10時,南郊觀象臺的氣溫已經升至15.3℃,比前一天同一時刻高出2℃。之所以大家的體感溫度不高,是因為天空雲量較多,輻射增溫作用沒有那麼強烈。

大約10時30分,有熱心網友向「氣象北京」爆料,稱陶然亭和先農壇附近掉了幾滴小雨點。原來,有一小塊溼度滿滿的「雲」划過西城區南部,不過還沒等大家反應過來,這塊雲已經移走了。

午後,隨著暖陽高照,氣溫繼續升高,南郊觀象臺氣溫在14時32分達到當天的最高值19.9℃,刷新了今年氣溫的最高值。

市氣象臺專家告訴記者,1951年至今,類似的極端高溫還出現在2002年、2008年等,「3月10日至11日觀象臺極端最高氣溫之首是2008年的22.3℃,今年是66年來第三高。」

天氣回暖,春天的影子已隨處可見。公園裡,性急的迎春花已迎風綻放,市民紛紛走出家門,到戶外踏青。大家也紛紛脫去了厚重的外套,穿上了薄單衣。

不過,氣溫總是「上躥下跳」,今天北京就將迎來一股冷空氣。受此影響,京城將颳起四五級的北風,陣風或達到七級,最高氣溫也將大打折扣,跌至13℃,最低氣溫只有1℃。

由於今天風力較大,市民外出要注意防風,遠離高大建築和廣告牌,謹防高空墜物。風大易發生火災,需注意用火安全,嚴防各類火災的發生。季節交替,氣溫起伏變化大,感冒易發,老人、兒童和體弱者應特別注意防護。

另外,記者了解到,雖然春天的腳步越來越近,但是距離真正氣象意義上的春天還有一定距離。氣象學上規定,日平均氣溫連續5天穩定超過10℃又低於22℃,才算正式進入氣象意義上的春天。根據歷史數據記載,北京常年平均入春日是3月30日,其中最早的一年入春日是3月9日,最晚的一年是4月17日。回顧過去的兩年,大概有長達兩個月的春季,談不上「春脖子短」。

不過,雖然有冷空氣前來報到,但今年延長供暖可能性小。3月6日,市城管委、市發展改革委、市氣象局共同召開了2016至2017供暖季結束日氣象會商專題會。根據預測,3月7日至15日平均氣溫較常年明顯偏高,3月16日及以後連續5天平均氣溫低於5℃的可能性較小,尚不具備延長供暖時間的條件。

據氣象專家介紹,今年北京天氣變暖比較早,大概偏早了7到10天左右。也就是說,現在的氣溫基本相當於常年3月下旬的氣溫。從目前來看,平均氣溫比常年明顯偏高,究其原因,還是因為影響北京的冷空氣太弱,沒有帶來明顯的降溫過程。

昨天,來頤和園春遊踏青的人們絡繹不絕,許多市民選擇到昆明湖畔的西堤上遊覽。這裡的山桃花競相開放,成為早春裡一道亮麗春光。

相關新聞公園遊船下周下水

記者從市公園管理中心了解到,隨著天氣變暖,頤和園的龍舟、北海的畫舫、玉淵潭和紫竹院的搖櫓船等千餘條遊船將於下周下水,載遊客領略初春美景。

玉淵潭公園目前有電瓶、腳踏、黃鴨、單雙輪等15個船種695條遊船。遊客可以在水上遊覽的同時觀賞到公園的「千米櫻堤」景觀。今年還將恢復4人手划船。此船位於中山島碼頭,共計20條。此外,公園還新引進了10條悍馬海戰船和5條變速電瓶船,分別位於公園魚躍泉鳴碼頭和櫻花碼頭。紫竹院公園今年更新船舶共計32艘,其中,新購置四人座熊貓電動船20艘、四人座仿老爺車電動船4艘、四人座悍馬海戰船4艘、八人座電動亭子船2艘、六人座沙灘電動船2艘。值得一提的是,熊貓造型的新船型在本市是首次引進。(記者 駱倩雯)

 

來源:北京日報

相關焦點

  • 2019年北京首個高溫較歷史平均早近20天
    北京今年首個高溫較歷史平均早近20天  據中國天氣網氣象分析師王偉躍介紹,1951年以來,北京常年平均首個高溫日一般出現在6月10日,今年相較常年平均高溫日提前了18天,來得稍微有點偏早,但並不算是排在前幾位的。
  • 今年首個高溫橙色預警發布 氣象專家解讀今夏會有多熱
    今年首個高溫橙色預警發布,未來高溫將加劇,氣象專家解讀—— 今夏會有多熱 記者 周月桂 7月22日大暑,同時也是中伏的第一天,正是一年當中最熱的時候,加上今年中伏又是「加長版」的20天,想想就覺得非常難熬。
  • 株洲今年7月份連續高溫天數已達19天,破同期歷史記錄
    今年夏天,會不會成為史上最熱的一個夏天?今年7月有多熱?連續高溫日,株洲史上第一市氣象臺說,入夏以來,株洲市區已經出現了36個高溫天,而7月就有24個35℃以上的日子,其中,最熱的一天是7月29日,最高溫38.9℃。這個熱度,僅次於史上最熱年份2013年的7月,那一年,全月27個高溫天。
  • 武漢持續罕見高溫,39℃!今年中秋節為何這麼熱
    早秋市民「全副武裝」戰高溫昨日早上8時,武漢市民劉先生出門上班,10分鐘走到地鐵站就已汗流浹背,「一大早怎麼感覺格外熱?」他查看手機實況氣溫顯示,武漢已30.1℃。中午11時許,武漢監測站氣溫顯示34℃。
  • 湖北省長達43天的梅雨天氣結束 未來將出現高溫天氣
    湖北日報訊 (記者曾莉、通訊員謝斌)7月20日,記者從湖北省氣象局召開2020年梅雨情況新聞發布會獲悉,我省長達43天的梅雨天氣將於21日結束,強大的西太平洋副熱帶高壓主體即將開始控制我省,未來將有一段37℃以上的酷熱高溫天氣。
  • 四大洲同現極端高溫天氣 中國連續22天發高溫預警
    四大洲「高燒」還要燒多久  這是世界天氣史上罕見的一組「熱」鏡頭——亞洲、歐洲、北美洲和北部非洲同時出現極端高溫天氣,熱浪席捲北半球;北極圈內一些地區氣溫超過30℃,高溫延續使得北極圈內森林火災頻發;中國連續22天發布高溫預警,高溫天氣持續時間長、面積大、最低氣溫高……為何今夏整個北半球都在「發燒」?
  • 廈門天氣預報:昨日迎史上最熱端午 高溫已持續7天
    昨日是農曆五月初五端午節,高溫熱浪再次席捲廈門,午間東渡站最高氣溫達到36.5℃,至此我市已連續七天出現高溫天氣。36.5℃的高溫也讓今年的端午節成為廈門史上最熱的端午節。到了13:05,氣溫狂飆至36.5℃。在廈門氣象歷史上,這一氣溫在6月最高氣溫的歷史紀錄裡排名第四。這也是今年入夏以來排名第二的最高氣溫,僅次於6月22日的36.8℃。氣象學上,氣溫連續3天超過35℃就被稱為高溫熱浪。受副熱帶高壓的緊緊控制,從6月16日開始,廈門開啟高溫晴熱模式,連續七天最高氣溫超過35℃。
  • 湖北巴東跑進全國高溫前十 賽過了吐魯番
    記者查閱比對氣溫數據發現,武漢已連續兩個晚上低溫都在30℃以上,而像竹山昨日白天高溫雖然衝至40℃,但昨日凌晨低溫就降至27℃了。「氣溫倔強到夜間都不低頭的,真服了!」武漢謝女士感慨道。除武漢,孝感、棗陽前日夜間也是30℃線上。
  • 連續19天高溫預警!40℃高溫背後究竟啥在作怪
    中青在線北京7月26日電(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 邱晨輝) 從7月初起,我國出現「大範圍持續性」高溫天氣,進入「高烤」時間。中央氣象臺7月7日開始發布高溫預警,截至7月25日已連續發布預警19天。那麼,此輪高溫天氣為何持續時間如此之長、強度如此之強,其背後究竟是啥在作怪,近期海上生成的颱風是否又會對高溫天氣有一定緩解?記者就此採訪了中國氣象局相關專家。
  • 中國成為新高溫頻發地 極端天氣逐漸「常態化」
    「猛暑日」在逐年增加,從1999年到2008年有400天,是30年前的4倍。2010年,「猛暑日」的煎熬繼續保持上升勢頭。  中國氣象局數據顯示,中國在南方遭受連日暴雨襲擊的同時,有多個省區市遭高溫炙烤,局部地區最高氣溫達42℃以上;7月以來,北京已有10天出現超35℃高溫,超過常年北京整個夏季平均高溫日數總和,成為10年來高溫天數最多的一個7月。
  • 青島今年7月平均氣溫比常年高0.7℃ 未來還要接著"蒸"
    不過短暫降溫後,島城還會恢復到之前悶熱的天氣。高溫天氣,大家要做好防暑降溫。  本周,青島市氣象臺連續三天發布了高溫黃色預警信號,這也是今年夏季第一次連續這麼多天的高溫預警。青島高溫是因為這段時間處在「副高」的持續控制之下,天氣以高溫晴熱為主。本周全市最高氣溫均在30℃以上。而7月結束後,夏季基本就過去一半了,今年青島的7月相比常年有什麼特點?
  • 從南極高溫20℃來了解全球氣候變暖
    背景材料2月13日,巴西科學家在南極西摩島上測得20.75℃的新高溫紀錄,這是有記錄以來南極高溫首次超過20℃!這意味著,本應該是世界上最冷的地方之一的南極,此時的溫度甚至高過了中國很多的北方城市。在2002年,Larsen B冰架在短短幾天內就以驚人的方式破裂了。對於冰川融化而言,起決定性作用的是長期的升溫趨勢,短期的高溫熱浪則可以起到「最後一根稻草」的加速作用——如果一個冰架因持續的溫暖而削弱,那麼一個短暫的熱浪天氣足以使它最終崩解。
  • 全球變暖,火炎焱燚怎麼破
    雖已立秋,但高溫酷暑卻仍未褪去,「哪兒涼快哪兒待著去」已經成為朋友間最真摯的關懷。  高溫酷暑也叫高溫熱浪,是常見的氣象災害,受地理、社會和經濟等多因素決定。由於世界各地的研究方法不同,目前國際上對高溫熱浪尚無統一明確的劃分標準,我國通常將日最高溫度35℃以上稱為高溫,持續3天以上的高溫天氣過程稱為高溫熱浪。
  • 氣象局回顧11月天氣氣候特徵並展望未來10天天氣
    中國氣象局於11月30日召開12月例行新聞發布會,就11月主要天氣氣候事件回顧及未來10天天氣展望、2012年國內外十大天氣氣候備選事件活動等進行了介紹。    11月全國天氣氣候特徵    11月,全國平均降水量較常年同期明顯偏多;全國大部氣溫較常年同期偏低。
  • 自今年6月中旬以來 廈門共出現13個高溫日
    持續長今年從 6 月 19 日 -6 月 25 日,持續 7 天出現高溫,創 6 月歷史紀錄,過去最多也就持續 2 天。範圍廣今年 6 月,全市超過 50% 以上的站點出現高溫,最熱的時候接近 80% 的站點出現高溫。
  • 北京天氣預報:今天進三九氣溫創新低 明夜最低-10℃
    截至昨日,北京已連續78天無有效降水。據氣象部門分析,預計未來半個月內仍無全市性降雪,北京連續無降水時間將可能超過100天。 通常北京10月底進入冬季,今年的冬雪卻遲遲不肯露面。據南郊觀象臺觀測數據統計,截至昨日,北京已連續78天無有效降水。記者從中國天氣網了解到,北京常年初雪日是11月29日,不過每年初雪日期相差很大。「21世紀以來,初雪僅在2004年準時到來;來得最早的是2009年冬季的初雪,11月1就提早到來;來的最晚的是2010年冬季的初雪,來年2月10日才姍姍來遲。」 與初雪日同樣「撲朔迷離」的還有北京的終雪日。
  • 福建高溫天氣將持續至月底 專家解讀為何高溫頻創紀錄
    記者昨日從省氣候中心獲悉,我省7月11日至今再次出現持續高溫天氣,預計將持續到月底,時間長度有可能超過6月的高溫過程。  據悉,今年以來我省經歷了8次高溫過程,目前持續時間最長的高溫過程是6月11日—25日,達15天。全省極端最高氣溫40.8℃(閩清,7月14日)。
  • 今年七月有個奇怪的天氣現象!未來七天雷陣雨頻繁!
    一邊是汛情,一邊是高溫,往年頻頻光顧的颱風,今年七月為何罕見缺席?昨晚《新聞1+1》評論員白巖松連線國家氣候中心副主任賈小龍、中國氣象局公共氣象服務中心氣象服務首席專家朱定真,解答讓人牽腸掛肚的天氣狀況。國家氣候中心副主任賈小龍表示,今年入汛以來我國氣候形勢非常複雜。主要有以下三個原因:梅雨開始早,持續時間長。
  • 貴州未來10天將無高溫天氣
    一場冷空氣與雨水的聯盟,「秋老虎」灰溜溜地歸隱山林,據最新氣象資料分析,昨日是全省本月平均氣溫最低的一天,相對前幾日平均氣溫下降2~4℃。  不過,白露前的冷空氣威力還不足以顛覆整個天氣系統,未來3天最高氣溫西部和北部地區為19~24℃,其餘地區為26~30℃。  監測顯示,今日全省大部分地區氣溫會有一點回升。
  • 鹹寧市長達43天的梅雨天氣結束 近期還有陣雨發生,炎炎夏日即將登場
    鹹寧網訊(香城都市報記者 吳青朋 通訊員 趙雅靜)昨日,市氣象局發布氣象信息,7月21日副熱帶高壓將明顯西伸北抬,主雨帶也將隨之西移北抬到華西至黃淮一帶,標誌著我市長達43天的梅雨天氣結束,轉入盛夏季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