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源面源齊治理為有源頭活水來
    烏梁素海鳥類數量突破600萬隻
    4月,春風和煦,春暖花開。乘坐快艇沿著河道駛向烏梁素海深處,海水不斷泛起清澈的浪花,寬闊的海面上各類水禽在飛翔、嬉戲、築巢安家。烏梁素海管理站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去年,遷徙經過烏梁素海和在烏梁素海繁殖的鳥類有260多種,數量突破了600萬隻。
    這些天,正是烏梁素海水禽自然區保護管理站最忙的時候。從2月中旬開始,一些鴨類、雁類、鷺類候鳥已陸續飛抵烏梁素海,截至3月底,已有幾十萬隻白骨頂、100多隻疣鼻天鵝、11隻灰雁回到了烏梁素海。其中,疣鼻天鵝數量從2000年的200餘只增加到現在的近千隻,每年都會吸引眾多攝影愛好者前來採風。「疣鼻天鵝這類鳥類對水質要求非常高,如今疣鼻天鵝數量越來越多了,說明烏梁素海的水質在一天天變好。」烏梁素海溼地保護區管護員張長龍說。
    「從今年2月份開始,我們從總乾渠二閘、三閘以及義和渠、豐濟渠、長塔渠陸續引黃河水向烏梁素海補水,短短的一個來月,補水量達1.81億立方米,湖水庫容量達到了5.3億立方米。按照計劃,2019年生態補水將達5.65億立方米。」內蒙古河套灌區管理總局供水處處長付國義說,為保證烏梁素海生態補水工作安全進行,按照「補得進、蓄得住、排得出」的原則,河灌總局提前安排烏梁素海向黃河退水工作,騰出補水庫容。在確保烏梁素海、黃河三湖河斷面水質安全的前提下,根據水質變化,採取了自流與揚排相結合的方式進行調度。
    離開烏梁素海後,我們走進烏拉特前旗汙水處理廠,這裡的改造和擴建工程正在緊張的施工中。「廠區建設項目包括汙水處理廠一期改造工程、二期擴建工程、再生水管網及附屬工程和花園式廠區建設4項工程,計劃今年年底全部完工。目前,日均處理汙水1.9萬噸,改造後可達到4萬噸,將大大提高汙水處理能力。」烏拉特前旗住建局局長楊國棟介紹說,近年來,巴彥淖爾市持續加大汙水處理廠達標排放、再生水回用力度,2018年烏梁素海流域各汙水處理廠再生水回用總量逾2700萬噸,回用率達60%。到2019年底,再生水回用率將達到100%,實現點源汙水「零入海」的目的。
    葦叢如畫、百鳥啼鳴。如今,浩瀚的烏梁素海水清魚肥、碧波蕩漾,呈現出了「塞北明珠」好山好水好風光的美麗景色。(內蒙古日報社融媒體記者梁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