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環保人】王小龍:守望鄱陽湖畔 護衛候鳥家園

2020-12-12 中國江西網

訂江西手機報:電信、聯通用戶發簡訊JX到10626655,移動用戶發簡訊JXP到10658000,3元/月

  江西網絡廣播電視臺訊(記者良保實習生劉起福)他以舍家為湖的精神和不忘初心的執著,守護著鄱陽湖的溼地生態。他三十年如一日將鳥兒當作自己的親人,是遠近聞名的候鳥「守護神」。他就是鄱陽湖自然保護區吳城保護站副站長王小龍。

  王小龍巡湖途中

  汗灑母親湖

  今年54歲的王小龍生於江西的鄱陽湖畔,是喝鄱陽湖水長大的。22歲時,他從部隊退役,回到了鄱陽湖候鳥自然保護區工作。

  鄱陽湖是我國最大的淡水湖,其水域遼闊,能容納數以百萬計珍禽候鳥棲息。每月10月至翌年3月,鄱陽湖水落灘出,大批珍禽候鳥飛臨鄱陽湖越冬。

  鄱陽湖上鳥兒多了,不法分子貪婪的目光也移向了這裡。1992年冬天的一個凌晨,王小龍正在湖區蹲守觀察,突然發現有人正在湖泊中偷獵,王小龍心如刀絞,焦急萬分。當時的通訊尚不發達,他只能跑步9公裡趕往管理局報告。

  警方趕往現場,當場查獲17艘涉案船隻,並抓獲34名涉案犯罪嫌疑人,收繳國家二級保護珍禽白額雁385隻,進而偵破了一起捕殺、供銷、販運一條龍的重大盜獵案件。收繳來的被捕殺的鳥類布滿了整個籃球場,王小龍看到後心裡非常難受。

  後來他加大巡湖力度,每天早上5點左右,王小龍攀上20多米高的瞭望塔,用望遠鏡確定候鳥聚集點後出去巡湖。30餘年如一日,王小龍徒步巡湖20多萬公裡。

  王小龍用望遠鏡觀察候鳥

  王小龍清楚,想保護候鳥僅僅靠巡湖是不夠的,關鍵得從源頭上阻止犯罪行為。王小龍帶著自然保護區的相關法律法規,深入湖區的村莊、社區和學校,挨家挨戶、上船登艇,向村民和漁民們宣講保護區政策法規,讓大家樹立保護生態的觀念。

  在三十多年的工作中,有累也有苦,一些人罵他不顧情面,有人甚至當面揚言要「捅你王小龍幾下」。

  家裡人也曾抱怨王小龍的工作得罪人,一些好心人勸他事不關己,高高掛起,少管閒事。可是王小龍說:「為了保護鄱陽湖生態環境,我沒錯,即便捅了馬蜂窩,我也仍然要幹到底,而且要越幹越有勁。」

  情牽鄱湖

  王小龍為了掌握鄱陽湖區域水鳥的種類、數量及分布情況,需要日復一日地記錄候鳥日誌,跟蹤記錄候鳥的生活規律。看到候鳥自由自在地在湖裡嬉戲,沒有人去幹擾它們,他心裡就非常高興,這是他最快樂的時候。

  跟蹤記錄候鳥生活規律

  這份快樂的工作讓王小龍常與孤獨相伴,也會遇到各種危險。在一次巡護途中,王小龍孤身一人,不慎掉入沼澤中,當時半個身子已經陷入,情況十分危險,幸好附近漁民發現他遇險,及時趕到把他救了起來。

  雖然經歷了種種生命危險,但為了這些候鳥,王小龍照舊一次次孤身冒險。一個風雪天,王小龍在大湖池邊發現一隻受傷的年幼白鶴在湖灘上掙扎。他毫不猶豫踏進未知深淺的泥濘中,把這隻傷鶴抱回站裡,給它包紮傷口,買來小魚和玉米來餵它。

  後來,幼鶴跟著王小龍上醫院看病,他在前面走,鶴在後面跟。他倆一前一後,形如兄弟。經過一個多月的精心照料,幼鶴身上的傷口漸漸癒合,王小龍把這隻小白鶴放飛回了大自然。遙望空中展翅飛翔的幼鶴,王小龍的心裡滿是快慰。

  在鄱陽湖棲息的候鳥

  時間久了,鄱陽湖的鳥兒似乎也認識王小龍了。一些鳥兒們見到他,像見到親人似的,朝他歡叫,親熱地跟他打招呼。可說到自己的家人,王小龍卻是深感內疚。

  30多年來,青絲已成白髮的王小龍在工作上無怨無悔,但對家人付出的關愛太少太少。候鳥一來,他往往兩三個月不進家門。候鳥走了,他半個月一個月才能回家一次。

  「因為我常時間不在家,孩子讀書、成長等方面,我幾乎沒有盡到過父親的責任。」王小龍嘆了口氣,保護候鳥,總要有人犧牲奉獻。「自從踏進鄱陽湖保護區那一刻起,我就對鄱陽湖不離不棄,一直守護著鄱陽湖、一直把越冬的白鶴等鳥兒當作自己的親人來對待,甚至晚上做夢,夢裡都是這些鳥兒。保護好鄱陽湖、保護好鄱陽湖裡的鳥兒都是我義不容辭的職責。」

  寒來暑往,候鳥們隨著季節遷徙,而王小龍卻守望在鄱陽湖畔,年復一年地等著鳥兒們準時歸來。

  王小龍在寒冬時巡湖

  採訪結束時,王小龍對記者說:「還有6年我就要退休了,我要珍惜寶貴的時光,在工作崗位上,一如既往地發揮自己的光和熱,忠誠地呵護鄱陽湖珍禽候鳥,為美麗中國『江西樣板』貢獻一己之力!」

相關焦點

  • 王小龍,鄱陽湖候鳥王國的衛士
  • 動植物保護丨鄱陽湖畔,他們與候鳥「相戀」
    每年冬季,在鄱陽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內,幾十萬隻珍禽候鳥和平共處,湖面鶴鳥展翅起舞,天鵝引頸高鳴,雁鴨踏波擊浪,一片意趣盎然的壯麗奇觀,令人流連忘返。新華網 楊益民 攝為了識別候鳥,他查閱書籍、大量收集候鳥圖片,在老巡護員的幫助下,舒國雷識別候鳥的「眼力」越來越精準 圖為舒國雷和王小龍正在觀察候鳥 新華網 楊益民 攝
  • 鄱陽湖追夢人、溼地保護者王小龍:守護這片人與鳥共同的家園
    4月13日上午,鄱陽湖畔,一位巡護員目送最後一批北遷的候鳥久久不願離去。作為母親湖鄱陽湖的赤子,他用34年的堅守呵護著大美鄱陽湖溼地。他就是江西鄱陽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巡護員王小龍。王小龍,1983年服役武警部隊,先後兩次榮立三等功,多次受到嘉獎。1987年分配到鄱陽湖保護區工作至今 。
  • 動植物保護丨鄱陽湖畔的「護鳥人」:十年守護只為候鳥「最後的家園」
    動植物保護丨鄱陽湖畔的「護鳥人」:十年守護只為候鳥「最後的家園」 2020-12-10 15:1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鄱陽湖畔的「護鳥人」:十年守護只為候鳥「最後的家園」
    李韻涵 攝【共舞長江經濟帶·看高質量發展】鄱陽湖畔的「護鳥人」:十年守護只為候鳥「最後的家園」中新網江西永修11月19日電 題:鄱陽湖畔的「護鳥人」:十年守護只為候鳥「最後的家園」作者 李韻涵 彭婧如 郎佳慧「為候鳥守住最後的家園,讓我非常有成就感。」
  • 寒冬,他們在鄱陽湖守護越冬候鳥
    在1982到1991的10年間,鄱陽湖畔的村民經常可以見到這位六十多歲的老人帶著乾糧在湖區徒步巡護,早出晚歸,風餐露宿,足跡踏遍了整個保護區,當地的村民們回憶說,何緒廣就是大家公認的「護鳥神」。王小龍:邊護鳥邊攝影王小龍是江西鄱陽湖保護區成立早期的軍轉幹部之一。18歲參軍入伍,先後榮立過兩次三等功、多次受到部隊嘉獎。22歲那年,他從部隊退役回到了家鄉,分配到江西鄱陽湖保護區工作,成為基層保護站一名巡護員,堅持30餘年守護鄱陽湖越冬候鳥。
  • 鄱陽湖畔候鳥守護者:願與自然共和諧(圖)
    中新網江西餘干12月9日電 題:鄱陽湖畔候鳥守護者 願與自然共和諧  作者 王昊陽 王成前  寒冬時節,鄱陽湖畔罡風刺骨。  江西餘干縣信豐墾殖場信瑞圩堤上,一根長約3米的竹竿矗立在一頂藍色帳篷前,竹竿頂端掛著一面印有「餘干縣溼地候鳥巡護」字樣的紅旗,在湖風中獵獵作響。
  • 鄱陽湖:越冬候鳥的生命湖
    由人民日報、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農民日報、中新社、第一財經日報等十餘家媒體記者組成的採訪團深入江西省鄱陽縣、永修縣、南磯溼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鄱陽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吳城保護管理站等地採訪體驗,一幅幅人鳥共家園的生態美景圖展現在記者眼前。
  • 鄱陽湖畔候鳥守護者:願與自然共和諧
    寒冬時節,鄱陽湖畔罡風刺骨。  江西餘干縣信豐墾殖場信瑞圩堤上,一根長約3米的竹竿矗立在一頂藍色帳篷前,竹竿頂端掛著一面印有「餘干縣溼地候鳥巡護」字樣的紅旗,在湖風中獵獵作響。  護鳥員舒偉平、劉海印二人在帳篷前手持望遠鏡觀測候鳥。
  • 鄱陽湖何以成為冬季候鳥家園
    這首民謠形象地描述了候鳥在鄱陽湖越冬的壯觀場景,也展現出鄱陽湖作為冬季候鳥家園的美麗畫卷。鄱陽湖是「東亞—澳大利西亞」候鳥遷徙路線上最重要的水鳥越冬地,共記錄到鳥類20目76科235屬462種,佔我國1445種鳥類的31.97%。2021年新年伊始,根據江西省對鄱陽湖越冬水鳥開展的全湖調查,共監測到越冬水鳥68種,數量達68萬餘只。
  • 情牽越冬鳥 汗灑鄱陽湖
    王小龍 文/圖我1965年6月出生於鄱陽湖畔,是喝鄱陽湖的水長大的,我的青春和熱血,多半獻給了鄱陽湖。在三十多年的巡湖查處打擊偷捕盜獵犯罪活動中,我沒少遭人戳脊梁骨,罵我不顧鄉親情面,甚至有人當面揚言要「捅你王小龍幾下」。家裡人一度怨我工作多事、得罪人,一些好心人則勸我事不關己,高高掛起,少管閒事。可是我想,只要是為了保護鄱陽湖生態環境,我就沒錯,即便捅了馬蜂窩,我也仍然要幹到底,而且要越幹越有勁。我知道,保護候鳥,光靠現場堵是難以從源頭上阻止犯罪行動的。
  • 鄱陽湖畔候鳥守護者:願與自然共和諧
    王昊陽 攝中新網江西餘干12月9日電 題:鄱陽湖畔候鳥守護者 願與自然共和諧作者 王昊陽 王成前寒冬時節,鄱陽湖畔罡風刺骨。江西餘干縣信豐墾殖場信瑞圩堤上,一根長約3米的竹竿矗立在一頂藍色帳篷前,竹竿頂端掛著一面印有「餘干縣溼地候鳥巡護」字樣的紅旗,在湖風中獵獵作響。餘干縣信豐墾殖場義務護鳥員在湖區巡護候鳥。 王昊陽 攝護鳥員舒偉平、劉海印二人在帳篷前手持望遠鏡觀測候鳥。
  • 鄱陽湖畔 浪漫溼地 候鳥天堂
    本報記者 陳建 鍾芷涵 文/圖  「鄱陽湖畔鳥天堂,鷸鸛低飛鶴鷺翔。野鴨尋魚鷗擊水,叢叢蘆葦雁鵠藏。」初冬的鄱陽湖芳草連天,富饒美麗,在鄱陽湖國家溼地公園內,廣袤草原碧草連天,百鳥歡唱。抬頭觀景,舉足畫中,身處這閉目鳥鳴的清幽聖地中,身心將得到全部釋放,讓你猶如陶然知足的嬰兒,流連於這一片純淨的天地間。
  • 鄱陽湖生態畫卷:候鳥齊飛 千鶴共舞
    工作人員介紹,江西曾對毒殺鄱陽湖越冬候鳥犯罪分子重判11年,敲響環保警鐘,人們愛鳥護鳥意識顯著增強,鄱陽湖越冬候鳥覓食範圍已不再局限於鄱陽湖畔溼地範圍,遠離湖區的農家水田也常常會成為候鳥的棲息地鄱陽湖畔候鳥雲集。
  • 鄱陽湖候鳥又南歸
    候鳥的承諾        「鄱湖鳥,知多少,飛時遮盡雲和月,落時不見湖邊草」,這是對鄱陽湖越冬候鳥壯觀場面的描寫,也是候鳥對鄱陽湖的承諾。        9月12日,都昌保護監測站的工作人員在馬影湖進行水鳥調查時,驚喜地發現了4隻越冬的白琵鷺。
  • 鄱陽湖候鳥又南歸
    鄱陽湖候鳥雲集(資料圖)。新華網發 王小龍 攝  事實上,今年候鳥的「先頭部隊」到達時間較去年早11天,這標誌著鄱陽湖候鳥越冬序幕正式拉開。  9月12日,江西鄱陽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都昌保護監測站的工作人員進行水鳥調查時,在馬影湖上驚喜地發現了4隻越冬的白琵鷺,這也是江西鄱陽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今秋首次監測到的越冬候鳥。
  • 鄱陽湖畔訪吳城,候鳥翩舞魚飄香,稀罕的鱖魚醃成魚乾賣
    地處鄱陽湖、贛江、修水交匯點的九江市永修縣吳城古鎮,是江西四大名鎮之一。2200多年來,王勃、蘇軾、文天祥、朱元璋、孫中山等歷史名人都曾在此駐足,留下許多傳奇故事。如今,隨著鄱陽湖自然保護區的建立,這裡成為世界最大的白鶴、鴻雁越冬棲息地。
  • 鄱陽湖畔現最美「水上公路」
    在江西上饒市鄱陽縣白沙洲鄉,遊客正乘坐旅遊觀光車往返於鄱陽湖無念島和碼頭接壤的最美「水上公路」上。卓忠偉 攝遊客行駛在水上公路,不僅可欣賞到美麗的「江南大草原」景觀,同時還可體驗到魅力生態、綠色環保鄱陽湖的美麗,被人們譽為最美「水上公路」。 卓忠偉 攝近日,在江西上饒市鄱陽縣白沙洲鄉,遊客正乘坐旅遊觀光車往返於鄱陽湖無念島和碼頭接壤的最美「水上公路」上。
  • 鄱陽湖畔的「生態警察」
    新華社南昌1月9日電 題:鄱陽湖畔的「生態警察」新華社記者程迪、賴星煙波浩渺的鄱陽湖,在江西省南昌市公安局水上分局巡邏大隊一隊隊長姚笛看來,平靜之下暗藏著洶湧。從警24年的姚笛是一名水上公安幹警,他的主戰場在水面, 「候鳥、江豚等珍稀物種,是我重點守護的特殊『居民』,我的職責是為它們營造安全的生存環境。」鄱陽湖是國際重要溼地、亞洲最大的越冬候鳥棲息地。全球98%的白鶴、80%以上的東方白鸛、70%以上的白枕鶴在這裡越冬;數量僅存1000頭左右的江豚,約有一半分布在這一水域。
  • 鄱陽湖頻現珍稀鳥種
    新華社南昌8月6日電(記者李美娟)「鄱陽湖畔鳥天堂,鷸鸛低飛鶴鷺翔;野鴨尋魚鷗擊水,叢蘆葦雁鵠藏。」盛夏的鄱陽湖富饒美麗,鄱陽湖大湖池邊,水鳥翻飛,水草搖曳。江西鄱陽湖國家自然保護區吳城鎮保護站副站長王小龍告訴記者,自己每天的工作就是保護這些夏候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