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爆發,作為世界三大金融中心之一的香港未能倖免,在這次的危機中,不少的國際炒家盯上了香港,大名鼎鼎的索羅斯就是首當其衝的人。
1997年7月,1998年1月和5月,港幣三次遭到國際炒家的投機性拋售,港幣匯率大幅下跌,導致恒生指數暴跌,市場陷入了極度恐慌,香港甚至被國際投機分子戲稱為提款機,在這三次金融炒家殺過來的時候,香港金管局唯一的辦法就是提高利率,以維持匯率,但是利率的提升對香港樓市以及股市的打擊非常大。
根據索羅斯等國際炒家制定的計劃,他們在匯市上拋空港元,逼迫香港金管局提高利率,從而引發股市下跌,同時在期貨市場沽空恒生指數,這樣就能實現匯市股市雙雙獲利。
經過了前三次成功的試探之後,索羅斯嘗到了甜頭,帶著最強的人馬和資金,妄想一戰獲取暴利,終結香港。香港實現的是香港聯繫匯率制度,即以7.8:1的比率釘死美元匯率,當時放在港府面前的選擇有三個,一是實施外匯管制,二是宣布港元兌美元的聯繫匯率脫鉤,三是政府入市與國際炒家背水一戰。實施外匯管制會讓香港喪失金融中心的地位;宣布港元兌美元的聯繫匯率脫鉤會引起更大的恐慌,導致港幣暴跌;最終的選擇只能是背水一戰。
最終,香港政府利用了手中的外匯儲備入市,再加上中國政府的背後支持,最終打退了以索羅斯為首的國際投機分子,這一次,索羅斯損失超過10億美元,也是他為數不多的失敗案例。
二十多年過去了,索羅斯也老了,但是又有國際空頭盯上了香港,在美國次貸危機中一戰成名的Kyle Bass正在啟動一隻基金,通過向國際炒家募集大量資金,孤注一擲豪賭香港的聯繫匯率制將在18個月內失守。
Kyle Bass將使用期權合約為基金設置200倍的槓桿。這意味著如果港元兌美元下跌,他的基金將獲得巨額收益,如果18個月後香港聯繫匯率制依然沒事,投資者將損失所有本金。
Kyle Bass告訴潛在的投資者,這隻名為Hayman Hong Kong Opportunities Fund, LP-Prodigious Series於6月啟動,如果港元兌美元下跌40%,可以獲得64倍的收益。其實他並非唯一一個做空港元的人,根據彭博編制的的期權數據顯示,市場投資者認為該貨幣12個月內跌破7.90的可能性為6%。
自1983年以來,香港的匯率制度屢次遭投機者攻擊,但是還沒有被攻破過,目前香港已經回歸祖國二十多年,發展也愈加強盛,這些國家炒家試圖做空港幣的行為更像是一場賭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