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的代表建築大雁塔的前世今生

2020-12-07 凡心素履談史文

大雁塔位於西安城四公裡的南郊,地理坐標為西安市雁塔區大雁塔街道廣場東路3號,大雁塔從某種程度上說代表了西安。在西安旅遊可以說是必去的一個景點。下面我們就來說一說大雁塔的前世今生。

大雁塔的前身

唐太宗貞觀二十二年(648年)太子李治(後為高宗)為了追念他的母親文德皇后養育之恩在唐長安城晉昌坊一帶興建一座寺廟,取名「慈恩」,慈恩寺是唐朝的一座皇家寺院。後來李治作皇帝後,恭迎從印度歸來的高僧玄奘來慈恩寺做了主持,此後玄奘為了保藏他帶回來的經書、舍利和佛像,在慈恩寺內北牆邊,建造了五層方形塔,取名雁塔,又叫慈恩寺塔。玄奘原先用打算大石建造,唐高宗認為費用太大沒有同意。結果造了磚表土心的五層方形塔,搬照印度的樣式,大概是因為土心的質量差,經不住風雨的洗禮。

大雁塔幾經風雨

幾十年後邊頹廢欲倒了。消息很過傳到朝堂,當時武則天當政,武則天知道後,下令重新修復,據說武則天自己和一些王公貴戚還都各掏了一些腰包。這次使用的是純青磚修成方形樓閣式十層寶塔,登塔攀梯也改為盤道式的。然而經歷歲月的吹打和戰火的破壞雁塔又出現殘破不堪的局面,原來的十層剩下了七層。到五代後唐長興二年(931年),西京留守安重霸又把這七層塔整修了一次,這就是保留到現代的大雁塔。明朝萬曆年間以及解放後都對大雁塔進行過加固措施。

大雁塔名字的由來

有一種說法是在《天竺記》裡記載,在西方達親國的一座寺廟中「穿山石作塔五層,最下一層做雁形,謂之雁塔」。這裡有些記載和當年玄奘初建塔的計劃有點相似。但現在看不出底層是雁形。畢竟現在看到的是五代時期建造的。

另一種說法與僧人戒肉有關:在《大慈恩寺三藏法師傳》中記載這樣的故事:印度佛教,原來分為大乘和小乘兩大派,大乘派不吃肉,小乘派吃肉。一天某個小乘派佛寺買不到肉,做飯僧人很捉急。恰好此時他看到天上有一群大雁飛過,便對著雁群開玩笑說:「今日僧房無肉吃,菩薩應該知道。」話音剛落,領頭的大雁突然折翅下墜,落地而死。全寺僧人大驚失色,都認為這死雁是菩薩變的,誰還敢去吃它。他們在大雁墜落處修起一塔,把雁屍埋在塔下,遂稱之為雁塔。寺廟裡的僧人從此也不再吃肉了。

雁塔為什麼要叫「大雁塔」?由於後來在長安薦福寺內修建了一座較小的雁塔,因此慈恩寺塔又被稱為叫作大雁塔,薦福寺塔稱為小雁塔,一直流傳於今。

雁塔題名

雁塔還有一段佳話便是「雁塔題名」。據說此時起於唐神龍年間,有個叫韋肇的書生中了進士,偶然遊到大雁塔寫上自己的大名,留作紀念。想不到這一舉動便開創了雁塔題名的先河。從此以後,進士及第都要到大雁塔留名,"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便是狀元騎馬遊街,雁塔題名的熱鬧景象。進士們甚以此為榮。五代時期王定保《唐摭言》中記載:「神龍以後,杏園宴後皆於慈恩寺下題名,同年中善書者紀之」。有詩為證:「雁塔攙空映九衢,每看華宇每踟躕。題名儘是臺衡跡,滿壁堪為宰輔圖。鸞鳳豈巢荊棘樹,虯龍多蟄帝王都。」表現了對這種熱鬧的盛況的羨慕之情。白居易二十七歲一舉及第,乘興作詩道:「慈恩寺下題名處,十七人中最少年」。這句話表達了作者的喜悅之情和得意之情,意思是在所有中進士的十七人中自己是最年輕的。還有一位不知道名字的書生寫的一首《西江月》:「雁塔題名盡處,虛名浪得孫山,蔑然一笑話長安,斷碣殘碑又見」。這哥們好像對考試好像不是很得意,但對雁塔題名,卻是格外動心。由此可見,雁塔題名意境成為當時一件風流韻事。

其實如果一個人沒有什麼傳世的事跡,光靠塔牆上一個名字是流傳不下來的。

相關焦點

  • 西安地標大雁塔的前世今生‖未解之謎
    我是你們愛講故事的旅遊博主大琪琪,今天要講的是關於大雁塔的前世今生和未解之謎,如果你有不一樣的版本歡迎評論區補充哦!沒有去過西安的人大概都只聽說過大雁塔,卻沒有聽說過大慈恩寺,因為大雁塔不僅是西安市的地標,更是西安這座古城的歷史象徵!現在的大雁塔就在大慈恩寺遺址公園裡面,其實這裡除了大雁塔其餘的都為新建的!所以只有大雁塔有故事哦!
  • 什麼是西安大雁塔?
    大雁塔看起來樸素卻享有鼎鼎大名幾乎每個到西安旅遊的人都要去看一看大雁塔但是西安本地人卻說「爛慫大雁塔,有啥好看的」大雁塔究竟有啥看的?讓我們一探究竟它坐落在長安城東南部的「邊緣地帶」卻是上千年的城市地標還成為現代西安市徽的設計圖形說明:由於大雁塔歷史數次變換樣貌,過程中缺少詳細的文獻記載,致使缺少全面系統研究該建築的內容,讓建築本身存在很多爭議點,本文對爭議較大的部分分別做了標註:[1]歷史版本、[2]承重結構、[3]仿木磚結構、[4]塔內木架及樓梯等,
  • 你不知道的西安|大雁塔是如何建成的?
    大雁塔看起來樸素卻享有鼎鼎大名幾乎每個到西安旅遊的人都要去看一看大雁塔但是西安本地人卻說▽說明:由於大雁塔歷史數次變換樣貌,過程中缺少詳細的文獻記載,致使缺少全面系統研究該建築的內容,讓建築本身存在很多爭議點,本文對爭議較大的部分分別做了標註:[1]歷史版本、[2]承重結構、[3]仿木磚結構、[4]塔內木架及樓梯等,歡迎讀者探討交流。
  • 西安大雁塔:大慈恩寺內的大雁塔展現了中國佛教建築和歷史文化
    到西安旅遊,大雁塔是必須要去的網紅打卡景點。大雁塔是西安市的標誌性建築,2014年大雁塔作為中國、哈薩克斯坦和吉爾吉斯斯坦三國聯合申遺的&34;中的一處遺址點成功列入《世界遺產名錄》。大雁塔是磚仿木結構樓閣式的典型代表,是佛教建築中國化的重要典範。
  • 大雁塔是西安現存古建築中最有名的建築之一
    歡迎來到古城西安遊玩。今天我們將要參觀大雁塔,首先,讓我來簡單介紹一下大雁塔的基本情況。大雁塔是西安現存古建築中最有名的建築之一,它位於西安南郊的大慈恩古寺內,有數千年歷史。大雁塔由塔座、塔身、塔剎組成,塔體呈方錐形,塔體各層均以青磚模仿我國唐代建築砌簷柱、鬥拱、欄額、檀枋、簷椽、飛椽等仿木結構,磨磚對縫砌成。大雁塔造型簡潔,氣勢雄偉,是我國佛教建築藝術中不可多得的傑作。大慈恩寺建於唐太宗貞觀二十二年(公元648年),至今已有1350多年的歷史。唐高宗李治作太子時,為了報答生母文德皇后的慈恩,湊請太宗敕建佛寺,賜名「慈恩寺」。
  • 西安大雁塔:唐僧親自建造,中國的比薩斜塔,五一旅遊的好去處
    上圖-大雁塔前的玄奘雕像大雁塔的前世今生大雁塔始建於唐永徽三年(652年玄奘在主持建造大雁塔時,參考了西域佛塔的建築風格,因此,大雁塔初建成時並非現在我們看到的樣子。而玄奘帶回的梵文佛教經典,卻並沒有藏在塔中,導致一直以來無人知曉這些佛教珍寶的藏身之所。直到後來法門寺地宮的發現,人們才聯想到大雁塔下可能也有一個地宮,而玄奘帶回的珍寶很可能就藏在其中。
  • 遊西安曲江池遺址,說一說曲江池的「前世今生」
    今天,我們聊一聊西安曲江池的「前世今生」。>七十年代的曲江寒窯老照片一、曲江池的傳奇「前世隋初在西安修建大興城時,在曲江鑿地做池,被稱為「芙蓉池」,裡面的宮苑被。到了唐代,開始大規模開發曲江,鑿黃渠,闢御苑,築夾城,建大雁塔,修新開門,曲江池逐步開發成為享譽長安的遊玩勝地,一時間貴族名人,文人雅客常來此吟詩作賦,車馬侍從,載歌載舞,熱鬧非凡。
  • 拆開大雁塔,你會看到什麼?
    >都要去看一看大雁塔但是西安本地人卻說「爛慫大雁塔,有啥好看的」大雁塔究竟有啥看的?說明:由於大雁塔歷史數次變換樣貌,過程中缺少詳細的文獻記載,致使缺少全面系統研究該建築的內容,讓建築本身存在很多爭議點,本文對爭議較大的部分分別做了標註:[1]歷史版本、[2]承重結構、[3]仿木磚結構、[4]塔內木架及樓梯等,歡迎讀者探討交流。
  • 西安旅遊1-----大雁塔
    西安,曾經是中國古代十幾個王朝的古都,古稱長安,在這裡你會看到秦兵馬俑、華清池、大雁塔、古城牆……很多可以遊玩的景點,小編也是被這個著名的城市所吸引,在一個炎炎夏日,與家人一起,往返四日遊覽古都西安。這裡要說夏日裡的西安好熱呀。
  • 為何說大雁塔不僅是一座塔,竟然還代表了西安的歷史文化高度?
    西安,作為六朝古都,在國內外已經名揚四海。西安曾被稱為長安,是十三朝的都城,其中最著名的是盛唐時期。如今,西安的政治、文化、經濟水平日益提高,吸引了越來越多的遊客。大雁塔是西安的地標和象徵。整座建築氣勢恢宏,造型簡潔大方,比例適中,風格古樸清新。據說是中國最早、最大的唐代磚塔。它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它是每一個到西安的遊客都可以去的地方。
  • 西安的前世今生! 愛卡旅行社昊銳之旅
    [XCAR 愛卡旅行社 原創]     前言:如果把中國比作一棵大樹,那麼西安這座城市無疑是這棵蒼蒼古木的「樹根」。西安,古稱「長安」,是舉世聞名的世界四大文明古城之一,居中國古都之首,是中國歷史上建都時間最長、建都朝代最多、影響力最大的都城,是中華民族的搖籃、中華文明的發祥地、中華文化的代表。
  • 好好的大雁塔怎麼斜了?
    、規模最大的唐代四方樓閣式磚塔,已然成為西安必去的旅遊景區。>圖源曲江新區大雁塔的前世今生,雖然幾經損毀,但歷經修復,至今依然保持著唐朝時的形制,這座64米高的磚塔如今是西安市的標誌性建築之一,也被列入2015年「應對氣候變化,記錄中國」考察行動的第一站。
  • 陝西西安大雁塔,國寶級建築,只為它而去
    當我拿上從華山北前往西安北的高鐵票時,已經是下午的3點整,距離開始只剩下了半個小時的時間。兩地通過高鐵連結僅需30分鐘的時間,所以達到西安的時候也只是下午4點左右。雖然距離漆黑的夜晚來臨還早,但是我並沒有提前預定晚間的住宿,所以就撥通了在西安同學的電話,她剛好就在酒店上班,索性就直接住在了她的酒店內。
  • 西安瑰寶:千年大雁塔 講述絲路傳承故事
    ,大雁塔是西安的標誌性建築之一,唐代高僧玄奘曾在此譯經。今天西安瑰寶講述大雁塔的故事。  最美四月天,春色滿長安。大雁塔下,徐徐微風輕拂起陣陣槐香,沁潤著四方遊客的心脾。大雁塔位於大慈恩寺內,又名「慈恩寺塔」。公元652年,玄奘為保存由天竺經絲綢之路帶回長安的經卷佛像主持修建了大雁塔,最初五層,後加蓋至九層,再後層數和高度又有數次變更,最後在明代固定為七層塔身,通高64.517米,底層邊長25.5米。
  • 青龍寺櫻花的「前世今生」:為何西安青龍寺遍植櫻花?
    青龍寺櫻花的「前世今生」(原創)青龍寺,位於西安東南郊樂遊塬。始建隋朝,曾名靈感寺、觀音寺。唐景龍二年,改名青龍寺,是中國佛教唐密祖庭,日本真言宗的發祥地。
  • 漫遊西安——大慈恩寺、大雁塔
    大雁塔景區是一處佛教聖地,與唐代玄奘法師有著密切的關係,他是中國最偉大的佛學家玄奘的譯經處,唐僧取經的故事就發生在這裡。
  • 藍天白雲下的西安大雁塔
    雨後的西安藍天白雲,空氣品質優,氣溫不是太高。@西安雄師哥 背上相機,掛上超廣鏡頭,興衝衝來到大雁塔。北望,西安古城古樸厚重,好像正在述說著古長安連綿不絕的歷史傳說。如今的大慈恩寺,現存的殿堂多是明清建築。寺院內中軸線上的主體建築依次是大雄寶殿、法堂、大雁塔、玄奘三藏院。其中,大雁塔內和玄奘三藏院分別供奉的佛舍利和玄奘法師的頂骨,是大慈恩寺的「鎮寺之寶」。寺院中軸線東邊建有塔園,園內的塔林共有舍利塔九座,供奉著自清代以來本寺九位高僧的舍利子。
  • 西安旅遊哪裡必打卡?不到大雁塔不算到西安,就是這7層塔的魅力
    大雁塔因近幾年的大唐不夜城,更是不能錯過的,大雁塔的魅力之處便是磚仿木的建築,也有人曾經這樣說過「不到大雁塔,不算到 西安 」,不愧是 西安 的代表之一,還是唐朝佛教的建築的藝術魅力的一個代表建築這樣一座磚仿木質結構的塔很特別,遠看幾乎以為是木質的塔,塔總共有7層的高樓,每個樓層裡都有不同的歷史故事和歷史所存在的東西,還有較為著名的佛教人物釋迦牟尼佛像等一一呈現,如今的大雁塔是傾斜的,因為曾經的大雁塔是遭受過破壞。古代的高塔有傾斜的現象很正常,當時的人們沒有如此精密的建築技術,如今的大雁塔也經過數百年,這個大雁塔是磚仿木的結構,雖說有傾斜,但是還是很牢固的。
  • 曾被譽為西安「新地標」建築,卻整整爛尾7年,就在大雁塔對面
    說到西安,大家會想到什麼?大雁塔、未央宮、大唐不夜城,這些都是西安對外宣傳的名片,最近兩年,短視頻突然的爆紅,讓西安一夜之間成為了網紅城市,越來越多的遊客前來打卡,除了這些旅遊景點外,哪個建築才是西安的地標呢?
  • 古都西安—兵馬俑、大雁塔小雁塔
    西安,與雅典、開羅、羅馬並稱世界四大古都,也是中國六大古都中建都時間最長、朝代最多的,新中國建立時也因三票之差險些成為首都。至今王者之氣尚存,名勝古蹟基本全在。大雁塔具有印度佛教建築色彩慈恩寺是西安城內最有名的建築。大雁塔文化休閒景區是國家5A級景區,是我國首個區域性、多景點的國家5A級旅遊景區。它坐落在西安的地標性建築大雁塔的腳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