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噲功勳卓著,且和劉邦交情匪淺,劉邦為何要派陳平去殺他?

2020-12-18 歷史科普醬

歷史上,有一句歇後語「飛鳥集,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說的就是當年範蠡幫助越王勾踐平定吳國之後,範蠡便已經意識到勾線是只可共患難,不可共富貴的人,對文種說了這句話,哪知道文種不聽,最終範蠡僥倖逃過一劫,而文種則是之後被勾線賜死。

而歷史上如同勾踐一般的人還有很多,最著名的就是劉邦和朱元璋,在開國之後大殺功臣,劉邦在統一天下之後將包括韓信在內的異姓王全部誅殺殆盡,而朱元璋比他更狠,開國功臣除了少數幾個沒有威脅的,別的全殺了,連子孫後代都沒給他們留下。

或許由於殺的人實在太多,在劉邦晚年他自己也有點糊塗了,因為當時劉邦甚至連樊噲都要殺。

在所有開國功臣之中,樊噲和劉邦關係是最特殊的,因為劉邦娶了呂雉,而樊噲則娶了呂雉的妹妹,也就是說兩人是連襟關係,而且在平定天下的過程之中,樊噲也是屢立戰功,也同樣是劉邦的救命恩人。

然而,就是這樣子一個人,劉邦要殺了他?難道劉邦在其晚年真的糊塗了嗎?恰恰相反,劉邦要殺樊噲不但不糊塗,而且是絕頂聰明,因為劉邦背後的小九九你恐怕真的不明白。

的確,劉邦和樊噲交情匪淺,就算是沒有呂雉這層關係,劉邦和樊噲還有夏侯嬰、蕭何等人都是同鄉,而就是這批同鄉在後來劉邦奪取天下的過程之中奠定了基礎。

在這之後,由於呂雉的關係,樊噲成了這幫人之中最特殊的存在,所以要問誰和劉邦關係是最密切的,那無疑就是樊噲了。

也正是因為這一層關係,所以樊噲也可以說是呂家強有力的助手,當年劉邦想要廢掉太子劉盈的位置之時,遭到了很多人的反對,除了張良等人之外,這樊噲也在其中。

當時反對派的勢力太過於強大了,所以劉邦在意識到此事不行之後便不再強求,而劉如意也徹底失去了太子的位置。

不過這件事情也把劉邦敲醒了,在當年劉邦奪取天下的過程之中,呂雉的二哥出力也很多,可以說這大漢一半的天下也有部分是他們的功勞,而劉邦這個人太過於了解呂雉這個人了,他知道以劉盈的性子是絕對鎮不住呂雉的。

所以也為了避免劉氏江山劉邦和開國功臣便說出了「劉氏不得封王」的誓言,目的就是不讓呂家的人奪取劉氏的江山,而完成這個重要任務的人就是周勃,因為在所有開國功臣之中,當時只有周勃年紀最小,而且是老成持重粗中有細,事實證明劉邦沒有看錯人,後來呂雉死後,就是周勃帶入平定了諸呂之亂。

而除此之外,劉邦最主要的還是要剪除呂家的勢力,這其中又有什麼比軍權更重要呢?當時呂雉的二哥已經死了,而呂家後輩還未成長起來,所以當時呂雉能夠依靠的就只有樊噲。

而也就是看透了這點,所以劉邦不顧群臣的反對執意要殺樊噲,劉邦的目的也很明確:一個是幫助劉盈在後來壓制住他的母親,不想讓劉氏的江山落入呂家之手;另外一個也是在敲打呂雉等人,連樊噲都能殺,也是要提醒呂雉。

不過劉邦倒是看破了這一層,不過他倒對樊噲太沒有信心,也太小看開國功臣的能量了。

的確,樊噲是劉盈的支持者,而且和呂家沾親帶故,但是這並不意味著樊噲就是呂家一脈的人,因為樊噲支持劉盈除了是和呂雉的妹妹有關係之外,更主要的是嫡長子血統,而劉如意則並沒有這個優勢。

所以樊噲或許能支持太子劉盈,但是要說樊噲會幫助呂雉篡奪劉氏江山,那麼樊噲是肯定不會做的,而且當時樊噲在開國功臣之中威望很高,和誰關係都很好。很多功臣當時為了救樊噲一命,是故意曲解劉邦的意思,就怕劉邦是一時興起,這其中我們就能夠看到陳平的智慧了。

劉邦是要陳平就地處斬樊噲,而陳平偏偏來個押解回長安,最終的結果就是劉邦沒有等到樊噲押回長安那一天,而樊噲也僥倖逃過一劫。

相關焦點

  • 劉邦臨死前為何派陳平殺掉樊噲?陳平又是怎麼做的
    樊噲追隨劉邦起兵反秦,南徵北戰,他作戰勇猛,為大漢立下了汗馬功勞,並且在鴻門宴上獨身闖帳救劉邦,深得漢高祖劉邦的信任,作為西漢開國元勳、大將軍、左承相,是劉邦的心腹猛將。而且和劉邦是連襟關係,是呂后的妹夫,他們是親人。但是劉邦在臨死前卻密旨陳平處死樊噲,這是什麼原因呢?陳平又是怎麼做的?且看下文解說。
  • 樊噲忠於劉邦,劉邦為何要殺樊噲,計劃成功了嗎?
    項羽忠於劉邦,劉邦為何要殺項羽,計劃成功了嗎?項羽在不斷創造偉大事業的過程中,也逐漸取得了很大的成就,至少在歷史上是名列前茅的。眾所周知,鴻門宴是項羽專門為劉邦準備的一次宴會,這次宴會的主要目的,就是要殺了劉邦。然而這個計畫並未成功,雖然一開始項羽的種種計謀,都對劉邦起了很大的壓製作用,但最後樊噲的出現,改變了這次宴會的局面,所以後來劉邦和張良得以順利逃脫,再加上項羽的猶豫,最終也沒能奪去他的性命。形勢確實很危急,我還記得有一次看到這個故事時,給劉邦捏了一把汗。
  • 樊噲是劉邦老鄉和連襟,劉邦臨死為何要下令誅殺樊噲,他擔心什麼
    導言鴻門宴是大家讀書那時候學過的課文內容,在原文中,樊噲捨命該救劉邦,那時我們知道的是,樊噲好像一個莽漢,並且和劉邦的親戚關係很好,也心甘情願去冒險救他。但是大家不清楚的,樊噲實際上是劉邦的老鄉,倆人從小玩到大,此外他們中間也有一層親戚關係,那便是連襟。可以說親戚關係到了這,倆人中間的情分是非常的不一般了,但是就是這樣一個人,為什麼在劉邦臨死前卻要下令除掉他呢?從史書的記述中大家可以看出,樊噲的身亡和他的黨派是有關係的,而他所處的便是呂后黨。
  • 樊噲一生為劉邦出生入死,甚至還救過劉邦的性命,為何劉邦要殺他
    劉邦建立漢朝,樊噲也因為功勞封為大將軍、左丞相。劉邦誅殺了大多數功臣,樊噲依舊得到劉邦的信任,並且繼續為劉邦南徵北戰。但是在劉邦臨死的時候,卻動了殺樊噲的心思。樊噲一直得到劉邦的信任,為何劉邦在臨死前才萌生殺樊噲的想法呢?這中間發生了什麼事?樊噲除了是劉邦的髮小,他還有另一層身份,那就是劉邦的連襟。
  • 劉邦為什麼要殺樊噲,有4大理由,足見劉邦充滿大智慧
    劉邦臨死之前,下令讓陳平殺掉樊噲,結果陳平還未執行命令,劉邦就已去世,在呂后的保護下,陳平沒有殺樊噲。劉邦想殺樊噲純粹就是因為樊噲和呂雉有親家關係,怕自己離開後外戚勢力增大,而陳平左右為難,但他特別機智,從而保全了自己。
  • 劉邦為何殺樊噲,是為了防備呂雉?可能是為了保護呂后
    這一次就來同大家聊聊劉邦與樊噲之間的故事。二人的故事中,最有名的有兩件——鴻門宴的樊噲救主以及劉邦病中殺樊噲。第一件事更為廣為人知,但第二件事被人討論的更多。倆人為連襟,為何劉邦卻要殺了妹夫樊噲?對劉邦要殺樊噲的原因,大多解釋是為了削弱呂雉,防止呂后專權,對此我卻有點不同看法,畢竟若劉邦真的防備呂后專權,直接帶她一起走不是更好,反而拐個彎,僅僅剷除呂后羽翼?我先把我的觀點放到這:劉邦殺樊噲是一場戲,目的是為了擴充呂雉的權柄。
  • 劉邦臨終前,為何要派陳平去暗殺妹夫樊噲,是裝糊塗嗎?
    根據《漢書》記載,劉邦在討伐英布的戰爭中受了重傷,並且因為這一重傷間接導致死亡。而劉邦在臨終之前,曾委派陳平去誅殺另一個開國功臣:樊噲。 陳平領命去誅殺樊噲,但是在路上,陳平有了一定的顧慮:那就是樊噲是呂后的妹夫,如果殺害樊噲,自己會不會出現麻煩?陳平的猶豫,為自己留住了餘地:因為就在陳平猶豫的時候,劉邦在宮中去世了。大漢朝換了新皇帝:劉盈,但是具體掌權的卻是呂后。倘若陳平殺害了樊噲,之後陳平少不得遭遇呂后的打擊報復。
  • 為何陳平出主意讓劉邦殺樊噲,私下卻又救了樊噲?
    劉邦聽了讒言,要殺樊噲,但劉邦和樊噲感情素來深厚,萬一人殺了他又後悔了呢?再說劉邦現在油盡燈枯,說駕崩就駕崩,劉邦若是死了,那大漢天下誰是權力巔峰呢?肯定是呂后啊!自己殺了樊噲,那和呂氏的梁子是結下了,劉邦一死,自己能有好果子吃嗎?可不殺樊噲,自己在劉邦面前又誇下了海口,劉邦眼巴巴在病榻上坐等樊噲的人頭,這可如何是好?
  • 劉邦死時為何要殺掉樊噲?權力的遊戲中,陳平如何左右逢源?
    引言:劉邦建立大漢登基為帝穩定局勢之後,很快將精力轉移到剪除諸侯勢力上來,導致韓信、彭越英布等諸侯紛紛被殺,而跟隨劉邦南徵北戰,為大漢立下汗馬功勞的樊噲也逃不過同樣的命運。
  • 劉邦因一句話要殺妹夫樊噲,陳平陽奉陰違救了樊噲、周勃和自己
    劉邦臨死前,為何要派陳平去秘密殺掉妹夫樊噲?是老糊塗了嗎?劉邦要殺樊噲,其實根本不是老糊塗了,而是氣糊塗了,他當時要殺樊噲就是源於一句流言:噲欲以兵盡誅滅戚氏、趙王如意之屬。這句流言的意思是說樊噲想起兵把戚氏、及趙王如意全部殺光光。
  • 劉邦為何要殺樊噲?真實原因讓人驚訝,老謀深算的他在算計誰?
    劉邦因此大怒,派出陳平和周勃去剝奪樊噲的兵權,並命令他們殺掉樊噲,不過,陳平和周勃擔心呂后動怒,沒有下手。這似乎是劉邦稱帝以來唯一的一次下決定要殺嫡系功臣,此前的蕭何也僅僅只是囚禁,稍許警告後也就一切如常。
  • 樊噲多次救下劉邦性命,劉邦臨死前,為何還要派人殺掉樊噲?
    樊噲多次救下劉邦性命,劉邦臨死前,為何還要派人殺掉樊噲? 眾所周知,劉邦是個善於納諫、善於用人、功於心計的人,也正是因為這樣,才能在長達四年的楚漢爭霸中戰勝強大的對手項羽,建立大漢王朝。
  • 劉邦為什麼要殺樊噲?
    那麼,既然劉邦和樊噲關係那麼鐵,為什麼劉邦還要殺樊噲呢,其實說起來,劉邦要殺樊噲也只是一時起意而已。當然,要搞清楚歷史人物之間的關係,什麼時候都不能脫離當時的歷史背景。那麼今天既然我們是要來分析劉邦為什麼要殺樊噲,不妨先來看看劉邦和樊噲當時所處的歷史背景是怎麼樣的。
  • 劉邦臨終之前為何要下令處死樊噲,樊噲及其家人的下場又是如何?
    樊噲乃是劉邦同鄉,是最早跟隨劉邦起兵的絕對嫡系,甚至還在鴻門宴上救過劉邦,然而當劉邦於漢高祖十二年(前195年)平定英布叛亂歸來後,卻在臨終之際命令陳平和周勃殺掉樊噲。那麼,劉邦為何要下令處死樊噲,而樊噲的最終命運又是如何呢?
  • 樊噲隨劉邦出生入死,為何劉邦臨死之前,一定要下令殺了他?
    樊噲是屠夫出身,身高八尺,跟隨劉邦久經沙場,立下赫赫戰功。同時他還是劉邦親戚,娶了呂后妹妹呂嬃,對劉邦有著救命之恩,為何劉邦臨終前要處死樊噲?我們一起往下看。樊噲因狗肉與劉邦相識,後來劉邦芒碭山起義,樊噲也一起參與。
  • 劉邦臨死前,為什麼會想殺樊噲,最後又為什麼失敗了呢?
    (樊噲畫像)都說劉邦殺功臣,但是實際上他殺的都是他的合伙人,比如說韓信、彭越等異姓諸侯王,而像樊噲、蕭何這些跟隨劉邦草創的人他還是善待他們的。尤其是樊噲,在沛縣的時候樊噲就和劉邦私交甚密,此後跟著劉邦是南徵北戰、出生入死,樊噲還在鴻門宴上救了劉邦一命,而且樊噲還娶了呂雉的妹妹呂嬃,這關係可以說是親上加親!
  • 劉邦明明擔心呂雉圖謀不軌,為何在世時不殺呂雉,反而殺樊噲呢
    當時劉邦又老又病又有傷,處於生命的最後時刻,史記中沒有記載是誰跟劉邦說了這話,但劉邦聽到這話後,非常憤怒,劉邦馬上把陳平和周勃召來,讓他們馬上去把樊噲殺了,然後把樊噲的首級帶來,當時樊噲是相國,正在前線帶兵討伐盧綰的叛亂,但陳平和周勃經過商量後,並沒有殺樊咐,而是把樊噲關在車中帶回京城,由劉邦親自處理。
  • 劉邦明明擔心呂雉圖謀不軌,為何在世時殺樊噲,反而不殺呂雉呢?
    那時,劉邦年老體衰,身患重病,身處危難之中,史記沒有記載是誰對他說了這番話,但劉邦聽了,十分氣憤,便立即召來了陳平和周勃,要他們立即去殺樊噲,再將樊噲的首級帶來,當時他是相國,正在前線帶兵討伐盧綰,陳平和周勃經過商量,沒有殺樊噲,而是將樊噲的首級帶回京城,由劉邦親自處理。
  • 為救劉邦脫困,陳平犧牲2000名美女,事後悲嘆:我家必毀於陰禍
    陳平後來追隨項羽,在軍中做都尉。不過因為項羽不採納陳平的建議,陳平認為項羽難成大事,於是就去投奔劉邦。當陳平與劉邦交談後,劉邦很快就發現了他的才能,因此給陳平冊封了一個要職。這讓劉邦手下人很不滿,周勃、灌嬰等老將就找到劉邦,詆毀陳平,說陳平「盜嫂」且「貪金」。
  • 揭秘:劉邦臨死前,為何要下令殺掉救命恩人樊噲?其實原因很簡單
    揭秘:劉邦臨死前,為何要下令殺掉救命恩人樊噲?其實原因很簡單劉邦誅殺樊噲的主要目的是保護戚夫人和劉如意!樊噲不僅是劉邦的髮小,還跟劉邦是連襟,因為樊噲的老婆是呂雉的親妹妹呂嬃!劉邦深知呂雉跟戚夫人水火不容,而樊噲更在公眾場合申明要把戚夫人的頭砍下來當球踢!因此劉邦為了保護心愛的女人和最像自己的孩子,他臨死前命令陳平去誅殺兄弟樊噲!戚夫人是一個典型的胸大貌美無腦的女子,她以美色侍君,還想取代呂雉的位置。劉邦雖然好色,但是對髮妻呂雉還算可以,並沒有打算廢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