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春節前夕的疫情爆發,到現在趨於平穩,大家都「窩」在家裡很久了吧!長假八天,好想出去看看祖國的大好河山啊。想來一場說走就走的出行嗎?小編給大家帶來了最全的長假出遊安全提示。詳見↓
出遊前請先購買保險
案例:小蘇如願以償地考上了重點中學。為了鼓勵她,全家人決定自由行去外地玩幾天。可在返程途中,他們乘坐的旅遊巴士發生了嚴重車禍,小蘇被鑑定為五級傷殘。由於是自由行,沒有購買保險,所有的費用均自己承擔。
現在,很多人會選擇自由行,自己編寫旅遊攻略、尋找旅店,「徹底拋棄」旅行社或旅遊平臺,沒有了「約束」也不要忘記旅遊保險啊!自由行前購買一份人身意外險或交通意外險!
如果上述事故發生在跟團遊中,那就簡單多了。根據《旅行社責任保險管理辦法》的規定,旅行社、導遊、領隊人員應通知保險公司,保險公司依法根據保險合同約定,在旅行社責任保險責任限額內予以賠償。承擔責任。
《中華人民共和國旅遊法》第六十一條 旅行社應當提示參加團隊旅遊的旅遊者按照規定投保人身意外傷害保險。
《旅行社責任保險管理辦法》第四條 旅行社責任保險的保險責任,應當包括旅行社在組織旅遊活動中依法對旅遊者的人身傷亡、財產損失承擔的賠償責任和依法對受旅行社委派並為旅遊者提供服務的導遊或者領隊人員的人身傷亡承擔的賠償責任。
具體包括下列情形:
(一)因旅行社疏忽或過失應當承擔賠償責任的;
(二)因發生意外事故旅行社應當承擔賠償責任的;
(三)國家旅遊局會同中國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以下簡稱中國保監會)規定的其他情形。
入住賓館前,先看安全提示和疏散指示牌
案例:從安徽到上海來旅遊的小劉住在X賓館裡,前幾天洗澡的時候滑了一跤,賓館及時送醫,並墊付了部分醫藥費。可賓館墊付的2000塊錢根本不夠。經查,賓館未張貼規範的安全提示,也未提供防滑墊等安全設施。在協調下,賓館支付了全部醫藥費,並進行了相應的賠償款。
遊客入住酒店,就與經營者發生消費關係,即成為了《消費者權益保護法》保護的消費者,經營者必須保證消費者的人身和財產的安全,提供合格用品。即賓館有保障房客安全的義務。
《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七條「消費者在購買、使用商品和接受服務時享有人身、財產安全不受損害的權利,消費者有權要求經營者提供的商品和服務符合保障人身、財產安全的要求。」
《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十一條「消費者因購買、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務受到人身、財產損害的,享有依法獲得賠償的權利。」
安全提示
➤遊客入住賓館後,應先了解最近的安全出口位置,查看消防疏散指示圖;
➤再觀察一下房間的設備和條件。如是否具備安全提示牌,防滑墊是否完好,插座是否有鬆動漏電的現象,門窗是否可以關閉等;
➤一旦發現隱患,應立即通知賓館總臺,更換設備或者調換房間;
➤出門住宿,終究不如在家,處處須小心謹慎。
旅途中就餐,請注意食品安全
案例:小吳一家參加了A旅行社組織的某海濱城市旅遊,行程上有安排吃海鮮,小吳覺得海產品不新鮮。地陪導遊說沒有問題的,是當地特色。結果當天一家人就上吐下瀉。經診斷,一家人是食物中毒。
旅遊者與旅行社籤訂合法、有效的旅遊合同,合同中應寫明旅遊團隊的用餐標準和用餐質量要求,雙方應嚴格遵守約定。遊客如果因為旅行社所安排的飯菜造成食物中毒,進而影響了旅遊行程,旅行社應當承擔直接責任。
旅遊合同生效後,旅行社負有確保遊客在旅遊過程中的人身財產安全並順利完成旅遊的義務,如果非因法定或約定的免責事由,造成旅遊者傷亡損害,屬於違約行為。食物中毒事件既侵害了旅遊者在旅遊合同中的權利,也侵害了旅遊者的人身權利。旅行社應該賠償遊客相應的損失。
《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第三十六條 食品生產加工小作坊和食品攤販等從事食品生產經營活動,應當符合本法規定的與其生產經營規模、條件相適應的食品安全要求,保證所生產經營的食品衛生、無毒、無害,食品安全監督管理部門應當對其加強監督管理。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應當對食品生產加工小作坊、食品攤販等進行綜合治理,加強服務和統一規劃,改善其生產經營環境,鼓勵和支持其改進生產經營條件,進入集中交易市場、店鋪等固定場所經營,或者在指定的臨時經營區域、時段經營。食品生產加工小作坊和食品攤販等的具體管理辦法由省、自治區、直轄市制定。
安全提示
➤外出旅遊易勞累,身體免疫力和消化功能都會有所下降,注意保暖。
➤就餐時應注意合理營養,葷素搭配。
➤謹慎吃生食、生海鮮。
➤沿途購買食品時應查看食品衛生許可證,不要光顧無證攤點。
➤防止暴飲暴食,注意節約糧食。
防疫安全,仍然不可掉以輕心
9月25日,文化和旅遊部市場管理司晚間發布的《旅行社有序恢復經營疫情防控措施指南(第二版)》指出,在切實做好疫情常態化防控前提下,做好「六穩」工作,落實「六保」任務,推進旅行社有序恢復經營。
作為遊客,如跟團遊,應提前做好自我防範,自覺如實告知個人健康信息,主動出示健康碼,並配合旅行社做好信息採集等工作。
自由行的遊客,則要注意以下幾點。
➤出遊前,應通過權威渠道了解目的地最新疫情防控政策,查詢景區開放、限流措施及門票預約情況,儘量做到錯峰出行,避免聚集。
➤做好健康監測,準備好免洗手消毒液、消毒溼巾、口罩等物品。
➤若出現發熱、乏力、乾咳、鼻塞、流涕、咽痛和腹瀉等可疑症狀,建議居家休息和就地就醫,待症狀消失後再出行。
➤如上海周邊短途遊,建議釆取自駕遊等方式安全出遊,如果乘坐公共運輸工具應遵守秩序和乘務人員管理要求,全程佩戴口罩,做好手衛生,並妥善保存票據以便查詢。
來源:市應急管理宣傳教育和信息中心
▼
精彩回顧
▼
原標題:《中秋、國慶長假安全提示——出遊安全(一)》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