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紅光電子管廠原址修建的東郊記憶

2020-10-03 行者一片光明

現在成都人大家都知道有個東郊音樂廣場,2012年更名為東郊記憶,東郊記憶的前身就是國營企業成都紅光電子管廠,也稱為773廠或者是106信箱,成都紅光電子管廠始建於上世紀50年代,是我國第一個五年計劃期間,由蘇聯幫助援建的項目之一。於1958年建成,那是一個火紅的年代,人們意氣風發,鬥志昂揚,鼓足幹勁,突飛猛進,建設社會主義。1993年紅光電子管廠更名為成都紅光實業股份有限公司。

成都東郊記憶位於成都市成華區建設南支路4號,佔地205畝,建築面積約19萬平方米,東郊記憶在原紅光電子管廠舊址改造的現代文化產業新型園區,2011年9月29號正式運營,於2012年11月1日更名為東郊記憶,是國家4A級旅遊景區。

西大門

中央大道

北大門

原車間房

原車間

中央廣場

中央廣場

茶館

原車間房

原車間房

原車間房

殲五教練機

殲五教練機簡介

東方紅號蒸汽機車

東方紅號蒸汽機車

22C型綠皮車廂

22C型綠皮車廂

相關焦點

  • 原成都紅光電子管廠改造成現在的東郊記憶
    現在成都人大家都知道有個東郊音樂廣場,2012年更名為東郊記憶,東郊記憶的前身就是國營企業成都紅光電子管廠,也稱為773廠或者是106信箱,成都紅光電子管廠始建於上世紀50年代,是我國第一個五年計劃期間,由蘇聯幫助援建的項目之一。於1958年建成,那是一個火紅的年代,人們意氣風發,鬥志昂揚,鼓足幹勁,突飛猛進,建設社會主義。1993年紅光電子管廠更名為成都紅光實業股份有限公司。
  • 成都被稱為「中國的倫敦西區」的東郊記憶
    今天倩倩來到了東郊記憶,原身是成都東區音樂公園,是集合音樂、美術、戲劇、攝影等文化形態的多元文化園區,工業遺址主題旅遊地,藝術文化展演聚落,文藝創作交流園區,成都文化創意產業高地。東郊記憶是在原國營紅光電子管廠舊址上改建而成的現代文化產業新型園區。
  • 東郊記憶,中國的倫敦西區,時尚成都逃離喧譁一處的城市記憶
    成都,是一座來了就不想走的城市,歌手趙雷在《成都》這首歌裡有這麼一段歌詞;成都帶不走的只有你,和我在成都的街頭走一走,直到所有的燈都熄滅了也不停留……東郊記憶位於成都市成華區建設南支路的「成都東區音樂公園」,於2012年11月1日起更名為「東郊記憶」,被稱為「中國的倫敦西區
  • 央視《對話》欄目走進成華 看東郊記憶如何煉成「成都新地標」
    9月8日,在最新的一期《對話》欄目中,節目組把鏡頭聚焦成都,選址東郊記憶,緊扣成都電子信息產業,探討成都如何成為中國電子信息產業最重要的一極,展示了打造「天府成都·文旅成華」的發展目標和美麗宜居公園城市示範區美好願景。  本次專題節目的錄製現場選址東郊記憶——成都東郊工業基地的腹地,曾經的成都電子信息產業代表企業紅光電子管廠舊址。
  • 央視《對話》欄目走進成都成華 聚焦東郊記憶的「前世今生」
    為長徵運載火箭發射、神州5號6號載人飛行、中國首次探月工程做出積極貢獻;電子科大、成都理工大學勇冠「雙一流」,電子十一院、西南電力設計院等科研院所投身「一帶一路」新建設,東郊記憶續寫厚重的「工匠精神」,孕育智能製造新傳奇……9月8日,央視《對話》欄目邀請到我國電子信息技術和產業的參與者、見證者回顧了「中國產業地標:成都『電子信息』」的輝煌過去,展示了打造「天府成都·文旅成華」的發展目標和美麗宜居公園城市示範區美好願景
  • 四川工業記憶再發現:東郊記憶 讓成都工業故事有所寄託
    東郊記憶的前身,始建於20世紀50年代的成都國營紅光電子管廠 (陳道洋/軒視界)降龍爪爪、童年冰粉、徐亮烤蹄、高姐錫紙烤腦花……如今的建設路以美食徵服了眾人的胃。所有人都知道它現在的繁華,可不是所有人都知道它曾是成都東郊工業區的核心位置,十數萬工人的生活區。
  • 成都東郊記憶入選「十大天府新坐標」
    近來年,成華區聚力打造「天府成都·文旅成華」城市品牌,努力建設美麗宜居公園城市示範區,東郊記憶作為全市重要文創產業聚集發展區,主動對接成都世界文化名城建設規劃和「三城三都」工作部署,推動「工業遺產+文化創意+特色旅遊」融合發展,東郊記憶已成為天府文化對外交流展示的重要窗口和城市地標。
  • 成都東郊記憶公園,網紅打卡基地
    今天上午去了一下成都東郊記憶,應該是受疫情的影響,人特別的少,進去需要量一下體溫。以下摘自百科,東郊記憶,原成都東區音樂公園,是集合音樂、美術、戲劇、攝影等文化形態的多元文化園區,工業遺址主題旅遊地,藝術文化展演聚落,文藝創作交流園區,成都文化創意產業高地。
  • 央視《對話》欄目走進成都成華 聚焦東郊記憶的「前世今生」
    為長徵運載火箭發射、神州5號6號載人飛行、中國首次探月工程做出積極貢獻;電子科大、成都理工大學勇冠「雙一流」,電子十一院、西南電力設計院等科研院所投身「一帶一路」新建設,東郊記憶續寫厚重的「工匠精神」,孕育智能製造新傳奇……9月8日,央視《對話》欄目邀請到我國電子信息技術和產業的參與者、見證者回顧了「中國產業地標:成都『電子信息』」的輝煌過去,展示了打造「天府成都·文旅成華」的發展目標和美麗宜居公園城市示範區美好願景
  • 四川發布首批10個工業遺產項目 成都東郊記憶、瀘州老窖窖池群等入選
    封面新聞記者 徐慶1月15日,四川省級工業遺產項目授牌儀式暨工業文化工作交流會在瀘州舉行,會上,四川省經濟和信息化廳宣布了首批包括成都國營紅光電子管廠、洞窩水電站抗戰軍工遺產群等在內的10個省級工業遺產項目,並為其授牌。
  • 東郊記憶的這個「村」未來成都「百老匯」?
    原標題:東郊記憶的這個「村」 未來成都「百老匯」?在成都東郊記憶,曾經的紅光電子廠老樓裡,有歌舞聲隱隱迴蕩。老樓的結構未改,風骨未變,但不同的是用途。9月28日,這裡將舉行一場盛大的儀式,宣告成都的繁星戲劇村正式亮相。
  • 中國的倫敦西區——東郊記憶
    而在成都,有一座被稱為「中國的倫敦西區」的地標建築——東郊記憶。沒來成都之前,就聽說了成都是一座文化底蘊濃厚的城市。去東郊記憶了之後,才實打實地感受到屬於成都東郊記憶的這種獨特工業朋克風。昔日成都以東為貴,始建於上個世紀1958年的國營紅光電子管廠落座在這裡,不斷為成都的經濟發展輸送動力,奠定了城東的發展基礎。儘管隨著經濟發展,工廠遷去別處,但留下工業痕跡並未抹去。
  • 東郊記憶中國的倫敦西區
    東郊記憶,原成都東區音樂公園,位於成華區二環東側建設南支路,在原國營紅光電子管廠舊址上改建而成。是集合音樂、美術、戲劇、攝影等文化形態的多元文化園區,工業遺址主題旅遊地,藝術文化展演聚落,文藝創作交流園區,成都文化創意產業高地。遊覽此地,即興寫下東郊散記。
  • 去成都東郊記憶最近的地鐵站在哪裡門票多少錢有什麼好玩的
    提到成都東郊記憶,不僅外地的朋友很少有知道的,可能成都本地人知道這個地方的也不多。為什麼這麼說呢,這個可能是因為這裡以前是原國營紅光電子管廠,老成都人對它的印象應該就停留在哪個年代。而我們現在提到的成都東郊記憶,就是在它的基礎之上改建而成的現代文化產業新型園區。
  • 潮流與文藝碰撞的東郊記憶,這些知識點你一定要知道!
    去過東郊記憶的小夥伴都知道,它是由原國營紅光電子管廠說起老一輩的紅光電子管廠如果你也想體驗一次成都的時尚藝術圈,那就一定要來一次東郊記憶。利用原紅光電子管廠的老廠房改造而成,是目前西南唯一的工業遺址改造項目
  • 潮流與文藝碰撞的東郊記憶,這些劃重點你一定要知道!
    去過東郊記憶的小夥伴都知道,它是由原國營紅光電子管廠說起老一輩的紅光電子管廠如果你也想體驗一次成都的時尚藝術圈,那就一定要來一次東郊記憶。利用原紅光電子管廠的老廠房改造而成,是目前西南唯一的工業遺址改造項目
  • 四川成都:閬中這處文創產業園要打造「東郊記憶」升級版
    「東郊記憶」這個由原成都紅光電子管廠舊址改造而來的旅遊景區大家早已耳熟能詳,如果說在閬中,還有一個東郊記憶的「升級版」,你相信嗎?來到這裡,記者第一感覺確實跟東郊記憶很像,都有濃濃的工業風,文創園負責人楊琳介紹,這裡原來是閬中絲廠和綢廠,已經荒廢了接近30年,2019年閬中創建天府旅遊名縣成功以後,該項目正式啟動,並被列為閬中市十件大事之一和2020 年四川省重點項目。
  • ​成都美gai | 來東郊記憶,感受工業遺址的魅力
    東郊記憶是在原國營紅光電子管廠舊址上改建而成的文化產業新型園區,那個時代的「東郊記憶」。利用原紅光電子管廠的老廠房改造而成,是目前西南唯一的工業遺址改造項目曾經的這裡,也是原成都紅光電子廠的重要廠房。位於東郊萬科的這家瓦庫是其在成都的第三店。
  • 成都市成華區東郊記憶藝術區
    東郊記憶藝術區位於中心城區東北部,地處中環商務旅遊軸和成華大道文化創意軸的交匯區域,為成華區的核心腹地。藝術區含府青路、二仙橋、跳蹬河3個街道辦事處,總面積約22平方公裡,其中核心區域面積約3.64平方公裡。
  • 成都的文化,東郊記憶可以說是這裡最著名的創意公園
    成都的文化,東郊記憶可以說是這裡最著名的創意公園,每張桌子都有一個熱水壺,喝完一杯茶後,你可以加水再浸泡一次。所以我們在東南沿海喝功夫茶有點不同,也不那麼精緻,但是這種自斟自飲更舒服,我非常喜歡。對我來說,除了喝茶的能力,喝茶更是一種舒適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