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於中國瑞麗江南岸邊,有一塊美麗富饒之地「南坎」,緊挨的瑞麗江尤如一條銀龍從南坎旁盤繞而過。
這裡土地肥美,風景旖旎,是撣邦西北部重要的門戶地帶,也是中國自古以來的北部重鎮。
從南坎歷史來看,實際就是中國第二個香港。
因南坎位於孟卯三角地尖埠的一個城鎮,形勢等同九龍之於新界。孟卯三角位於中緬交通要道,至今緬甸到雲南,還是由南坎度瑞麗江而過。所以說南坎地區等同於香港位置重要性,是毫不誇張的。
但不幸的是,南坎是一塊被緬甸包圍的飛地。清末時期緬甸尚屬英國殖民地,當他們發現這塊天使撒落人間的邊界明珠,英國人徹底迷戀上這塊中國領土,垂涎南坎的英國用武力強迫清政府割讓南坎,李鴻章據理力爭才勉強留著。
1897年,英國再次以戰爭威脅清朝,最終被迫將這塊220平方公裡的南坎地區租借給英國,後協商租金以每年1000盧比支付,1000盧比?對的!大家沒聽錯,相當於多少呢?以現在匯率換算過來大約96塊錢!少的可憐!大家可能想知道過去這點錢購買力如何呢?其實嘛,就兩袋大米而已,不能再多了。
1000盧比實際上就是所謂的大清臉面罷了,從此英國以永租名義取得朝思夜想的南坎地區。
二戰期間,那時的南坎地區已經被日本佔領。
1944年,這時日本侵略者已經窮途末路,為了早日收復領土,大將粟裕指揮蘇中聯軍對日本發起反攻,經歷為期兩個月的浴血奮戰,最終一舉收復闊別多年的南坎領土,並在此建立了「光復鄉」。
令人可笑的是,歷史曾經的一幕再次上演,民國政府收復南坎不久,竟又以當年1000盧比的租金繼續租借給英國。
實際上,英國的藉口就是當年的永租協議,迫使民國政府續約。但當時民國政府為何答應這一不平等要求,至今依然讓人匪夷所思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