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小孩兒的兒童節,要是能去猛追灣遊樂園玩上一天,小孩能高興地跳起來。它可是80年代成都最大的遊樂場,裡面有翻滾列車、勇敢者轉盤、水上世界、彈跳城堡……光是名字很多人之前都沒有聽過。有的娛樂設施,媽媽覺得太危險,死活不同意孩子去玩。小傢伙們只能一邊慪氣,一邊抹眼淚花,但是轉身就被一串烤羊肉串收買了。
20年過去了,城市的面貌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有些兒時的遊樂園已經不存在了。我們也在一邊成長,一邊遺忘。希望讀完這篇文章,你能找到重返童年的時光鑰匙。
01
20年前成都的「四大樂園」
上世紀90年代,成都還沒有歡樂谷和國色天香,犀浦的世界樂園、郫縣的西遊記宮、武侯的國防樂園、成都(猛追灣)遊樂園才是孩子們心中的「四大樂園」。現在,除國防樂園外,其他的樂園已經被拆除,不見蹤影。
在猛追灣第一次見翻滾列車
1986年兒童節這天,豔陽高掛在晴空,成都(猛追灣)遊樂園開業了。在當時,它可是整個西南地區都排得上名號的大樂園。超級鞦韆、勇敢者轉盤……這些新奇的遊樂設施很多小孩都是第一次見。
高空翻滾列車一個急停或是90°垂直墜落都會引來陣陣鬼哭狼嚎,旁觀的人心生膽怯卻又忍不住想嘗試。小孩子們一個個頂著被曬紅的臉蛋,排成10幾米的長龍。玩累了,來幾串電烤羊肉串,撕咬的時候整張臉都在用力,簡直是人間美味。
浪漫的摩天輪則見證了很多70後成都人羞澀的愛情,相擁而坐的兩人常常一起俯瞰這座可愛的城市。
如今過山車軌道以街頭藝術的形式保留下來,部分區域變成了開放的市政公園,這些都是成都80、90後的共同記憶。現在的小孩們提起猛追灣,想到的都是暑假泡在猛追灣遊泳池裡學狗刨、被烈日曬得快脫皮的樣子。
不出成都,就能看「世界」
不要說是在1994年,就算是現在,4億元對很多人來說都是天文數字。而當時修在成都犀浦的世界樂園就投資了4.38億元!近乎1:1地還原了威尼斯廊橋、汶萊水鄉、埃及金字塔和獅身人面像、歐洲街……簡直就是一個微縮了的世界。很多聞名全球的建築,成都人之前聽都沒聽過。
在大家還在用BB機聯繫外界、通過小彩電看新聞的年代,這樣在家門口就能看到雄奇世界的主題樂園自然能吸引絡繹不絕的遊客。據說,遊客最多的時候,樂園一年接待了超過100萬人。
可惜,現在世界樂園早已變成成都紡織高等專科學校。下課了的學生通常會和朋友說:「我剛從威尼斯小鎮出來,你穿過埃及金字塔,我們一會兒在匈牙利廣場見嘛。」這些對話有種說不出的逗趣。
每個男孩都有一根金箍棒
1986年電視劇《西遊記》上映後風靡全國,每年暑假電視臺都會循環播放。小孩子們總是緊盯著家裡的黑白電視機或背投彩電,不捨得錯過任何一秒打妖怪的精彩畫面。每個男孩子都至少有一根自己的金箍棒,成天打打鬧鬧,想像自己是斬妖除魔的齊天大聖。
1992年開業的郫縣西遊記藝術宮,是以西遊記為主題的人造景點。一時間成了孩子們吵著鬧著要去的地方。各種五顏六色的燈光搭配逼真的音效,虛虛實實,建構了一個光怪陸離的神話世界。當然也有膽子小的孩子,一進去就被裡面兇神惡煞的妖怪石像給嚇得癟嘴大哭,鼻涕跟著眼淚一直掉。
家長最愛的國防樂園
1998年,成都國防樂園開業。獨一無二的退役武器、各式裝甲坦克吸引了大量的遊客,人多到恨不能插雙翅膀在天上飛。尤其望子成龍的家長們,一邊參觀,一邊給孩子進行愛國教育,幻想自家男娃兒長大以後能成為一名裝甲兵或空軍。
02
跨鐵軌才能進的塔子山
上世紀80、90年代出生的成都人,應該都去過位於東郊的塔子山公園,鳥語林、野炊園都是承載過往記憶的老地方。
下了雙橋子立交便是塔子山公園了,有趣的是要想走進公園必須先跨過兩條鐵軌,很多人都會在這裡拍照留影。這條鐵路主要是運輸無縫鋼管廠的鋼材,20年前,吐著黑煙奔馳而過的蒸汽火車可是成都東郊工業興旺的象徵。
園子裡被網罩住的地方就是「鳥語林」了,裡面有白鷺、鬥雞、鴕鳥等,鳥類繁多。還有會算術的鸚鵡和電視劇《神鵰俠侶》裡的那隻「神鵰」黑戈。小孩子都喜歡鸚鵡的脫口秀,也愛餵鴿子,撿孔雀、火烈鳥的羽毛做書籤,但每次看訓虎表演時都會被嚇得膽戰心驚。
周末,年輕人們會成群結隊來到塔子山公園的野炊園露天燒烤,一團團煙氣飄成孜然味的雲朵,能饞得行人情不自禁地舔嘴皮。後來,出於環保考慮,燒烤區被關停。20年過去了,貼在塔子山公園身上的標籤早已從「露天燒烤」變成了「新年燈會」。
03
那些年,春遊是天大的好事兒
80、90年代的成都,昭覺寺的動物園、天回鎮的植物園、新華公園的水族館都是學校春遊的首選地。
那時候,沒有五花八門的網遊、手遊,沒有樂高、變形金剛,沒有豪華主題樂園,春遊就是值得孩子們期盼一整年的大事兒。
去什麼地方並不重要,關鍵是可以名正言順地不用上學!小孩可以理直氣壯地拉著爸媽去大超市,把自己喜歡的零食通通放進購物筐。付帳的時候,爸媽為了不掃孩子的興,通常也表現出格外的大方和包容。
一般,春遊的前一天晚上,採購的零食就已經被嘴饞的小傢伙消滅了一大半,一個個躺在鋼絲床上翻來覆去,羊群數了一遍又一遍,可就是興奮地睡不著。
04
人民公園「倒糖餅兒」
如果有一個地方是所有成都人都去過的,那一定是人民公園。
很多年前,人民公園就經常舉辦菊花展。大人們總喜歡拉著穿花棉襖的孩子,在花瀑布前打卡照相。公園裡可以划船、餵魚,也有一些小型遊樂設施,「倒糖餅兒」(糖畫)的攤位總被一群小朋友圍得水洩不通。
當時,糖畫攤一般擺在廟會、集市、公園、古鎮。兩塊錢一次機會,撥動竹片,轉到什麼師傅就立馬做一個出來。手藝人舀出半勺糖,手臂揮舞,只需幾筆,一隻栩栩如生的蝴蝶就誕生了,黏上竹籤,隨即用鏟刀鏟起。一些手藝精湛的師傅還能做出立體的花籃和自行車。
幾乎每個小孩都希望轉到糖多的大傢伙。每次轉糖畫都緊盯著箭頭的方向,心揪成一團,反覆默念著龍、龍、龍!轉到龍鳳的幸運兒就像拔得頭彩一樣,拿著比臉還大的糖畫,揚眉器宇軒昂地走在公園裡,那副模樣比語文考了滿分還要神氣。
有一家餐館在記憶裡跟人民公園緊緊捆綁。每次從金沙車站坐13路公交去人民公園都會路過金河路,看到「努力餐」大門上方的金字招牌,總會在內心感慨一遍,這名字真有趣,但從來沒有去吃過,畢竟最受小孩子追捧的還是肯德基!
05
成都第一家肯德基
成都的第一家肯德基,開在總府路上,生意火爆的時候,排隊的客人要站到天橋上去。每逢六一兒童節或者生日,父母都會買全家桶給自家小孩,作為獎勵。吃了漢堡、薯條,快樂從心底溢出,那一整天都像在糖裡加蜜一般美好。在物資匱乏的80、90年代,小孩子的快樂其實很簡單,一頓肯德基全家桶就能滿足。
1999年聖誕節那天,麥當勞入駐成都,就開在總府路肯德基的對面,不少人為了嘗鮮,頭一天半夜就開始排隊等候。
那時候,出門吃大餐或遊玩,媽媽總喜歡為女孩子們打扮一番,扎兩根「衝天炮」,裙子的顏色越鮮豔越好。男生的額頭也會印上「五梅花」,俏皮可愛極了。相信每個人的相片簿裡都有一張打扮漂亮,在天府廣場和揮手的毛爺爺合影的老照片,這幾乎是每個成都人都有的景點打卡。
2000年是一個跨時代的標誌,經濟的快速發展改變了成都人的衣食住行和娛樂方式。從鹽市口走到春熙路,商場越來越多,工地上工人們幹得熱火朝天,摩天大廈拔地而起。我再也不會問媽媽,為什麼好多樓房都只有六層?
那些年,我們去過的天府廣場、塔子山公園,早已經不是原來的模樣。關於它們的記憶也部分丟失了,有些經歷則被隱藏在時光序幕的背後。
但是,將所有80、90年代成都小孩腦海裡的記憶碎片拼接,你坐過的摩天輪,他合影的毛爺爺像……可以清晰地還原當年我們共同玩耍的場景,重溫兒童節那天在遊樂園度過的快樂時光。
(部分圖片源於網絡)
來源:新華網四川、百科四川
編輯:雪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