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的麵包新語
門店向記者出示的官方聲明。
重慶晨報記者 石亨 報導
近日,深圳法治頻道《法治時空》記者臥底麵包企業「麵包新語」,曝出內幕:油炸鍋裡的油也許幾年都沒換過,調製咖啡、果汁的冰塊可能是由自來水製成的。節目播出後,全國轟動。
麵包新語在重慶也開有門店,這裡的情況如何?重慶晨報記者昨日進行了調查。
鍋裡的油幾年都不換?
官方回應:報導不實
近日,深圳法治頻道《法治時空》播出了記者調查《麵包新語不能說的秘密》。新聞中,臥底記者稱在調查中發現「麵包新語」炸制甜甜圈的油可能幾年都不換。該店員工稱:「只有油少了以後,才會繼續往裡面倒新的。」
此外,臥底記者還發現,麵包新語店內製冰機內的水可能是自來水;肉鬆麵包在製作時加了生雞蛋,卻沒放用以殺菌的醋。
在該報導中,麵包新語的員工稱自己都不敢吃店裡的麵包。
麵包新語是近幾年來較受年輕人歡迎的一家麵包連鎖店,在全國有多家分店,在重慶的北城天街、龍湖時代天街等幾個商業中心都有其門店。
新聞播出後,引起了全國消費者的熱議,消費者紛紛對自己所在地的麵包新語產生了懷疑。
昨天上午,微博上「麵包新語食品門」話題的閱讀量高達123萬,「麵包新語淪陷」話題的閱讀量也達到了109萬,其他各類關於麵包新語的話題也層出不窮。同時,這條新聞在微信朋友圈瘋傳。
8月14日下午6點,「麵包新語-廣東」的官方微博發布澄清公告:「8月12日,《深圳法治時空》欄目在報導中提到『BreadTalk麵包新語』深圳海岸城店存在問題,屬不實報導。」
隨文附上的聲明,對節目中曝光的諸多問題進行了一一回應,「使用的油為指定品牌用油,製作食品的油在使用期限內會徹底更換新油,廢棄舊油,並做登記,不存在使用過期油的問題……」
這兩天,麵包新語的官微也在不時回應網友提出的質疑,並將澄清公告置頂。
晨報記者現場調查
門店:食用油兩天一換
昨天中午11點半,重慶晨報記者來到位於北城天街A館的麵包新語門店,一整盤甜甜圈擺放在廚房透明玻璃牆的後面,還未上架。記者在店內逗留了10多分鐘,店內僅接待了一名顧客。
記者向店內工作人員詢問油炸食品用油的情況,工作人員稱兩天左右一換。當記者詢問其他問題時,一位工作人員拿出了一份紙質聲明,此聲明為8月14日「麵包新語-廣東」澄清聲明中所附新聞聲明的紙質版。「我們也不清楚,你們有什麼事兒直接問深圳的公司。」這位工作人員說。
據悉,重慶每家門店都有一份這樣的聲明,但並未懸掛出來。
隨後,記者還走訪了位於龍湖時代天街的麵包新語另一家門店。撒滿糖霜的一整盤甜甜圈放在門店內進門處,5元一個。記者在該店逗留了15分鐘,有13名顧客光顧,其中1人買了甜甜圈。
該門店的值班經理介紹,店裡的大多數麵包都是烤制的,只有甜甜圈等少數產品是油炸的,「我們用的是有品牌的大豆油,最長兩天就要換。」
門店的工作人員稱,每次放油都會放入至少五六斤油,炸一鍋有二三十個左右。「平時,我們甜甜圈一天的銷量也就那麼多。遇到生意好的時候,一天或者一天半,炸制甜甜圈的油就會徹底換新油。油最多炸三次,如果兩天沒有炸到三次,那也必須換掉。」
針對冰塊都是自來水製成的說法,該工作人員解釋:「入水口是有直飲水的過濾裝置的,而且兩三天就會對製冰機做一次大清理。」
昨天,記者希望更深入了解重慶麵包新語食品生產的相關流程,但位於江北紅鼎國際的重慶麵包新語的管理公司卻無人應答。
不少消費者聲稱
不再相信麵包新語
深圳麵包新語事件會造成多大影響?龍湖時代天街門店工作人員稱,這幾天的銷售量和過去差不多,「甜甜圈不是主打,生意沒怎麼受影響。」
昨天,記者採訪了10位麵包新語的老顧客,其中6人聲稱以後不會再買麵包新語的產品。林女士6歲的女兒最愛吃麵包新語的甜甜圈,這次出事後,林女士決定放棄購買麵包新語的甜甜圈。
另外4人則認為:「深圳那邊才出了事,重慶肯定管得更嚴了,現在購買反而更安全。」(來源:重慶晨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