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隨悠揚婉轉的《小河淌水》,阿哥阿妹翩翩起舞,讓人感受愛情的淳樸與真摯......表演結束後,臺灣青年吳懿純依然沉醉在這美好的氛圍中,「好感人,在臺灣很難看到這樣有傳統民族文化底蘊的表演。」。
作為第二屆「七彩雲南•相約臺灣」文化月的活動之一,由雲南省文化和旅遊廳主辦、雲南文化藝術職業學院和昆明市民族歌舞劇院承辦的「孔雀開屏•諸事吉祥」雲南民族文化歌舞表演於2月5日開始在臺灣佛光山佛陀紀念館舉辦,每日兩場的表演可謂場場爆滿,演出中掌聲雷動,精彩演出讓臺灣觀眾意猶未盡。
據了解,去年的第一屆「七彩雲南•相約臺灣」文藝演出活動取得了圓滿成功,在佛光山佛陀紀念館共舉行了60餘場演出,每場觀眾幾萬甚至十幾萬人,活動期間觀眾總人數達200萬,活動被文化和旅遊部評為「歡樂春節」示範項目。
今年演出團節目在突出雲南民族文化風情的同時,增加了賀新春的喜慶元素,舞蹈《賀新春》《打歌》、歌曲《吉祥新年》等節目都突出濃濃的新春氛圍,器樂節目則注重突出雲南少數民族樂器展示演奏,雜技《阿細跳月》《雛燕展翅》及肩上芭蕾《藤纏樹》以及去年最受歡迎的新金花女子組合也將繼續演繹臺灣同胞們喜愛的節目。
看完精彩的表演,高雄市民王先生告訴記者,這是第一次看雲南的文藝表演,印象最深的是最後的各民族打歌,場面非常熱鬧,「原來只知道臺灣原住民很熱情,原來相隔千裡的雲南也有那麼多熱情的民族,中華文化真是豐富多彩!」。
今年的文藝演出活動在演出規模和藝術表現形式上都較去年有了更大的提升,昆明市民族歌舞劇院副院長楊洲告訴記者,今年是第二次來到臺灣演出,為了給臺灣觀眾演繹更多更好的表演,今年增加了經典的孔雀舞以及極具民族色彩的雜技表演,以「歡樂春節」為主題,58人的演出團為臺灣民眾演繹了雲南精品民族舞蹈、聲樂、器樂、雜技節目組成的一臺綜合文藝演出,其中最小的表演者僅有12歲。
楊洲說:「我們把雲南比較有特點的節目帶過來,希望通過歌舞能讓臺灣觀眾更加了解雲南25個少數民族多姿多彩的文化,然後走進雲南,到本地去了解還有更多精彩的雲南」。據悉,此次文藝演出活動在高雄佛光山從2月5日持續至14日,每天演出兩場。除此之外,受南投縣政府邀請,演出團還將赴南投縣舉辦兩場南投燈會專場演出。通過文藝演出,與臺灣同胞歡度新春佳節,讓他們充分感受中華文化、雲南文化的獨特魅力,促進雲臺兩地文化交流,增加兩岸同根同族、血脈相連的民族自豪感。 雲報客戶端記者:陸橙
來源:雲南省臺辦
責任編輯:李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