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亞國立大學調查顯示:民眾對原住民的種族歧視「根深蒂固」

2020-12-11 國際在線

當地時間6月9日,澳大利亞國立大學研究團隊公布了一項令人吃驚的測試結果:通過對11000多名受訪者長達10年的數據分析,結果顯示75%的受訪者對澳大利亞原住民,存在著潛意識裡的歧視行為。

這項測試由哈佛、耶魯和雪梨大學聯合發起:把一些包含著白人和原住民形象的歷史圖片發給受訪者,讓他在看到圖片時,不假思索地用「喜悅」等積極詞彙或者「受傷」等負面詞彙,來描述自己的情緒。結果,75%的受訪者在看到原住民圖片時,下意識給出負面詞彙,而且這種內在偏見和消極情緒,甚至受訪者本人都沒有察覺。

此外科學家們還發現:對原住民的偏見,與職業、宗教和教育程度無關,比較而言,男人的偏見要大於女人,而西澳和昆士蘭州的白人,對原住民的歧視比其他州要深。

項目主管謝羅卡爾表示:第一次用這種方法來考察澳大利亞主流民眾對於原住民的看法。它像一面鏡子,照出了澳大利亞人之間的差距。雖然人人都喊要幫助原住民,但要真正擺脫歧視,澳大利亞還有很長的路要走。(總臺記者 李大勇)

相關焦點

  • 加拿大原住民女子因種族歧視受到襲擊
    由於COVID-19大流行病的蔓延,加拿大大溫地區近期發生多起涉及新冠病毒的種族歧視事件。原住民女子因種族歧視受到襲擊一名原住民男子昨日發文稱,周五她的女兒在溫哥華東區受到種族歧視所引致的襲擊,一名身材高大男子在見到她打噴嚏後,誤認為他是亞裔,向她面部多次揮拳,並向她發出涉種族歧視的辱罵性言論。
  • 加拿大公布「原住民種族滅絕」調查報告
    新華社渥太華6月4日電(記者李保東)加拿大失蹤和被謀殺原住民婦女和女童國家調查委員會3日向總理特魯多提交報告,報告反映了加拿大原住民婦女和兒童所面臨暴力行為威脅的嚴峻局面。  這份報告長達1200頁,調查歷時三年多,收錄了超過2000人的證詞,耗資9200萬加元(約合6800萬美元)。
  • 澳大利亞也覺醒了?原住民歧視被揭露,17歲少年遭警察猛踹後倒地
    美國弗洛伊德之死引發的抗議活動已經蔓延至多個國家,而澳大利亞司法體系中對於原住民的種族主義歧視也被媒體揭露。近日多家澳大利亞媒體評論認為,對於美國發生的抗議,澳大利亞不應該置若罔聞,因為澳大利亞對於原住民的歧視甚至比美國種族主義歧視更加嚴重。
  • 澳媒:澳大利亞對原住民的歧視堪比美國「弗洛伊德事件」
    本文轉自【央視新聞客戶端】;△《澳大利亞人報》報導截圖 當地時間6月2日,對於美國警察暴力執法引發的大規模民眾抗議,澳大利亞廣播公司(ABC)和《澳大利亞人報》等多家媒體評論認為,澳大利亞不應該「隔岸觀火
  • 澳大利亞舉行大規模抗議 要求保護原住民合法權益
    國際在線報導(記者 李大勇):當地時間6月6號下午,澳大利亞全國多個城市民眾舉行了大規模抗議,抗議美國警察暴力執法,同時呼籲社會各界關注澳大利亞原住民的合法權益。雪梨CBD遊行現場6號下午,一場規模浩大的抗議遊行席捲澳大利亞,雪梨、坎培拉、墨爾本、阿德萊德、布裡斯班等多個城市,民眾紛紛走上街頭,抗議美國警察暴力執法,同時要求澳大利亞政府正視自身問題,因為近年來,澳大利亞原住民遭受歧視甚至被虐殺的事件屢見不鮮,如果聽之任之,必將引發嚴重社會後果。
  • 長期種族歧視,澳夫婦撕毀鄰居原住民旗幟,被麥當勞取消經營權
    據英國《每日郵報》12月15日報導,澳大利亞64歲男子羅伯·維格斯(Rob Vigors)和他的妻子凱倫·裡奇(Karen Ridge)因其種族歧視行為被拍下並曝光,被麥當勞於15日宣布解除了他已經持有長達27年的特許經營權。
  • 3/4澳大利亞人對原住民持有無意識種族偏見 大多數偏愛白人面孔
    (圖/SBS截圖)【澳洲網高嘉文6月9日編譯報導】澳洲國立大學(ANU)9日發布的最新研究顯示,澳洲原住民面臨著令人震驚的「無形障礙」,3/4澳人對他們持有無意識的種族偏見。綜合SBS、《時代報》報導,研究發現,在不考慮澳人的年齡、性別、職業、宗教、教育水平或收入的情況下,大多數人都在潛意識中都對原住民持有消極的觀點。據悉,西澳和昆州民眾的無意識偏見程度較高,而北部地區和首領地地區的人則較少。那些認為自己是「強烈左翼」的人表現出對原住民的負面看法,而那些認為自己是右翼的人則表現出了更高程度的偏見。
  • 種族歧視根深蒂固 黑人被囚禁比率是白人7倍
    中國日報網站環球在線消息:中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13日發表的《2007年美國的人權紀錄》指出,種族歧視觀念在美國根深蒂固,黑人和其他少數族裔在司法領域遭受的歧視狀況令人觸目驚心,黑人被囚禁的比例是白人的7倍。
  • 種族歧視:華人被邊緣化的根源
    ,國立大學至少一半指標必須讓給馬來人子弟;不發給華人學生以獎學金;政府在第九個五年計劃中,打算新建一百八十所小學,華小只有一所,華小撥款只佔教育經費的百分之三;政府規定華文學校必須以英語來講授數理課,企圖以此來弱化華文。
  • 路易:反亞裔種族主義是美國社會根深蒂固的種族和經濟不平等現象
    今年4月進行的一項全美民調顯示,疫情暴發後,六成亞裔美國人曾目睹針對亞裔的威脅或騷擾。  亞裔人口僅佔美國人口6%,但亞裔醫生和護理人員卻分別佔美國醫生總數的18%、護理人員總數的10%。成千上萬亞裔醫護人員辛勤工作在抗疫第一線,但這未能使他們免於種族主義傷害。甚至有一些新冠患者拒絕接受亞裔醫生治療,並對他們使用種族歧視語言。
  • 澳大利亞多個城市舉行反種族歧視集會
    澳大利亞多個城市舉行反種族歧視集會
  • 耶魯大學被批種族歧視偏愛黑人?不但歧視亞裔,還歧視白人……
    在美國,種族歧視一直都是特別敏感的話題,一旦被冠上種族歧視,聲譽肯定大受影響。 因此,這樣的指控對於名校耶魯大學來說無疑是殺傷力巨大的打擊。 然而,這次的這個指控並不是來自其他人,而是來自美國的司法部。
  • 「弗洛伊德之死」為何如此觸動澳大利亞民眾?
    但這些規定並未能改變澳大利亞民眾遊行的決心。他們最終通過上訴,在遊行當天迫使法院更改了判決。在6月6日當天,不僅在雪梨,墨爾本、阿德萊德等多個城市也爆發了民眾示威遊行活動。除了出現在街頭的抗議,6月8日,雪梨的一所監獄裡,在押人員就弗洛伊德事件及種族歧視問題表達不滿,隨後事件升級,警察最終發射了催淚瓦斯才控制住混亂場面。人們不禁要問,澳大利亞民眾為何反應如此強烈?澳大利亞社會怎會如此群情激昂?
  • 「降旗」治不了種族歧視頑疾
    民眾紛紛走上街頭,要求將邦聯旗從南卡羅來納州議會大廈前移除。實際上,民眾真正想要移除的是紮根美國幾百年的種族歧視頑疾。  血案是引線  「降旗」運動的導火索是一場教堂血案。  據CNN報導,上周,21歲白人男子戴倫·魯夫在南卡羅來納州查爾斯頓黑人教堂射殺了9名黑人教民。
  • 加拿大原住民因種族歧視遭襲 男子竟喊「回亞洲去」
    (原標題:加拿大原住民因種族歧視遭襲擊 男子竟衝其大喊「回亞洲去」)圖為達科他(圖源:CBC)【海外網5月18日|戰疫全時區】日前,加拿大一原住民女子在溫哥華街頭遛狗時遭遇襲擊,當時發起攻擊的男子一邊揮拳一邊大喊
  • 難道是新一輪種族歧視?美國亞裔科學家遭清查,54名學者被迫失業
    難道是新一輪的種族歧視嗎?據美國《科學》雜誌報導稱,早在2018年,美國衛生研究院(NIH)就開始對美國境內,87個科研機構中的189名科學家進行相應調查。而調查的內容則是關於,是否有人與境外勢力存在關聯,並試圖竊取國家情報等內容。在這一過程中,已經有54名科學家失業。
  • 為防止警察出現種族歧視行為 加拿大蒙特婁出臺新政策
    來源:海外網(圖源:路透社)海外網7月9日電據加通社報導,蒙特婁警方在7月8日公布了一項新的街頭檢查政策,要求警察在觀察到可疑行為時再攔截民眾,而不是基於其種族、性別和宗教信仰卡隆指出,雖然警方不會因為最近的種族歧視風波而停止街頭檢查,但同時也意識到了民眾權利的重要性。據報導,蒙特婁警方推出的這一政策,是基於2019年的一項社會調查。調查顯示,黑人以及原住民群體被警察攔下的概率比白人群體高出4至5倍。其中,原住民女性被攔下的概率要比白人女性高出11倍,阿拉伯裔群體則比白人群體高出2倍。
  • 澳大利亞到底有多少種族歧視案件?
    近日,看到許多媒體說澳大利亞發生了很多針對中國、華人乃至亞裔的歧視事件,旅遊和教育部門為此分別發布了旅遊和留學預警。
  • 文旅部警告:切勿去澳大利亞旅遊,種族歧視嚴重
    最近我國文旅部發布旅行警告:切勿去澳大利亞旅遊!這是繼禁止4家澳洲牛肉企業,給大麥加稅80%之後的又1個重錘砸向澳大利亞!大家別誤會,這不是我國非要跟澳大利亞過不去,而是澳大利亞針對華人和亞裔的種族歧視和暴力實在太多!
  • 那些年川普「煽動」的種族歧視暴力
    種族歧視深深植根於美國社會,此次警察暴力執法事件更是在全美範圍內點燃了民眾的熊熊怒火。據CNN報導,截至目前,全美各地的抗議活動已持續一周之久,示威者不斷高喊 「我不能呼吸」的口號,呼籲正義與公平。可在這個時候,川普政府不僅未在第一時間採取得力措施化解民憤,還公開發表有種族歧視嫌疑的言論,引發民眾強烈不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