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張高鐵
這是2022年北京冬奧會的重要交通保障設施,是中國第一條採用自主研發的北鬥衛星導航系統、設計速度350千米/小時的智能化高速鐵路,也是世界上第一條最高設計速度350千米/小時的高寒、大風沙高速鐵路。以時速350千米的「復興號」為基礎研發,新增了智能環境感知調節技術。京張高鐵的建設對增進西北地區與京津冀地區人員的交流往來,促進西北地區與京津冀地區協同發展將發揮重要作用,並且其開通運營標誌著冬奧會配套建設取得了新進展。
坐著高鐵看中國(北京北站)
旅客朋友們,我們現在位於我們偉大祖國的首都北京。
北京是我國的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國際交往中心、科技創新中心。在這裡,古都文化、紅色文化、京味文化、創新文化交相輝映。它是世界文明的歷史文化名城,有著三千餘年的建城史和八百餘年的建都史,是全球擁有世界文化遺產最多的城市。這裡的故宮是我國乃至全世界現存最大的宮殿建築群,是我國最珍貴的文化和藝術寶庫之一。這裡有諸多長城關隘,形態各異,與自然環境融為一體,至今滄桑雄健依舊。這裡見證了新中國的誕生,黨的早期革命活動、抗日戰爭、籌建新中國等歷史都在這裡留下了深深的印記。在這裡,您可以漫步胡同感受四合院的煙火氣,也可以在中關村、國貿找到時代前沿的國際範兒。這個歷史與現代交疊的魅力之城,正朝著國際一流的和諧宜居之都闊步邁進!
我們所在的北京北站,不僅是京張高鐵的起點站,更有著悠久的建站歷史。北京北站原名西直門站,是中國自主設計建造的第一條幹線鐵路——京張鐵路線上的重要車站。主持設計修建京張鐵路的詹天佑先生設計了車站的主體建築。1909年隨著京張鐵路通車,車站正式投入運營。現在,新的北京北站運用京張高鐵綠色溫馨、經濟藝術、暢通融合的設計理念,採用大量先進科技,可以換乘多條地鐵。京張高鐵的開通也將助力京津冀協同發展,並為北京2022年冬奧會提供重要交通服務保障。這座見證了中國鐵路發展史的古老車站在新時代煥發出勃勃生機!
坐著高鐵看中國(八達嶺長城站)
2019年3月29日,北京八達嶺長城。伴隨著春天的節奏,八達嶺長城山坡上的山桃花陸續開放,在山桃花的點綴下雄偉的長城顯得更加美麗壯觀。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列車運行前方到站是位於北京市延慶區的八達嶺長城站。2019年12月30日,京張高鐵開通運營,崇禮鐵路同步通車,車站正式投入運營。八達嶺長城站位於八達嶺長城景區內,站房設計尊重自然,形隱於山。地下站位於景區山體下方102米處,是目前國內埋深最大的高速鐵路地下站。旅客可以通過百米長的扶梯快速從地下站到達地面站房。在這裡,您可以感受到智能動車組穿越崇山峻岭和萬裡長城帶來的歷史與現代的碰撞和交融。
俗話說:不到長城非好漢。八達嶺長城在歷史上是護衛居庸關的門戶,居高臨下,形勢極為險要。
坐著高鐵看中國(下花園北站)
2020年8月26日拍攝的正在建設中的崇禮太子城冰雪小鎮。河北日報記者 耿輝 攝
列車運行前方到站是下花園北站。這座車站位於河北省張家口市,也是京張高速鐵路和崇禮鐵路的交匯站。作為新車站,下花園北站於2016年4月設立,2019年12月30日投用運營。我們都知道,2022年冬奧會在北京和張家口舉行,而張家口的舉辦地則在崇禮。
崇禮鐵路是新建京張高鐵的支線鐵路,主要服務於冬奧會崇禮賽區、崇禮區旅遊資源開發和崇禮區南部地區居民出行,是京津冀地區城際鐵路網的組成部分。
崇禮鐵路建成通車後,崇禮鐵路將與京張高鐵正線一起,形成北京至張家口奧運村最便捷的客運通道,兩地之間鐵路旅行時間縮短至50分鐘左右,可以有效滿足崇禮區舉辦冬奧會賽事的交通需要,對崇禮區加快融入首都經濟圈,實現京津冀協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此外,由於崇禮鐵路預留向北延伸的條件,因此將成為內蒙古錫林郭勒盟進京快速客運通道的一段,對於構建內蒙古東部地區至京津冀地區快速客運新通道,進一步完善華北地區鐵路網都具有重要意義。
坐著高鐵看中國(宣化北站)
遊客在河北省張家口市宣化區窯子頭村農業觀光園的人工湖遊玩
列車運行前方到站的是宣化北站。該站所屬的宣化區位於張家口市,有「京西第一府」之譽。而宣化古城是一座歷史悠久、底蘊深厚的文化古城,至今已有1260多年的歷史,曾經是「軍城、皇城」,現如今是河北省級歷史文化名城,被譽為中國的塞外明珠。
「上谷郡」,是宣化載入史冊最古老最響亮的名字。位於桑乾河流域,宣涿盆地的這塊古老的土地,應該是人類祖先的東方故鄉。在它西南60公裡處的泥河灣舊石器時代遺址群證明,早在二百多萬年前,人類就開始在這塊土地上生活。在它東南40公裡處的涿鹿,黃帝和炎帝部落之間曾展開阪泉、涿鹿大戰,從而融合發祥了中華文明。
宣化經歷了太多的滄桑。「一抓一把歷史,一靠一身長城」,是人們對古城的讚譽。豐富精深的古城文化、建築文化、佛教文化、遼代墓葬文化,使人在遊覽的同時增長見識,開闊視野,增強民族自豪感,激發愛國情懷,增進身心健康。
坐著高鐵看中國(張家口站)
列車運行前方到站的是張家口站。塞外青山樓外樓,京畿要塞咽中喉。華夏典故從涿鹿黃帝城走來,吸引千萬子孫尋找中華三祖文化、尋根祭祖;沽源梳妝樓歷經滄桑,懷安昭華寺書寫歷史;這裡的「張庫大道」可與絲綢之路媲美;著名鐵路工程師詹天佑設計修建的京張鐵路向世界展現了中國的自立自強。從1909年京張鐵路建成到2019年京張高鐵通車,從時速35公裡到350公裡,百年間,京張鐵路不僅見證了中國鐵路的發展,也見證了中國綜合國力的飛躍。正是有了強大的綜合國力做支撐,才使得更多人知曉中國、了解中國、嚮往中國,也才讓世人對2年後冬奧會充滿了更多期待。此外,京張高鐵的開通更對推進京津冀一體化發展,增進各地之間的人員往來、經濟發展、文化交流等都具有重要意義。
京張高鐵與北京冬奧會相遇,雙雙述說著近代中國的百年巨變,宣示著國家勢不可擋的前行步伐,攜手共圓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百年夢想,讓世人感受到中國發展鏗鏘有力的腳步、展現國人新時代下的新形象。
(來源:學習強國)
原標題:《【坐著高鐵看中國】第八天:你沒聽過的報站名——京張高鐵》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