廢棄鍋爐房變社區超市,商品積分抵扣物業費丨老舊小區物業收費難...

2020-12-12 澎湃新聞

廢棄鍋爐房變社區超市,商品積分抵扣物業費丨老舊小區物業收費難?這家國企四成費用是這樣來的

2020-12-08 08:2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12月7日,在南崗區橋北9號,中潤超市橋北店正式開業。這家超市由老舊鍋爐房改造而成,超市直屬於哈爾濱中潤房產經營物業管理有限公司,橋北小區居民在超市平價購買商品可獲得積分,積分可衝抵小區物業費,從根源上解決老舊小區物業費收費難問題。

作為一家市屬國有企業,中潤物業公司負責哈市100餘個老舊國企小區(包含獨體樓)「三供一業」服務,按照「發掘社區閒置房產潛能、為居民提供便利服務」的思路,目前中潤連鎖超市在哈市已達15家,預計春節前將突破20家。此外,其在貴州的2家實體超市預計也將在今年開業。

盤活閒置資產,

廢棄鍋爐房變超市

7日上午,記者來到崗區橋北9號中潤超市橋北店。該超市兩層空間布局,使用面積約300平方米。中潤物業鐵二區域經理祝衛國告訴記者,該超市由廢棄鍋爐房改造而成,「該鍋爐房產權屬於哈爾濱鐵路局,我們2018年接收哈鐵路家屬區物業業務後,和鐵路局積極溝通獲得廢棄鍋爐房使用權,隨後對鍋爐房等閒置房產升級改造,將閒置多年的房產變成集休閒、購物於一體的社區便利店。」

「廢棄鍋爐房改造後,煤灰煤渣沒有了,小區環境也乾淨了。」

中潤超市連鎖負責人趙一潼介紹,自接收國企「三供一業」後,中潤公司在與產權所有方溝通後,科學設計、合理布局有效盤活社區閒置房產,讓喪失原有用途的老房產煥發出勃勃生機。目前在運營的建北小區中潤超市、白毛小區中潤超市均由閒置房產改造而成,「建北小區中潤超市比較早,從2016年營業至今,獲小區居民稱讚。最近新開業的阿城區繼電小區還配有活動室,居民刷超市積分免費下棋、看電影、打桌球。」

國家住建部、商務部等12部門今年8月下發《關於開展城市居住社區建設補短板行動的意見》,明確提出「統籌利用公有住房、社區居民委員會辦公用房和社區綜合服務設施、閒置鍋爐房等存量房屋資源,增設基本公共服務設施和便民商業服務設施。」

趙一潼介紹,企業一方面通過盤活閒置資產,因地制宜補齊居住社區建設短板,增加閒置房產利用率,讓國有資產保值升值;另一方面以中潤超市為突破口,完善社區閉環經營,不斷完善日常消費場所功能,為業主提供更多便民服務,提升社區百姓的幸福感。

物業費難收?

商品積分抵扣物業費了解一下

生菜2.8元/斤、雞蛋3.38元/斤、西紅柿2.99元/近……在中潤超市橋北店內,來自省農科院的平價蔬菜受居民熱捧,「果蔬和大超市的價格相比有高有低,但總體上差不多,外加積分能抵扣物業費,總來看還是挺合適。」一位大娘告訴記者。

記者注意到,該超市除果蔬類商品外,所有商品均標註兩個價籤:一個價籤為商品真實價格,另外一個價籤顯示商品所獲得的積分,「拿這款價格14.9元洗衣液來說,可以抵扣5積分,1積分等於1毛錢。」祝衛國說。

祝衛國算了一筆帳, 橋北新城小區老區物業費0.65元/平方米,以一戶居民家80平方米麵積換算,業主每年需要繳納約600元物業費。如果居民日用品多數在超市購買,一年所獲得積分,可抵扣該年度大部分物業費。

中潤超市負責人趙一潼介紹,中潤超市於2016年成立,是中潤物業旗下打造的新型業務板塊,主要為業主提供方便、快捷、優質的商品採購,推出「購物返積分,積分抵扣物業費」的惠民經營理念,深受廣大業主的喜愛。在4年的運營中,設有中潤超市的小區,業主通過日常消費既能「足不出小區」進行日常用品的採買,又能通過積分返利抵扣相應額度的物業費,降低生活成本,「4年來,居民平均可以抵扣40%物業費。」

截至目前,中潤特來超市板塊業務已完成銷售額1600萬元,佔中潤物業主營業務的12%,預計明年達到主營業務的20%。由此,中潤物業將從傳統物業公司戰略轉型為「多項目經營、產業鏈發展」的新型服務集團公司。

原產地直採,

力推龍江特產全國流通

記者了解到,中潤超市攜手農科院為業主提供無公害的瓜果蔬菜,讓業主平價就能吃到綠色健康的蔬菜。同時,中潤超市通過與諸多本地農企合作,擁有百餘種產地或廠家直採雙品牌商品。比如,中潤超市在阿城專門設立了水果蔬菜批發分揀基地,產地直採,然後從中潤超市供應鏈向其他民生超市擴展,由此讓更多地產平價農產品真正走上龍江百姓的餐桌。

作為國家國資委推薦的國企「三供一業」接收典範,中潤公司目前在全國18個省份接手央企「三供一業」業務,物業主營業務實現幾何級增長。目前,中潤物業公司已聯手多家移交單位,在全國所管物業小區開辦超市,逐步打造全國連鎖商超,將黑土寒地食品走向全國。

預計今年將在貴州打造2家實體超市,主要經營「黑土寒地食品」系列產品,包括森工產品、米麵糧油,酒、紅腸等老字號產品和俄羅斯進口商品,讓龍江特色商品落地貴州。


來源:哈爾濱新聞網

記者:李赫 文/攝

原標題:《廢棄鍋爐房變社區超市,商品積分抵扣物業費丨老舊小區物業收費難?這家國企四成費用是這樣來的》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老舊小區試點非營利管家模式 維持低標準物業收費
    楊麗玉依姆在臺江區蒼霞新城生活了近20年,雖說曾遭遇物業公司中途退出小區,但時至今日,小區非但沒有陷入混亂,反而面貌煥然一新,老人由衷地發出讚嘆。2012年,物業公司退出逐漸老化的蒼霞新城,一時該小區成了沒人接盤的「燙手山芋」。也正是在那一年,臺江區立足轄區老舊小區眾多且管理難的區情,以蒼霞新城為試點,開始了一場創新基層社會治理的探索。
  • 百城千縣萬村調研行|北京市朝陽區勁松北社區老舊小區換新顏
    順著勁松路拐進勁松北社區,寬敞的乳白色大門讓人眼前一亮,一排排紅色的樓房整齊排列著,空中沒有凌亂的架空線,門口安裝了人臉識別系統,小區內「老字號」的麵包店、新時尚的美髮館一應俱全……很難想像,這是一個有著40年歷史的老社區。老舊小區改造一直是個難題。錢從哪來、如何改造、怎樣持續,都是擺在面前的問題。
  • 成都郫都區以「信託制」物業探路 解老舊小區治理難題
    隨著「年齡」越大,「保養」費越高,利潤空間越小,願意攬這生意的物業企業就越少了。特別是在老舊小區,這種現象尤為普遍。如何解這道難題?今年,成都市郫都區郫筒街道在寶生小區和紅瓦小區試點「信託制」物業,幾個月運行下來,兩個小區從「無章」變「有序」,居民從不願交費到交費率超過85%,物業服務滿意率高達97%,成效初顯。
  • 朝陽區探索老舊小區物業管理多元路徑 打造「朝陽物業」品牌
    勁松率先試點社會資本改造老舊小區40歲老小區大變樣改造老舊小區是很多居民的期盼,面對資金壓力大、維護管理難等問題,朝陽區勁松街道探索了一條黨建引領社會資本參與老舊小區改造之路。如何實現物業服務長效化?這都是老舊小區引入物業服務的關鍵性問題。勁松北社區既有房屋中,10%是收取物業費的商品房,10%是直管公房,80%是未收取物業費的房改房。勁松街道和願景集團籤訂戰略合作協議,率先落地社會力量參與的市場化機制,改變「政府兜底、街道代管」的局面。
  • 物業典型案例分析之無物業小區如何引入優質物業服務
    工作組對社區工作人員及物業工作人員開展集中培訓,統一思想行動、明確責任目標、確立標準動作;實行每日報告、每日復盤、每周調度的工作制度,確保各項工作任務保質保量完成。工作組多次組織產權單位、居民召開議事會,聽取產權單位、社區居民意見和建議,並通過專業公司諮詢服務,制定物業管理計劃、完善物業管理菜單式服務、表決確定物業費收費標準。
  • 城市住宅社區普遍陷入物業費「收繳難」和「調價難」的雙重困局
    隨著物業服務剛性成本的不斷上漲,城市住宅社區物業企業普遍陷入物業費「收繳難」和「調價難」的雙重困局。這種物業費問題,看似是一個基於市場交易的經濟行為,實則卻是一個複雜的社會治理問題,有著深刻的制度、組織和體制上的原因。破解這種結構性困境,需要從理念思維、體制機制、法治保障等多方面予以探索。
  • 物業典型案例分析之非經老舊小區物業服務市場化
    第二步:制定物業費收取方案為快速推動雙旗杆東裡小區物業服務市場化進程,首開天嶽恆公司主動配合德勝街道、北廣社區廣泛宣傳,採取座談會等方式與小區黨員代表、居民代表就小區停車難、院內秩序混亂、環境髒亂差等困擾居民三十多年的老大難問題,問需於民,廣泛徵詢居民意見,為標準化、市場化物業服務奠定基礎。
  • 嘉魚縣老舊小區有了「紅色物業」
    湖北日報訊(記者陳會君、通訊員江開群、龍鈺)10月10日,嘉魚縣北街社區金惠小區,老人們閒坐空地聊天,孩童們在乾淨的院內嬉戲玩耍。兩個月前,這個小區還是髒亂差的模樣,垃圾亂扔、蚊蠅亂飛,停車橫七豎八十分無序。因與物業產生矛盾,小區業主長期不交物業費,已多年無人管理。
  • 如何使改造成果長久惠民——破解建管矛盾,讓老舊小區「青春」常在
    建立長效管理機制,成為此輪老舊小區整治共識。為持續鞏固整治成果,破解建管矛盾,同步落實長效管理,南通市崇川區在項目整治經費中提前安排物業管理開辦經費,建立起轄區經營性用房、小區配套用房、停車位收費、業主繳費、政府獎代補等方式相結合的經費造血機制,逐步實現老舊小區物業管理全覆蓋。
  • 朝陽勁松街道率先試點社會資本改造老舊小區,40歲老小區大變樣
    改造老舊小區是很多居民的期盼,面對資金壓力大、維護管理難等問題,朝陽區勁松街道探索了一條黨建引領社會資本參與老舊小區改造之路。記者從朝陽區「兩會」獲悉,勁松街道建立了區級職能部門、街道辦事處、社區居委會、社會單位、居民組成的「五方聯動」工作平臺,按照「多方參與」原則,支持投資運營公司、房地產中介機構等市場主體參與老舊小區升級改造,同步配套專業化物業服務,實現老舊小區整體有機更新。東三環勁松橋西側,一大片朱紅色老樓就是勁松北社區。
  • 邢臺襄都區老舊小區有了「共享管家」
    ●「打包管理、整合資源」破解物業入駐難由於老舊小區基礎設施老化、環境相對較差,且多數規模較小,單獨管理和日常維護成本較高,加之小區居民花錢買服務意識差,物業收費難、標準低,管理運營無利可圖,因而很少有物業公司願意入駐老舊小區。
  • 老舊小區物業收費難在哪?山東省政協邀青島一物業負責人遠程「民聲...
    青島市西海岸新區紅石崖街道辦事處物業管理辦公室負責人王潤林提出了小區物業收費難,公共收益管理和使用不透明,監管缺位等問題。王潤林在連線活動中建議,要探索實行物業服務質量保證金制度,由物業服務企業按各物業服務項目應收物業費總額的10%—30%比例,每年度向當地人民政府物業監管部門或指定的監管、代管機構繳存物業服務質量保證金。
  • 在東方米蘭小區合租要交雙倍物業費 物業:收費上漲為恢復家用
    黃先生說,其他三名租客是和他籤訂的租房合同,租金直接交給他,水電費和物業費都是他收取後向物業交納。   「入住沒多久,物業就通知我說房屋性質是合租房,所以物業費要按照雙倍收取,每個月每平方米由1.2元漲為2.4元。」黃先生說,他剛交納的7月至12月物業費共計2224元,如此高額收費,他和其他三位租客都覺得不合理。
  • 西安物業收費「一升一降」:有車族支出減少了 物業費均有所上漲
    焦點三:物業費實行分級收費 按照「質價相符」原則制定 根據《西安市物業服務收費管理辦法(徵求意見稿)》規定,成立業主大會之前的住宅小區(多層、高層)、保障性住房、房改房、老舊住宅的物業服務費和停車服務費實行政府指導價,成立業主大會之後的實行市場調節價。
  • 物業費實行市場調節價 舊小區居民爭議大
    「入不敷出的物業費,是不是能漲點?」國家發改委「放開非保障性住房物業服務收費」的規定,有人歡喜有人憂。更多的居民卻鬧不清,小區物業費究竟該如何定價? 記者梳理發現,北京的商品房小區物業費已實行市場調節價,在包幹制和酬金制兩種管理模式下,新舊小區有著不同的定價機制。物業費漲價還是不漲價,是最近兩年在舊小區最受爭議的話題。
  • 通州21個老舊小區改造變「新家」,批准加裝66部...
    屋頂平改坡、更換外窗、節能改造、樓體清洗、線纜規整……一系列改造後,曾經髒亂差的老舊小區完全變了模樣,用老楊的話說,「住在這樣的小區,心情都變好了」。 正在進行的中倉小區原廢棄鍋爐房改造,便是一次傾聽居民訴求的行動。
  • 福州市臺江區:「民非」組織進駐,管好老舊小區
    問題倒逼:小區無人管理老舊小區無物業管理,或先有物業後又撤走,這在很多社區普遍存在,成為令城市管理者頭疼的「城市病」。臺江區緣何能突破這一難題?這源自問題的倒逼。蒼霞新城由嘉和苑等5個小區組成,共有居民3153戶,是福州市首批棚戶區改造安置房社區。歷經18年,蒼霞新城已成為老舊小區。2012年,原來管理蒼霞新城的物業公司由於種種原因退出、撤走。
  • 老舊小區再現「花式地鎖」……
    導讀私裝地鎖是一個「頑疾」,是老舊小區普遍存在、尤其凸顯的問題。老舊小區內空間有限,車位自然嚴重不足,再加上沒有物業管理或者物業疏於管理,解決停車難題便成了「八仙過海,各顯神通」的事,成了「弱肉強食,佔山為王」的事,於是許多老舊小區也就成了各種腦洞大開的「花式地鎖博物館」。如何治理?扣問管理智慧。
  • 小區最低物業費1毛8分?對此你怎麼看?
    是一座集購物、餐飲、娛樂、休閒、親子等一體的社區型綜合商業廣場。匯集酒吞、星巴克、麥當勞、DQ等知名品牌。 樂坊虹井生活廣場項目業態: B1:特色小吃+零售老舊公房小區最低物業費1毛8分?物業費低,收繳率不高,如何破解?政府補貼機制,何時到頭?是否需要退出?
  • 物業典型案例分析之無物業小區如何引入優質物業服務
    工作組對社區工作人員及物業工作人員開展集中培訓,統一思想行動、明確責任目標、確立標準動作;實行每日報告、每日復盤、每周調度的工作制度,確保各項工作任務保質保量完成。工作組多次組織產權單位、居民召開議事會,聽取產權單位、社區居民意見和建議,並通過專業公司諮詢服務,制定物業管理計劃、完善物業管理菜單式服務、表決確定物業費收費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