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島原爆紀念館中的一幕幕

2020-12-15 騰訊網

[摘要]這些老者,與剛才禎子銅像邊的孩子們,或許都還帶著某種希望。對於我們每個個體,希望才是最渴望得到的奢侈品。

作者:沈雷,騰訊·大家專欄作者,上海文匯報體育版主編。

對於大部分中國人,廣島是一個既遠又近的存在。偏居日本「中國」地區的廣島並非中國遊客的熱門旅遊目的地,但多數人又因為原子彈爆炸的歷史而認識了這座不幸的城市。

(廣島和平紀念資料館,即原爆紀念館)

對原爆之可怕擁有切身體會的,全世界唯有廣島、長崎兩地。當「被爆者」們逐日老去,風燭殘年,世間對於原子彈的理解只能來自於文字或影像作品。「恐懼」或許是世人對於原爆最為普遍的一種情感。幼年時,家附近的宣傳欄裡常年貼著「防核防化防生」的三防海報,牢牢記住「核爆中心區XX公裡半徑內生還概率極小」的描述,細細盤算,絕無可能在短短數分鐘內跑出安全距離,落下了初始的恐懼。日後又恰好讀了一本美國人所寫的廣島原爆書籍,其中描繪如此場景:遭襲後,不少女性的皮膚上留下了所穿和服花紋的印記——儘管直到更大些才明白這其中的緣故(深色衣服會吸收原爆產生的大量熱量,並將其傳導到皮膚上),但這樣畫面感十足的細節無疑加深了對原子彈的恐懼。但這份害怕終究只是建立在抽象的想像之上,或許只有去現場走一走才能使之更具象。去參觀廣島和平紀念資料館(即原爆紀念館)的事不關己的我們,大抵是為了滿足某種「獵奇」的心態。

(原爆的傷害)

記得去和平紀念資料館的那天落著霏雨,見不得一絲陽光,參觀一處陰氣甚重之處,這倒恰是合適的天氣。紀念館所在的中島町位於太田川與元安川兩條河流之間的狹長小島之上,與縣政府、廣島城都在步行距離之內。倘若乘坐有軌電車(據聞廣島亦是日本最後一個保留有軌電車的城市)則到「原爆DOME」站,站點在兩河交匯處的相生橋東端,往西南看去便是紀念館所在的和平公園區域。不過在望到白色鋼琴狀的紀念館前,映入眼帘的必先是「原爆DOME」——這棟已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的破舊建設之照片在網絡上流傳甚多——與其說其是「建築」,莫如稱之為「殘骸」。此地原為廣島產業獎勵館,是一所由捷克人勒澤爾設計的鋼筋混凝土建築。1945年8月6日8時15分,原子彈正是在該館近側的相生橋上空約600米處爆炸。「原爆DOME」沒有被徹底掀倒已是一個天大的奇蹟,儘管大部分建築結構已遭破壞,孤零零的外牆班駁殘缺,圓頂更是只唯剩鋼筋骨架,遠遠望去,徒感悽涼。當年方圓兩公裡內的建築物盡數被毀,只餘下這座還殘留骨架的存在——在和平紀念館主館甫一進門處放置著兩個沙盤,前一個是廣島原爆中心區域遭襲前的模樣,後一個自然是8時15分之後的慘狀,碩大的沙盤上只剩那座方才見到實物的「原爆DOME」,餘下之地盡遭夷平。

(原爆後的鋼盔和兒童三輪車)

在用宏觀表達了戰爭的創傷,陰冷的紀念館內此後逐一展開微觀的細節描寫。「人影石」是其中最令人不寒而慄的一處展示,恰恰放在城市沙盤之後,製造恐懼感的疊加。這本是住友銀行廣島分行大門外的石階,距離爆炸中心不足300米,原爆產生的巨大氣浪令石階表面受熱變白,唯有人坐著之處留下了黑色影痕。他或她許是坐在石階上小憩,瞬間之後便從這世上被抹去。「人影石」是展館中不多的無名氏物事,多數展品細緻地標明了來自何人、捐自何人,無論是燒焦的飯盒還是破爛的學生裝,或者時間永遠定格在8時15分的手錶。

佐佐木禎子可能是紀念館中最知名的一位「被爆者」。原爆時禎子不過兩歲,雖然當時並無異樣,但由於受到「黑雨」的核輻射,她在原爆9年後突發白血病。禎子在住院時折起紙鶴,同學安慰她,當她折出千隻紙鶴時便能康復,但禎子的生命終止於入院9個月後的1955年10月25日,留下的664隻紙鶴由親人捐出,成為紀念館內的展品。一位孩子對於生的渴望,正是最好的故事,佐佐木禎子被官方認定為最後一位死於原爆的受難者,或許象徵意義遠大於實際情況。從全日本乃至世界各地寄來的數以十萬計的紙鶴,如今擺放在和平公園內日後樹立起的禎子銅像附近——就在入館前,正遇上一群七八歲的孩子,在老師的帶領下為禎子帶來新制的紙鶴。

真正終結我的「獵奇」心態的,是掛在展館通道盡頭的那副巨幅相片:一片碎石瓦礫中頑強地冒出一株綠色的嫩苗。講解器裡此時的解說大意如此:專家學者們說,廣島將在五十年內寸草不生。但翌年春天,綠色悄然出現在這片土地之上。一切戛然而止,又似乎一切重新開始。展館設計者升華立意的意圖固然過於明顯,卻能讓參觀者帶著一絲希望走出灰暗肅穆的展區。

走出紀念館時已近黃昏,雨是停了,在公園四處可見、高舉「世界和平」、「永無戰爭」之類標語的反戰主義者們,仍未離去,繼續宣揚著自己的主張,也無論有沒有在意他們的旁觀者。這些老者,與剛才禎子銅像邊的孩子們,或許都還帶著某種希望。對於我們每個個體,希望才是最渴望得到的奢侈品。

(綠色掩映下的紀念館)

……………………………………

本文系騰訊《大家》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關注《大家》微信ipress,每日閱讀精選文章。

相關焦點

  • 廣島原爆:人類今天該作何反思
    七十一年後,廣島原爆地史無前例地迎來一批要客─G7首腦,其中就包括向廣島投下原子彈的美軍現任最高統帥歐巴馬。與G7峰會「祈福和平」的「設計」形成鮮明對照的是,場外此伏彼起的「道歉」聲,中韓等戰爭受害國的一片質疑聲,以及國內外對安倍險惡用心的抨擊聲……  七十一年過去了,廣島原爆地,是無言的控訴,提醒人類認真反思,以避免重蹈歷史覆轍。
  • 廣島原子彈爆炸紀念館首次收錄3受害中國人名字(圖)
    二戰期間被強擄到日本的中國勞工呂學文(左)、徐立傳(右)和楊熙恩的名字被記入廣島原爆紀念館(圖片來源:上海文新傳媒網站)資料圖片:2005年8月6日是日本廣島遭受原子彈轟炸六十周年的日子。從清晨起,就有許多廣島市民和各方參觀者來到當年原子彈爆炸的殘留建築——已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的「原爆穹頂」參觀。 中新社發 王健 攝中新網6月1日電 據新華社報導,位於日本廣島的國立廣島原子彈爆炸死難者和平紀念館5月31日將3名二戰期間被強行擄掠到日本的中國勞工列入了受害者名單。這也是這座原子彈爆炸紀念館首次收錄中國人的名字。
  • 日本邀G7外長訪問廣島原爆舊址 推動核裁軍
    資料圖:日本廣島原爆紀念館原標題:G7外長將訪問廣島核爆資料館 日本外相談核裁軍中新網4月3日電 據日媒報導,日本外相岸田文雄在廣島市向媒體表示,七國集團(G7
  • 廣島應該有怎樣的核爆記憶?
    同時,每逢原子彈爆炸的紀念日,廣島和長崎就會在舉行儀式時,將上一年死去的「原子彈爆炸受害者」增補進記錄原子彈爆炸所有死者的名錄中。今年的8月6日,廣島原爆紀念館登記在冊的原子彈爆炸死者又增加了5359人,達到了297684人。但數十年來,登記在冊的「原子彈爆炸受害者」的人數不斷增加,並沒因有人去世而減少。  日本非常認真地統計日本死者的人數,對事實卻馬馬虎虎。
  • 廣島核爆經典照並非蘑菇雲 真相讓人傻眼
    原文配圖:專家表示,擺放在廣島原爆紀念館入口的這幅大相,畫面中的濃煙並非原子彈爆炸造成的蘑菇雲,而是由爆炸後地面大火產生。  參考消息網5月25日報導 港媒稱,美國總統歐巴馬27日到訪日本廣島,將參觀原爆紀念館。《紐約時報》稱,多年來放在紀念館入口的大型核爆照片原來並非顯示核爆造成的「蘑菇雲」,而是幾小時後由大火造成的濃煙。有專家估計,這張照片面震撼,所以被用作象徵廣島核爆。
  • 日本廣島原爆69周年 盤點往年紀念日活動
    日本廣島原爆69周年 盤點往年紀念日活動
  • 日本在當年遭受原子彈的地方建了廣島和平紀念館!
    作為「軍都」,當年的廣島曾是日本軍威的象徵之一。廣島一直是近代以來的歷次中日戰爭的兵力集結和發兵之地。甲午戰爭中,日軍的大本營就設在廣島,帝國會議也在這裡召開,戰爭物資則由宇品鐵路線運送而來,日本海軍從廣島的宇品港出發前往黃海,戰勝了北洋水師。
  • 廣島,讓人深刻記憶的城市
    反思戰爭,常常會將它視為焦點、話題,甚至成為畫家和作家、或搬上銀幕表現的主題,廣島也因此它成為了世人熟知的城市。 我第一次去廣島,友人向我描述起廣島有哪些可去看的譬如原爆和平紀念館、宮島都是最值得看、考察的地方。
  • 廣島和平紀念公園(原爆遺址)—日本悲痛歷史的見證
    廣島和平紀念公園位於廣島市街中心、元安川和本川匯合點的中島町。是為紀念 1945 年 8 月 6 日廣島遭原原子彈轟炸而建立的公園。1945 年 8 月 6 日上午 8 點 15 分,一顆原子彈在日本廣島上空 580 米處爆炸,剎那間,在一道強烈的藍光閃過之後,整座城市化為一座人間地獄……50 多年過去了,今日的廣島,早已從戰爭的廢墟中重建起來。廣島市街頭,到處可見林立的高樓大廈,小河在緩緩流淌,頭頂上是一片湛藍而透亮的天空,鴿子在哨音中飛過人們的頭頂……到處是一片和平的景象。
  • 港媒:誤會半世紀 廣島核爆經典照片並非真蘑菇雲
    參考消息網5月25日報導 港媒稱,美國總統歐巴馬27日到訪日本廣島,將參觀原爆紀念館。《紐約時報》稱,多年來放在紀念館入口的大型核爆照片原來並非顯示核爆造成的「蘑菇雲」,而是幾小時後由大火造成的濃煙。有專家估計,這張照片面震撼,所以被用作象徵廣島核爆。
  • 廣島原爆75周年舉行紀念儀式 日揆稱續堅持帶頭反核「三不原則」
    8月6日是日本廣島原爆75周年,當地舉行紀念儀式,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強調會繼續堅持帶頭反核。廣島原爆75年後的這一刻,鐘聲響起。約800人、包括原爆倖存者及家屬,為死難者默哀。」同場發言的廣島市長松井一實就批評安倍政府遲遲未籤署《禁止核武條約》,又敦促各國領袖進一步裁減核武。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今年在廣島和平紀念公園出席儀式的人數大約只是往年的十分一,活動期間大部分人都戴上口罩。1945年8月6日早上8時15分,美軍向日本廣島投下原子彈,造成約14萬人死亡;三日後美軍再在長崎投下原子彈,日本幾日後投降,二戰結束。
  • 日本評選外國遊客最愛景點 廣島和平紀念館第一
    調查顯示,「廣島和平紀念資料館及原爆遺址」是外國遊客最喜歡的旅遊景點。這份排名表是「旅遊顧問」網站在2011年海外遊客的評價基礎上,得出的遊客滿足度最高的日本旅遊景點。結果顯示,排在第一名的是被評為世界遺產的「廣島和平紀念資料館(及原爆遺址)」,其它還有北方的北海道、南邊的衝繩,從歷史性的景點到擁有最新技術的水族館,被選上的景點涉及範圍非常廣。
  • 參長崎原爆資料館,願世界和平
    長崎原爆資料館,說句心裡話,無論是在參觀拍照的時候,還是現在重新整理照片開始寫這篇文章,我的心情都是沉重的,畫面中傷痕累累的建築殘破不堪的衣衫,入眼是滿目的蒼涼悲傷,讓我想起參觀唐山大地震紀念館時的沉重,只是一個是天災一個是人禍。
  • 預覽:東京、廣島、長崎
    廣島-原子彈爆炸屋頂(組圖)原子彈爆炸圓頂屋(日語:原爆ドーム/げんばくドーム,又譯為原爆圓頂、原爆圓頂館、等),又名廣島和平紀念碑,但其實它本身不是一座碑,而是一座建築物的遺址它位於日本本州島南部的廣島市中心,元安川河畔,廣島和平紀念公園之外。1945年8月6日,美軍以原子彈轟炸廣島,爆炸中心附近的建築物幾乎全數被夷為平地,僅此圓頂屋勉強屹立沒有傾倒。今日的原爆圓頂被作為該起事件的紀念物而獲得保存,屬廣島和平紀念公園的一部分。1996年12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此紀念物作為文化遺產,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 兩天一夜遊廣島兩大世界遺產「嚴島神社」和「原爆圓頂」旅行攻略
    日本20件世界遺產當中,有2件就在廣島!分別是海上鳥居「宮島嚴島神社」以及象徵和平的「原爆圓頂」。如果有來廣島旅行,不妨花個兩天一夜,深度走訪這兩大景點吧!▋廣島兩天一夜 參考行程座落於日本的廣島市,是本州西部最大的都市,也是世界第一個受原子彈襲擊的地區。當時接近引爆位置但奇蹟式未全毀的「原爆圓頂」,於1996年列為世界遺產。
  • 【日本遊記】丟不掉的名字—廣島
    告別由布院,乘車前往博多,再搭乘新幹線來到廣島。
  • 戰爭與和平——在廣島的4天3晚
    國人對廣島的印象大多是二戰終結的契機,廣島原子彈了吧。這裡要說明的是,國人也許很多都覺得原子彈帶來的核輻射會持續很久,影響人的健康,但廣島的原子彈爆心在離地600米處爆炸,經過這麼多年的變化,早已沒有了核輻射,大家可以放心遊玩,不要錯過了一個風景優美的地方。
  • 探訪廣島長崎:和平與遺忘的紀念
    事實上,對於日本發動戰爭與原子彈爆炸之間的因果關係,對於這兩個城市尤其是廣島在二戰中的作為,廣島和長崎都是一帶而過。  「神選民族」信念的坍塌  76歲的三宅信雄是一家東京的原爆受害者組織「東友會」的成員,特意來廣島參加紀念活動。與很多老一輩的日本人一樣,他反對修改憲法,反對日本擁有軍隊。
  • 廣島:從蘑菇雲中重生
    被稱為「原爆市長」的浜井信三在一次講話中這樣描述廣島市的獨特之處:「廣島遭受原爆雖是極其不幸的,但反過來也給了廣島重建都市的機會。我將最大程度地活用這個機會。」直到1954年12月,日本終於迎來了戰後第一個經濟發展高潮「神武景氣」,廣島第二年的財政結算比十年前增長了30倍。在美國掌控下,日本逐步脫離了軍國主義。
  • 廣島自由行必看!廣島市區便利住宿5選
    正在規劃廣島自由行嗎?位在日本本州西邊的廣島市坐擁兩大世界遺產,除了「嚴島神社」,和平紀念公園裡的「原爆圓頂館」也是許多旅客會參訪的地方。這座充滿歷史的城市裡,有許多魅力無窮的風景名勝和美食,值得你多留幾天深入體驗。現在就特別精選廣島市區五間優質飯店,在你出發旅行前請務必參考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