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交易! 煙包印刷大佬澳科控股控制權近10億港元易主。及上市這些...

2021-01-16 騰訊網

國內煙包印刷圈曾經的「一哥」澳科控股,最近發生了一件大事。

9月22日,在港交所上市的澳科控股突然發布停牌公告,「以待刊發有關香港公司收購及合併守則之公告」。

顯而易見,本次停牌與收購有關。然而,恐怕誰也沒想到,事情會進展得這麼快。

兩天後,澳科控股再次公告表示:公司大股東安姆科纖維包裝亞洲私人有限公司,已與有關方面籤訂股份轉讓協議,計劃以每股2.18港元的價格轉讓其持有的澳科控股47.63%的股權,轉讓價格約9.65億港元。

三好同學算了一下,按當前匯率約合人民幣8.45億元。

9月25日,澳科控股復牌,股價由停牌前的1.44元/股大漲48.61%,達到2.14元/股。

隨後幾天,買賣雙方頻繁交易,到10月1日,這樁涉及資金近10億港元的收購,就宣告全部完成。

也就是說,國內煙包印刷圈曾經的「一哥」,目前仍可與勁嘉、東風比肩的澳科控股,大股東易主僅用時不到10天。

是不是快到令人想不到?

此次,從安姆科手中拿下澳科控股控制權的是一家名為Golden Vision的併購基金,它代表的是另外一家同樣名為GoldenVision的併購基金。

兩家基金的區別在於:一家名字後面有個後綴「SPC」,另一家則是「I SP」。貌似代表了基金的不同類型,到底有啥說道,三好同學也沒鬧懂。

當然了,到底是誰成了澳科控股新晉的大股東並不重要。重要的是:這次收購,給了三好同學一個重新審視這個煙包印刷大佬的機會。

比如,作為國內上市最早的煙包印刷企業之一,曾經的煙包印刷「一哥」,澳科控股上市16年,到底賺了多少錢?

曾經的煙包印刷「一哥」

澳科控股曾經有多牛?早在2008年時,其營收便達到31.23億港元,按當年年末匯率約合人民幣27.22億元。根據其年報給出的數據,當時在國內煙包市場的佔有率約為19%。

同年,勁嘉股份的營收為19.08億元,東風股份則為11.93億元,與澳科控股均有不小的差距。

而從成立時間來看,東風股份歷史最長,始於1983年;勁嘉股份次之,始於1996年;澳科控股資歷最淺,成立於1998年。

澳科控股之所以能在短短十年時間裡從零起步,一步一步邁向國內煙包印刷「一哥」的位置,最主要的一條經驗便是:以資本為抓手的大舉併購。

澳科控股的前身是在深圳註冊成立的偉誠集團,偉誠集團的創始人則是頗富傳奇色彩的廣東商人李偉波。

根據公開報導,偉誠集團切入煙包印刷市場之初,投入1000多萬元進行技術研發,使印刷成本大大降低,同樣的防偽效果,偉誠集團的成本比國外企業要低一半。從而,贏得了市場的認可,白沙集團、紅塔集團、紅河集團等大型菸草企業相繼成為其客戶。

即便如此,在上市之前的2003年,偉誠集團的營收仍只有2.32億港元。

2004年3月,以偉誠集團為基礎組建的偉誠控股在港交所上市,成為煙包印刷圈最早的上市公司之一,晚於1998年上市的陝西金葉。

登陸港交所之後,偉誠控股很快便藉助資本的力量,揮舞起收購的「魔杖」:當年11月便宣布以1.84億港元的價格,收購煙包印刷企業偉建集團35%的股權,後者的主要實體是持股90%的昆明偉建彩印有限公司。

在資本市場牛刀小試的偉誠控股自己,也很快成了資本的目標。

2015年12月,偉誠控股先是通過配售新股將安姆科旗下的AMB包裝公司,變為持股16.67%的股東;後又進一步通過配售新股作價5.09億港元收購安姆科實際控制的北京黎馬敦、青島黎馬敦兩家公司,並再次向AMB包裝公司配售新股,從而使安姆科集團控制的股權比例達到44%。

也就是從這時起,偉誠控股的控制權正式易主,其創始人李偉波先是變成持股30.5%的二股東,後來又逐漸從公司淡出。

安姆科控制下的偉誠控股於2006年10月,正式更名為澳科控股,其收購風格卻一度變得更為激進。

在更名前的2006年3月,宣布以配售新股加現金的方式,作價9.28億港元收購偉建集團剩餘的股權,將其變為全資子公司。

2007年6月,宣布以同樣的方式,作價15.56億港元強勢收購煙包印刷企業貴聯控股100%股權。收購公告顯示,貴聯控股是當時國內三大煙包印刷集團之一,規模與澳科控股不相上下。收購完成後,澳科控股一舉成為國內最大的煙包印刷企業。

2008年5月,宣布以人民幣3.50億元的價格收購杭州偉成印刷有限公司100%股權。

2009年12月,宣布以人民幣6.70億元的價格收購祺耀股份45%的股權,將其變為全資子公司。

2010年以後,澳科控股趨于謹慎,大手筆的併購明顯減少。

近年來,其引起行業廣泛關注的重大併購主要是:2017年9月,宣布以7億港元的價格收購天臣控股間接持有的雲南僑通、安徽僑豐兩家煙包印刷企業的股權。

相比之下,2019年以人民幣7528.67萬元的價格,對南京三隆52%股權的收購,只能算是一筆「小買賣」。

澳科控股這些年賺了多少錢?

這樣一番捋下來,澳科控股之所以能有今天的行業地位,並一度佔據國內煙包印刷「一哥」的位置,持續的大手筆收購顯然是主要推手。

三好同學簡單算了一筆帳,自2004年上市以來,澳科控股在收購方面付出的代價,至少有近40億港元,外加約11億元人民幣。當然了,這其中相當一部分是以配發股份,而不是現金的形式支付的。

值得注意的是,收購在將澳科控股推向煙包印刷一線企業位置的同時,給它留下的也並不全是美好的回憶。比如,對貴聯控股的收購就不能算是成功。因此,它才會在2010年選擇將貴聯控股重新出售給其原來的大股東。

無論如何,澳科控股在煙包印刷圈一直都算得上是一家標誌性的企業。上市這些年,它的業績又到底怎麼樣呢?

先來看營收。上市之初的2004年和2005年,澳科控股的營收尚分別只有3.32億港元和3.84億港元。2006年便一舉達到11.23億港元,這主要是由於對北京黎馬敦和青島黎馬敦的收購。

隨後兩年,隨著對偉建集團、貴聯控股的收購,澳科控股的營收快速攀升,分別達到21.32億港元、31.23億港元。2008年與2004年相比,增幅達到驚人的839.58%。

2010年,儘管有對祺耀股份45%股權的收購,但由於出售了貴聯控股,澳科控股的營收有所減少,由2009年的29.75億港元降至26.51億港元。

隨後幾年,澳科控股的收購趨於停滯,其營收卻迎來了一波向上的小高潮,經過連續攀升在2013年達到37.62億港元,這也是上市至今澳科控股年營收的最高點。

從2014年開始,澳科控股的營收連續三年下滑,到2016年降至25.51億港元,比2015年減少21.85%。2016年,正是煙包印刷行業受煙標改版及菸草行業去庫存,近年來處境最為艱難的一年影響。

2017-2019年,澳科控股的營收在25億港元上下小幅浮動。即使是耗資7億港元對雲南僑通、安徽僑豐的收購,也沒有帶來營收增量。

這是因為澳科控股按權益法對兩家公司的業績進行會計處理,雲南僑通、安徽僑豐的營收並未並表。

澳科控股的營收情況(單位:億港元)

再來看盈利。首先,要表達一下敬意:自2004年上市以來,澳科控股公司擁有人應佔溢利(相當於A股「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簡稱「淨利潤」)穩定保持在1億港元以上,這還是相當不容易的。

2004-2010年,隨著營收規模的擴張,澳科控股的淨利潤基本上保持穩步向上,由1.11億港元增至5.71億港元,達到上市以來年度盈利的最高點。期間,只有2009年出現同比下滑。

自2011年開始,風雲突變。澳科控股的淨利潤連續6年下滑,由2010年的高點一路降至2016年的1.76億港元,創出上市以來的第二低點。

2017-2019年,澳科控股的淨利潤分別為3.46億港元、2.67億港元、3.13億港元,處於近10年來的相對低位。

澳科控股的淨利潤情況(單位:億港元)

2004-2019年,澳科控股累計實現營收401.78億港元、淨利潤53.75億港元,利潤率為13.38%。

在此期間,其利潤率的高點出現在上市之初:2004年為33.34%,2005年升至創紀錄的47.29%。隨後,連續下滑,至2009年降至12.27%。經過2010年的反彈,澳科控股的利潤率再次出現連續下滑,到2016年降至低點6.88%。

自2012年以來,澳科控股的利潤率只有2017年一年高於上市以來的平均值,其餘年份均低於13.38%。

澳科控股的利潤率情況

2019年與2004年相比,澳科控股的營收增長624.35%,淨利潤增長182.74%。

如此看來,規模的擴張並不一定意味著利潤的同步提升。各位老闆說:對不對?

當然了,這可能在很大程度上與整個煙包印刷市場大形勢的變化有關。

澳科控股的身價為什麼這麼低?

靠收購崛起的澳科控股,最終自己也成了收購的目標,就像它的前身偉誠控股一樣。

按照本次大股東易主的交易價格:9.65億港元對應47.63%的股權,澳科控股的全部股權價值約20.26億港元,按當前匯率約合人民幣17.75億元。

這樣的身價怎麼樣?看上去不低,實際上真不算高,尤其是考慮到澳科控股的體量和在煙包印刷圈的地位。

可為對比的是:以在A股上市的煙包印刷企業為參照,澳科控股的身價僅略高於新宏澤的最新市值(截止9月30日收盤)17.14億元。而新宏澤的體量要比澳科控股小得多,2019年營收為4.23億元,淨利潤為2627.83萬元。

澳科控股的身價,還是溢價收購後的結果。在本次交易公布前的9月21日,其市值僅為13.38億港元,合人民幣約11.72億元。

而多年來一直與澳科控股角逐煙包印刷市場「老大」位置的勁嘉股份、東風股份,最新市值分別為132.28億元、80.06億元,即使按收購溢價的結果,也分別是澳科控股的7.45倍、4.51倍。

勁嘉股份還不是市值最高的A股上市煙包印刷企業,排在榜首的是2017年上市的集友股份,最新市值為136.77億元。而其2019年的營收、淨利潤分別為6.72億元、2.02億元,跟澳科控股的營收差距大一些,淨利潤差距小一些。

部分上市煙包印刷企業的市值(單位:億元)

作為煙包印刷圈曾經的「一哥」,按營收規模目前在圈內仍位居前三的澳科控股,身價為什麼這麼低?

這就與港股和A股不同的估值體系有關了。

與A股上市印刷企業保底市值20億元左右,動輒五六十億元,甚至上百億元不同,港股上市印刷企業中身價最高的紛美包裝、中糧包裝,最新市值也只有三四十億港元。

實際上,多數港股上市印刷企業的市值都在10億港元以下,有的甚至低到想不到。

比如,大名鼎鼎的老牌印刷企業星光集團,最新市值只有1.79億港元,而它2019年轉讓深圳星光的廠房及土地資產就獲得了3.19億元人民幣。這樣的市值顯然是大大低估了。

此外,名動一時的印刷電商eprint集團,最新市值為1.26億港元。實力派企業鴻興印刷集團、貴聯控股的最新市值也分別只有8.99億港元、5.96億港元。

因此,老闆們如果有意收購,港股上市印刷企業有很多應該都是不錯的目標。即使像Golden Vision基金對澳科控股一樣給出超過50%,甚至更高的溢價,也還是很划算。

當然了,前提是要能遇得到像安姆科一樣願意退出的大股東。

此外,港股上市公司一般都在海外註冊,收購涉及複雜的國際併購規則和國內對海外投資的管制,真正操作起來並不容易。

即便如此,如果有老闆真正心有所動,一定會有辦法克服各種可以預見的困難。

假設有老闆事先知道,只需要8個多億,就能拿下煙包印刷大佬澳科控股的控制權,說不準早就會有所行動。對不對?

就說到這裡。最後,還是祝各位老闆好運吧!

版權所有,轉載務必獲取授權

相關焦點

  • 商業街 | 基匯資本香港觀塘商廈半數業權10億港元易主
    基匯資本香港觀塘商廈半數業權10億港元易主據《香港經濟日報》7月14日援引市場消息指出,香港房地產私募基金基匯資本旗下觀塘偉業街133號商廈活化項目5成業權易手,私募基金公司Silkroad以約10億港元購入該5成業權。
  • 真正的大佬!中國年營收50億+的超級印刷包裝企業,都有誰?有的真是...
    50億這個數字,三好同學自然不是信口開河,但要一下子說出10家能做到50億左右的印刷包裝大佬,確實要費點功夫。 費功夫不怕,誰讓有老闆開口了呢?三好同學忙裡偷閒扒了扒,結果還真湊出了10家年營收可能達到50億+的圈內企業。
  • 澳門已成全球最大賭城 澳博控股即將在香港上市
    不管做妹妹的「十姑娘」何婉琪有多不滿,不出意外的話,澳門賭王何鴻燊旗下的澳門博彩控股有限公司(簡稱澳博控股,0880.HK)將於下周三順利掛牌上市。昨天,香港法院駁回了何鴻燊胞妹何婉琪要求對澳博控股上市事宜進行司法審查的申請。這也意味著澳博控股在香港上市的最後一個障礙已經掃除。
  • 張潤:上市公司控制權收購專題研究
    控制權轉讓:大體分為兩種,直接控制權轉讓和間接控制權轉讓,直接控制權轉讓是上市公司的原直接實際控制人或控股股東,直接將持有的上市公司股份通過協議轉讓,大宗交易,或集體競價系統等方式轉讓給新的控制人。間接控制權轉讓是上市公司的原間接實際控制人或控股股東,間接將持有的上市公司股份,通過該上市公司控股股東被收購等方式轉讓給新的控制人。
  • 控制權易主+收購民爆資產 江南化工「傍」上中國兵器工業集團
    繼宣布正在籌劃收購北方特種能源集團有限公司(下稱「特能集團」)旗下民爆資產後,江南化工又傳出易主的消息。江南化工7月31日晚公告,公司控股股東盾安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下稱「盾安控股」)擬通過「協議轉讓+表決權委託」的方式,將控制權轉讓給特能集團,公司實際控制人將變更為中國兵器工業集團有限公司(下稱「兵器工業集團」)。
  • 澳至尊國際控股有限公司明天起招股 集資淨額最高達1.83億港元
    (「澳至尊」及其子公司:「集團」;股票編號:2031),今天宣布於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聯交所」)主板上市的詳情。澳至尊將發售187,500,000股股份,當中約90%即168,740,000股將以國際配售形式發售,其餘 約10%即18,760,000股則於香港公開發售。發售價介乎每股0.80港元至1.20港元。香港公開發售將於2016年7月28日(星期四)開始至2016年8月2日(星期二)中午十二時正結束。最終發售價及分配結果預計於2016年8月8日(星期一)公布。
  • 李連杰夫婦11.5億港元買下一家香港上市公司
    根據聯交所最新交易記錄,7月10日,李連杰和妻子利智斥資11.5億港元收購港股上市公司遠東控股(00036.HK)115億股新股,獲得後者股本攤薄後大約72%股權。與李連杰同時入股遠東控股國際的還有5名股東,這些人合計投資約3.26億港元。
  • 麥克奧迪易主背後的疑問
    來源:北京商報上市八年,麥克奧迪(300341)實控人陳沛欣今年想要讓出上市公司控制權的念頭非常強烈。繼今年2月易主未果之後,陳沛欣再度找到買家,北京亦莊投資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亦莊投資」)擬斥資13.46億元受讓上市公司29.99%的股份,該交易完成後,亦莊投資將成為上市公司控股股東,麥克奧迪實控人將由陳沛欣變更為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管理委員會。不過,該交易披露後迅速引發市場熱議,深交所也在12月22日發函追問此次股權轉讓事件的具體情況。
  • 安博凱擬私有化神州租車,聯想控股可能獲利近23億港元 - 新京報...
    與此同時,神州租車股東聯想控股也公告稱,若私有化成行,公司將獲現金代價約22.54億港元。稍早前,神州租車另一股東神州優車已決定向MBKPartners轉讓其所持神州租車4.43億股股份,轉讓對價17.71億港元。目前,瑞幸咖啡因財務問題已從美股退市,神州優車因財報未按時公告恐將被摘牌,若此次神州租車私有化成行,陸正耀的三家上市公司或將成為歷史。
  • 基匯資本香港觀塘商廈半數的業權以10億港元易主
    據《香港經濟日報》7月14日援引市場消息指出,香港房地產私募基金基匯資本旗下觀塘偉業街133號商廈活化項目5成業權易手,私募基金公司Silkroad以約10億港元購入該5成業權。   市場消息指出,業主基匯資本去年曾把該項目以20億港元推出市場招標,當時未獲注視,而今年整體市況轉好,商廈買賣旺盛,該項目年初已獲財團洽購,最終外資基金Silkroad以約10億港元購入其中5成業權,呎價約1萬港元(按項目總樓面約19萬平方呎,市值20億港元計)。
  • 萬科試水國際化 擬10億港元控股南聯地產
    萬科試水國際化 擬10億港元控股南聯地產 上海證券報
  • ...李澤楷否認投資法拉第未來;騰訊控股市值縮水近7000億港元
    傳聯想控股將投資樂視 聯想發申明稱報導不屬實在阿里否認「190億控股樂視」的傳言後,聯想控股晚間也發布了申明,稱近「日有關聯想控股投資樂視的報導不屬實」。此前有消息傳出,稱聯想控股將入局,投資資金鍊緊繃的樂視,引發業界關注。當日也有傳言在社交平臺曝出,「阿里190億控股樂視!融創屈居第二大股東。」阿里隨即進行了否認,斥其為謠言。
  • 妙可藍多30億易主「奶酪女王」柴琇發員工信訴緣由
    蒙牛乳業的股價,在收購妙可藍多股權的消息公布之後,從12月14日的40.95港元上漲至17日的44.55港元,漲幅約9%。妙可藍多易主蒙牛這樁交易,在二級市場上將激起怎樣的火花?10%。、107.43% 、-1318.21% 和10.18%。
  • 匯景控股公開募集13.91億港元 預計明日上市交易
    來源: 鳳凰網奇點商業鳳凰網奇點商業訊 1月15日,匯景控股有限公司發布公告稱,發售價確定為每股1.93港元,公司自全球發售收取的所得款項淨額估計約13.91億港元。根據配售認購的發售股份總數為8.32億股,相當於根據配售初步可供認購的合共7.09億股發售股份約117.3%。於重新分配後,分配予配售項下承配人的發售股份最終數目為7.627億股發售股份,相當於根據配售初步可供認購的發售股份總數約1.08倍(假設超額配股權未獲行使)。
  • A股「007殼王」大戰:7股東聯手阻擊900億私募大佬
    不同的是,邦德電影中,人物的立場分明,但在這控制權的修羅場上,他們只會看到金錢的盈虧分明。最新的一部A股007大戲——控制權之爭已經上演:"900億私募大佬"失去控制權,敗給了7個股東的聯盟。但失敗者可能不會就此罷休,這或讓000007全新好的未來再添變數。
  • 海航142億港元香港啟德掠地 再戰香港銅鑼灣「鋪王」
    142億港元大戰香港啟德後,海航似乎欲將觸角再伸向香港島中心北岸之西——銅鑼灣。   近期,市場消息稱,海航或與香港珠寶大王吳鎮科家族旗下地產企業——鎮科集團有相關交易磋商在進行;而鎮科集團的主要物業資產集中於銅鑼灣渣甸街。
  • 「蚊型」房企上市迷途,匯景控股交易首日出師不利
    來源:時代財經TF圖片來源:網絡歷時9個月,來自東莞的「蚊型」房企匯景控股有限公司(下稱「匯景控股」)終於敲響了港交所的鑼聲。1月16日,匯景控股正式在聯交所上市交易,股票代碼「09968.HK」,成為2020年第一家登陸港交所的房企。
  • 「澳門港元即時支付結算系統"上線一個月 處理交易近500億港元
    從澳門金融管理局獲悉,由澳門金融管理局構建的「澳門港元即時支付結算系統(HKD RTGS)」上線一個月以來運作暢順,投入服務首月處理了逾10,000筆交易,涉及金額近500億港元。即時跨行轉帳,提供更安全便捷結算服務HKD RTGS由10月19日起正式投入服務,有28間澳門銀行接入系統。
  • 汾酒搶眼茅臺摸高 郭廣昌套現青啤浮盈100億港幣
    暫停上市一年半後,皇臺酒業在本周三恢復上市,當天收漲315%,周四錄得10%漲停,周五收漲6.74%。  其次,金種子酒(600199)本周5個交易日全部錄得大漲,有4個漲停+1個8%漲幅,促使其周漲跌幅高達58%。老白乾酒(600559)、金楓酒業(600616)本周漲幅也超過了30%,古越龍山(600059)、會稽山(601579)本周漲幅則在20%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