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顧廈門上李水庫歷史 水質曾被譽為「亞洲第一」

2020-12-20 閩南網

  有人說,上李水庫的歷史就是一部廈門的自來水歷史,因為自從有了上李水庫,廈門才有了自來水。說到此,不得不提到興建上李水庫的愛國華僑黃奕住。著名的愛國華僑企業家和社會活動家黃奕住創建了廈門市自來水公司,第一次解決了居民飲用自來水問題。

  昨日,已79歲的黃奕住之子黃世華,帶著夫人一起重走父親在廈路,回顧上李水庫歷史。

黃世華和其夫人在上李水庫。

上李水庫水質

  曾被譽為「亞洲第一」

  昨日上午,兩位白髮老人黃世華和其愛人來到上李水庫。黃世華說,他是父親黃奕住最小的孩子,在他9歲的時候,父親於上海去世。在他成長過程中,便不斷聽到長輩們談起父親做過的事情,令他好生佩服。後來,他前往美國讀書,並在美國生活約60年,期間他一直想來廈門走走看看,特別是上李水庫。

  「我爸爸建上李水庫,絕對不會是為了自己,他是為了廈門人能喝上乾淨的水。」黃世華介紹,那個年代由於飲用水不乾淨,每到夏季就有很多人因此患病死亡。廈門自來水公司的成立包括上李水庫的建設,不僅解決了市民喝水難問題,也減少了死亡率。黃世華的夫人鄭女士透露,她曾有幾位長輩,當年就是因為喝了不乾淨的水而患病。

  「當時,廈門是五口通商口岸。很多外國人的船隻靠岸後,就前往上李水庫附近取水,再帶上船。」鄭女士說,在當時,上李水庫的水質還被譽為「亞洲第一。」

上李水庫選址

  曾以最高薪聘請總工

  高級工程師、復旦大學廈門校友會名譽會長洪聲文介紹,據公開資料顯示,上世紀二十年代,廈門島與鼓浪嶼都是小島嶼,四面環海,海水非常充足,但是不能飲用。

  長期以來,廈門島和鼓浪嶼上的居民吃水,都要靠「艇仔水」來供應。天氣惡劣時,運水船被風雨所阻礙,居民們就無水可用。加之運來的江水未經過濾,難免渾濁。在運輸過程中,更有各種因素產生的汙染問題,使得水質很差。當時廈門居民飲用這樣的水,對身體產生不利影響,由此滋生病疫是常事。

  1920年,黃奕住與幾位華僑富商正是考慮到上述狀況,決定集資成立廈門市自來水公司。1921年,他聘請了林全誠擔任自來水公司總工程師,月薪是700元大洋,據說是當時廈門市最高的工資。林全誠,早年就讀於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專攻水利建設工程,設計水利工程很在行。

  後來,林全誠又請來美國水利工程師衛根協助設計,一起開始探測水源、選擇廠址,進行施工設計。他們幾乎走遍了廈門島內的山巒峽谷尋找合適的水源地。經過長時間的跋涉尋找,林全誠與衛根在曾厝垵上李村發現一處絕佳的山谷,這裡三山環抱,砌石築壩,可將雨水和泉水集儲其間,水源充沛,這就是後來的上李水庫。

人物簡介

  黃奕住:1868年出生於福建省泉州市南安縣金淘鎮。他幼時曾上數年私塾,後失學協助父母種田。12歲時,他開始從師學習理髮手藝。他和另三房兄弟統稱糖王家族,是民國初期顯赫家族。

  黃奕住在印尼經營商業活動30多年,他創辦銀行,扶助發展華僑工商業,振興祖國實業;創辦經營社會公用事業,建設家鄉。承辦了廈門電話公司,發展廈門市內外的通訊聯繫。還積極從事廈門、鼓浪嶼的房屋及市政建設等。

  曾耗資百萬元打造「中國第一別墅」。他不單是印尼首富,更是知名慈善家和愛國人士。

相關焦點

  • 分六個區域、串聯三個公園 百年上李水庫變身「網紅」公園
    走進上李水庫公園,市民可覽山望水。何燕欣攝  廈門網訊 (海西晨報記者 彭怡郡) 具有近百年歷史的上李水庫,搖身一變成為集生態體驗、運動休閒於一體的上李水庫公園。
  • 上李水庫公園成網紅景點
    上李水庫公園於近期對外開放了!成為了前來廈門遊玩的各地遊客打卡的新網紅景點。 公園總佔地面積約47.5公頃,其中水域面積7.2公頃。
  • 廈門「上李水庫公園」有硬核而且高顏值
    譽為「海上花園」的廈門,有眾多主題鮮明、風格多樣、個性各異、大小不同的公園,去年3月份,有個公園中的後起之秀出現,就立即吸引了大家關注的目光,而且還持續成為節假日裡人們打卡的熱點,這正是「上李水庫」華麗轉身變成的「上李水庫公園」,在不缺公園的廈門,算得上奇觀,當然也有它的獨特之處。
  • 行走上李水庫
    上兩次來都是碰到要下雨,都走馬觀花,匆匆而過。這次我們一早就來了,天氣晴好,時間足夠多,我們可以悠哉悠哉地逛公園。 我們都不忍心踩上去.看著如此的綠色,甚至讓我感覺,我簡直就是在北歐的小鎮上,當年經過瑞士,看到那些山坡上的綠草,也是這樣的綠油油,這樣的柔美。真是養眼養心啊。胖哥說別忘了這裡曾經是高爾夫球場,那是花了多少銀子打造出來的呀。
  • 有哪些你去了以後會感嘆「臥槽廈門還有這種地方」的所在?
    攝影在路上,安全第一條!藍藍的天空、綠綠的草地、清清的湖水,你好~這裡是上李水庫,一個廈門少眾的世外桃源。因為這裡沒有喧囂、沒有汽笛聲、沒有鋼筋水泥,只有風聲、只有鳥語花香、只有老百姓的歡聲笑語。我覺得這一天是2020年廈門天氣顏值爆表的一天,天空很透、白雲潔白無瑕,就是有點烈日灼心的感覺,曬得有點刺痛。想必此時大家應該盛裝出行,防曬服是少不了的。臨近中午,越來越多的老百姓抵達上李水庫,而我們差不多也要離開了。
  • 廈門上李水庫公園——由德國西門子公司設計並建造
    上李水庫公園的歷史廈門是一個島,曾經淡水資源非常匱乏,飲用水的來源僅依靠儲存的雨水、井水,以及水販們每天用運水船從海澄縣九龍江淡水區取來販賣的「船仔水」,再由市內水販向運水船商買水後再挑到各大街小巷出售給各家各戶。本世紀20年代前後,每天販水量約一萬多擔。這些食用水未經消毒過濾,且經過多次轉運,存在衛生問題。
  • 廈門特色景點~上李水庫
    廈門是個旅遊城市,說起廈門大家都知道鼓浪嶼,胡裡山炮臺,曾厝垵!今天小編要說個被人遺忘的景點,關鍵這個景點美麗還免費,還不擁擠!這個景點就是上李水庫~說起來大家可能不信,看看圖片就知道啦!上李水庫:上李水庫始建於1924年,是廈門島內最古老的水庫之一,由德國西門子公司以92萬元中標承建。現在也快有100年的歷史了!水庫四周被上環繞,中間有個水湖,湖水四周是綠油油的草地!是拍婚紗,露營,寫生的好地方!關鍵是一路上還看到好多美女,讓我養眼下!
  • 廈門上李水庫公園裡藏著一個小歐洲,幽靜的世外桃源,踏春好地方
    如果有人問我,廈門最美的蒼山綠水在哪?是的,這裡,廈門的上李水庫公園!上李水庫公園位於福建省廈門市思明區龍虎山路866 號,廈門島南部文曾路東側,背有御屏山(西姑嶺)、東坪山、黃厝嶺三面環抱,和植物園的東門相對。
  • 廈門網紅打卡公園,上李水庫
    上李水庫位於廈門文曾路東側,北有御屏山(西姑嶺)、東坪山、黃厝嶺三面環抱,毗鄰廈門園林植物園。它建於1924年,是廈門島內最古老的水庫之一。上李水庫水庫視野十分開闊,一眼望去,就能看到大片的草坪、廣闊的水域、高低起伏的山體。
  • 廈門人常去的休閒地,浪漫大草坪、生態水庫、天然氧吧
    埭遼水庫的面積不斷縮小如今已降級成為池塘,除了臨時性排洪不具備水庫的基本功能不過埭遼水庫曾是廈門最大的水庫之一如果你聽說過上李水庫那就一定知道上李水庫公園吧上李水庫公園是當前備受歡迎的水庫公園正是這些草坪才使得上李水庫公園增色不少
  • 上李水庫公園裡野餐 大壩上賞景
    上李水庫公園滿目青翠,是野餐的好去處。  廈門網訊(海西晨報見習記者 顧婧凌)寒露已過,霜降將至。這一季節最時髦的玩法是什麼?走,野餐去!  本周,小小鷺、小小白帶您來到上李水庫公園。它坐落於文曾路上,緊鄰園林植物園東門,園內依山傍水、野趣盎然,是一處新晉「網紅打卡地」。  打開廈門市民卡APP「信用乘車」功能,搭乘公交車到植物園東門下車,走過一座花木扶疏的天橋,走進上李水庫公園。這裡滿目青翠、花木蔥蘢,步道旁喬木疏朗,水域邊蘆葦依依,山林間鳥啼聲聲,一片「綠野仙蹤」。
  • 華聯大廈鐘樓:建於上世紀80年代 曾被譽為「亞洲第一鍾」
    深圳晚報見習記者 杜婷 攝&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塔鍾&nbsp&nbsp&nbsp&nbsp原標題:建造於上世紀80年代,曾被譽為「亞洲第一鍾
  • 中國第一大溼地公園,面積相當於一個縣,被譽為「亞洲第一溼地」
    中國第一大溼地公園,面積相當於一個縣,被譽為「亞洲第一溼地」溼地作為一種非常珍貴的自然資源,在我國受到了高度重視,據統計數據顯示,我國國家級溼地公園已達800多座。國家溼地公園是中國最大的溼地,同時,它也被稱為「亞洲第一溼地」,該溼地生態環境保護完整性很高,公園裡的水質清澈,空氣清新,還有廣袤的原始森林和各種珍稀動植物。根河位於我國最北部,由於其特殊的地理位置,根河地區的風景全年變化很大,無論你去哪一個季節,你都會覺得彼此不同,今天的分享就在這裡,你喜歡嗎?
  • 廈門遊玩丨芳菲四月春來到,上李水庫品嘗久違的「春味」
    #芳菲四月廈門春來到#今天隨著小編一起去廈門小眾休閒景點—上李水庫,感受一下春天的氣息吧!一說到廈門,大家耳熟能詳的就是鼓浪嶼、中山街、胡裡山炮臺、廈大白城沙灘等比較出名的景點,今天給大家介紹一個小眾的休閒景點—廈門上李水庫。
  • 主體圖片裡的水庫現在成了廈門網紅...
    照片上的水庫大壩存留至今,周邊水面和綠地的形狀起伏,也與現在十分相近。 上李水庫大壩如今是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廈門文史研究者盧志明告訴記者,它也是廈門第一個專用自來水水庫大壩。「大壩建成後,廈門又經歷多次颱風,但水壩至今從未大修過,完好屹立原處。」
  • 難道上李水庫只能是網紅嗎?為什麼就不能給廈門人做做貢獻呢!
    上李水庫——莫名其妙的網紅上李水庫突然就紅了,很多在福建廈門生活的多年的老人還沒有醒過神來。這個坐落在文曾路旁邊的水庫公園,多年來一直在福建廈門旅遊景點和當地民眾的生活圈裡沒有啥太多的印象,以至於很多人路過它時,曾誤把它當作是一座高爾夫球場。因此對於忽然就紅了的它,人們只有莫名其妙的感覺。其實啊,它以前曾被圈地用做高爾夫球場。數年前,人們爬東坪山時,還曾見到過「白鷺園高爾夫球場」的路牌。
  • 山海樹集團:亞洲第一豪華郵輪造訪廈門
    為了學習考察世界上最現代化豪華郵輪,為廈門郵輪母港郵輪運營借鑑經驗,廈門市政府領導和航運辦、旅遊局、規劃局、土房局等相關業務部門一行登輪參觀考察。,是目前亞洲最大、現代化程度最高、設施設備最先進的豪華郵輪,堪稱亞洲巨無霸。
  • 被譽為「亞洲第一」大橋,總投1.56億全長約7千米,就在我國
    現如今,交通業已經成為我國一項經濟發展上重要的基礎設施建設。對於各地區的經濟發展上來看,許多的地區開始致富的關鍵,就在與先鋪好了路,當地的經濟發展,才能有機會於外界接觸和交流,對於自身有更為明確的發展定位。
  • 鑫雲【一錄同行】廈門站回顧
    由影視工業網舉辦的,第五屆「一錄同行」(全國先進影像技術城市開放日)活動,簡稱【一錄同行】廈門被譽為「天然攝影棚」,不管是廈門大學、集美大學、鼓浪嶼、中山路、雙子塔……都是吸引無數遊客的絕美景色,獨特的城市群落和地標建築,也成為眾多影視劇的首選取景地。我們有幸一起相聚廈門,雖然時間短暫,我們卻都給彼此留下了很多的精彩瞬間,今天和大家一起回顧。
  • 廈門新晉網紅景點,已有近百年歷史,本地居民:走紅得莫名其妙
    上李水庫忽然爆紅,多數在廈門生活的人還未反應過來。這座位於文曾路附近的水庫公園,在廈門旅遊景點和本地居民的生活圈裡一直沒有太多的存在感,多數人經過它的時候,還以為它是一座高爾夫球場。所以面對它的忽然走紅,大家只有一個:莫名其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