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店開始用機器人送水,服務生的飯碗怎麼辦?

2020-12-12 搜狐網

  摘要: 酒店機器人開發者雲跡科技核算過,「北京一家酒店引入機器人,每年可以節省成本11萬元以上,增加收益26.4萬元」。

  「電梯先生,請開門,幫我按到20樓層。」

    上面這句話來自一臺機器人,我還可以負責任地說真實的聲音聽起來萌萌噠。位於北京三元橋的維景國際大酒店引入了一款機器人服務生,鈦媒體記者體驗了機器人服務的全過程。

  記者剛到酒店,就有房客致電前臺需要兩瓶水。前臺服務員接收到需求之後,將水放置於機器人「頭部」,在觸控屏上輸入的房間號。機器人開始自動規划行走路線,走到電梯口發出指令。

  「請您把中間的位置留給我,往裡邊靠靠,太謝謝您了!」電梯裡的人確實有點多,它又「開口」了。

  當機器人到達指定房間門口時,自動撥打了房內電話,提示客戶開門取貨。房客看到是機器人來送水時,發出了一陣驚呼,熱情地與它打招呼——此處略尷尬的是,機器人並沒有很熱情地與客人回應,只是用語音提示房客按屏幕提示取走東西——目前這臺機器人服務生還不具備更多的人機互動功能

  運送完物品之後,機器人自動返回了前臺充電樁位置充電。鈦媒體記者注意到,這款機器人會自動避開行人,若你想惡作劇,改變它的行走方向,它會自動糾正到正確的路線上來。若是跌倒了,它還會向酒店前臺發送遠程求助信號。

  這臺機器人的生產者是一家叫做雲跡科技的公司,雲跡提供的資料顯示,這款服務機器人重41公斤,高度為100.6釐米,寬為41.4釐米,擁有10公斤負載,續航時間為10小時。

  雲跡科技CEO支濤介紹說,他們開發的這款機器人利用內置精密傳感器,通過高速運算內核集成控制,應用的是多模全局定位算法。目前,它們已服務於16家酒店,累積完成任務6336次,任務成功率大於89%。在酒店中工作的機器人,目前主要是服務於運送物品、安保巡更等。支濤告訴鈦媒體,引入的這款機器人,酒店方每年可以節省成本11萬元以上,增加收益26.4萬元,「在一些點評網站,酒店評論頁面有顯示因為機器人而多住了一晚的情況」。

  維景酒店市場總監周曉明表示,酒店並沒有因為使用機器人帶來了太明顯的收益上的變化;但是,自從酒店採用服務機器人以來,也有客人特意提出了要機器人送貨的請求。「客人們希望機器人服務員送貨,除了收穫新奇感之外,還符合了一些高端商務旅客保護隱私的需求。」周曉明說。

  「雖然大部分高端酒店和奢侈酒店更多地是希望使用人工服務。很大程度上,機器人無法提供個性化和『有溫度』的使用場景。」酒店的銷售總監張新宇坦言,「但對於千禧一代來說,科技產品伴隨他們成長,機器人具備很強的吸引力,他們對於高科技產品和智能化設備十分著迷。」

  可以說,目前此類服務型機器人的應用,更多的是酒店的一種宣傳和營銷策略。「如果客人在酒店看到了機器人,把這種喜悅感和驚奇感發布在朋友圈或者微博等社交平臺,就是在給酒店做推廣。」張新宇說。

  酒店機器人的廣闊市場

  國際機器人聯盟IFR(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Robotics)最新一項報告顯示,在全球,服務型機器人市場總值正在以20%至30%的速度增長,2017年,中國將成為全球最大機器人市場。據Markets and Markets預測,2012-2017年全球服務機器人市場規模複合增長率約17.4%,2017年將達到461.8億美元。

  服務機器人有望成為機器人領域中最具有潛力的增長點之一。

  然而,除了這些動態數據和行業展會,關於機器人,我們一群不明真相的普通觀眾很少有機會與它們親密接觸。

  事實上,機器人商業化運用早已經服務於酒店行業

  今年1月,美國加州的創業公司Savioke和它的酒店服務機器人「Relay」獲得了1500萬美元融資,投資方是英特爾,參與跟投的有Northern Light Venture Capital和EDBI,後者代表新加坡經濟發展局。全美已有16家酒店採取Savioke研發的服務機器人。在日本,Near Nagasaki連鎖酒店完全由機器人提供服務,房客可以面部識別軟體打開房門。

  相對而言,酒店機器人在我國還屬於起步階段。雲跡科技的資料顯示,包括如家旗下的和頤精選酒店、金陵的紫金山莊、首旅建國、港中旅維景、深航、戴斯、維也納等20多個酒店品牌與研發機器人的公司籤署了合作協議。

  不過,目前投入使用的這款機器人也會有「不靠譜」的時候。酒店方稱,使用期間,它在WiFi信號不穩定的地方發生過故障,因為機器人完全依靠WiFi進行導航。

  此前,也有業內人士曾向鈦媒體記者反饋,雖然服務機器人在國內已經進入商用,但是大多數還只是「機器」,稱不上「人」,「它們只是被設定了程序化思維,在感性思維方面只相當與2-3歲的兒童,達不到一個擁有思維的成人水準」。

  但因為中國市場龐大,人口紅利期優勢逐漸消退,勞動力減少,人力成本劇增,服務型機器人發展潛力無限。同時,在移動互聯領域我國相較於日本還有歐洲一些國家具有很大的優勢,這主要體現在WiFi系統和4G網絡的布局方面。因為服務型機器人是硬體加軟體產物,目前的智能系統多放置在雲端系統,因此,國內服務機器人的發展還是具備一定優勢的。

  機器人會不會替代人工?

  越來越多人擔憂機器人及其扮演的角色其實不無道理,一如英國產業革命初期,盧德派因恐慌機器的大規模應用導致失業,秘密結社,砸毀機器。儘管回過頭看,盧德派的行為有政治因素,且十分荒誕可笑。但不能否認的是,機器人確實在很多曾經沒有想像過的領域裡取代人類了。

  去年,《機器人崛起》(Rise of the Robots)入選了由美國《金融時報》和麥肯錫公司發布的商業書籍榜。作者馬丁·福特(Martin Ford)在書裡描繪了一個關於未來的場景:日漸智能的機器人,從簡單的基於任務的機器人,轉而替代服務工人、記者和程式設計師快速思維的程序轉變,進而改變了全球的經濟發展方式。

  數字世界與機器世界的深度融合,可能會給產業發展帶來深刻地變革,並且影響勞動者日常生活的各個方面。

  「我們知道大家最關心的話題就是,酒店是不是想要機器人取代人工服務。」張新宇對鈦媒體說,「酒店屬於服務行業,現在談論機器人替代人工還為時尚早。我們嘗試新科技,也是想讓員工從一些簡單而重複的勞動中解放出來。 」

  「我們甚至希望員工偶爾『偷懶』,更多地使用機器人,去學習和接受新事物。這樣,他們可以用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去給客戶提供人文關懷和個性化服務。」張新宇告訴鈦媒體。

  Deep Mind 的創始人Demis Hassabis曾公開表示:「很多關於機器人的聳人聽聞的言論都來自於非AI研究第一線的人,所以他們更多想到的是科幻場景。」Deep Mind研發的Alpha Go今年戰勝了全球頂尖圍棋手李世石引發了國內關於人工智慧大範圍討論。

  服務業不僅歡迎機器人,而且對當下的機器人產品依然有更多期待。周曉明告訴鈦媒體,他們也希望服務機器人具備更多「人」的屬性,「看見有客人給他打招呼,能及時回應;甚至當客戶提出一些要求,比如送一瓶水到指定房間,機器人能夠記錄並且做到,就再好不過了。」

  僱主對於機器人的期待,某種程度上,暗示著企業對勞動者有了更高的要求。因為送水、送拖鞋這類「不需要太多思考和技術含量」的工作,機器人確實可以替代人類完成了。

  《經濟學人》最新一期關於人工智慧的封面報導《自動化與焦慮——更智能的機器會否導致大規模失業?》一文表達了這樣一個觀點:在以往的自動化浪潮中,勞動者可以從一種常規性工作轉換到另一常規性工作中。而此次,許多就業這要從低技能的工種,轉換至非常規性的高技能工種,才能避免自動化衝擊。

  服務機器人的使用降低成本,刺激需求,重新定義工作。很顯然,在新的情境下,服務型機器人存在取代了簡單、重複和繁瑣的勞動力的可能性。這要求勞動者若想要在激烈競爭的就業市場中取得滿意的薪酬和職位,必須接受更好的教育,並且擁有終身學習的能力。否則,一部分人真的要被機器人搶走飯碗了!

business.sohu.com false 鈦媒體 http://www.tmtpost.com/2411154.html report 4934 摘要:酒店機器人開發者雲跡科技核算過,「北京一家酒店引入機器人,每年可以節省成本11萬元以上,增加收益26.4萬元」。「電梯先生,請開門,幫我按到20樓層。」上

");}

相關焦點

  • 當酒店開始用機器人送水 服務生的飯碗怎麼辦?
    (原標題:當酒店開始用機器人送水,服務生的飯碗怎麼辦?)上面這句話來自一臺機器人,我還可以負責任地說真實的聲音聽起來萌萌噠。位於北京三元橋的維景國際大酒店引入了一款機器人服務生,鈦媒體記者體驗了機器人服務的全過程。記者剛到酒店,就有房客致電前臺需要兩瓶水。前臺服務員接收到需求之後,將水放置於機器人「頭部」,在觸控屏上輸入的房間號。機器人開始自動規划行走路線,走到電梯口發出指令。
  • 桔子酒店精選開啟智慧機器人服務新時代
    針對這些消費群體的變化,桔子酒店精選上海虹橋國展中心店也在時刻調整相匹配的發展方向,尋找差異化競爭優勢,探索用人工智慧全面提升酒店的服務水平。經過多方的調研,桔子酒店精選於2019年8月引進了雲跡科技酒店機器人服務。
  • 杭州無人酒店開業,全是機器人,網友評論冷冰冰
    同時呢,阿里巴巴也在不斷的創新,給我們驚喜,比如無人超市,無人酒店。阿里巴巴的新店又在杭州開業了,那就是無人酒店,酒店當中沒有服務生,取而代之的都是機器人,這引來了國內外不少關注。當你去無人酒店居住的時候,進門需要用支付寶支付房費,接著通過智能機器拿到房卡,然後就會有智慧機器人指引你去到自己的房間,進入房門後,燈就會自動打開,這個體驗還是讓人覺得很不錯的。
  • 酒店不讓外賣送上樓,怎麼辦?
    您好,您的外賣到酒店了,麻煩您下樓取一下吧。」「您能送上來嗎?不太方便下樓啊」「不行呀,酒店不讓外賣送上樓,我想送也上不去呀…..」懶惰是人類進步的動力,外賣好就好在它可以直接送到門口,不用下樓,動動手指等一會就能吃飯,有的酒店卻親手剝奪了點外賣的這點樂趣。
  • 韓國酒吧僱傭機器人服務生
    韓國酒吧僱傭機器人服務生
  • 韓國首爾:酒吧僱傭機器人服務生,與人類「同事」配合默契!
    當地時間2020年6月3日,韓國首爾,當地酒吧僱傭了機器人服務生,它與人類「同事」配合默契!韓國首爾,當地酒吧僱傭了機器人服務生,它與人類「同事」配合默契!韓國首爾,當地酒吧僱傭了機器人服務生,它與人類「同事」配合默契!
  • 機器人「丟飯碗」背後的人工智慧難題
    門口有位負責迎賓的機器人,一進大廳,前臺是3個「機器人」,中間是位長著一張傳統東方女性面龐的年輕女性,兩邊是兩隻小恐龍機器,他們與客人能夠用眼神交流、閱讀肢體語言和應對談話,甚至精通多國語言,如中文、英文、韓文和日文。除了常規的入住退房流程,客人還能和它們說說天氣、談談風景。
  • 安保、翻譯、樂手……機器人還要搶走哪些「飯碗」
    作為受邀2019世界機器人大會主論壇的演講嘉賓,麥肯錫全球資深董事合伙人、亞洲運營諮詢業務及物聯網負責人艾家瑞說完這句話,便向大會播放了一段視頻,從中可以看到,機器人UMI正在義大利一家歌劇院扮演樂隊指揮,整個表演惟妙惟肖。他以此來說明,機器人科技和產業日漸成熟。
  • 百年銀行滙豐啟用機器人 金融業新變革開始了?
    一向以經典的英式穩健風格示人的滙豐銀行開始在零售銀行店面啟用機器人來服務客戶了。上周二,滙豐高官們在位於紐約第五大道的旗艦級分行發布了7款由軟銀機器人公司生產的機器人服務生。這些機器人高約4英尺(約1.2米),胸前安裝有一塊平板顯示屏,能發出嘹亮的聲音。這些機器人會詢問客戶需要什麼幫助,他們能夠幫助客戶選擇6種服務,包括移動銀行和ATM等自助服務。它還會通過跳舞來為等待的客戶消磨時間。
  • 松下HOSPI機器人消費場景首測試 在成田機場做服務生
    松下研發的 HOSPI 機器人已應用於日本多家醫院
  • 上海洲海花園酒店全面推行機器人「24小時不打烊服務」
    2018年,隨著國內人工智慧的迅猛發展,酒店品牌諸如洲海花園酒店、洲際、萬豪、希爾頓等不約而同地將目光投向人工智慧新技術——機器人服務員,酒店機器人一度成為行業焦點,專家指出,酒店行業是人工智慧本土化發展最適合的落地場景。
  • 松下HOSPI機器人消費場景首測試在成田機場做服務生
    本月早些時候,雷鋒網對松下研發的 HOSPI 機器人做了介紹。據悉,它已應用於日本多家醫院,為醫生、患者遞送物品。但松下對它的希望不止於此——而是把 HOSPI 打造為全方位的服務機器人,應用於商場、餐廳、機場等多個場景的消費者服務。
  • 送物機器人在酒店「上崗」 為來廈旅客送口罩到客房
    原標題:送物機器人在酒店「上崗」 為來廈旅客送口罩到客房   廈門網訊(廈門日報社全媒體 記者 林露虹)為防控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廈門造室內送物機器人為來廈旅客送口罩到客房。
  • 雲跡機器人與1500+酒店業界高層共赴春天的約會
    酒店機器人「潤」「潤」在大會現場提供送物服務酒店機器人「潤」已在全國600多家酒店中落地應用,其全樓層送物、引領帶路及多點位信息宣傳等功能,可以助力酒店降低人工成本,提升工作效率,提升OTA好評。送餐機器人在大會現場提供甜點自助服務送餐機器人提供送餐、收盤服務,因其超大容量,雙向操作功能,可以解放2名傳菜人員勞動力,讓酒店餐廳服務方式更加智能化,為客人帶來全新的科技體驗。
  • 日一餐廳老闆新奇創意 猴子服務生端茶送水(圖)
    身穿工作服的雅特為顧客們送飲料  日本首都東京以北有一家看似普通的餐館深受顧客喜歡,因為那裡有兩位猴子服務生,它們不僅手腳麻利,而且還非常聰明伶俐,甚至還能「聽懂」人類的語言。  據英國《每日郵報》10月7日報導,這家名為「Kayabukiya」的餐館主營日本傳統的米酒,顧客們非常喜歡餐館的兩位猴子服務生--雅特(Yat)和福西(Fuku)。12歲的雅特總是穿著工作服迅速地穿梭在各個餐桌間,為顧客們端茶送水,年齡較小的福西則會在顧客們用餐前為他們送上熱氣騰騰的擦手毛巾。雅特和福西的優質服務為它們贏來小費--大豆。  餐館老闆大??
  • 被「嫌棄」的酒店機器人?
    翻閱過往的報導可以發現,機器人並非這兩年才出現在酒店的新事物,早在2013年,就已經有酒店嘗試著這一項新科技來吸引賓客的注意。作為世界上第一個使用機器人禮賓服務的酒店,紐約Yotel酒店用機器人取代了「禮賓員」,這個不會與客人交流的行李員也頗得客人歡心。
  • 揭秘世界第一家機器人酒店:機器人承擔70%工作
    除了機器人,酒店的另一大特色是人臉識別技術,客人在前臺登記時留下自己的數字圖像,代替電子鑰匙,只需要亮出自己的臉就能開啟房間。原因嘛,很簡單,機器人不擅長找鑰匙,如果客人的鑰匙掉了怎麼辦?   在大廳中玻璃隔間裡,安放著一隻像是工業流水線機器人的巨大機器手臂。它專門負責將一個個的盒子放進牆上的小隔間,原來這裡是一個行李寄存處。
  • 被市場看好的機器人酒店?
    而就在同月,弗吉利亞麥克萊思希爾頓酒店迎來了酒店看門人Connie。之後,比利時根特萬豪酒店迎來了機器人接待員Mario,它能講19種語言,並能模仿麥可·傑克遜跳舞。雖然機器人服務員已經不是什麼新鮮玩意,但隨著越來越多機器人出現在酒店、機場這些公共場所,我們似乎可以嗅出這樣的跡象:機器人現在已經真的在動搖服務業了。
  • 一進酒店服務生就做奇怪的手勢 是什麼意思
    [摘要]在星級酒店,服務生之間的溝通,通常都不會交頭接耳,而是通過一些手勢進行(原標題:一進酒店服務生就做奇怪的手勢 是什麼意思)在星級酒店,服務生之間的溝通,通常都不會交頭接耳,而是通過一些手勢進行。例如,橫向剪刀手表示「VIP賓客來了,大家要特別關注」。
  • 日本記者:酒店機器人正在中國普及
    日本雅虎新聞網6月21日報導,原題:中國酒店機器服務生普及在成都一家酒店,筆者看到機器人自己乘電梯把東西送到客房。詢問後得知,外賣送餐員把食物放到前臺後,酒店的這款機器人就會載著外賣乘電梯到達指定客房外,自動打電話通知客人來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