觸樂網獨家,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
玩家從國服向日服流轉的現象在端遊時代就時有發生,最近我們發現,許多日系手遊的玩家也開始「移民」了。雖然有語言不通、支付不便等多種障礙,但仍有不少玩家毅然拋棄國服,轉向日服。這是什麼原因?這些日系遊戲在國服出了什麼問題?
■ 一
「朋友都轉戰日服了,國服的號閒置了,願有價轉讓……」在一些日本代理的手遊的論壇或者貼吧裡,漸漸這樣的帖子多了起來。
玩家在不同遊戲、不同伺服器之間流轉本不是什麼新鮮事情。早在端遊時代,國服玩家因為各種原因轉戰美服、臺服的現象就層出不窮。在《魔獸世界》中,為數眾多的國服玩家遷徙到臺服和美服,常有因為刷金幣、刷積分、請高端玩家或代打公司進入競技場活動等破壞遊戲平衡性的做法,導致有對大陸玩家封號的事件發生——而轉戰外服的原因非常簡單——玩家從來都是不斷地追逐內容更加豐富、更加自由、福利更加豐厚的地方。
在貼吧裡時不時出現的帳號轉讓貼
現在這個現象也出現在移動遊戲中了。但移動遊戲和端遊有所不同,大多數移動遊戲無須宏大的世界觀敘事,對語言要求能力並不高,大部分移動遊戲甚至不需要玩家之間有特別強的社交互動——就算你語言不通、一個朋友都沒有,仍然不妨礙你從伺服器中尋找陌生的好友協助自己對戰,或者與陌生人對戰;此外,支付方式的問題則隨著淘寶上各種代充服務得到相應解決。另外,相比之端遊在轉服時面臨的網絡環境、支付手段等麻煩,在移動遊戲中轉戰外服也更為便捷:對iOS系統來說,有個日區帳號就可以暢玩大部分免費遊戲;對安卓系統來說,只要去渠道或者貼吧搜一下日服版遊戲就好了(不排除一些遊戲在下載或是玩耍是需要VPN),下載即玩,界面說明也很簡單。
杜逸是在去年國服公測的時候接觸到《鎖鏈戰記》這款手機遊戲的。在此之前,他的手機上大部分遊戲是騰訊旗下的輕度遊戲,比方說《雷霆戰機》《節奏大師》,《鎖鏈戰記》是他手機上第一款相對來說比較重度的遊戲。在身邊大部分朋友已經棄坑不玩的時候,他還在孜孜不倦地做每日籤到、清理日常任務。對他來說,這款遊戲最吸引人的地方在於戰鬥系統和卡牌立繪,不斷地追逐更新更好看的卡牌是他最大的遊戲動力。
《鎖鏈戰記》的卡牌畫面還是相當華麗的
但三個月後,這個每天籤到的忠實玩家選擇卸載「鎖鏈戰記」,取而代之的是「チェンクロ」,《鎖鏈戰記》的日文客戶端。即使他對日文一竅不通,也並不影響他扔下已經練了三個月的國服號,投奔外服。
■ 二
大概在杜逸投奔日服的一個月前,2014年7月17日,《鎖鏈戰記》日服更新了2.0版本,遊戲的主線從大陸擴展到海洋,高等卡牌掉率也大大提升。即使2.0版本需要玩家打通1.0的主線任務才能正式開啟,即使大多數玩家對日語一竅不通,但這並不妨礙國服玩家大批湧入日服。和國服相比,日服無論在遊戲版本以及卡牌掉落上都更加豐厚實在。杜逸也聽朋友們說,在日服的首抽更容易拿到一個好角色。
和《擴散性百萬亞瑟王》同期引進的《魔物狩獵者》,表現並不那麼出色
當來自國服的玩家湧入日服的時候,除了反覆建號以求刷出初始的好角色的所謂「刷初始」以及過新手教程,另外一件事就是給自己找一個好組織。一直在玩日系遊戲的玩家則成了他們的引路人。大西瓜(化名)就是這些「先行者」的一員,作為日式遊戲的愛好者,在卡牌遊戲剛剛冒頭的那段時間,他幾乎玩遍了SE旗下的所有遊戲。尤其是《擴散性百萬亞瑟王》,作為一個從2012年遊戲在日區上架就駐紮其中的老玩家,大西瓜見證了遊戲的一步步完善的過程。2013年7月,盛大遊戲作為這款遊戲的中國代理商,在國內正式運營這款遊戲。當時國服運行的是一個相對來完善的版本,它和早期的日服版本相比,修復了一些模式和機制的BUG,比方說PVE戰鬥中使用特殊卡組,配合故意掉線可以回復Battle Cost點、以及抓取數據包等諸如此類不足為外人道的技巧,但奇怪的是——遊戲的主線內容依舊遠遠落後於日服。當《魔物狩獵者》和《擴散性百萬亞瑟王》引進國內的時候,大西瓜並不想在國服新開一個號從頭再來,因為「國服的版本延遲太多了,而且也喜歡日服的氛圍」。
大西瓜所謂日服的「氛圍」,其實不外乎兩個方面:遊戲運營的體貼度和玩家之間的交流。對於玩家來說,不管是主動放棄還是被朋友吸引,從國服「移民」到日服的玩家都相當符合所謂重度玩家的定義——他們不怕麻煩,通過註冊國外APP STORE或者在貼吧上下載安卓安裝包,通過淘寶代充服務來滿足自己的消費需求,更有類似大西瓜這樣的玩家,會專門購買日本遊戲雜誌《Fami通》,收集遊戲禮包和激活碼。而日服在運營上並不是特別「貪婪」,這也是吸引大西瓜這樣的國內玩家的重要點。
大西瓜收藏的日本遊戲情報雜誌
大部分日系手遊的主線較容易打通,一般三到五天就可以體驗完遊戲的核心玩法,所以大部分運營的習慣是不斷推出各式各樣的活動,避免玩家陷入玩無可玩的境地。日式Gacha遊戲的活動可以分為以下幾種常見類型:全服排位、集點兌換、限時副本、慶祝活動。這些活動門檻並不一致,前三種一般會輪番在一到兩個月內集中出現,保證玩家不會因為排位賽過於疲勞(玩家對此有個術語「肝排位」),最後一種會在有比較大型的聯動活動的時候出現,福利也格外豐厚。
在遊戲之外,還有一部分線下的禮包和限定卡牌。採訪過程中,大西瓜向觸樂網記者展示了海淘回來的《Fami通》。雜誌中不僅包括了近期的遊戲情報、製作人採訪,對玩家最重要的就是遊戲禮包。這些禮包一般以特典的形式出現,在遊戲中會有專門的「Fami通App」入口,供玩家兌換。這些卡牌很多是用來收藏和組成特殊Combo,滿足玩家的收集欲,有一部分追求完美的玩家甚至會買多本雜誌,將限定卡牌強化到等級上限。所以,不管是隨便玩玩的休閒玩家,還是較真的重度玩家,都能跟上遊戲進度,拿到當期的活動卡牌。
雜誌附贈的特殊卡牌
與這種活躍、豐滿的遊戲氣氛形成對比的,是日系遊戲在國服上的冷淡。一直在國服玩《三國志轉珠大戰》(日文名直譯「拼戰三國志」)的玩家老白對觸樂記者抱怨說:「在國服,我找人對戰就不是很容易。全服搜索即時對戰的玩家都很難,10次有8次搜不到人,更不要說『搜尋附近的玩家』了,想都別想。」而對戰,恰恰是這個《三國志轉珠大戰》的整體樂趣中很重要的一環。
此外,國內網絡中對於遊戲的深入分析、攻略也乏善可陳。「日本Wiki上隨時能看到這個遊戲更新的活動、新的掉落人物,甚至從哪個關卡能刷出自己想要的東西,都能找到,而國內的網站除了官網有一些遊戲人物的介紹外,其他詳細的東西都看不到。」老白說,因為這些原因,他也動了去日服繼續玩這個遊戲的念頭。「畢竟人都樂意在人氣更旺、服務更新的地方玩遊戲嘛。」
大西瓜對此也持相同的看法,除了SE的遊戲之外,他也是《智龍迷城》《Line:迪士尼消消看》《勇者鬥惡龍》等遊戲的忠實玩家。他說:「除了遊戲版本的問題,我總能在日區的榜單上看到一些有意思的東西,不像咱們這邊的收費榜和免費榜,都沒法看。」
人在選擇上的趨利避害,無非是一個天平。在天平國服的這邊,有「註冊方便」「支付方便」和「網速順暢」的優勢,但是又有哪些劣勢導致這個天平在一些玩家的心中最終倒向了日服那邊呢?答案不外乎——福利差、掉率低、遊戲內容更新慢、運營問題多。
■ 三
當玩家們在遊戲中有了不良體驗的時候,就會習慣性地把矛頭指向國服運營。特別是盛大、騰訊這些經常代理日本遊戲的廠商,經常成為玩家口誅筆伐的對象,在玩家的描述中,這群「黑心」的國服運營商,問題頻出、掉落堪憂,但在運營方看來,玩家對他們的抨擊的事實背後,另有苦衷。
正常來說,日服更新一個遊戲版本之後一般需要三個月以上來進行調整、穩定、在日本地區回收成本、證明吸金能力等過程;之後才會開始向中國大陸代理方提供有效率的技術支持,算上翻譯以及其他一些本地化工作,又是三個月過去。所以,玩家至少需要半年時間才能看到一個合格的本地化版本,如果把兩地遊戲推出的時間差計算在內的話,國服玩家現在很可能玩的是日服一年前玩過的東西。盛大旗下代理的遊戲大部分都落後日服一個版本號。造成這一原因的,和日本企業的刻板流程不無關係,但是和端遊不同,手遊行業的嚴酷現實是:一款遊戲在玩家手機中存活的時間很可能不超過三個月。在這3個月中,對這款遊戲真正忠實的玩家,一定已經注意到日服豐富的活動和豐富的戰術分析,並有很大機率轉而流去日服了。
針對這一現象,曾經在盛大遊戲任職、一手促成了《鎖鏈戰記》國服引進和運營工作的張茗靖對記者說,版本落後的確是造成玩家流失的原因之一。尤其是《鎖鏈戰記》更新2.0版本以後,因為國服的更新不能與日服同步,造成玩家流失的現象比較嚴重,「這樣下去就是在給日服義務打工。」他這樣形象地比喻道。
《Love live!》主貼吧裡的帳號交易帖的說明:凡交易國服帳號的帖子,刪!
同屬盛大遊戲代理的《Love Live!》,玩家流失情況也很嚴重。百度「Love live」貼吧是國內「Love live」粉絲的聚集地之一,在這個常駐吧友達到8萬人的貼吧裡談及「Love live手機遊戲」,一般指代的都是日服;而在該貼吧的「手遊帳號交易帖」,也明確規定了「禁止在本樓內交易國服帳號」。而在另一個名為「Lovelive手遊交易」吧的貼吧中,則交易的大部分是日服的帳號,只有寥寥數個帖子標題和國服有關,但內容卻是「國服帳號,求轉讓」。
根據張茗靖的經驗,在版本更新遲滯的情況下,有三種情況可以留得住國服玩家:對日文不熟悉的或者希望得到完善的客戶服務的玩家;由於國服的遊戲版本比較老舊,這意味著所有玩家站在同一起跑線,在各方面都比較公平,從遊戲內容上來說,還會吸引一些想要獲得絕版卡牌的玩家;以及,在國服內購價格比日服便宜的情況下,玩家也是願意在國服留下來的。
實際上,這三種情況的落實也有難度——當玩家已經熟悉了國服的界面和操作的時候,可以依靠國服作為對照,來熟悉日服的操作;而對於絕版卡牌,並不是所有的玩家都有需求,豐富的遊戲內容才是玩家的剛需;在大部分情況下,國服價格都要比日服價格要高,在少數平價的情況下,也會有「既然要花錢不如我去日服抽個爽快」「反正國服的掉率一定是調過的」這樣的慣性思維。
「我不懂日語,所以只要盛大還運營這款遊戲,我就暫時還在中服玩。」
有的玩家選擇離開,也有的選擇留下。在百度貼吧裡,我們還是能看到一部分玩家堅守在國服,問起來的理由無非是:「看不懂日文,也懶得折騰下載日服客戶端。」玩《三國志轉珠大戰》的老白的說法也有一定代表性:「我玩這個遊戲不只是刷人物,這個遊戲的細膩之處很大一部分在於不同人物的語音臺詞還有三國背景的外傳和主線任務的情節介紹,這些直接關係到玩遊戲的那種醍醐味兒。我不懂日語,所以只要盛大還運營這款遊戲,我就暫時還在中服玩。」
對日服來說,他們雖然得到了來自大陸玩家貢獻的下載量和活躍度,但具有諷刺意味的是,這些玩家對日服的收入卻沒有明顯影響。大部分普通玩家在遊戲中的跨國支付通常是通過淘寶上的代充渠道,但誰也無法保證那些宣稱「杜絕黑卡」代充賣家們是不是真的走正常的支付通道。
■ 四
「從收費設計到本地化策略,從市場推廣方案到運營手法都不接地氣」,這是DeNA遊戲的中國區副總裁羅雲在接受觸樂記者採訪時對日本代理遊戲的評價,「無法根據中國市場、中國用戶的需求進行快速適應,因此儘管產品品質不凡,但往往收入和人數表現不如一些『下裡巴人』的本地產品。」這些已經是行業內對日系遊戲的公認看法。但是如何破局日系代理遊戲的困境,卻依然是擺在行業中的一個難題。
張茗靖也給出了他個人的解決方案:「我對日本廠商的建議是——不要找代理商,直接自己在國內同步上內嵌中文的版本。有意在國內做更深度推廣的,找相應的市場推廣公司合作推廣很大程度上就能解決。」
另外也有成功的案例似乎在佐證著這一說法,曾經在今年暑假引起業內關注的《魔靈召喚》就是一例。這款韓國遊戲除了對遊戲內的文本進行漢化,自上線以後一直在暢銷榜20到50名波動,在一批做了本地化修改的日韓代理遊戲中尤為突出。有人曾經說這是一個非本地化案例的勝利,現在看來,遊戲內容的同步更新恐怕也是這款遊戲在中國區表現出色的重要原因之一。
■ 五
寫到最後,筆者還想講一講自己親自經歷的一個小故事——在撰寫這篇文章的時候,一直在《Love Live!》國服玩的學妹也下載了《Love Live!》的日服版,在撰稿期間,筆者總能聽到學妹抽到各種「在國服沒見過」卡片的感嘆。一個周末過去,當我終於要給這篇文章收尾的時候,我問她:「自打下載了日服,你還上國服玩過嗎?」她認真地想了想,說:「只有在日服體力用完的時候才會上國服瞅瞅。」
你看,現實就是這樣。
更多內容請點擊原文連結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