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牆下
夫子廟小學的49名學生圍成心形
在領誦人的帶領下誦讀詩詞
圍觀遊客也加入了這場盛會
孩子們鬧花燈
這些美麗的荷花燈都是「花燈曹」製作的
遊客遇上快閃,好奇圍觀,爭相拍攝
施夏明和蔡晨成夫婦演唱《牡丹亭》選段
四位外國演員載歌載舞,繞口令也說得溜
書香江蘇形象大使祁智領誦詩詞
大報恩塔上亮出「南京美,中國美」6個大字
200米流光溢彩、2500載守護傳承、8分鐘古今熱戀……這是一場傳統與現代、科技與文明的邂逅,一場歡暢而驚豔的詩情盛宴。
2018年元宵節前夕,由中共南京市委宣傳部、秦淮區委宣傳部指導,一場快閃活動在老門東上演。當崑曲、花燈、雲錦等最有韻味的傳統元素,遇上時尚燈光秀、高科技城牆投影,整個老門東沸騰了!數千名遊客熱烈互動,成就了一道最美的風景。
【水袖一揮,穿越古今】
老門東的夜晚,花市燈如晝,遊人笑語歡。
牌坊下,一段曼妙的崑曲響起:「是那處曾相見……」精緻的水袖行雲流水般揮開,一對古裝情侶「穿越」到了現代。「杜麗娘」抬頭,撞上「柳夢梅」的眼神,一霎間,電光火石。
驚喜的遊人立馬圍攏過來。
這段經典的崑曲《牡丹亭》,由江蘇省崑劇院優秀青年表演藝術家施夏明、蔡晨成夫婦傾情演繹,一句唱腔,一個動作,都透著浪漫與深情。
這場古今熱戀的穿越,只是大戲的一個開場。
一群孩子穿著喜慶服裝,拎著花燈、唱著童謠,在老門東嬉戲奔跑……遊人們紛紛拿起手機跟隨拍攝。
孩子們一句「上燈嘍」,把現場推向一個小高潮。
【200多米中軸線濃縮傳統韻味】
南京老門東,從牌坊到城牆根,不長,200多米。
古老的街巷見證了南京城的文化傳承。這裡曾經是匠人磨鍊和切磋技藝的聚集地,而今,這裡是南京秦淮燈會的主會場之一。元宵節前夕,老東門每天接待的遊客多達10萬人次。
整場快閃活動和老門東的地形渾然融合,中軸線街區成了天然的舞臺,崑曲對唱、元宵上燈、民樂演奏、繞口令、現代歌舞和千人經典詩詞朗誦……流動的視覺盛宴讓人目不暇接。
「城門城門幾丈高,三十六丈高……」這段童謠對於南京人來說,每句都珍藏著滿滿的回憶。
孩子們提在手中的花燈,是秦淮燈彩傳承人曹真榮做的。一盞盞傳統荷花燈匠心獨運,從不起眼的鐵絲變成風華綽約的荷花仙子。
在200多米長的中軸線兩邊,有12名非遺傳承人,他們現場展演了秦淮花燈、麵塑、剪紙、糖畫、臉譜和皮影等傳統技藝。
【千人詩詞朗誦,650歲城牆邂逅高科技】
「蛾兒雪柳黃金縷,笑語盈盈暗香去。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一段經久傳誦的詩句在城牆根下響起,現場氛圍燃到最高點。
650多歲的明城牆下,來自南京市夫子廟小學的49名學生圍成心形。數千名遊人圍攏過來,和孩子們一起齊聲誦讀。
領誦人有書香江蘇形象大使祁智,崑曲演員施夏明、蔡晨成夫婦,以及南京市民徐曉林、陸菁一家五口。
這場千人詩詞朗誦盛宴,在高科技手段的助力下格外特別。源遠厚重的明城牆化身為超大幕布,酷炫的光影投射上去,一首首詩詞呈現在人們眼前。
搖臂騰挪、無人機盤旋,360度無死角地記錄下這一刻。
而城牆外不遠處,高達93.157米的大報恩塔變成巨型「大花燈」,塔身秀出了「南京美,中國美」6個蒼勁有力的大字,與活動現場交相輝應。
浪 漫
戲中是戀人戲外是恩愛夫妻
快閃中,扮演「柳夢梅」和「杜麗娘」的是江蘇省演藝集團崑劇院優秀青年表演藝術家施夏明和蔡晨成。「『是那處曾相見?』是《牡丹亭》中唯一一句男女主合唱部分,也是這臺戲的核心所在。」施夏明告訴現代快報記者,他們特別選擇了這句唱詞,在這場快閃中呈現。
生活中,施夏明和蔡晨成這對才子佳人是恩愛夫妻。施夏明說,他們結婚時,他精心設計了一場以《牡丹亭》為主題的結婚典禮,只是把柳條換成玫瑰花,驚豔了在場的賓朋。
精 美
老外穿上雲錦點讚「中國衣服」
參與快閃的4位外籍演員都是南京的「忠實粉絲」。其中兩位演員身穿的禮服是由雲錦織就的,剛穿上身,他們就忍不住點讚:「中國衣服太精美!」
南京雲錦是世界級「非遺」,擁有1600多年歷史。江蘇文化產業協會秘書長張玉英介紹,這些雲錦禮服的面料都是由老織手織就,從紋樣設計到上機織造再到最後整理,一共要經過120多道工序,他們每天只能織兩三釐米,每一件都堪稱藝術珍品。
浪 漫
書法大師手筆「秀」上大報恩塔
「南京美,中國美」。當這6個大字閃亮在大報恩塔上時,震撼撲面而來。
這6個大字,是中國書法院院長管峻為這次快閃活動特別書寫的。管峻說,自己生活在南京,熱愛這片土地。這次將傳統書法融入新元素,以燈光秀的形式展現出來,感覺別具一格。
詩 意
書香江蘇形象大使祁智領誦詩詞
書香江蘇形象大使、著名作家祁智出場時,從孩子手中接過一盞荷花燈,一路吟誦著古詩詞,從箍桶巷走到明城牆下。
祁智說,親臨古蹟讀古詩文,自然而然就和傳統文化產生了情感共鳴。「南京在這方面有著得天獨厚的條件,歡迎到城牆下、秦淮河邊,領略南京美、中國美!」
在千人誦讀的6首詩詞中,除了和元宵及南京有關的,還有兩首分別是王冕的《墨梅》、毛澤東的《清平樂·會昌》,這兩首詩詞,都曾被習近平總書記在不同場合引用過。
來源:荔枝新聞、現代快報